百科问答小站 logo
百科问答小站 font logo



如何看待《地球最后的夜晚》首映后被观众批评的口碑风波? 第1页

  

user avatar   chenqin 网友的相关建议: 
      

去年(2018年)6月我在上影节做过一个演讲,汇报了我和 @王义之 团队做的一个研究,讲电影和受众的一个错配,以及这个错配会带来的种种问题,正好和这个问题相关。


错配,一般来说是一个经济学概念,表示资源没有流向正确的地方,他会造成社会总产出的损失。

放在电影里,可以简单的理解为「给电影配置了错误的观众」,或者说是「让观众去看了错误的电影」——观众事前以为能看到的电影,和他们真正看到的完全不是一个东西。


但和经济学论文中讨论如何避免错配的方向不同,在很长一段时间里,电影宣发对于这个概念并不排斥,甚至是欢迎的。为什么呢?因为一些宣发方认为:

一,如何让越来越多的观众去看电影是最关键的,但让正确的观众看到正确的电影并不是重要的问题;

二,让观众看到了不合适自己的电影并产生了差评也不是问题,因为差评能带来更多讨论和更多流量,他反而会让更多的人走进电影院满足好奇心。


所以,不仅仅是一个文艺片包装成了浪漫爱情片,或者是一个盗墓片伪装成喜剧片,问题不是只有那么点,而是几乎所有的电影宣发都在做同一件事——剪切无数素材,创造出大量物料和预告片,让观众以为这是动作片喜剧片爱情片冒险片剧情片儿童片合家欢片,然后就是不让观众搞清楚这是什么电影。通过这种方式,把偏好尽可能多的观众塞进电影院,然后赚一波票房。


这就像什么呢,比如一个蓝色的电影,原本只有那些喜欢蓝色的观众会去看他,结果他把自己装成一个彩虹,意图把所有类型的观众一网打尽。


这种做法好吗?直觉上可能有好处,因为毕竟电影票是一锤子买卖,后面还可以做一点争议口碑营销,再赚一波嘛。但我们的研究结果发现,并不一定。

上图是2017年的电影放映后口碑和电影票房之间的关系。我们可以看到两者之间存在一个正的相关性,但同时票房乘数和映后口碑的离散程度也很大,很多点离黄色的线性拟合线相当远,这意味着平均口碑相同的电影,有的电影获得了比均值更多的票房,有的电影则获得更少,而且两个极端之间,差别极大。


是什么造成了这样的差异呢?我们试着把电影粗略分成三种类型,如下图,他们有的大家评价很一致,比如绝大多数人都给电影打7分;有的评价很分散,有人很多人给电影打10分,还有很多人给电影打零分。

一般来说,那些把自己装成彩虹的电影,人们更容易看到错误的电影,因此更容易得到一个较为分散的口碑。那么,错配和票房这两者之间有什么差异呢?

上图代表了口碑最集中的电影和口碑最分散的电影在票房上的差别,口碑集中的电影,要比第一张图的线性拟合水平高出37%,而口碑分散的电影则要比拟合水平低8%。如果两者口碑的平均值都是7分,那么大家都给7分的那一部电影,要比有人给10分有人给0分的那部电影,票房高出45%


这其实并不难理解,因为人们接受信息的方式已经改变了,流量的价格与几年前也完全不能同日而语。

之前的信息传播,像一张大网,从一个输出端口传达同样的信息到每一个终端,是并联,你只要花钱,总得让足够规模的人接收到这些信息。

而现在的信息传播,是从一个小小的切入点塞一点东西进去,期望它能够在网络上流传得更久,更像是一种串联。人们每天看到的,已经不再是大呼「褒贬不一」然后又卖一点神秘感让你想去电影一探究竟看看究竟是什么电影那么两极分化的公众号通稿,人们会从成百上千个熟人的朋友圈和微信群里获得非常明确的信息——「烂片,别看」。然后传播到此为止。


