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为手机在我国的部分人眼里,还承担着阶级划分的标示作用。
http:// news.ifeng.com/a/201509 18/44678709_0.shtml这是一篇去年的报道,不算新了,但里面的数据仍然十分具有参考价值:买一部iPhone6,你需要工作多少小时呢?
苏黎世:20小时;
纽约:24小时;
伦敦:41小时;
上海:164小时;
北京:218小时。
记住,这个218小时参考的是北京的收入水平。
知乎上数据类大V很多,我也很想知道在我国三四线城市,买一部iPhone大概需要劳动多少小时,相信这个数字还是能让一些“何不食肉糜”的朋友吓一跳的。
而且,这还是只考虑iPhone本身的支出部分,如果把可支配收入的开销压力也考虑在内,画面应该更美。毕竟北京和上海都已经进入全球生活成本前十的榜单了。
因此,对于相当多欧美日澳等群众,他们有着较高的工资收入、多数有着比北京上海低的生活开支压力,加上风行的信贷消费,买一部iPhone对他们来说并不是什么值得特别在意的事情。
蓝领买iPhone不稀奇,合同工买iPhone不稀奇,学生买iPhone不稀奇,一个人口只有几千的小镇的一位居民买iPhone不稀奇。
当然,买不起iPhone的欧美日澳等群众依然相当多。但是我告诉你一个欧洲人用iPhone,欧洲人自己都无法对ta形成什么身份判断。
宜家也是这样,甚至客观地说,在欧洲不少国家,用宜家比用iPhone还要暴露你的收入水平,因为欧洲比宜家更高档更贵的家居品牌还是很多的。毕竟英国的盘子德国的凳,意大利的床柜吓死人。
广东人的盆友应该理解我的意思:我们从小听到香港电视台关于宜家的广告都是“宜家家私大减价”,因此宜家这个品牌在我心目中一直不是特别突出,毕竟天天打广告说自己大减价的品牌应该不会太硬。
司空见惯浑闲事啊。
但是对于绝大多数大陆群众,还是“断尽肠”。
不言而喻,确实是越来越多的中国人买得起iPhone,但是买不起的依然是大多数;而且,即使是在买得起的群体里,能轻松买得起的人依然是绝对少数。
所以,在中国的绝绝绝大多数地区,买得起iPhone依然是一个身份的象征,这个小小的商品能够用最短的时间内向外人传达出你的收入水平。
我知道互联网圈的朋友喜欢讲产品、讲设计、讲体验,但是相信我,对于相当的普通iPhone消费者来说,iPhone这个产品背后的身份含义,是远大于它的商品实际功能的。
这个时候,你再来看小米。
如果一个商品仅承担满足功能这一需求,它的品牌形象基本与它的售价无关,而是主要聚焦它的性能与品质。但一个商品如果还要承担收入水平的展现,它的售价就与品牌形象挂钩,且要承担社会等级划分的功能。
奢侈品就是典型。
我认为:很遗憾,有一部分用户与媒体,把手机视作了可划分社会等级的奢侈品,并在这个品类里与国产手机进行对标。小米只是出头的椽子,先烂。
这种行为在各类媒体上泛滥,有时候甚至到了直接人身攻击的程度:用小米是一种原罪,用小米就是屌丝,用小米很low。
而部分国产友商出于“敌人的敌人就是朋友”,兴高采烈地参与抹黑贬低。殊不知自己也是贴着“国产”的牌子洗不掉,等到自己被牵扯了才懂得闭嘴。典型的脑臀分离症。
我请问:在一个开放的自由市场上,一家叫“小米”的公司,根据自身的实力与对市场的研判,生产了低价格的手机产品。这里面既不涉及到道德原则的兜售,也不含政治立场的站台,怎么就屌丝了?
我再问:在一个开放的自由市场上,一个用户根据自己的支付意愿,买了一部小米手机。这其中仅仅跟用户的收入和市场能供应的产品相关,为什么这样的一个简单消费行为,要背上道德的判断?为什么这样的用户,会被一部分媒体说成low b?
什么时候我们能回归到从一个产品本身的性能、品质、体验、服务出发,评判一个产品的优劣?
如果说买小米就是屌丝,那么中国有一亿多屌丝,还有三亿多人,连屌丝都不是。
是谁给了你这样的权力,就一句话,把四五亿中国人,贴上骂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