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科问答小站 logo
百科问答小站 font logo



上海一对新人办日式婚礼,新娘被嘲像披麻戴孝,大家怎么看? 第3页

                       

user avatar   Aminone 网友的相关建议: 
      

依我看,日本文化整个一个中国文化的阴间版。

可以看作就是一个阴间。

曲子,我们大调,他们小调,听着就是一股子阴间味。好好一首阳间的《浏阳河》,拿他们的小调一改,直接变《忘川河》,《生日快乐》都能被小调毁成《头七残念》。

结婚,我们穿红,他们穿白,整个一个纸嫁衣。中国人看她们结婚是披麻戴孝,他们看中国人哭丧是集体婚礼,这是怎样一种诡异,让人汗毛倒竖的阴间感直接就来了。

赏花,我们看花开,他们看花落,还是阴间操作。

神社、鸟居,在中国差不多是用来拜小鬼的。再挂点幡子,太有坟地内味了。

说起坟地,日本还专门有坟景房,这在中国就是妥妥的阴间操作,但是在日本,大家都没觉得有什么不妥。甚至你去了在那个氛围里,你可能也会感觉没什么不妥。因为那就是一个阴间的氛围,阴间,在坟旁边,睡觉都是最踏实的。

再加上民间文化里那一堆鬼怪,我看跟十八层地狱也差不了多少。

评论区小伙伴还说了花圈的问题,这玩意是虽然是西方舶来品,但就连西方人也是在死人上用的多,日本就拿来祝贺,拿来应援,可见那怕是到了近现代,日本也是在阴间操作的路上一路狂奔。

还有就是日本的车,驾驶在右边,路上左侧通行,我们不去探究他的源头了,知道的也都知道。但现状就是,中国人初去,感觉就好像来到了一个镜子世界,这就是妥妥的阴阳相隔的体验感。

再说说吃的用的。同样的米饭,在中国讲究热气腾腾趁热吃,到了日本经常给你做成饭团、寿司、紫菜包饭,可以说,都是冷的。很多其他的食物也都是冷的,这种冷不只是温度凉了,只是让人感觉,这些食物没有什么烟火气。这好像什么呢,好像贡品、祭品,是给死人吃的。

而日式的所谓极简设计,你觉得高级是吧?像我觉得,这玩意就好似是纸扎的阴间东西。简单的做个样子,烧到阴间,去世的人拿到手里估计就长那样。

阴阳相生,日本,太阳之本,给他阳完了,其实就是阴了。

阴间啊,阴间。

有人好奇人死了之后阴间什么样,其实就跟日本一个样。

死了叫归西,但地球是圆的,日本就是往西走到头的地方,最阴的阴间。


user avatar   xiao-tou-ming-83-94 网友的相关建议: 
      

还记得去年的热榜问题吗?

这就是他们长大后的模样↓永远不知道自己的位置,恰如浮萍,哪里安全跑哪里,还要彰显自己的“个性”。作为路人,必须不能有羡慕崇拜她之外的想法,包括不在意,否则就是她认为的酸。既然是日式婚礼,福岛的鲑鱼刺身吃没吃?



准确的说法是,出生在上海的英国新娘(更新,是BNO),因为新冠疫情不敢去日本,就在上海办了日式婚礼。

新娘因为穿的是日式婚礼礼服,和国内传统的披麻戴孝类似,所以被嘲笑。

她有穿的自由,只要不影响到别人不违法乱纪。吃瓜群众有笑的自由,只要不影响别人不违法乱纪。

这么喜欢日本,就应该去日本办一场纯正的日本婚礼啊?神社巫女神官都没有,有其形都算不上,最多是个Cosplay。既然是英国人,干脆告诉英国友人一个成语“叶公好龙”:

叶公子高好龙,钩以写龙,凿以写龙,屋室雕文以写龙。于是天龙闻而下之,窥头于牖,施尾于堂。 叶公见之,弃而还走,失其魂魄,五色无主。是叶公非好龙也,好夫似龙而非龙者也。[1]

日本最新疫情是,现有确诊41693,累计治愈710216,累计死亡13759,累计确诊765668,病死率1.8%[2],怎么能为了这点事,而惧怕SAKURA呢?只有SAKURA开花的地方的日本婚礼,才正宗。

参考

  1. ^ 【汉】刘向《新序·杂事五》
  2. ^ https://voice.baidu.com/act/newpneumonia/newpneumonia/?from=osari_aladin_banner&city=%E6%97%A5%E6%9C%AC-%E6%97%A5%E6%9C%AC

user avatar   gao-mu-mei-xu 网友的相关建议: 
      

这东西在日本,本来就有不小阴间的意思。

一个是明治维新之前虽然也拿来结婚,但其实更常用于祭服,明治维新硬掰过来之后,也没太多人想回去穿就这意思。

西式婚纱有人参加丧礼嘛?有那么个意思在里面吗?