这种电影和观众的错配不仅会让自己损失,对整个电影市场同样造成了伤害。蓝色电影把自己装成彩虹,抢走了赤橙红绿青紫的票房,那赤橙红绿青紫电影是不是也要把自己装成彩虹,抢回那些票房份额?于是大家都假装自己既是动作片又是喜剧片还是冒险片剧情片儿童片合家欢片,然后电影院里总有一批一脸懵逼的观众。

我们在上图中发现的现象表明——如果这一个星期上映的电影的平均口碑方差越大,那么这个星期上映的电影的票房衰减就越快。

简单说,如果你没有让正确的观众去看正确的电影,而是用各种伪装营销让不合适的观众也来看你的电影,可能在第一星期还好,可能在口碑的平均分上也还好——毕竟随机瞎看一方面会造成惊吓,另一方面也会造成惊喜——但第二星期你的票房就没了。因为负面评价使得信息传播到此为止。

从规模上看,如果将目前平均的观众-电影的错配程度减少到错配程度最低的10%电影的水平,那么中国2017年的票房会比实际值高出30%。


在内容产品上,我能看到所有的产品形式都有自己独特且高效的传递渠道,电视剧,书,游戏,生产者们总能为自己的产品找到合适的消费者,连网络大电影都做得挺好的,我就搞不懂,轮到电影宣发了,怎么就总是出现这种「所有电影都假装自己是彩虹」的低水平案例。

我两年前在这个答案说过一个观点:

电影票房的增长,已经不再是一个有了电影院人们就会自动走进去看电影的过程了。是一个在占总消费比例11%的娱乐消费中,和其他娱乐竞争的过程。换句话说,这是一个逆水行舟不进则退的过程。如果电影不能吸引人,那人们自然有别处可去。

这两年来,我们能看到电影的平均质量在上升,好的电影比之前的野蛮增长时期多了不少,但是宣发的水平是跟不上的,而且是在不进则退。这种伎俩,可能对单个电影来说有着一时收益,但他损失的是整个市场的信誉,最终会砸掉自己的饭碗。


user avatar   bingo-liu-66 网友的相关建议: 
      

地球上最后的夜晚并不能说是一部烂片,但毫无疑问,这并不是一部大家都能接受的电影。

你看,我始终都没想明白这样一个问题,那就是为什么有人会放心的把几千万乃至上亿的资金给到一个并没有成熟商业片拍摄经验的导演手里,然后让他拍出了一部明显不符合大众口味的片子,最后希望靠营销回本。

这是个竭泽而渔的玩法。

投资拍小众文艺片子,就要做好亏本的准备。不然你就得向市场妥协,拍点低俗恶俗媚俗的东西。许鞍华当初拍《天水围的日与夜》,王晶直接砸进去700万,告诉她别管赔赚,这钱你就拿去拍好了——等到王晶自己拍片子,几乎是部部挣钱,部部屎尿屁横飞,部部被骂。

你说王晶不懂艺术?

他当然懂艺术,但是他更懂市场,还懂市场规律。

所谓市场规律就是,您不能总把观众当成傻X。

你知道《地球最后的夜晚》这套营销手法让我想起什么了么?没错,让我想起了去年被喷到体无完肤的那部史诗级烂片《爱情公寓电影版》,你这边一吻跨年,我那边原班人马十年催泪重聚;你这边浪漫爱情,我那边笑声从来没停。最后的目的就是变着花样的把一些原本根本不可能看这部片子的人忽悠进电影院,收割一波完事,首日票房惊艳,第二天断崖式下跌,反正韭菜割完了,口碑怎么样就随你去了。

好,这么搞了一次两次,三次四次,就算观众真的是傻X,你玩多了他也会有个条件反射吧?你以整个团队所有成员的口碑一把showhand,真就不怕大家以后对您敬而远之?

