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科问答小站 logo
百科问答小站 font logo



奥运会发展一百余年,背后有哪些科技变迁? 第1页

  

user avatar   zhouyun-50 网友的相关建议: 
      

那些年奥运会为我们改的规则,看不到这些精彩的动作了

马燕红下:是第一个以中国人名字命名的体操动作,难度表述为腾身或腹回环,团身后空翻转体360下。1981年世锦赛马艳红将Muchina 180发展成了转体360从此获得命名。但自从1984年奥运会之后,因为高低杠器械的变化和技术的发展,"马艳红下"从江湖绝迹了。那个时代高低杠间距低,运动员不可能象现在那样用两个大回环来完成高难空翻下法,只能采用蹬杠、腹回等"弧形"类动作来做下法,"马艳红下"就是这类下法登峰造极的巅峰之作。

莫氏空翻:中国女子体操名将莫慧兰独创动作:团身前空翻越杠再抓杠,难度在于空翻过程中,越杠后的反手抓杠眼睛是看不见杠的,也就是所谓的盲抓。自从中国队凭借这个动作惊艳国际赛场,然后国际体联就修改了规则:把这个动作后面的虚摆算作中错,仅次于掉下器械的扣分。从此这个动作惊鸿一瞥,绝迹江湖。

刘璇单臂:国际体联以动作不合适女子运动员为由,不承认动作难度。


user avatar   tian-yuan-nan-quan-51 网友的相关建议: 
      

鞋呗。

现在所有关于“跑”的项目里,各种千奇百怪的高科技鞋是层出不穷的,什么气垫的尖刺的,耐克的阿迪的,什么水银之靴狂战士胫甲的……要不是比赛有限制,整出什么火箭喷气动力鞋估计也没什么技术上的困难,没鞋基本上就没成绩。

但是就在六十年前的1960年,奥运会马拉松赛场上的冠军还是人称赤脚大仙的阿贝贝,这位埃塞俄比亚运动员光着一双铁脚板,中场加速,直接勇夺冠军且打破世界纪录,在全世界面前诠释了什么叫做光脚的不怕穿鞋的。

如今,六十年过去了,不穿鞋跑第一应该已经成为天方夜谭,人没有变,变的是科技。


user avatar   cao-hao-peng-85 网友的相关建议: 
      

我认为是现场转播技术。

大家都知道奥林匹克运动会的精神是“更快、更好、更强”,奥林匹克运动会经历上千年的传承后已经彻底成为了国际世界里最大最全面的体育盛会,象征世界和平的同时又是和平年代国家荣誉之争的重要舞台。

从国际社会这个名词出现开始,奥林匹克运动会见证了国际近现代史兴衰的同时也为那些承办和参加奥运会的国家带来了数不尽的故事和荣誉。

承办过奥运会的我们自然明白奥运会对于一个国家代表的意义,而对运动员来说,同样如此。

不管是古雅典时期城邦之间展开的奥林匹克竞技会还是现代国际社会举办的奥林匹克运动会,运动员的追求从来就只有一个,那就是荣誉,就是为自身和团队赢得荣誉、为国家赢得荣誉。

赢得荣誉,为证明自己,也为鼓舞国家。

1968年,在墨西哥城奥运会马拉松比赛,1964 年才独立的坦桑尼亚联合共和国第一次独立参加奥运会,他们派出了包括阿赫瓦里在内的 3 名奥运会选手。

在这届有着恶劣气候的高原马拉松比赛上,受伤的阿赫瓦里并没有像其他运动员一样放弃比赛,而是选择了带伤坚持跑完,而在冲过终点之后他就被送到了医院。

虽然最后的成绩定格在了倒数第一,但他绝不放弃的精神却赢得了所有人的尊重,也为自己的国家赢得了荣誉。

1984年洛杉矶奥运会,我国射击选手许海峰在男子手枪60发慢射决赛中,以总成绩566环,1环险胜瑞典选手斯卡纳克尔,夺得冠军,实现了中国奥运金牌“零的突破”。

一声枪响,扫除了长期以来笼罩在中国人民心头所谓“东亚病夫”的阴霾的同时极大鼓舞了中国人民的民族自信,也预示着中国体育大步走上世界的竞技舞台。

运动员所取得的荣誉,值得被世人称赞。

而让这些荣誉被更多人所看到、让奥运精神能够在世界范围所广为传播的最大功臣,便是现代转播技术的不断突破。

从1936年民众们首次能够在电视上观摩奥运开始,奥运会的影响随着现在转播技术的突破不断扩大。

在1964年采用通信卫星进行赛事转播的东京奥运会成功进行了奥运全球直播后,1992年巴塞罗那奥运会上也突破性地制作数字电视信号。

到了商业化最成功1996年,奥运会官方网站的建立更是扩大了奥运文化在世界范围内的影响,而之后4年雅典奥运会上首次提供高清电视服务也为中国人民记录下了刘翔夺冠的宝贵瞬间。

