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科问答小站 logo
百科问答小站 font logo



为什么大和号装备有大量对空武器 但防空极差? 第1页

  

user avatar   radium-chloride 网友的相关建议: 
      

大和在坊之岬海战时,其防空武器主要包括12座九八式双联127毫米高炮,52座三联九六式25毫米高炮。除了这些,大和的两座三年式三联155毫米副炮和三座三联九四式460毫米主炮也能防空。另外有资料称大和还有几门单装的九六式高炮和13毫米机枪,但这些数量太少,算不算它们对整体没有特别大的影响。下面我从口径大小依次来分析一下大和防空能力弱的原因。

先说九六式25毫米机炮

首先可以看到,九六式的弹匣只有15发,打一会就没了。虽然它的理论射速达到了220发/分,但由于需要频繁换弹匣,它的射速远远达不到理论射速。其次,九六式的对空射程大约为7千米,而同时期的美军SB2C俯冲轰炸机的速度大约为473千米/小时。也就是说,美军俯冲轰炸机仅需53秒就能从九六式的极限射程贴到高炮手脸上。这导致九六式的射击窗口极短。而F6F地狱猫最高时速达到711公里/小时,仅需41秒。而地狱猫挂的小蒂姆500磅火箭弹在约1千米的距离上就能命中日军高炮。虽然查不到九六式的炮盾厚度,但从大和155副炮装甲仅25毫米可以推测其厚度不会超过25毫米。九六式的射击方式也很特别:两个扳机,一个控制中央的炮管,另外一个控制两侧的炮管。所以它的射击方式是1-2-1-2的依次射击,这比齐射的火力投射量要少很多。另外,九六式的一大硬伤就是口径太小,IJN又是使用机械引信,所以就出现了坊之岬海战中大量美机被击伤但未击落。还有九六式操作人数过多,两个击发,两个俯仰和旋转,九个装填手。这么多人容易被一锅端。

接下来说八九式双联127毫米高炮


其实八九式高炮算127毫米高炮里面比较中规中矩的类型。其后座行程仅45厘米,发射的弹药比较齐全,且为定装弹药,包括榴弹、三式防空弹、照明弹和反潜弹,炮弹采用半自动人力装填,机械引信,理论射速14发/分,而著名的美国MK.12射速为15发/分,相差不是很大,最大射程14.5千米。不过实际测试中火炮的射速并没有达到14发每分钟的期望值,只有10发左右的射速。该炮在设计上存在的一大问题就是高炮与弹药库没有形成一体式的供弹流程,限制了弹药从弹药库转移到高炮阵位的效率,这种结构变相地削弱了高炮的作战能力。

从这里可以看到,IJN防空明显断层,没有中口径高炮来填补九六式和八九式之间空缺

接下来看三年式155毫米副炮,它的仰角有55度,射程27千米,在远距离应该是可以对空射击的,但是目前的资料显示它只配备了九一式穿甲弹和零式通常弹,并没有三式对空弹,所以可以不用考虑它

九四式460毫米舰炮的三式弹也是IJN防空的一大特色


三式对空弹是三式通常弹的衍生型号,内部有大量破片弹和烧夷弹,一旦爆炸其内部的小型破片弹和小型烧夷弹就会在空中炸开,对敌方密集编队的战机破坏力较强。这种烧夷子母弹兼具有燃烧弹和破片弹之特点,如果击中的话(理论上来说)是可以使一定范围内的战机机身受创,而且烧夷弹其材料具有黏性,一旦飞散到战机的身上,可以使金属蒙皮变形或融化,对自封式油箱的橡胶也具有破坏能力。但它采用的是机械引信,命中率堪忧。其次,三式弹结构偏向大型化,质量不稳定,危险比较大。再次,九四式的射速只有1.8发/分,实际上对美机的威胁并不大。

总而言之,IJN的高炮有的设计不够合理,没有中口径高炮,射程明显断层,除了这些,我认为最重要的原因是还是日本的科技实力不够,只能用机械引信,导致了高炮命中率堪忧。如果IJN能应用VT引信弹,那么至少日本的防空不会这么不堪




  

相关话题

  一战的战列舰为什么还需要排战列? 
  第一次鸦片战争的风帆战舰很厉害吗? 
  用中国现在的技术复刻大和号战列舰会有什么困难吗? 
  为什么HMS Belfast 贝尔法斯特号巡洋舰被保留了下来?而不是其他军舰? 
  第一次鸦片战争的风帆战舰很厉害吗? 
  甲午海战,邓世昌撞击吉野号的做法是否明智? 
  要多少风帆战列舰才能堆死一艘导弹巡洋舰? 
  战列舰甲板为什么使用木质甲板? 
  如果胡德弹药库没有殉爆,胡德有没有可能击沉俾斯麦? 
  二战时期,在理想状况下,两艘落单巡洋舰能不能硬刚一艘落单战列舰? 

前一个讨论
请教i7-3770这种老CPU现在带1080ti有没有性能上的阻碍?
下一个讨论
为什么cpu的浮点计算能力差,什么是浮点计算,gpu为什么擅长浮点计算?





© 2024-06-21 - tinynew.org. All Rights Reserved.
© 2024-06-21 - tinynew.org. 保留所有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