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本书叫《至味在人间》
地方菜出去了就不正宗不是一个口味问题、不是你的心境问题,更不是一个厨师手艺问题。是一个后端供应问题。
假如有位大厨,背井离乡带着手艺,秉承「炮制虽繁必不敢省人工,品味虽贵必不敢减物力」之心,来到北京打算筹备一家真正正宗的川菜,
首先调料的问题好解决,完全从四川老家运过来就行。
毕竟调料轻,每周跟一次大巴就能把大部分调料都运过来。而且川菜是个显学,保宁醋、娟城郫县豆瓣、永川豆豉和二荆条海椒在全国都好买。即便是正宗汉源花椒、藤椒现在抽真空保鲜也能够保证不走味。
料齐了先买肉,一大早来到新发地市场直奔肉品区。「老板儿,给我拿点二刀肉回去做回锅肉试试!」可老板并不懂什么叫二刀肉,指了半天才明白,在北京这块位置的肉叫后臀尖。
可都是同一部位的肉,为什么北京的这块这么瘦呢?
肯定比不上传说中的成华猪,但是和四川市场上的猪差异还是蛮大的啊。
因为很多地方菜本来就要当地品种的牛鸡猪。而大城市为确保稳定供应量,最普遍肉品是进口牛、白羽鸡、三元猪。即便在地方上也用三元杂交猪,但随着地域不同,和都市中的三元猪又不同。比如四川品种多是内江猪、荣昌猪的内三元,但华东多是太湖猪的内三元、北方则用哈白。
比起肉品,农产品的本地化就更明显。
除开当地种植传统,种植种类往往取决于当地政府、当地农技所农委、农资市场提供的种子。干煸四季豆中的四季豆,北京和四川品种肯定不同,北京销售的大多是架豆王。又如茭白,浙江和苏州这么近,品种都不同,浙江种抗病强、肉大;苏州的纤细肉嫩。(我对蔬菜各种所知甚少,不露怯了。)
那是不是可以运菜进京?长途货运都是一运一整车,肉可以找个冻库冻起来长期保存放一个月,菜要怎么长期储存?在老家选菜再跟车运过来?要新鲜每天都要跟一车?这个成本很大啊。
所以对于蔬菜的处理选择,一般都是找采购和厨师不断尝试,直到找到合适的品种。
然后还有水,最最基础原料的水不同,吊个汤和老家的口味是不是差很大?怎么调整味道都不对?
一般店的处理是买大桶的农夫山泉熬汤了,海报上写个农夫山泉鸡。其实就想问店里的进水装软水器了吗?北京那么硬的水,硬水软水喝起来差别很大你知道吧…
「品味虽贵必不敢减物力」,不敢减物力的后果,除了麻烦就是贵。解决楼上的每一步都要钱。
关键是花了这么多钱做出来,搞不好人民群众不接受。
得到的评价都是
"油太大,肉太肥"
"太辣了,怎么这么麻“
“和成都的坝坝宴一样啊,还收这么贵”。
老板要顶着多大的压力,才能做到口味不改一如既往呢?有时候替老板想想也蛮难过的。
不过北京毕竟是首都,还是有几家做到不错正宗的,各有各的处理方式。
以下就是三家非常主观,仅代表个人观点,恩我自己觉得口味得相当正宗。
一、火烧云
云南菜在北京有好多家,识别度高差异化明显。口味不错价格也不贵。在北京的云南菜大多把“乡土”、“悠闲”和云南菜的概念绑在一起,虽高明但往往与真实的云南风情相去甚远。北京的云南餐厅包装售卖的是一个外省人眼中悠闲的云南,是香格里拉,菜口味咸辣咸酸鲜统统降了三四档,适合普罗大众,吃得多了也难免味觉疲惫。
所以当吃到火烧云的时候就觉得非常惊喜,少有餐厅能把云南奔放野性做成这样。
认识这家因为,是三四年前我在微博上看到一条咆哮微博:
http://weibo.com/1742121542/zA11Yaqco
当时关注是因为转发超高,文中有句话我深以为然:小胡同里出真味。如今带有强烈个人气息的馆子老板越来越少了,如果碰上有那些非得互联网思维开店的,好吃不论,是绝对不可能正宗的不能原生态的。
微博推荐菜是铜锅牛蛙,而我更喜欢吃铜锅油焖鸡,特大一盆巨有存在感,鸡腿+土豆,听起来普普通通,但是吃一口就念念不忘,因为辣,真的辣,浓郁又香又辣,味道醇厚。土豆非常软糯,而且已经有很大一部分炒到融化成土豆泥,感觉不是本地土豆。拌饭吃太好吃。
还有北京很少见的饵丝,想来应是费很大力气运过来,又拌了红糖复制酱油,口感劲道。
因为住的离家近,遛弯儿就去,每次回北京常吃。不得不说他家老板娘是个相当有意思的人,很有性格。除了几个招牌菜,菜品每个季度都换,一方面是能让顾客尝鲜,另一方面应该也是对原料供应的妥协与坚持吧。
二、懒人业余餐厅
值得一去再去。店做得真的很棒。定位小河帮自贡盐帮菜(你以为盐帮菜就是咸嗦)。
环境服务都很到位,店内电视一直循环播放《舌尖上的中国》。
还有就是口味好又稳,出品一直很稳。
说是业余其实做得很巧。
选品做川菜接受度高,做自贡菜又能做出差异化。
装修不走传统四川菜馆路线而是很清新的风格,可以吸引到很多年轻客源。
菜单价虽然高,但菜量做得都很大份,让人觉得物有所值。
菜可选的不多,但菜单上的菜都不错。
加了土豆粉的水煮牛肉我必点,腰子我必点。
人多还点火腿竹笋。
回锅肉麻婆豆腐这样的菜一般般中规中矩。
富顺豆花相当正宗,感觉连豆腐都是老手法点的。(非常好奇他们是怎么移植过来的,比一些成都店做的都好)
三、松鹤楼
百年老店了,苏州太监弄一家面馆起家,现在苏州之外,在北京上海都有好几家店。
店里鳝丝、虾仁都有水准,店里菜做得比“得月楼”好吃,比传统苏州菜有改进,但是改进得不过分。
因为是比较高价的连锁店,整体用现代企业手法在运作供应链而达成口味正宗的标准。
我之前因开发商品,密集的吃过很多家、很多种红烧肉。
比较之下,苏式红烧肉我只服松鹤楼。
松鹤楼的“紫砂红烧肉“胜在块型方整、火候够足、糯口不腻、酱汁稠度也棒,开坛对切的鸡蛋和垫底的炸红薯是点睛之笔。
但是,如果你碰到松鹤楼·小馆,千万别去,渣。
好了亲爱的小朋友们~ 晚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