没有,这个就是一层逻辑滑坡+知识盲区。

这玩意和婚纱就不是一个意思。

日本有个词叫“鬼嫁”(おによめ),鬼+新娘。

有“母老虎”的意思,但也有阴间传说的意思。

并且有大把配套的鬼故事/游戏,并且民间传说就一直没停就这道理。

像《零:濡鸦之巫女》,结局之一就是韩寒(不是)能遇到一个穿白无垢的鬼新娘。


像二次元说做“白无垢”,但其实颜色里都有大片红的,就是为了对冲那种阴间感。

日本人都不觉得这东西有多阳间,你指望中国人对这玩意能有啥第一眼好印象?

你要穿当然是你的自由,那被人嘲讽也是没办法的事情不是?


user avatar   jiang-meng-shan-30 网友的相关建议: 
      

入 乡 随 俗

这么简单的道理,受过“高等教育”的“西方文明人士”怎么就不懂呢?

我不知道这位“英国华人”在英国学了个什么,但最起码正牌英国太君在步入二十世纪之后还是懂“入乡随俗”的——否则也没有“阿拉伯的劳伦斯”之赫赫威名了。


user avatar   sywx 网友的相关建议: 
      

贪嗔痴的品味,是觉正净的保证。

如果发在私密空间,那没问题。朋友之间,只要不是过命的交情,谁bb,就是没素质。

如果选择发在公共空间,还选择不关评论。那别人评价什么,您得接着。不能光想着听路人甲乙丙丁都赞美您的美事儿,一听到批评就立马跳脚骂人。


user avatar   cao-feng-ze-37 网友的相关建议: 
      

这样的问题别问我,问我就是一句话:一切战术转换家。


user avatar   tuo-qia-ma-ke-zhi-guan 网友的相关建议: 
      

婚纱是啥?婚纱是西方基督教徒结婚的时候,穿着去教堂接受神父祝福的圣装,因为只有通过教会的认可,基督徒之间的婚姻才是合法婚姻。

婚纱本质上是宗教服饰,与袈裟并无实质区别。

但那么多人都穿婚纱结婚,似乎大家都习以为常,恬不为怪,没人觉得有什么好骂的。

但为什么我们看到白无垢就会下意识的愤怒呢?你扪心自问,难道真是因为白无垢就那么丑吗?

要知道白无垢实际上是明治时期的日本社会模仿婚纱做出来的嫁衣,说白了还是婚纱,只是加入了大量日本要素而已。

那为什么我们对婚纱如此宽容,对白无垢如此严苛呢?

我们假设,如果白无垢是中国某个省的地方性服饰,另一个省的居民结婚时穿着,我们还会以如此挑剔的眼光去看待它吗?

我想大概率是不会的。

究其根本,西方文明是近代以来世界历史的胜利者,是征服者,而东亚文明是近代以来世界历史的失败者,是被征服者,社会对征服者总是宽容的,西装革履之所以符合社会审美,不是因为西装革履有什么先验的优越性,而是因为上一批鞭挞世界的人都穿着西装革履。

人类都是慕强的,我们只是喜欢把慕强这一天性用艺术、审美、文化等外壳包装起来而已。

而白无垢,是同属于东亚文明圈的日本做出来的东西,日本以被征服者的身份,行使了在其它国家推广自己的服饰这一本属于征服者的特权,这种秩序上的失协,是引起我们挑剔和愤怒的根本原因。

古语里,这叫僭越。

换言之,这种挑剔实际上属于政治性不满,而不是审美性的,它源自于我们对日本的愤恨。

我们对日本的愤恨,有两层原因,第一层原因,中国虽然是二战战胜国,但中国在二战中的凄惨,战果的微薄(没有成建制消灭过日本师团级部队),战后的长期贫弱,导致中国在面对日本时自称战胜国,底气其实是相当不足的。

伤亡数千万人,连一个师团都未曾成建制消灭,1945年了,全世界都在大反攻,中国还在丢省会,唯一收复的国土仅仅是一些敌后根据地,如此境况,实难称克竟全功。

其实近代以来的的三次世界大战,中国的地位都很尴尬,一战二战属于名义战胜国,实际上是一个高度边缘化的角色,冷战谈不上战胜也谈不上战败,甚至某种程度上说中国国土上的冷战甚至尚未结束,这种不尴不尬的位置,让近代以来的中国长期处于极度尴尬的状态。

苏联在二战的损失比中国要大,但底气很足,因为它战后拿到的东西都是杀出来的。

所以不妨直说,从战场上拿回来的东西,和从条约上拿回来的东西,终究是有区别的。

这是第一层原因。

第二层原因,也是最主要的原因,日本作为中华文明的一个次生文明,是长期处于中国主导的东亚秩序之下的。

而眼下,中国对东亚秩序的主导权支离破碎,别说旧有势力范围了,连本土都不完整,从文明的角度来看,眼下的中国仅仅只是古代中华帝国的残余。

原属于我们文明的一部分不仅丧失殆尽,还被敌人所控制并用以围攻我们,而敌人正在东亚扮演着本应由我们扮演的角色。

这种生态位被夺占带来的情绪,远不是愤怒一词所能形容的,是真正的你死我活。

甚至可以说,除非有朝一日我们实现东亚的一体化进程,重建了中国主导下的东亚文明秩序,把支离破碎的势力范围重新建立起来,把窃取了我们在东亚的生态位的域外强敌逐出东亚,否则这种愤恨和失落将永无休止。

