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在中亚驻军的最高潮已经过去且难以复制。
2011年12月,集安组织(集体安全条约组织)成员国在莫斯科峰会上通过决议,禁止其他国家在未经过所有成员国统一的情况下在成员国领土上设立新的军事基地和军事设施。
尽管该决议并不影响成员国已有的外国军事基地,但却有效阻止了美国等西方势力在这一地区扩大其军事影响力的企图同时也对成员国提出集体约束机制,即成员国在考虑本国财政收益的同时,也应考虑伙伴国的利益。
这样中亚成员国加强同美国等西方国家的军事合作将受制于集体安全条约组织,确切地讲是要征得俄罗斯的统一,直接排除了在集安组织成员国建立外国军事基地的可能。当然了,乌兹别克斯坦在2012年退出,还有高冷的“中亚朝鲜”土库曼斯坦并未加入该组织。
至于美军会不会在这两个国家取得突破呢?难度非常大。
独立以来,中亚各国未能建立独立的经济运行体系,无论是卖资源的哈萨克斯坦、乌兹别克斯坦、土库曼斯坦,还是资源短缺卖劳务的塔吉克斯坦和吉尔吉斯斯坦,都对俄罗斯有很高的依存度。长期的经济依附关系使中亚各国政权很难摆脱俄罗斯对其政治的影响,对俄关系是中亚各国对外政策的首要位置。
举个例子吧,去年闹得动静挺大的吉尔吉斯斯坦,当年的巴基耶夫政府就拿着美军的玛纳斯军事基地来向俄罗斯讨价还价,这种骑墙的行为最终使得巴基耶夫失去了俄罗斯的信任与支持,2010年4月吉尔吉斯斯坦爆发骚乱,俄罗斯拒绝了吉尔吉斯斯坦希望俄军帮助协调和维持社会秩序的请求,巴基耶夫政府被推翻。
巴基耶夫政府玩脱的悲惨结局使得中亚各国越来越意识到其政权的稳定离不开俄罗斯的支持,即使是最高调进行“去俄化”的乌兹别克斯坦(中亚第一个发表主权宣言、最早提出取消俄语国语地位的国家)也认知到在维持自身政权安全的关键时期(安集延事件)需要俄罗斯的支持。美国搞得那一套“颜色革命”也让中亚各国都感到了威胁,威权主义回潮。而建立在这个前提下对欧美驻军的态度也就可想而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