直到2021年,东京奥运会首次采用云上转播

就现实来看,东京奥运会举办方面临的问题远超的往届,不管是世界范围内疫情的反复还是世界各国国内目前复杂的防控形势,都为本届奥运会增加了太多不可预见的因素。

出于对运动员和观众的安全考虑,本届奥组委做出了艰难的决定,本届奥运会决定在大部分比赛场次内采取“空场”举办,也即在750个比赛时段中,仅26场赛事允许观众进入,无观众赛事达724个,

可以这样说,这或许将是本世纪首次观众只能看线上观看直播的奥运会。

也就是说,在本届奥运会无法像历届奥运会那样实现各国观众齐聚一堂现场观看的盛况下,如何确保世界各地观看直播的观众和选手的线上观看感受就是奥运承办方所必须考虑的事情。

而值得我们自豪的是,来自中国的转播技术在本届奥运会上得到了来自官方的认可。

这是奥运迈入数字时代的重要一步,这是一套依托于“云”实时远程发布机制的全新转播机制,它以云计算和人工智能为基础,通过“云”端向所有持权转播商分发赛事影像,导播、制作、剪辑、字幕等工作同样可以在“云”上完成。

正因为如此,业界有很多人亲切称呼这次奥运是名副其实的云上奥运。

云上奥运,让奥运更快、更高、更强、也更清晰。

正如大家所知道的那样,视频的清晰程度是随着时间变化的,从中国奥运第一人李长春当年参加奥运模糊不堪的黑白相片到现在体育赛事普遍的高清画质,更清晰的转播技术能给观众带来的就是更为直观的观影享受。

就像我们现在依然可以在网络上寻找到美国梦一队征战奥运会视频,也能从中享受到与过往人类同样的观影体验,但单就清晰度来讲,那些篮球里的动作细节已经是很难被我们用肉眼去观察到了。

从黑白到彩色,再从模糊到清晰,转播技术的不断进步提高了观众体验度的同样也让人们能够更直观的感受到竞技体育的魅力所在。

本届OBS也将首次以超高清(UHD)、高范围动态(HDR)制作奥运内容,能够提供比“标准高清格式”丰富四倍的细节,利用这种“显微镜级别”的画面提升观众的观赛体验同时减少比赛本身的争议性。

这意味着超50亿名全球观众能看到转播,也将也意味着本届奥运会将会成为转播技术含量最高的一届奥运。

但云技术能给本届奥运带来的,也绝不仅仅只是技术支持。

用技术赋予情感,是云上奥运想给观众所呈现的初衷。

“Make it Beat”就是本届云上奥运上的一个有趣的项目,大家可以自己拍一段跳舞、或踢足球等视频,配合该BGM上传,搭配话题词#beat2020就有可能被奥组会选中在奥运场所进行宣传,让粉丝们和奥运健儿一起享受比赛。

而针对无观众赛事的现场氛围,奥组委也提出了Make you cheers计划(MYC),将会把各个国家观众的加油呐喊视频收集起来,然后运用AI视频处理能力将这些观众的呐喊也在奥运现场进行播放,为他们所喜欢的选手加油鼓劲。

百年奥运史,是国际社会走向和平的历史,是世界运动健儿们见证、挑战、突破人类极限的历史,从转播技术在国外诞生开始,到如今由用我们国家自己的技术为奥运会提供技术支持,奥运走过了多少,中国便走过了多少。


引用资料:人民日报微博“巴赫感谢中国云技术”weibo.com/2803301701/Kp


user avatar   a-san-shu 网友的相关建议: 
      

大家情绪激动主要是通告认为保安行为不违法,对保安的处理不满意。

以及,西安地铁之前的报道在避重就轻。




但是我看到某些人的评论大概是:

1. 这辈子不去西安,把西安拉入黑名单

2. 地铁很危险,保安不违法,太恐怖了

这就直接定性成地铁、西安有问题,不能坐,不能去了。

是不是有些发泄情绪怨恨和因噎废食了?




