谢邀。
想哪写哪。
一,K型复苏大概是真的。
也就是经济衰退后,头部企业率先恢复,甚至趁虚兼并;而腰部尾部企业仍然处于衰退之中。
所以数据很好看,但实际上由腰部尾部企业支撑的税收和就业并没有回来。
二,上半年经济表现不好,估计第二季度尤为不好(但还是增长啦)。
刚查了一下,新出口订单PMI连续三个月下滑,说明海外产能逐渐恢复,反向替代开始。
疫情严重时,部分制造国的产能停了,你拿了他们的订单;现在逐步恢复,除了像印度这种产能崩的有点狠的,其他制造国会慢慢抢回订单。
与此同步的,还有美帝大放水下的大宗商品价格上涨。原材料价格翻番,制造业吔屎了。
成本升订单降,爽到。
三,政策口对下半年的经济缺乏信心。
央行表示“常规操作”,“货币政策已回归疫情前常态”,“银行体系流动性总量仍将保持稳定”;
民间表示:wow,力度远超市场预期。
你俩肯定有一个谦虚了。
四,起码先冻住了楼市。
冻住,但没有完全冻,但起码冻住了一部分。所以算吸取了之前的教训,放水之前要把楼市这个池子堵一堵,否则没几滴进实体。
限购肯定会加码,但从民间资本疯狂绕开监控措施挤进楼市的热度来看,大家都知道啥资产才真保值。
芜湖房价,芜湖起飞。
五,天若有情天亦老,地方债务加一秒。
下半年大批地方的中期债务(MLF)到期,又是地方债和国债的发行量高峰。
这时候降一降,后面才有足够子弹搞流动。没钱给债务做周转,什么结构优化都无从谈起。
六,一万亿,多少能进中小微?
千言万语还是修炼内功,富有活力的内循环市场是躲不掉的。
我觉得迟早得换个指标来衡量,例如90%人口的年度收入增长之类的。
通过交叉数据来建立信用的普惠金融搞快点,这块就没有隐私的必要了。
总之,全球大放水,我们小解一下,说明稳中向好的基本盘没有变。
但举国体制带来的防疫红利期是有限的,该改革还得改,千万不要停下来。
我学到了资本市场的复杂性。
我问你一个问题,你凭逻辑回答我:央行降准,这对上市银行是利好还是利空?
你肯定知道是利好。
因为降准,意味着银行可以把更多的钱借出去收取利息,像央行这种超预期降准,银行的股价应该暴涨。
然而,从7月7日晚国常会释放降准信号之后,A股银行板块8日和9日两天收跌4%,招商银行暴跌6%.
后来我才知道这件事儿是这样的:央行之所以宣布降准,是因为6月份调查的上半年经济数据不及预期,全面降准,意味着经济数据大幅不及预期,所以才必须用降准刺激经济。
但是在经济增长不及预期的悲观情绪下,国内投资将会放缓,市场预期没有很多人会愿意借钱消费或投资。
所以银行的钱会借不出去,导致银行盈利预期下降。
艹。
多记两句,这是资本市场给我上的第二课。
第一课是小米2019年上市之后第一次公布财报,营收当中手机硬件利润占比大幅超越预期,我感觉这表明小米的核心业务大幅盈利,这是利好。
结果第二天小米股价暴跌。
因为市场解读为:手机硬件占比过高,说明小米还只能算是一个硬件厂商,互联网部分收入低,那小米就不能按照互联网公司估值,市盈率对标传统硬件厂商过高,应该做空。
写这两个故事,都是我真金白银学到的东西。
资本市场的数据背后还有人心的解读。
但是人的心理想的是什么,到底在第几层,真的是很难把握的。
这就是为什么即使信息完全公开透明,市场仍然有多空对峙的场面出现,因为一个信息究竟是利好还是利空,解读的角度真的是太多了。
P.S. 不是专业投资者,但是在市场里实操,偶尔会写一点自己经历的有趣的经历和反思,还有一些值得推荐的读书笔记,或许能帮你在未来的投资中省不少钱。
微信搜索「何李圆桌」后在历史推文里搜索「投资」,你还能看到一系列类似文章,欢迎来玩儿。
统计是一个费时费力的活,但义务教育毕业了的都能干