但其实就这种穿白无垢结婚的行为本身而言。实际上是一种相同文明圈在文化层面的相融,这种文化上的相融,对于未来构建东亚一体化进程时其实是一种有利因素,因为它可以削弱这种政治秩序受到的来自社会层面的障碍,减少摩擦,降低政治成本。

类似的东西还有很多,其实我们没必要总是如此挑剔计较,我们更应该做的是主动出击,夺取这一进程中的主导权。

举例而言,我觉得我们真的可以想办法争夺一下“二次元”的主导权,设法形成二次元起源于日本,但兴盛于中国的局面。

就像日本也在一直争夺唐宋文明遗产一样,寇可往,我亦可往!

一个东西发源于何地,并不意味着它的主导权就必然在该地,就像动画起源于美国,但日本的动画丝毫不逊色于美国,殿堂级动画艺术更是以法国为正宗。

葡萄酒起源于高加索地区,但逼格全在法国,口味最好的葡萄酒则在美国。

既然如此,我们为什么不能放手去争夺一下二次元,乃至于其它文化领域的主导权呢?

被动防守是带不来胜利的,我向来主张要进攻,要把战火烧到敌人的土地上。

这是在东亚内部而言,但其实就东亚整体而言,日本朝鲜韩国,它们在文化领域其实并非我们的敌人,甚至可以说是强援,谁是我们的朋友,谁是我们的敌人,心里务必要有数。

白无垢,毕竟是一种婚纱的变体,但日本在仿制过程中尽可能的保持了自己的本土文化特征,真正做到了“中体西用”,以至于它完全不像是婚纱了,而是另开格局,这种对本我的坚持是值得我们学习和尊重的。

都是同一个文化圈内的东亚人,没必要互相厮杀,都是失去了自身社会的解释权和定义权,以至于要靠对西方文明的船货崇拜行为来现代化的天涯沦落人,没必要剑拔弩张。

东亚文明是一串散落的珍珠,我们要把它一颗一颗再捡回来,重新串成一串。


user avatar   wang-shi-tao-42-22 网友的相关建议: 
      

尊重他人的喜好尊重不同的文化确实是基本素质

不过这一波怎么看怎么不太对味儿

为啥回应要强调英籍华裔?难道中国籍的女孩选择办一场日式婚礼就更该被骂吗?

手动狗头


user avatar   ou-yang-57-87-67 网友的相关建议: 
      

在中国人看来,这就是像披麻戴孝嘛。

不管你承不承认你是中国人,你跑到中国的地盘,穿着中国人披麻戴孝的服饰结婚,居然还不让中国人说。

只能说幸好你不是中国人了。


user avatar   SiobhanChristine 网友的相关建议: 
      

奇了怪了,英国人办日式婚礼穿得像披麻戴孝,中国人就不能嘲笑啦?

你就算是日本人,该嘲笑还不是一样嘲笑……

咱中国网民不挑食,你是谁都得挨这顿嘲,逃不掉的。

而且我说句实话,你就算真的凤冠霞帔来一套,以你的审美,恐怕还是会被群嘲。(比如说你像“冥婚”)

所以嘲笑你不是因为你的国籍还是啥,真的只是因为你丑陋的审美~

这么说吧,如果你是个日本人,你穿这么一身结婚发在网上,你以为“日本网友”就能口下积德放过你啦?

你怕是没见过日本网暴,那可比咱要腻害多了。




                       

相关话题

  为什么现在网络上越来越常见到「完爆、碾压、史上最强、秒杀、吊打、千年一遇」这种形容程度的词? 
  为什么许多日本动漫中常有新干线的元素? 
  日本为什么没有产生逆城市化现象? 
  有哪个作品的细节你一开始没看懂,后来恍然大悟? 
  1-3岁的宝宝玩具推荐下,有那种老玩不嫌弃的玩具吗? 
  永生是否是一种酷刑? 
  踢脚线取暖器和油汀那个好?哪个更节能? 
  公职人员如何应对「我是纳税人、我是主人、你是仆人」之类的言论? 
  有哪些平价的蓝牙耳机? 
  为什么被子女吐槽最多的是妈妈? 

前一个讨论
历史上有哪些意志力强大到远远异于常人的人物?
下一个讨论
如何看待一教授称「非升即走」是文化,体现合同契约、愿赌服输、热爱流动精神?





© 2024-06-14 - tinynew.org. All Rights Reserved.
© 2024-06-14 - tinynew.org. 保留所有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