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科问答小站 logo
百科问答小站 font logo



第一次鸦片战争的风帆战舰很厉害吗? 第1页

  

user avatar   zhouyun-50 网友的相关建议: 
      

资料你看楼上的就行了,我给你们补点鸦片战争其他的图片吧:


user avatar   yi-yiding 网友的相关建议: 
      

楼上已经捶打得很到位了,我补充一点内容。

前清找不到对付74炮的办法固然就是军事力量虚弱,但是本身将“船坚炮利”理解为舰艇对岸的炮轰也有误读的成分。换句话说,就是“船坚炮利”指的并非岸炮与舰艇的对射。然而这种认识似乎还在中文作品里非常普遍;一些国内明显极有能力也有声誉的作者也在其中,喜欢对比强调双方火炮总数的差异,或者强调英舰火炮性能上的优势。虽然这样的说法不能说完全错误,但是这些差距不是鸦片战争中清军战败的最本质原因,甚至可以说并不重要。鸦片战争中,包括1850年代的克里米亚战争中,舰队的胜利都不是简单的舰队对岸炮的胜利;认为“英军分队抵达海口,用大炮轰击制炮台摧毁而扬长而去”是一种过度简化战争的叙事视角。

岸炮台从始至终对舰队构成较大威胁,哪怕是其只装备老旧火炮的时候。原因很简单,即便是在几百年炮击之后,海军舰艇仍然没有在短时间内快速中和岸基炮兵的能力。炮击往往持续数个小时,使用从实心弹到霰弹,而最终打击的结果非常有限。克里米亚战争的船只更加先进,火炮更加强大,弹药更加复杂,炮击结果仍然不能够直接主导战局。我嘴比较笨,请DKB来描述一下塞瓦斯托波尔炮击(两整支英法战斗舰队,数倍乃至十数倍于鸦片战争中清军面对的多数敌人;而俄军单一炮台没有火炮数量的明显优势。虽然一些俄国火炮足够强大并拥有新式弹药,在波罗的海或者黑海一些炮击战中较小较老的俄军炮台同样较为落后。)

实际上(舰队)对堡垒造成的破坏微乎其微,虽然君士坦丁炮台只剩下五门火炮可以运行,主要是因为恐怖(H.M.S. Terrible)发射的炮弹(Shell,不是Ball)引爆了其弹药库导致的。剩下的炮手们随即寻找掩护,要塞之后也就陷入了沉寂。一名次日在近距离驶过战场的记者说,每一座炮台都“从头到尾由弹痕覆盖起来”。但是除了阿伽门农(H.M.S. Agamemnon)在近距离上射击的位置,造成的伤害“可以忽略不计”。
(舰队)造成的破坏这么小并不令人吃惊,因为最近的船只也至少距离海岸750码,大多数甚至更远。道格拉斯指出了一些有关旗舰不列颠尼亚(H.M.S. Britannia)炮术有趣的观点。她在2000码的距离上进行射击,这一距离太远以至于任何弹药都无法造成损害。在更近距离上进行射击时,使用全装药包,她56cwt火炮发射的710枚 32 lb射弹可能会有作用。由减量药包(6 lb或者8 lb)发射的弹药,785发射弹和320发空心弹,包括一些炮弹(Shell),从始至终不可能造成任何影响。

清军炮台设计更烂吗?烂。

损失更大吗?大。

清军炮队射程,穿深,威力到精确度烂吗?烂。清军炮术烂吗?烂。清军炮队机动性烂吗?烂。

但是烂了以后舰队拆炮台还是一样麻烦——多艘舰艇逐一围攻单个炮台,仍然需要大量的时间才能将其压制(摧毁)。“百炮才闻几个死”说的就是这样的事情。而且1840年,这些老式线列舰已经到了其服役生命的末期,整个舰种都到了其生命的末期。1850年代英国蒸汽动力线列舰基本上完成换代,60年代法国开始建造他们的“Cuirasse”,也就是“铁甲舰”。1938年(鸦片战争两年前),炮术学校对乔治王子(H.M.S. Prince George)的测试结果是,此时英制18 pdr用6 lb药包可以在1200码上击穿平均25.5 in的舰体(橡木外壳,但是大概包含奥坎或者杉木),其中6 lb药包的最好穿深达到了30 in(这是Iver Cooper的数字,DKB指出穿深普遍在21-23in之间,此时抬升角度为2-3度。DKB的引用来自艾斯提恩(Estienne)1855年在巴黎的出版物,我没有见过测试结果的一手材料。)1200码!这就是新炮新装药的威力。1850年USN对白橡木计算的理论值说明18 pdr在6 lb装药下1000码上可以击穿17.9 in的船体。就算是不考虑燃烧爆破这些对抗木质舰艇有决定性优势的武器,单纯火炮击穿能力也已经获得了相当的提升。击沉舰艇仍然困难,这是火炮射角和落角决定的——然而这些舰艇并不是几十年前那样“船坚”了。