从数据结合公告看出点东西来,才是分水岭。
而降准的影响,在内地基本没多少影响,特别是0.5这样的微降。
降准相当于央妈提高银行额度,银行额度高了,批给用户就高了。这次降0.5,银行增加了万亿额度。
对平民百姓甚至中小企业,基本无影响。因为贷款余额都没有用完,贷款利率还相对较高。
主要是限房购,限房贷挤出了不下于这次降准的额度。
信息决定结论,我获得的信息得出没影响的结论
出牌顺序错了,所以现在在纠偏。
应该是去年三月大跌时应力主人民币升值,因为手里有货,这样应对美国大水漫灌时,反而可以立于不败之地,甚至能大赚一笔。
而今年上半年去年年底领悟到这点的时候,大宗商品的momentum早已起来,这时候紧缩,固然能对上游有一些好处,但下游的成本端压力就很大了,所以最后钱反而被资源国赚去了。
国内企业利润收紧,再加上国内有收紧垄断资本,打击平台企业的需要,那必须有一些对冲手段,同时也好缓和与美国的摩擦。
所以,再好的牌局,如果打错顺序,那也只能认,并且及时纠偏。然而,核心在于,国内经济界与战略界存在脱节,经济界仍然在看复苏-景气周期,而战略界已经处于备战阶段了。这个脱节不解决,类似的错误还会再犯。
有空看大V解读,不如看央行自己写的公告,下半年有大量MLF到期,同时经济数据低于预期,成本还一直高企,所以央行为了稳定预期,帮扶小微企业,所以选择降准,降准比MLF续作好的地方有2点,第一,MLF需要成本,降准不需要成本,省下来的钱有利于降低融资成本,第二,MLF到期续作,在到期前市场会担心会不会不续作,引发波动,现在降准,算是给出明确信号
前几年央行说过,尽可能使用SLF,MLF等高频工具,减少使用利率和准备金率等指向性明显的工具,以免引起市场过多遐想。所以现在基本上可以认为央行对下半年定调,宜松不宜紧。
但是到底多松,这就不好说了,也是最近市场主要争论的点。多看央行的表述就会对这届执政思路非常明确,首先要压住房地产,虽然放水不可能完全压住,但是至少不能放任,其次,经济差了要托,经济好了绝对不准上杠杆,不搞大水漫灌,逐步通过发展来降低杠杆率,第三,大力发展健康的资本市场,通过资本市场帮助产业转型,这里面有2个关键词,第一个是大力发展,第二个是健康的,所以资本市场大跌会托,大涨会压。
所以基本上就是现在PMI连续低于预期,风险来了,而且希望降低小微企业的成本,毕竟得先让这些企业熬过危机,所以开始预调,资本市场应该会解读成利好,至于银行为什么跌,那很简单,银行是个典型宏观周期股,宏观经济不好了,银行会因为成本下降涨么,好比你开企业,因为经济萧条,导致你人工成本下降,你会因为人工成本下降赚更多钱么?至于股市是否持续涨,那还得看,看经济数据差到什么地步,如果足够差,逼迫央行不得不持续宽松,那股市肯定涨,但是如果经济还比较平稳,央行估计就降准之后继续没动作,资本市场继续分歧,继续结构市。
所以我上周在另外一个回答里说,下半年最大的变量在于中美央行,如果中美央行都不收紧但是也不松,那么继续震荡市,如果中美央行一起松,继续大牛市,首选赛道股,赛道股好于成长股好于周期股,如果中国松,美国紧,A股跌,美股牛,周期股好于赛道股
现在基本上可以确定的是人民银行倾向于松,但是松的节奏还不好说,美联储现在中性,但是市场预期美联储会转松,所以走着看吧,其实机构也好,市场也好,知道的不比我们多,大家也是按概率去下注而已
