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科问答小站 logo
百科问答小站 font logo



如何看待三国志迷看不起三国演义? 第1页

  

user avatar   xu-ru-lin-59 网友的相关建议: 
      

研究正史的,一般不会嘲演义。就像研究宋史的,也不会嘲讽研究水浒传的。两个领域的东西,并不存在哪个更高贵。

现在很多嘲讽演义的,别说正史,三国演义原文估计都没读过不考虑三国演义的半文白半,就三国演义内涵来说,一般人根本看不懂(古人整体识字率不如现在,但读过书的人里面文化水平比现在高多了)。可能也就看过电视剧,甚或动画片,再听人东一榔头西一棒槌的胡诌几句就出来给人科普了。

真正翻过三国志的,基本上不会觉得正史有什么稀奇的。这就跟小学的时候学英语,学过几个单词了就喜欢在家长面前显摆,大学英语过四级了,平时正常交流不会没事崩英语~


user avatar   wu-qi-lin-85-87 网友的相关建议: 
      

好像现在从贬低演义成风变成赞誉演义成风了,甚至罗贯中对三国正史的研究强无敌了。 @刘岐

那我就来不合时宜地黑一把演义。

先贴一篇吴金华先生的文章:

以正史《三国志》(西晋陈寿著、南朝宋裴松之注)为历史框架的著名小说《三国演义》(一百二十回本)[1],创造性地利用了正史所提供的一部分史料,塑造了许多栩栩如生的人物形象,虚构了许多引人入胜的故事情节,令人百读不厌。正因为《三国演义》是一部实实虚虚、虚实结合的历史小说,所以清代学者章学诚在《丙辰札记》里说它是“七分实事,三分虚构”,现代学者又有“六真四虚”、“半实半虚”等说法,总之,《三国演义》中到底有几分史实、几分虚构,历来是小说研究者关心的课题之一。本文所关注的,不是《三国演义》史实与虚构成分的比例问题,而是小说作者因误读正史而虚构的内容。
任何史书都难免被误读,《三国志》也不例外。由于陈寿《三国志》及裴松之《三国志注》撰写时代的语言文字富有魏晋特色,而文本流传到宋元时代又出现了一部分文字讹误现象,所以,生活于元末明初的小说家因不太熟悉魏晋文化及中古语言文字而对正史的某些字词句发生误解,因《三国志》的版本之误而导致对正史中某些史实的发生误读,实在是无法避免的。
任何历史小说都离不开基于史实而又不拘于史实的艺术虚构。史书中的一切空白,只有通过虚构才能弥补;史书中的费解之处,往往是小说中无意虚构而实为虚构的内容。自《三国演义》问世以后,广大读者趋之若骛,历久不衰,而正史《三国志》则曲高和寡,读者甚稀;如果没有虚构的参与,《三国演义》绝不可能拥有如此诱人的魅力。从这个意义上说,小说家因误读正史而虚构的内容,不论是否合乎情理,在文化史、文献史、文学史、语言文字史等方面都有一定的研究价值。
基于上述认识,本文试举六例,略说一己之见。