实际上,稍稍一提,清军对纳美西斯/复仇女神(H.E.I.Co.S. Nemesis)的结果其实还够看的。这船只是铁壳而已,船体铁质(Iron Hull),并没有铁甲(Ironclad)。木质舰艇也可以是铁甲舰,铁质舰艇也不一定是铁甲舰,这不是船体而是装甲防御决定的。

Nemesis was struck several times but fortunately only one man was wounded. One of the large shots passed completely through the outer casing of the steam chest and was very near to penetrating the steam chest itself. Besides receiving several shots in the hull she had her spars and rigging a good deal cut up. …

“船坚炮利”究竟是什么——不是英国人的军舰舰体/防御坚固,大炮无法威胁。也不是英国人的大炮威力巨大,所过之处全都砸成废墟。英军技术优势固然存在,但是没有大到通神。

“船坚炮利”指的而是清军的破烂绿营水师无法在海上和英军的“坚船”交火,所以英军可以完全掌握海岸的控制权。

然后英法陆军带着现代化火炮,在清军防御薄弱的地区登陆,用“利炮”欺负跟不上节奏的陆军。

英舰可以安安稳稳地在安全距离上用炮击吸引清军的炮火,然后皇家陆战队和陆军带着先进的陆战火炮,在自己选定的地点登陆,把陆营打得找不着北。清军没有办法——绿营水师打不过敌方舰队,陆军在岸上也打不赢。一旦清军巩固一地海防,舰队就可以封锁此地,转而在下一处尝试炮战。清军没有办法——绿营水师没法阻止英军调度,对方想去哪里去哪里。一旦清军完成地面集结掌握优势,陆军又可以机动撤离,由海军补给接应。英军可以随意封锁港口,使用海岸线调度己方舰队;而清军舰队没有办法——其单舰作战能力本来就完全无法与敌军对比,还被封锁其中,无法进行动员集结或者调度。清军陆军,也只能使用陆路交通调度,进一步恶化部队调度。这种教科书一样的“海洋使用”简直就是马汉欢乐战。

炮台有问题,但是这不是炮台自己的问题。这是清军就压根没有任何针对这种威胁的海防系统的问题。对于这种战斗模式,清军就没有解决办法,系统性的没有解决办法。

这不是某一个炮台有什么大炮这么简单的,这不是某一个将领某一群士兵战斗英勇与否可以解决的,这甚至不是某一个钦差某一个地方官员可以发挥主动性在某一两个沿海省份铸几门铁炮解决的。这就是整个国防机器对自己要面对基本军事形势缺乏认识。海军对付不了坚船利炮(对绿营水师,这确实是坚船。厚度高达20-30 in左右的舰体,绿营舰艇不敢想象),陆军也反应不过来对方的机动速度。对方完全按照自己的战斗意愿来决定战斗进行的模式,随意发挥优势避免劣势,战争不失败才奇怪。就算是给他炮台都换上32 pdr,这也没救。

甲午战争很快会再次证明这个事:海军拦不住对方,陆军在岸上屡战屡败,炮台什么炮是解决不了问题的。


user avatar   feng-jin-80-85-10 网友的相关建议: 
      

辫子粉以前顶多荧幕上给人洗脑,现在知乎贴吧上也四处出击,为了打击汉人几十年来重塑的脊梁,把各种汉族英雄虚无化,把汉族领导的朝代抹黑化甚至装做汉粉进吧挑起内讧。

他们从故纸堆里制造无数耸人听闻的“新历史”来欺骗无知历史小白,造谣一句话,辟谣跑断腿,自媒体从明初“朱元璋非汉族”“朱元璋屠苏州”到明末“木匠皇帝爱奶妈”“崇祯冤杀袁崇焕”等等,把明朝描述的宦官专权、皇帝奇葩、厂卫横行、百姓吃土、官员阴暗、军队孱弱。然而“明朝那些事”的一鸣惊人,打破了辫子粉史学界对明朝印象的垄断,大量的历史爱好者纷纷拜读,而心智坚毅者更是撇开满清篡编的《明史》,自费搜阅明朝一手资料,只为看到一个更加真实的大明,这下辫子粉慌了,开始培植网络写手,费尽心机利用历史资料的垄断力,搜肠刮肚寻找明朝的黑历史。并不管这些所谓的“黑历史”是否符合逻辑,一股脑都发到网上,而民间专业的明朝铁粉不甘示弱,从各种能买到搜到的明史资料里一一反驳。网友们看这些世纪辩论贴津津乐道,从中看到的不仅仅是历史基本功的PK,更是挺起几百年来被强行弯下的脊梁的使命感。辫子粉硬钢不起作用又怕更多的汉人觉醒,就开始扣帽子,譬如“明吹”,要知道一个正常的汉朝粉、唐朝粉、宋朝粉都很清楚,那些披着“明粉”来挑衅的必然是辫子粉,同样,辫子粉也知道自己人人喊打,所以尽可能伪装,今儿是宋粉,跑去唐吧里挑衅,明儿装成汉朝粉跑去宋吧里挑衅,仔细一看,这些都是铁杆元清粉。