最后说一句,看到高赞里很多人说中国经济不行啥的,其实这几年中国经济远比11-15强多了,波动也小多了,未来波动也不会很大,原因很简单,中国经济以前最大的波动在于房地产,现在房地产摁住了,波动自然就小了,所以中国未来几年依然会是一个相对稳定的中速增速,然后通过货币政策和汇率政策去调节经济,外贸差了RMB贬值,外贸好了RMB升值,经济差了货币,甚至房地产政策都可以松一下(政策不松经济不会稳),经济好了,房地产第一时间收紧,这个结构其实最利好股票,所以我一直说楼市不会崩盘,但是投资最好来股市,结果被一堆人喷,现在降准了,看楼市崩盘的人不知道又该怎么解释了(不是不会跌,是不会崩,每次经济好都收紧,然后房价跌,跌了以后放松,又开始涨,但是强二线以上底部都抬高,因为供给一直少于需求)
(如国常会原文写道,会议决定,针对大宗商品价格上涨对企业生产经营的影响,要在坚持不搞大水漫灌的基础上,保持货币政策稳定性、增强有效性,适时运用降准等货币政策工具,进一步加强金融对实体经济特别是中小微企业的支持,促进综合融资成本稳中有降。)
“2021 年,人民银行持续释放 LPR 改革潜力,充分发挥 LPR 改革在优化资源配置中的作用,以市场化方式促进金融机构将更多金融资源配置到小微企业,增强小微企业贷款竞争性,继续促进金融系统向实体经济让利。3 月,1 年期和 5 年期以上 LPR 分别为 3.85%和 4.65%,均与上年 12 月持平。 3 月,贷款加权平均利率为 5.10%,保持在历史低位。其中,一般贷款加权平均利率为 5.30%,同比下降0.18 个百分点。企业贷款加权平均利率为4.63%,同比下降 0.19 个百分点,金融对实体经济的支持效果持续显现。 ”
“以净息差衡量各类银行的盈利能力,2021年一季度末商业银行整体净息差为2.07%,同比下降3BP。大型银行、股份行、城商行、农商行净息差同比变动-1BP、11BP、-11BP和-24BP,农商行的下降幅度显著高于其他银行。净息差的下降,一方面来自于当前降低实体经济融资成本以及中小企业的利息、本金延期的大背景下,银行资产收益率下行压力很大;另一方面,受制于融资渠道和管理水平,中小银行的负债成本下降难度较大。但也应该看到,银行净息差也受到一定程度上政策利率的保护,LPR报价维持不变,也对商业银行净息差起到一定的保护作用。”(曾刚&中国银保监会)
谢邀。正在心有余悸中。
在离岸人民币汇率为6.45的时候,我建了一点美元的空仓,不久央行放出话来说:要容许人民币汇率在更大范围内波动。人民币汇率继续上升。当时有人甚至预期短期内会破6。
后来汇率继续下降到了6.36,我心里是越来越打鼓,开始在想要不要把这个空仓给平了。但是如果真能破6,以外汇期货的杠杆率,这个仓就赚大了。
当时对人民币汇率是不是会上升这个问题上,分析师也莫衷一是,高盛在看多美元,摩根在看空美元。
于是看了看知乎,大都在说破6是很快的事情,我觉得很有启发,于是决定平掉了。如果留到现在,那将是昨天和今天需要连续两天来承受来自市场的突然暴击了。
首先,人民币汇率短期破6很可能是对央行发言的过度解读。央行是想要在更大范围内波动,避免单向行情,那如果一路破6,岂不是就恰恰验证了人民币依然是单向行情么?所以央行的发言并不能作为人民币汇率短期破6的证据。
其次,当时的美国经济处在一个低点,疫苗正在铺开,经济在可预期的几个月内会逐渐恢复。所以美国的经济已经很难变得更差了,经济复苏之后需求增加,美元多少应该走强一点。
第三,也就是和上面这个问题相关的一点,拜登上台之后的各种扩张的财政政策,以及整个西方世界的量化宽松。
按理说量化宽松和扩张的财政,是有利于人民币升值的。但是彼时这些政策都是旧闻了,即便是拜登的扩张财政政策,也是在意料之中的,市场就算没有充分内化,也差不多了。那么问题就来了,在出口依然占据中国经济和就业很大一部分的时候,其他国家的量化宽松和扩张财政,就等同于被动的帮助人民币紧缩。