(一)因误解“单家子”而虚构的姓氏
小说在第三十五回《单福新野遇新主》中,徐庶初见刘备时的自我介绍是这样的:
“某乃颍上人也,姓单,名福。”
小说的作者为什么让徐庶自称“姓单”?显然是根据正史《蜀志·诸葛亮传》裴松之注文中所引的鱼豢《魏略》:
“庶先名福,本单家子。”
懂得魏晋语言的人都清楚,魏人鱼豢笔下的“单家子”本是寒门子弟的意思。“单家”即单寒之家,跟豪门大族相对而言,指势孤力单的人家。小说的作者把“单家”误解成姓“单”的人家,于是就在无意之中为徐庶虚构了一个姓氏。清代学者钱大昕在论及《魏略》“单家”时有一段话值得我们注意:“凡云‘单家’者,犹言寒门,非郡之著姓耳。徐庶为单家子,与此一例。流俗读‘单’为‘善’,疑其本姓‘单’,后改为‘徐’,妄之甚矣!”在《三国演义》不胫而走的清代,钱氏所批评的“流俗”,无疑包括这部小说的作者以及受其影响的读者。
需要说明的是,我们指出小说因误解《魏略》而虚构的姓氏,旨在说明这是一种文化现象,决不是指责小说中的这一类虚构违离了历史的真实,因为小说是小说,正史是正史,而不囿于史实的种种虚构往往正是历史小说的魅力所在。不过,倘若有人把《魏略》的“单家子”也理解为姓氏,那就正如钱氏批评的那样:“妄之甚矣!”
(二)因误读“欢声”而虚构的情节
建安二十四年的汉中之战,曹操大将夏侯渊被刘备大将黄忠斩杀于定军山,这场推进三国鼎立的历史进程的重要战役在小说第七十一回《占对山黄忠逸待劳》中有绘声绘色的描述:
忠慌与法正商议,正曰:“渊为人轻躁,恃勇少谋。可激劝士卒,拔寨前进,步步为营,诱渊来战而擒之:此乃反客为主之法。”忠用其谋,将应有之物,尽赏三军,欢声满谷,愿效死战。黄忠即日拔寨而进,步步为营;每营住数日,又进。……黄忠逼到定军山下,与法正商议。……法正曰:“将军可守在半山,某居山顶。待夏侯渊兵至,吾举白旗为号,将军却按兵勿动;待他倦怠无备,吾却举起红旗,将军便下山击之:以逸待劳,必当取胜。”忠大喜,从其计。……渊分军围住对山,大骂挑战。法正在山上举起白旗;任从夏侯渊百般辱骂,黄忠只不出战。午时以后,法正见曹兵倦怠,锐气已堕,多下马坐息,乃将红旗招展,鼓角齐鸣,喊声大震,黄忠一马当先,驰下山来,犹如天崩地塌之势。夏侯渊措手不及,被黄忠赶到麾盖之下,大喝一声,犹如雷吼。渊未及相迎,黄忠宝刀已落,连头带肩,砍为两段。
跟正史对比,我们不难发现,黄忠“将应有之物,尽赏三军,欢声满谷,愿效死战”这个情节纯属小说家的虚构。《蜀志·黄忠传》的有关记载是这样的:
建安二十四年,于汉中定军山击夏侯渊。渊众甚精,忠推鋒必进,劝率士卒,金鼓振天,欢声动谷,一战斩渊,渊军大败。
请看,“欢声动谷”的场面,是在“金鼓振天”的背景下出现的,其中“欢声”应读为“讙声”,这不是因为受到犒赏而发出的欢乐之声,而是全军在金鼓声中向前猛冲猛打时爆发的震裂敌胆的喊杀之声。“欢”、“讙”二字古音相同,上古及中古文献里都有通用的例证。这里“欢”读为“讙”,指为了威慑对手而大声喧叫,它的同义词是“鼓噪”,所以《蜀志·法正传》对此事的记载是:“先主命黄忠乘高鼓噪攻之,大破渊军,渊等授首。”
弄清了正史“欢声动谷”的真义,也就不难看出小说中“欢声满谷”的情节是基于误读正史的虚构。不过,这种虚构并没有因为误读正史而成赘疣,相反,它为下面黄忠大获全胜的结局作了合情合理的铺垫。
附带说一下,把《蜀志·黄忠传》“欢声”误解为喜悦之声,又见于《汉语大词典》等大型辞书。辞书不同于小说,其中的误解应当消除。
(三)因不明“白衣”而虚构的节目
小说第七十五回《吕子明白衣渡江》特地在回目上表出“白衣”二字,这究竟是什么意思?只能看下文:
蒙拜谢,点兵三万,快船八十余只,选会水者扮作商人,皆穿白衣,在船上摇橹,却将精兵伏于船中。次调韩当、蒋钦、朱然、潘璋、周泰、徐盛、丁奉等七员大将,相继而进。其余皆随吴侯为合后救应。一面遣使致书曹操,令进兵以袭云长之后;一面先传报陆逊,然后发白衣人,驾快船往浔阳江去。昼夜趱行,直抵北岸。江边烽火台上守台军盘问时,吴人答曰:“我等皆是客商,因江中阻风,到此一避。”随将财物送与守台军士。军士信之,遂任其停泊江边。约至二更,中精兵齐出,将烽火台上官军缚倒,暗号一声,八十余船精兵俱起,将紧要去处墩台之军,尽行捉入船中,不曾走了一个。于是长驱大进,径取荆州,无人知觉。
