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科问答小站 logo
百科问答小站 font logo



刘备为什么失败? 第1页

  

user avatar   chen-zhao-66-89 网友的相关建议: 
      

他失败?

他失败??

他失败???

他最需要地盘的时候,天下十三郡之一的徐州(不是现在的徐州)、隆中对前提的荆州,他咬着牙推掉了。哪怕明天又要被一波平推,多年经营又要打回原形。

你觉得这是失败?

他最需要逃命的时候,选择和追随他百姓一起用两条腿走,老婆死路上了,唯一的儿子差点也死了。

你觉得这是失败?

他顶着省长、中将……等头衔,亲自去请一个民办学院毕业的本科生到他那工作。

你觉得这是失败?

他打下了一个省,那个省的百姓知识最落后,前几任省长都是既残暴又享乐,无恩德加于百姓之辈。他上任后励精图治,几年之后那地方整个跟跨了个时代一样。

你觉得这是失败?

他可以躺在功劳簿上,和别的军阀一样慢慢培养继承人,毕竟他也快60岁了。但他亲自率领大军前去征讨,面对的敌人是这个时代最恐怖的对手,天下唯二英雄。

他派一个年纪比他还大的老头带着一个没怎么战绩的参谋做前部,老头直接把对面军区总司令宰了。

他把对面那个时代最恐怖对手打的满地找牙,一个省的地盘易主。

你觉得这是失败?

包括打下的地盘,他共有3个省,他和他一个弟弟各领一个省,大家都觉得,最后一个省长必归另一个弟弟了。但他把省长的位置给了一个老兵泥腿子,一个从很早就跟着他的军官。军官告诉他:如果对面老大来了,我化身为盾顶住他;对面别人带着10万大军来了,我化身为剑剁了他。

这个军官做到了:用“错守诸围之法”使所有来犯之敌吃瘪。军官死后很久,那地方才被攻破。

你觉得这是失败?

他最后登上了帝位,抵达那个小时候在桑叶棚下埋藏的梦想。他弟弟被杀了。他完全可以“顾全大局”,但他的选择是倾全国之力展开复仇。

你猜猜他如果真的像现代人这样”明智“,有多少人会骂他一辈子虚伪最后伪装剥落?

他还是楼桑村那个任侠尚武的侠客。

他战败了,但你觉得这是失败?

他临死前,没有让人造72座坟,因为他用心无愧。他只是告诉他儿子,你老爸没什么能力,别乱学。然后告诉他的贤臣,如果我儿子不行,你就自己做老大吧。

他的贤臣,包括那些时代顶尖人才们,在他最落魄的时候愿意跟他到最后,在他最辉煌的时候愿意发挥120%的才华。

后来他们成为了整个民族典范。宁学桃园三结义有他,君臣典范有他,五虎上将也是他的品牌。

后时代的伟人们——我指的是那些真正的伟人——绝望的时候想到的还是他们。岳武穆咬紧牙关时想到的是他二弟,文天祥宁死不屈时念着的是他的贤臣。

历代皇帝都崇拜他的贤臣,感叹我怎么没有这样鱼水相知的手下。其实羡慕的是他。

今天成都满地是纪念他们的地方。连马路都是。

你觉得他失败?

司马懿成功么??他的后代得知他做的事情,晚上觉都睡不好!某个司马氏皇帝听说了他在洛水河边的杰作和他的屠龙勇士儿子,把头埋进被子里痛苦不已!

你觉得老刘失败??

??????

翻译翻译,什么叫失败???