这个时候如果是外向型的小国,就没什么选择,只能跟着发达国家量化宽松,才能保持自己的出口竞争力。也就是疫情期间,其他国家进口的选择少,中国本身承接的生产力也很大不好转移,所以能够一直按兵不动,宁愿缓慢升值,保留着降准或者降息的空间。
但是说到底,其他主要进口国财政扩张了,自己不跟就是在缓慢的消耗自己的出口竞争力,会打击中国的居民就业和企业的经营。这也是这次降准的原因之一:
今年以来部分大宗商品价格持续上涨,一些小微企业面临成本上升等经营困难,中国坚持货币政策的稳定性、有效性,不搞大水漫灌,而是精准发力,加大对小微企业的支持力度。
所以中国可能依然会有限的跟一下,只是跟的越迟,幅度越小,自己的政策空间就越大,越有剩余来应付将要到来的美元收紧。
是的,美元迟早要收紧。美元收紧的时候,全球的投资者会纷纷从其他国家撤资。这个时候如果自己正好在扩张,那就是『输了』,会加速美元的回流,短期内被抽走大量的游资,而造成社会经济的不稳定和市场的恐慌。
所以新兴经济体的国家央行在决策的时候,往往就面临这种艰难的权衡:美国量化宽松的,自己不跟,出口受损,经济马上要完,于是被迫跟;美国恢复了开始收紧了,自己还松着呢,结果流动性被抽干。
在美元收紧之前,如果不放水就算了,如果要放一波水给企业缓缓,那就是最近了,因为越往后,美元收紧的可能性越大。
所以,考虑到央行的策略性行为,欧美的量化宽松,未必会导致人民币汇率上升。
今天看到消息,央行还是降准了,释放了长期资金一万亿。也是松了一口气。不用再反垄断之余,再遭受一通暴击了。
不过我也不认为央行的稳健政策会改变,在世界经济正在好转的局面下,自己单独的试图大扩张无异于制造金融风险。缓解一下企业和就业,仍然留出政策空间来应对未来一段时间美元可能的收紧,应该大概率还是央行的取向。
事与愿违的可能性大些吧。
其实这波央妈主动“降准”的动作是不在计划之内的,主要还是上半年的经济数据出炉后迫于数据压力的无奈之举。
毕竟糟糕的经济摆在这里了嘛。
2021年6月份,全国工业生产者出厂价格同比上涨8.8%,环比上涨0.3%;工业生产者购进价格同比上涨13.1%,环比上涨0.8%。上半年,工业生产者出厂价格比去年同期上涨5.1%,工业生产者购进价格上涨7.1%。
不难发现,“购进价格”涨幅是一直比“出厂价格”高的,这里面的差值对应着就是工厂利润的被侵蚀,也就是公告里的“大宗商品价格持续上涨对一些小微企业造成的经营困难”。
但这还不打紧,如果是大宗商品的持续上涨对应着的是侵蚀着利润,但至要订单还在,赚的少一些也是能接受的,但怕就怕在这些原来的订单也会随着消散。
虽然很多人对疫情后我国央行整体货币政策的鹰派作风是抱有一丝期许的,但殊不知鹰派作风也是需要经济运行坐底气的,去年的我们借着防疫的大好局面率先完成了经济复苏,硬是在全球需求整体萎靡的情况从其他国家丧失的生产能力手中搞来了订单,完成了经济的逆势增长。
但毕竟咱所拥有产业链本就是属于较为下游且易替代的,在疫情肆虐一年后,部分国家的产能也在恢复,也进一步挤占了咱的生存空间。
咱就不说的了,就咱国内的目前经济状况,去年消费是改革开放以为唯一一次负增长,投资的边际效应都快被打成零蛋不说副作用还贼大,唯一正常拉动经济增长的也就出口外贸了,但明摆着这块的增长维持也有点颓势了。
当然,随着变异新冠病毒的扩散,全球范围内可能会掀起更为猛烈的第二波疫情攻势,昔时可能其它国家的产能恢复也到一定阻碍,但这毕竟都只是可能,而且指着这种虚无缥缈的事来搞经济预案也着实有些不着调。
但没办法,外部条件已经这样了,经济增长再不堪问也得搞下去,如果真是外贸指望不上那咱自己就肯定得想办法给顶上去了,那靠啥顶嘛?