你竭泽而渔,总有捞不到鱼的一天。

勿谓言之不预也。



PS.多说几句

从前两年开始,我就觉得有些导演拍片子的路子不对。

你拉了上亿的投资,然后拍了个片子完全按照自己的喜好来,最后美其名曰实现个人艺术追求——你有本事拿自己的钱实现去啊。

最可气的是你要是说老子凭本事拿的钱,不为挣钱,就是要让自己爽一爽,我也服气。

可到最后你又上综艺又去站台,发通稿大把撒钱做营销,把大伙都忽悠进电影院了,这不是拿观众当脑残么?感情您得罪不起投资人,只好拿观众开刀?有这么干事的么?

我觉得不行。


user avatar   lulueh 网友的相关建议: 
      

我觉得现在或许国产电影仅剩口碑营销能信了。


你们某些公司就继续作吧。


user avatar   JosiahChen 网友的相关建议: 
      

很正常啊。打个比方。

我拍了个恐怖电影,找了位动作明星来,放到抖音快手营销。只放里面武打的片段。

然后观众进电影院,发现是恐怖惊悚,当然骂街了。

并不是你多不好,而是你货不对板。

文艺片你要营销的话,上豆瓣上知乎都是很正常的。

跑抖音去营销,只放爱情的片段,转头又说观众不行,这不是又当又立吗?

而且,毕赣的风格,在欧美也算小众了,太过意识流了。

假如泰伦斯马利克把他的《圣杯骑士》或者《生命之树》的爱情片段剪出来放到各大网站上,然后邀请大家去体验爱情,我看他会被美国佬骂的更惨。


user avatar   mu-rong-chen-xi 网友的相关建议: 
      

2019年新年伊始,电影《地球最后的夜晚》便以一个创下猫眼评分最低记录的2.6分,以及上映第二天便超过90%的崩塌式票房曲线,以一种古怪兼滑稽的方式,揭开了“文艺片”或者说“艺术电影”的新衣。

主创人员亲自下场,将一部全程方言、剧情晦涩、个人风格浓厚的小众文艺片,包装成一部兼有科幻因素的浪漫爱情片,面向以夫妻情侣档为主体的观众,大肆营销所谓“跨年一吻” ,而且还专门“贴心”设定了【禁止退票】。

这种挂羊头卖狗肉式的、兼有绑票性质的欺诈式营销。不论对刚刚起步的中国电影市场、对方兴未艾的艺术电影受众,都是一次完全不留后路的杀鸡取卵! 除了利用预售和首日超高票房,硬生生骗了超过2.82亿的票房,不但将7000万投资回本成功,赚得盆满钵盈的投资人和营销方,可以说绝没有其他赢家。

即使是导演毕赣和男女主演黄觉、汤唯,不论他们能从这不到3亿的票房收益中,是否获得多少分红,对个人口碑声誉的恶劣影响,也势必将在今后的艺术生涯中逐渐显现,彻底的得不偿失!

1989年出生的毕赣,2015年处女作《路边野餐》一举成名, 洛迦诺电影节(国际A类)新导演奖和最佳处女作奖, 南特三大洲电影节最佳影片奖, 台湾金马奖新导演奖,中国导演协会最佳新导演奖……从此也被某些影评人吹嘘为大有前途的,将来要一举拯救中国电影的天降“紫微星”。

也因此,让他这部新作 《地球最后的夜晚》 的总投资,从前部作品的20万成本,飙升到了7000万之巨,而该片虽然在戛纳电影节未能入选主竞赛单元,而且在戛纳场刊遭致国际影评人不少恶评,但之后在台湾金马奖上提名了最佳影片和最佳导演,拿下了最佳摄影最佳音效最佳原创配乐奖等三个重要技术类奖项。

《地球最后的夜晚》一片的很多观众,并不止是因为片方的虚假式营销,而就是冲着这些他们认为权威度极高的奖项表彰和提名,才会买票进场的,竟让这部影片在上映前5天便预售破亿,甚至超高最火爆的春节档电影的预售情况。而影片的上映,也恰是一场对艺术电影和所谓权威电影奖项的“皇帝的新衣”,被彻底揭开。

而看过这部影片后,即使是对其最有好感、最具自信的影评人,难道当真能理直气壮地面对广大公众说,该片能代表了过去一年以来,华语电影的最佳摄影、最佳音效和最佳配乐水准么?在这些方面超过其他所有华语影片么?