翻译翻译,什么叫TM的失败???


user avatar   feng-da-67-58 网友的相关建议: 
      

套用农民起义的写法,应该是流寇主义。

我发现很多人在评价农民起义的时候,嘴上说的都是歌颂,其实心里头带的都是轻蔑。词儿看着不错,心态都是高高在上的。

这个心态反差在对待刘备的时候正好是反过来的。

比如说一提到农民起义,常见的词汇就是“农民起义的胜利果实被地主阶级篡夺了”。仿佛农民起义胜利的瞬间就是失败的瞬间。这里头带有的恶意,让人在第一次读到的时候就觉得非常别扭。究竟是披着马列主义的皮影射新中国,还是根本连皮都没披,这就不好说了。农民起义是成功还是失败,这个事情要从趋势上看。比如说刘邦建立汉朝,在历史上来说,这是一个进步趋势。那么,是不是说建立封建王朝就是起义失败呢?并不是。因为在当时来说,社会形态是从西周东周的封建领主制转型为地主私有制的时代。刘邦建立汉朝,顺应了这个历史趋势,这应该说是进步的。因此这不能说是失败了,而应该说是胜利了。特别是,刘邦的汉朝是在击败以项羽为首的恢复封建领主制的联盟的基础上建立的,这就可以说是一场彻彻底底的胜利。这就是为什么汉朝的合法性长期受到社会尊崇。有人说汉朝合法性是神化君主塑造的。这就是倒因为果了。是汉朝获得了社会承认,然后社会造神。后来汉朝失去进步性之后,人们无法理解汉朝的合法性来源,就以为是造神塑造了汉朝合法性。所以后来东汉就热衷于用谶纬之学来论证合法性。这就是东汉已经不理解王朝的社会进步性基础了。于是东汉末期社会革命的关键一着就是黄巾军的“苍天已死”,从造神的角度否认东汉的合法性。这就意味着时代已经脱离了现实,焦点只在于务虚了。这个时候,我们可以说,东汉王朝的建立意味着农民起义的失败,但是不能说西汉王朝的建立意味着农民起义的失败。

然而提到刘备的时候,嘴上说的都是“出身寒微”,心里想的都是“当朝皇叔”。

就好像丑小鸭变成白天鹅的前提是他是一只天鹅一样,嘴上包装得好像平民翘楚,心里想的还是没落贵族东山再起,本质上还是血统论。心里真正想的东西,还是“老娘是正黄旗的”。

这就导致在评价刘备的时候,很多言论都是偏激的、情绪化的。

比如说刘备屡败屡战、不屈不挠这种情绪化的言论。然而对照事实,刘备并不是屡败屡战。比如说刘备和曹操的第一次会战,是他背刺曹操夺取徐州的时候。曹操当时正面临着四世三公之后袁绍的压力,内部很多人都忙于背刺曹操,比如刘备;或者与袁绍暗通款曲,这些人的书信后来都被曹操烧掉了(其实真的不该烧,后来成了大麻烦)。刘备很可能以为曹操不敢亲自来,因为曹操决心趁袁绍“志大而不见机”的特点,亲征刘备的时候,刘备侦查到曹操亲征,连关羽都没有通知,就带着少数人逃走了。可怜关羽还带着刘备的家眷和刘备军主力等待主帅回来。这就好像情侣两个出去游玩,看到前方好像有歹徒。男孩就说我装作买冰淇淋去看看,然后发现真的是歹徒,直接就从冰淇淋店的后门跑了。女孩还傻傻等着男孩从冰淇淋店里回来告诉她情况呢,结果就看见歹徒凶神恶煞地冲了过来,于是只好骗歹徒说你先把裤子脱了,然后趁着歹徒没穿裤子的机会狼狈不堪地逃了回来。你管这个叫屡败屡战?没见过男人吧?

望风而逃是真的,屡败屡战是假的。

刘备不是一次望风而逃。后来他奉袁绍的命令去南阳汝南联合黄巾,听说曹操来了——其实是曹仁对别人说刘备听到曹操来了就会望风而逃,所以打出了曹操的旗号——直接丢下友军就跑了。

再后来他为刘表镇守新野,又是看到曹操大军来袭——这次曹操真的来了——就直接闷头向南,笔直地奔向长江去了。听说刘备还带了很多民众——按理说应该有记载说谁的家族跟着刘备从襄阳等地长期追随,奇怪的是史书上并没有提到有谁跟着他跑的。这个事情不重要,就当是真的吧,反正蜀汉的很多事迹都有这个特点,好事儿多半没证据,或者多半是编的,坏事一般都是真的,但是很多人因为情绪化而不承认——也不知道这些民众打算怎么渡江。