光看着这两年旅游的惨淡数据,估摸着大家也都清楚,虽然文件里可以把对消费的期许给大书特书一番,但大家也都清楚,真想拉动经济还得靠投资。
一、降准利于资本市场。
就这次降准的预期来看,最直接的就是能释放出万亿现金,当然虽然说周五资本市场特别是银行股的表现有点让人出乎意料,更让人对后续判断有一定怀疑,但就市场预期来看,这无疑是个妥妥的利好。
很多人会把资本市场的动向与经济发展预期联系在一起,认为此次降准不会对经济发展产生实质性影响,但这种想法可能还少了那么一层。
去年美国资本市场的表现给投资者狠狠上了一课,资本市场的发展虽说与宏观经济有一定联系,但短期内却是由资金面决定的。
就像当时市场普遍认为“无限量化”和“零利率”都无法拯救股市的颓势一般,后续事实证明了这种想法其实存在误差的。
单就资本市场后续走向来看,降准对资本市场是绝对的利好。
二、对实体经济来说,富者恒富,穷者愈穷。
就很简单的一个逻辑嘛,本次降准直接释放出了万亿现金,那基本市场上目前都处于一个久旱逢甘霖的状况,但关键就在谁能够接到这些水了。
咱就说这个接水姿势吧,大资本天然离饮水机最近,而银行自然也乐得借给他们,就举个例子嘛,你看看咱这块的大资本,苏宁易购一顿暴雷硬是被国资委给救活了,某地产一顿负面欠了一屁股债也是先紧着银行还了。
再看看中小企业呢,还是那句话吧,人家经营正常的中小企业眼瞅着这经济形势大多都没有高负债扩张的意愿,经营不太正常的中小企业银行看了也麻啊,谁不害怕黄鹤带着小姨子跑路呢?
而且就现在这个利润状况,你说释放这块的资本池拿来干啥吧,我大资本本来利润率就不高,搞来钱安心放贷就成,能当房东谁做租客不是,中小企业难接到水不说这个资金成本也肯定比前者高,基本上是没啥可能接到水的。
要是按人头直接发钱兴许老百姓还能接到水,全面降息水是基本流不到老百姓嘴里的。
这本就也没有什么,说白了还是继续吃药嘛,看看能不能拉一波居民杠杆了嘛,不管是给到消费亦或是给到地产,都好歹算是个代价转移嘛,要不然这下半年的情况就很难预料了,毕竟还有个事嘛,咱前几年地方借的钱差不多要在21、22年集中到期了,大家也都知道嘛,还是不可能还的,借旧还新还是走走的,也顺带给地方减点负担嘛。
但值得注意的点还有一个,虽然说地方债务下半年到期压力颇大,但按照这个数量来看明后两年才会到峰值,到时候咱面临着美国的加息又该如何自处呢?
三、房地产yyds。
就这个降准的消息一出,前期关于房价的鹰派言论基本就要走空了。
咱还是那句话嘛,现在摆在市场面前的是万亿资金,你问市场要怎么用这万亿资金嘛?
当然大家都知道老板摆给你的万亿资金是让我们去创业投资扶持中小企业的,但问题是要是中小企业发展运行良好老板需要给咱打这些钱嘛,咱真拿这些钱去投了中小企业结果又会是啥呢?