《地球最后的夜晚》 真能作为过去一年以来,最优秀的五部华语电影之一么?质量可以和《我不是药神》《影》这些影片同列么?甚至超过了没有被提名的《无问西东》《暴雪将至》《你好之华》,哪怕是毁誉参半的 《邪不压正》和《妖猫传》么?

《地球》 一片体现出来的导演水准,真能让毕赣成为过去一年以来,最优秀的五位华语电影导演之一,甚至和张艺谋、姜文、娄烨这些华语电影大师同列么?甚至超过了没有被提名的其他无数优秀导演么?

这几年来,被一群艺术片编导和文青影评人吹嘘成所谓“华语权威第一大奖”的台湾金马奖, 之所以会被他们捧上天,说白了不就是很“鸡贼”地投了这些文青们的小众喜好么?

在金马奖颁奖典礼风波当晚,电影《地球》的微博一开始也及时转载了【中国一点也不能少】的爱国官微,还专门制作了【地球上只有一个中国】的宣传海报,原本是颇值得肯定的。

然而在该条转发的评论区内,却是一大群“影评人”和此类电影喜好者,在纷纷“痛心疾首”甚至冷嘲热讽:「快删了吧,太丢人」「文艺片何必作战狼式宣发?」

这其中甚至包括某个应邀担任过金马奖初选评委的,据说是豆瓣网站的“第一资深影评人”,此人破口大骂《地球》影片【地球上只有一个中国】的宣传图,是“太恶臭”。

于是,最后在这些文青影评人的舆论压力下,《地球》微博又怂到不得不把这条微博给删了……

瞧瞧,在这些小众文青内心深处,从来就认为爱国=战狼=丢人=有罪!

那么我们这些让《战狼2》获得56.8亿票房,成为华语影史第一的广大影迷观众,在他们眼中自然更加罪不可赦了。 他们自以为能代表电影,其实只不过是一小撮人,已经脱离真正的影迷大众很久很远了!——所以,他们拍出来的影片,他们竭力追捧的影片,如《地球最后的夜晚》之类,广大观众又怎么可能喜欢?

然而另一方面, 电影是艺术更是商品,票房从来就是一部影片的生命线,好莱坞一线大咖全是票房巨星,扛不起票房的奥斯卡影帝也只是二三线。中国电影市场,院线同样视票房如生命,哪怕那些冷门文艺影片,为了争取更多一点票房也是出尽奇招,记得2016年,《百鸟朝凤》上映时,只为多求排片量,投资人不惜下跪哀求,以这种手法卖惨营销,终于取得了8700万这个对该片本身题材而言,可算相当不错的票房。

而现在,随着各大院线在三四线城市甚至是每个小县城的全方位铺设, 数以亿记的”小镇青年“才真正决定着所有电影人的饭碗, 少数文青影评人决定一部电影口碑风评和票房走势的历的时代,早已经一去不返了!

一部小众冷门影片,花上几十万营销,再有一群资深文青影评人抱团吹捧,或许就能靠豆瓣高分吹成所谓”良心电影“,可是如果如《地球》一样,本身就是不合大众胃口,这些文青哪怕再声嘶力竭吹捧,难道还能提着刀强逼大家心甘情愿掏钱,走进电影院不成?