望风而逃是刘备的惯例,屡败屡战并不是刘备的特点。

在与曹操交战之前,刘备在安喜县因为巡视组不肯与他会面,就急躁起来,矫令兵变,殴打巡视组,然后跑了。这不能说屡败屡战。只能说自私自利的人因为个人利益受到伤害而丑态毕露。后来在高唐的时候,大概听说守将无能,土匪们都跑来攻城刷经验,守将刘备就又跑了。

从历史上来说,望风而逃是刘备的惯例,屡败屡战不是。

有人说刘备长期给人充当客将。我也不知道啥是客将,我听说国外有个民族喜欢给别人当客军,奉行的宗旨是信守承诺、死战不退。但是我看刘备吧,历史上每次记载都是及时改换门庭的,信守承诺这个事儿我是没看到。比如说他追随公孙瓒,靠的是同乡和同学关系,然后袁绍杀公孙瓒的时候,刘备已经算是袁绍的人了。然后刘备和曹操合作的时候,曹操还算袁绍关系暧昧的盟友,等到曹操与袁绍的矛盾公开化,刘备又转投袁绍帐下。你看,这都是很标准的见风使舵行为。等到曹操要赢的时候,很显然曹操这边回不去了,刘备就又投靠了刘表。在被刘表武装起来以后,又开始觊觎年迈的刘表的地盘。这玩意儿你跟我说叫忠义?如此的不顾事实,你们也太情绪化了。

后来诸葛亮在见刘备的时候,显然是做足了功课的,一开口就建议刘备背刺刘表刘璋两个宗亲。对此,刘备的回应据很多人说,是如鱼得水,恨见孔明太晚。我也不知道这个看法是历史还是演义,反正看很多人说得跟真的一样。那就当真的吧,我不跟他们抬杠。

有人说孙权没有战略,鲁肃向他提出的攻略荆州以及竟长江所极(古人认为长江上源在四川)的建议他都没有执行。其实孙权执行了。孙权当时为了抗曹,将连通益州的南郡等地借给了刘备。这就导致他进军四川必须经过刘备控制区。孙权就咨询刘备,是否同意进攻益州。刘备痛哭流涕地说刘璋是宗亲,不忍背刺(这和隆中对说的不一样啊)。孙权没办法,只好推迟了计划。接着刘璋听说还有这事儿,听高兴的,就邀请刘备不要继续给孙权打工了,来帮我打张鲁。刘备就去了四川,背刺了刘璋。孙权听说以后,勃然大怒,说刘备欺骗自己,骂他是“猾虏”。你看,孙权不是没有战略,而是他信任了刘备,导致战略破产。

为什么信任刘备就会战略破产呢?

公孙瓒信任刘备,曹操信任刘备,袁绍信任刘备,刘表信任刘备,孙权信任刘备,刘璋信任刘备,这六个都属于当时有数的大军阀,其中只有刘璋是继承家业而能力不足,孙权是继承家业但能力超群,其他四个都是创立政权的大佬,结果这些人全都错信了刘备。几十年间,这六个信任刘备的人没有一个信出好结果的。

刘备当时的问题,一个是反复无常、背信弃义,还有一个就是流寇主义。

其实反复无常、背信弃义,就必然导致流寇主义。所以我认为是一个问题。

反复无常、背信弃义的人,是不可能天下归心、厚植根本的。流寇主义是必然结局。

我们拿刘备对比一下历史上以背信弃义闻名的吕布就知道了。

吕布在历史上名声不佳,但是考察历史记载,吕布实际上的问题主要有两个,一是与世家大族关系疏远——这是他在历史上名声不佳的主要原因。二是处理事情草率不长远。对此高顺进行过专门批评,认为他的举动不肯详思,误不可数。然而就这样一个被视为轻狡反复的人,依旧可以得到兖州的死力,让兖州全境都反对曹操,并且为了他和曹操打到双方粮食耗尽。曹操最后是靠着袁绍送来的粮食以及程昱送来的人肉才顶住了吕布和整个兖州的反攻。也就是说,兖州当时拼到了什么地步呢?以兖州这样一个地理规模和农业规模都比较小的一州之地,和包括冀州援助在内的曹操主力对决!这种程度的死命支持,在整个汉末三国时代的混战历史上都是罕见的(本来想直接写三国时代,后来考虑到杠精的存在就写上了汉末三国)。