user avatar   Gemini_XiaoZHI 网友的相关建议: 
      

9月21日,美国总统拜登在和英国首相约翰逊的会面中,突然毫无预兆的要求记者清场,而在那段现场的视频中,似乎有一记者问了一句:“Did he shit?”(“他是不是拉了?”),而旁边的另一位记者回道:"I have no idea,hope the microphone got it。"(“我也不知道,但愿麦克录到了。”)

这段视频流出之后,全世界的舆论场都炸了锅,人们纷纷怀疑,已经是80高龄的拜登,是否在这样严肃的场合,一个不小心,拉在了裤子里,所以才会突然要求清场,而现场的记者是闻到了味道或者听到了声音,才会有此一问。

这个看似荒谬的猜测,却意外的流传极广,以至于向来标榜言论自由的外网都开始大量封杀此类帖文,而美国官方也很快出来辟谣说清场跟总统拜登的身体情况无关,只是出于政治和外交因素,两位领导人必须密谈。

但网民们可不管这么多,美国政府越是删帖和澄清,他们就越是对拜登的“脱粪”深信不疑,传言越传越是有板有眼,之前俄罗斯总统普京的那句“祝他身体健康”也被拉出来反复分析,进一步佐证了拜登的“失禁症状”。

这个曾经代表着“战无不胜,众望所归”的超级大国和世界第一强国,居然以如此不体面的方式迎来了舆论的毁灭性打击,这让许多美国的敌人和反对者都大为诧异。

然而,冷静下来思考,我们会发现,这其中疑点颇多,因为在那段广为流传的视频中,第一位记者在提出疑似脱粪的疑问之后,另一位记者给她的回复是“我希望麦克风录了下来”,如果真的是拉裤子这种事情,被麦克风录下来的可能性实在太小,还不如说希望摄像头拍到了。

即便退一万步,认定确实是拜登没有控制住大小便,但其实他作为一个80岁的老人,出现这种情况也并不稀奇,衰老并不是罪恶,也不至于为此如此残酷的嘲笑一位老人。

因此,拜登如今的被群嘲,可以说只是美国国力衰退的一个缩影,无论拜登是否真的大小便失禁,但他作为美国总统,领导着这个衰退的美国一路火花带闪电的跌下了神坛,曾经的荣耀必然会一道一道全部化作孽力反馈回他的身上。

简而言之就是,如果美国今日没有从阿富汗撤军,新冠也已经完全被控制,那么拜登就是拉的到处都是,也依然会有人跪舔说他这就像廉颇“一饭三遗矢”,是有大将之风,可当美国撤出阿富汗,新冠病死七十万之后,哪怕他这位总统日日正襟危坐,我们也总会怀疑,他屁股底下,是不是粘着什么不雅的东西。​

这,就是今日的世界,就是美国从“谁也打不过”到“谁也打不过”之后,所必须要面对的残酷现实啊。




  

相关话题

  如何评价第一次所罗门海战? 
  有哪些造型奇特的战舰? 
  战列舰主炮的威力有多大,和战斧或者航空炸弹比呢? 
  如何评价德意志级重巡洋舰/装甲舰? 
  海战中如何用大炮击沉一艘船? 
  为什么英国要同时列装 14、15 、16 英寸三种口径的舰炮?会给后勤带来压力吗? 
  如何评价一战德国国王级战列舰? 
  杨坚的《英国战列巡洋舰》和江泓的《英国战列巡洋舰全史》那个更好些,有可读性? 
  苏联是如何的在卫国战争中走出大清洗的阴影的,涌现出那么多出色的指挥员? 
  要多少风帆战列舰才能堆死一艘导弹巡洋舰? 

前一个讨论
最近美国和印度的新增降低到1W左右,这个是正常的吗?
下一个讨论
奥运会发展一百余年,背后有哪些科技变迁?





© 2024-06-23 - tinynew.org. All Rights Reserved.
© 2024-06-23 - tinynew.org. 保留所有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