当然我知道这里有很多人念叨着“房地产调控只增不减”、“限购政策愈加严厉”这种话术,说是地产这块别想了、没机会了、迟早药丸了。
那啥,咱别光看着“房住不炒”啊,咱看看下一句“促进房地产平稳健康发展”成嘛?
是,俺们现在也不指望着这房地产能跟过去一样突飞猛进了,但俺想着就是保持个资产保值不被资产通胀甩下车,你也别跟洒家扯什么“房产只是账面财富”了,那啥,账面财富也是财富,纸质财富贬值速度咱也不是没见过。
基本就一个中心思路:
反正干啥都是押注不是,那大家押注地产总比押注实体要靠谱吧,换句话说,你押地产,除非自我主动引爆,那大概率不会输,你押实体,鼓励效果你也看到了,反正你不好赢
反正眼前就这几条路,实体这条路太黑没人走,空转这条路挺好但搞头不大,房地产这条路虽然有人设门卡有点挤但挺光明,你说你走哪一条吧。
四、降准释放资金没压力但有隐患。
还是那句话吧,虽然说降准确实释放了一波大资金,但这波释放的资金后估计开心的也就资本大佬了,对老百姓来说这波释放的钱说白是靠着杠杆释放的。
简单来说吧,普通民众要承担杠杆的代价(近些年的资产通胀),还拿不到杠杆的益处(老百姓没负债),最终还要再经历一些循环为这些买单。(贫富差距扩大)
毕竟降准的钱来自于“全民”而不是“劫富”,但其收益的方面却很明显不是?
不过,大家现在也没必要那么悲观地看待降准,虽然咱大概率只能看着大佬们去接水,但还是有点指望的,毕竟6月份的时候变异病毒的影响还没那么大,兴许在接下来可能来临的第二波疫情冲击下咱还能靠着防疫措施来一波外贸增长。
人总得有点信心不是,就没有信心便成了咸鱼,最起码还是要有个盼头的。
谢谢知友,周末除了回复评论。还熬夜看了几十篇文。
白天与妻子孩子一起读书,也一起玩了扑克牌。下五子棋输给13岁儿子,带小学的女儿背了诗,与妻子逛了平价超市……
终于,新一周现在又出发了,在高速路上更新一下对问题的思考:
这次释放出来6000亿,对个人影响有哪些?
优秀的答主不少。在这我想带知友踮个脚,看一个大一点的政策。
国家史无前例地开始各方面实际推动共同富裕。不再是之前的让一部分人先富起来,因这一步,通过民营企业、房产、资本市场己完成。
让一部分人先富起来,这句话是有后半句:带动人民走向共同富裕。
靠马云等人是不可能的,近百年来,还设有党与政府干不成的大事。
降准只是众多调节经济方法之一。
财税政策、外汇政策、教育领域动作、三胎政策,这些更关系每一个人。
约束资本无序扩张(不要整天想把卖青菜的大妈也整垮)、反垄断监管(不要垄断游戏以后卖装备随意起价)……
美团单车垄断后,直接从一元涨到1.5元,它要涨到5元,我也沒办法投诉,但是我交税修的人行马路,划出来的很多块给美团停车的……,我的小电驴,充电桩还未垄断,充一小时一块二,……
社会有很多次要的矛盾,(主要矛盾可看教科书),包括:有钱的央企国企不缺钱与银行偏偏想贷给他们的矛盾、缺钱的微型民企想贷款与银行怕有去无回的矛盾、有钱人想买房买资产与国家希望富人办实业搞活经济的矛盾、国家鼓劢更多普通人消费、生娃与众多百姓被教育、医疗、住房(含租房)压得喘不过气的矛盾……
生活上,很多人希望我们像欧洲一些国家一样,整体富裕。不能像米国,富人过得像天堂,一条街外的穷人饭都吃不饱。有这样想法的多数是中产或普通人。
多数富人,不这么想,他们痛恨高福利和高度劳动者保护,痛恨高税收高福利,像潘石屹等,为何跑米国?不去德国或丹麦……
中国超14亿人口,这个体量,共同富裕,历史上没有,国外没有。没有借鉴,看来这个问题,目前,也只有党和政府能带领解决。
除了经济政策,关心下大点的政策,保证我们这些小微企业、自由职业者能活下来。活得好一些,能多陪家人孩子
因为,我们有一批人,不想成为巨型企业的工具,更不想被迫开滴滴(有选择权)。我宁可经常赶路、煞夜写字、作方案。 @远幸
3小时高速路完成了,请知友关注 评论
以下,是上周五的高速公路回答
本人曾有22个月调研,参与为国有银行写过一套教材,对省级市级分支行有些些了解。
影响有哪些?先说答案:利好央企、国企、上市市公司、优质民企。(地产公司除外)这是按顺序来。
你想啊?释放出来6000亿。假设你是市行或支行行长,现在可以多放贷款10亿。你会贷给谁?