本质上是保安为了交通能正常运行,但是处理方式过激。

但我看某些评论还以为保安好像另有所图,对女子有不轨似的。

是不是某些人眼里,思维太定式了,眼里只有男女问题了。




不过,这确实不是保安粗暴拖拽的理由。

保安可以劝说为主,但是不应该动手。如遇违反法规,扰乱公共秩序的行为可以报警,由警方调查处理。

但是保安不应强制暴力措施解决。

保安只是维护治安秩序,但是没有执法权,不可以实施强制行为。



女乘客吵闹但是没有威胁他人安全,保安的拖拽行为明显超出了职权范围。

保安的行为肯定是存在问题的,

处理通报中也说了,西安交轨服务群众意识不强,对相关人员教育培训不经常,日常监管存在漏洞,保安人员履行职责不文明不规范。给予相应处分和谈话。





我觉得这事吧,保安和女方都有点责任,没事的时候可以学点法律知识,以及如何处理问题等。我最近在看抖音博主:四平警事(id:LPpolice)的视频,都是用一些严肃认真的普法态度,但是幽默风趣的风格给大家普法,我觉得没事看看挺好的。

大家多学点,平时在社会上处理问题也会更好一点,给社会少添一些麻烦。


user avatar   jackwang9959 网友的相关建议: 
      

大家情绪激动主要是通告认为保安行为不违法,对保安的处理不满意。

以及,西安地铁之前的报道在避重就轻。




但是我看到某些人的评论大概是:

1. 这辈子不去西安,把西安拉入黑名单

2. 地铁很危险,保安不违法,太恐怖了

这就直接定性成地铁、西安有问题,不能坐,不能去了。

是不是有些发泄情绪怨恨和因噎废食了?




本质上是保安为了交通能正常运行,但是处理方式过激。

但我看某些评论还以为保安好像另有所图,对女子有不轨似的。

是不是某些人眼里,思维太定式了,眼里只有男女问题了。




不过,这确实不是保安粗暴拖拽的理由。

保安可以劝说为主,但是不应该动手。如遇违反法规,扰乱公共秩序的行为可以报警,由警方调查处理。

但是保安不应强制暴力措施解决。

保安只是维护治安秩序,但是没有执法权,不可以实施强制行为。



女乘客吵闹但是没有威胁他人安全,保安的拖拽行为明显超出了职权范围。

保安的行为肯定是存在问题的,

处理通报中也说了,西安交轨服务群众意识不强,对相关人员教育培训不经常,日常监管存在漏洞,保安人员履行职责不文明不规范。给予相应处分和谈话。





我觉得这事吧,保安和女方都有点责任,没事的时候可以学点法律知识,以及如何处理问题等。我最近在看抖音博主:四平警事(id:LPpolice)的视频,都是用一些严肃认真的普法态度,但是幽默风趣的风格给大家普法,我觉得没事看看挺好的。

大家多学点,平时在社会上处理问题也会更好一点,给社会少添一些麻烦。




  

相关话题

  在 2018 年的时间点,Google、Facebook、Amazon 三选一,你更看好谁?为什么? 
  国务院新闻办发表《「一国两制」下香港的民主发展》白皮书,具有哪些重要意义? 
  欧洲文艺复兴后产生了科技,中国没有类似黑暗的中世纪,却为什么没有产生科技? 
  咨询一下这个科技想法? 
  2019 年的当前环境下,中国应该加大哪些领域的科研投入? 
  如何看待中国中微正式宣布掌握 5nm 刻蚀机技术?将产生哪些积极影响? 
  有没有可能人类不吃饭或者隔几天吃一顿饭? 
  弓箭可以锻炼身体么? 
  如何评价韩国科技业? 
  中国有什么镇国神器吗? 

前一个讨论
第一次鸦片战争的风帆战舰很厉害吗?
下一个讨论
如何看待华尔街日报的报道《东京奥运会正变成一场代价200亿美元的血亏盛宴》?





© 2024-06-18 - tinynew.org. All Rights Reserved.
© 2024-06-18 - tinynew.org. 保留所有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