所以,才有了 《地球》一片的制作方和宣发方,将一部小众题材晦涩方言片,去营销成大年夜“浪漫爱情片”的“神来之笔”,也是继2018年夏天《爱情公寓》大电影化身盗墓影片后,华语电影又一次赤裸裸的欺诈营销。

这场诈骗营销,也再一次向广大公众揭示了:常年被一小撮文艺青年和影评人去热捧的“文艺片”创作者的真面目:嘴上谈的都是艺术,心里想的全是生意

从来不是因为他们当真清高到视金钱如粪土,视艺术如生命,而仅仅是因为他们只会拍这种晦涩难懂的自我创作,以此求名求利,而根本不具备真正取悦观众,让大家心甘情愿掏钱支持的能力!

所以,一旦竟能找到欺诈观众的可能,这些人便彻底撕下了平素里伪装的艺术家面孔,圈钱吃相之难看,只会让最唯利是图的商人也瞠目结舌!


user avatar   yun-ba-42 网友的相关建议: 
      

不少回答提到强制生育,说说强制生育的问题吧。

现在生育率低的导致的问题,不是人口数量下降,而是劳动力(廉价劳动力)下降。如果现在瞬间消失掉一亿老人,导致人口数量减少一亿,会有人讨论人口数量下降的问题吗?

强制生育,特别是高压政策下的强制生育,比如说个别答主提出的不生育者每年上交30%(也有回答说40%,75%)的总收入作为罚款,这种政策下出生的人口,能转化成劳动力吗?强制生容易,如何强制育?假设真的实施上述高压强制生育政策,必然会引起以规避处罚为目的的生育。那么,生,是生了,至于怎么养,那就是我说了算了,只要保证成年前饿不死,依法参加义务教育,这样“养”的成本其实很低。其他的,不好意思,与我无关,学好学不好,犯罪不犯罪(犯罪更好,抓进去连饭都不用管了),什么早教、幼儿园、学区房、吃好的穿好的、高中、大学?不存在的,从怀上那一刻起,这个根本就不是人,不是子女,只是一个工具(没错,连工具人都算不上),规避处罚的工具,没有感情,只有怨恨。而在这种环境成长起来的人,心理有多么扭曲变态,可想而知,因为童年不幸而报复社会的案例还少吗?一个高中都没上过,心理扭曲变态的人,能成为一个合格的劳动力吗?搞不好三天两头上街砍人,报复社会,成为社会的不稳定因素。因为强制生育政策的打击面极广,上述现像绝不会是个别现像,实施强制生育前,不妨先提高监狱建设用地及预算。

当然啦,肯定又有人会提出强制“育”的配套政策,比如说子女犯罪父母连坐,子女在多少岁前死亡按未生育进行处罚,子女成年后劳动产出不达标的部分对父母进行罚款等等。如果真的能这么搞的,只能说,辣真的牛逼,辣真的牛逼,但同时,也准备好灭亡吧。




  

相关话题

  哪部电影堪称暴力美学的天花板? 
  如何评价电影《小羊肖恩》? 
  韩国的电影会在中国上映嘛? 
  心血来潮写了个片段,可以请赐教吗? 
  30 天打卡挑战:电影中有哪些无比悲壮的场面? 
  有没有哪一部DC或者漫威的大成本电影票房特别惨淡? 
  如何看待《教父》导演弗朗西斯称「漫威电影令人讨厌」?漫威是「电影界的麦当劳」这一说法准确吗? 
  为什么美国的电影票这么便宜? 
  为什么《夏洛特烦恼》中秋雅前后的性格变化那么大?之前明明很保守,为何会接受夏洛这样的人? 
  电视的出现对电影产生了什么影响? 

前一个讨论
日本要屏幕有屏幕、要零件有零件、要摄像头有摄像头,为什么无法生产出畅销的手机呢?
下一个讨论
你见过哪些经常出现而不易被察觉的洗脑方式?





© 2024-05-19 - tinynew.org. All Rights Reserved.
© 2024-05-19 - tinynew.org. 保留所有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