但是刘备从未得到过领地内这种力度的支持。比如说吕蒙白衣渡江的时候,他的荆州直接就投降了。

我们知道,曹操失去兖州支持的原因之一是杀边让。那么刘备失去荆州的原因是什么呢?吕蒙偷袭是外因,糜芳投降是内因。吕蒙偷袭是因为孙权先礼后兵,通过外交手段收回荆州的行动已经因为刘备拒绝而失败。那么糜芳投降是因为什么呢?刘备又杀谁了呢?

这就是刘备的深得民心?这连曹操都比不了啊。

刘备最后靠的是秦岭、巫山的山岭阻隔,才取得了益州一隅之地。

这个地理阻隔起到的作用就是导致外敌特别难以投放影响力。

在极其僻远的地方,刘备终于在没有足够竞争的条件下获得了根据地。

说到底,这就是流寇主义条件下,刘备这个“出身贫寒的大汉皇叔”所能获得的最好结局。

倘若你的标准是“为人淳朴百折不挠的想象刘备”,那么僻处西蜀的确是失败。但是你的标准是“为人狡猾反复无常的历史刘备”,那么僻处西蜀已经属于很大的成功了。

当然,如果你的历史是指汉末世家大族撰写的历史,那么对于“为人忠厚匡复汉室的历史刘备”来说,僻处西蜀也属于是失败。

对刘备的看法能够看出一个人是个什么样的人。如果他只是从小说、影视剧来看刘备(按照评论区的说法还要加上“对历史稍有研究”——翻译过来就是看过一点三国志原文,知道表面上是怎么写的),为人单纯质朴,那么他应该觉得刘备是一个忠厚老实为人仁义的人。如果他精通历史并具备专业的历史研究能力,那么根据他的立场不同,他的看法会有巨大差别。如果他的立场是站在剥削阶级的统治阶级立场上看问题,那么他的看法应该是一种自命不凡、表里不一的状态,会认为刘备是一个“出身贫寒的大汉皇叔”。如果他的立场是知道自己只是一个普通人、在人生的搏斗中要经常与那些挟各种势力背景横行霸道的对手作战,那他就会发现刘备恰恰就是这些人当中最丑恶的一种。

只不过很多人并不知道自己究竟是什么人。


user avatar   yuan-yuan-yuan-18-92 网友的相关建议: 
      

题主:刘备失败了

蜀粉:不比你这种黔首成功多了?

题主:刘备失败了

蜀粉:曹操孙权不也失败了?

题主:刘备失败了

蜀粉:错的不是刘备,而是这个世界,我备虽败犹荣!

题主:刘备失败了

蜀粉:尔曹身与名俱灭,不废江河万古流!

题主:刘备失败了:

蜀粉:刘备败于自己的理想主义和道德底线太高(?),你这种x粉怎么能理解我们蜀维埃的伟大。

我把刘备两个字一键替换成某些顶流也毫无违和感。




  

相关话题

  你是如何成为一名吴国粉的? 
  为什么诸葛亮主张必须占荆州,庞统却认为荆州要不得? 
  《三国演义》中诸葛亮为什么六出祁山?为什么这与隆中对中制定的政策背道而驰? 
  关羽有后代吗? 
  如何评价三国中刘备这一人物? 
  刘备和诸葛亮断袖的概率有多大? 
  对于三国里的张郃,我们应如何评价? 
  张佳玮被群起而攻之的真正原因什么? 
  刘备败给张辽和孙权败给张辽的风评为何完全不一样? 
  周瑜为什么没有谥号? 

前一个讨论
曹操死后,刘备发动收复荆州之战,是否很大程度上是因为曹操的死亡,他自信天下无敌了?
下一个讨论
水浒传中的诗词都是作者亲作吗?其文学价值如何?





© 2024-12-25 - tinynew.org. All Rights Reserved.
© 2024-12-25 - tinynew.org. 保留所有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