给中小民企,算了吧?万一民企倒闭了,我是要追责的。
所以,优先央企、国企、有抵押担保上市公司、抵押充足的优质民营企业。
至于个人贷款业务。国家不允许炒房。那就贷给用房产抵押的经营企业主。保证贷款用于经营就好,如果贷款人被大数据查出买房。把贷款收回来,贷款合同有讲明的,银行也没有风险。
所以,实体经济受一些益。不会那么缺饯。
另一方面,你想一下,你是央企、国企领导,给你一笔贷款额度,利息还很低。不能买房产。你会怎么样?记着,你并不缺钱,你也想有所业绩。
而外面一批民营企业,缺钱快撑不下去了,不少民营上市公司都是一样缺钱,好资产也不少,关健你是国企还有投资并购人才。
买民企,买好项目,买撑不住好项目。一定是最好战略,国家也乐意。
你看苏宁易购,还有之前的怡亚通、铁汉生态。就是未来趋势。
民营企业干不下去,只要资产夠优质,就有买方。
只要买回来资产,整合一下,利润超过利息,就可以找接盘的买主。
亏太多的另说,象北大方正,负债3000多亿。没有国企愿接,就甩给平安。
平安虽钱多,但马总及团队也很精。
接的是北大方正,作了切割,背后很多坏账是不接的。
对不起,跑题了。
说回影响,对实体有很大促进。特别利好央企国企,更多钱去买买买。优质民企、优质资产有出路。
小微民企嘛,个人贷款会容易申请一些,利息也会降一点。毕竟现在民企老高利息,真要命。
最后,股民关心的,那些股票涨?
在这我不瞎BB,网上专家很多。我建议留意那些将会并购优质资产的国企。
还在大湾区高速路上,坐在车上写的。
可能写得片面,不会讲大道理。
晚饭还未吃呢,10点不知能到家不?
请点个赞加个关注。也欢迎互动,有鼓励才有动力继续写。
全面降准,这个是真的超预期了,之前很多分析认为要么是对中小银行的定向降准,要么认为对冲7月15日到期的4000亿MLF,这下全面降准,释放1万亿,妥妥的超预期,目前富时A50直接拉涨0.6%,下周大概率吃肉了。
至于下调的原因,之前也分析过,首先,降准主要的目的是为了帮助实体经济,特别是中小微企业降成本。
具体来看,PPI虽然在5月份见顶,但是展望后市,快速下降的可能性也不大。
叠加下半年碳中和政策可能会再次发力,上游的涨价压力可能会持续比较长的时间。
而由于总需求并没有大幅的扩张,所以中游向终端的价格传递路径并不通畅,中下游企业的盈利压力是比较大的,为中小微企业降成本,这就是本次降准的目的之所在。
第二,降准的力度和时间都超预期。
按照之前的经验,领导提出降准之后,一般央行会在一周内执行,也有慢一点二周内执行,但是2020年6月份也有过一次未降,这次两天之后就落地了,相对还是非常快的。
力度也是非常大,市场分析一直是可能是针对中小银行的定向降准,或者直接在7月中旬的时候,对冲4000亿到期的MLF,现在直接是全面降准,且直接净释放了6000亿流动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