然而,文中虽然有了“选会水者扮作商人,皆穿白衣,在船上摇橹”及“发白衣人,驾快船往浔阳江去”的情节,但我们作为有一点生活经验或军事常识的读者还是要问:第一,精通水性的一批人既然已经“扮作商人”,为什么还要“皆穿白衣”?是不是当时的商人都以“穿白衣”为标志?第二,既然这批“会水者”的任务是“在船上摇橹”,那么,到底是“白衣”能在军事行动中起保护色的作用?还是在那个地区摇橹的船夫有“皆穿白衣”的习俗?关于上述问题,我们在小说里找不到明确的答案,从情理上也想象不出什么合适的解说,只能细看正史。《吴志·吕蒙传》说:
蒙至寻阳,尽伏其精兵中,使白衣搖櫓,作商贾人服,昼夜兼行,至羽所置江边屯候,尽收缚之,是故羽不闻知。
正史的“白衣”,在汉魏六朝有两种常见的用法:一是用作名词,指在官府里趋走的下人,因为他们的衣著跟平民一样,不象官府中有身份者能穿上形形色色的公服。二是动词性短语,指脱去公服而著便装,例如《东观汉记·赵孝传》:“每告归,常白衣步担。”意思是说,赵孝每当从官府中请假探家的时候,都脱掉公服,换成便装,挑着行李步行而归。又如《晋书·孔坦传》载叛军苏峻进攻台城之时,台城里有不少官员都照例装上了军装,“坦谓人曰:‘观峻之势,必破台城,自非战士,不须戎服。’既而台城陷,戎服者多死,白衣者无他。时人称其先见。”所谓“白衣者无他”,指事先脱掉军装的人员没有遭到叛军的杀害。就《吴志·吕蒙传》的“白衣”而言,尽管代入上述两种意义和用法似乎都可以讲得通,但后一种更为可取。同《晋书》一样,《吴志·吕蒙传》的“白衣”也应当是动词性短语,指脱去军装。所谓“尽伏其精兵 中,使白衣摇櫓,作商贾人服”的意思应当是这样:吕蒙把所有的精兵隐伏在船舱里,使一部分兵士脱掉军装在船面上搖櫓,并让搖櫓的那些士兵穿上商人的服装。在这里,“白衣”作为动词,跟泛指换装的“更衣”成了同义词,所以唐人杜佑编纂的《通典》卷一百五十四就把《吴志》的上述文句改写成:
伏甲于舟,使更衣为商人,以理征棹。
由于唐人离三国时代不远,所见的三国文献比后代人多,对《吴志》“使白衣搖櫓,作商賈人服”的解读当然比后人具备更优越的条件,因此杜佑笔下的“使更衣为商人”一句完全可以作为《吴志》的注脚。明乎此,则知《三国演义》把正史的“白衣”演绎为穿上白色的衣服,实出于对史文的误读。
其实,关于正史“白衣”的误读,并不限于小说。在文化史研究方面,清代学者周寿昌《思益堂札记·尚白》误以为古代的军队崇尚白衣,他说:“吴吕蒙白衣摇橹渡江,唐薛仁贵在军中好服白衣,则行军时亦不禁白。”殊不知薛仁贵的个人爱好是一个特例,史家为此特记一笔,恰恰说明了军中的服色并不“尚白”。在古籍今译方面,汉语大词典出版社2004年出版的《三国志全译》仍然象早先出版的译本一样,把“白衣”译成“穿白衣”。如果说,小说完全允许基于误读的虚构,那么,正史的误解和误译就有商订的必要了。
(四)因不察讹字而虚构的情节
与曹仁大战的周瑜被曹军射伤以后,退守军营,卧床养伤,曹仁乘势前来挑战。面对这种形势,周瑜有什么表现?小说第五十一回《曹仁大战东吴兵》有相当精彩的虚构:
一日,曹仁自引大军,擂鼓呐喊,前来搦战。程普拒住不出。周瑜唤众将入帐问曰:“何处鼓噪呐喊?”众将曰:“军中教演士卒。”瑜怒曰:“何欺我也!吾已知曹兵常来寨前辱骂。程德谋既同掌兵权,何故坐视?”遂命人请程普入帐问之。普曰:“吾见公瑾病疮,医者言勿触怒,故曹兵搦战,不敢报知。”瑜曰:“公等不战,主意若何?”普曰:“众将皆欲收兵暂回江东。待公箭疮平复,再作区处。”瑜听罢,于床上奋然跃起曰:“大丈夫既食君禄,当死于战场,以马革裹尸还,幸也!岂可为我一人,而废国家大事乎?”言讫,即披甲上马,诸军众将无不骇然。遂引数百骑出营前。
“奋然跃起”时全然忘却了医嘱,慷慨陈词之后立即“披甲上马”,只引“数百骑出营”可谓视强敌如无草芥。就这样,小说把一个忠君爱国、舍生忘死、气吞山河的英雄形象活灵活现地呈献给读者。相比之下,宋本《吴志·周瑜传》就远远不如小说好看:
瑜亲跨马擽阵,会流矢中右胁,疮甚,便还。后仁闻瑜卧未起,勒兵就阵。瑜乃自兴,案行军营,激扬吏士,仁由是遂退。
其中“兴”字应当是“舆”的讹字,[2]唐人许嵩所撰的《建康实录》可供参考:
瑜与程普等追破仁军于南郡,瑜为流矢中其右胁,疮甚,卧。仁乃勒兵逼,瑜乃自起,舆行军阵间。仁闻,收军退走。
上引史料表明:周瑜因右胁伤势甚重,连站起来也很困难,当然更无法骑马;他勉力巡视营阵,也只能坐在舆车上让人推着。
历史必须尊重事实,小说不能没有虚构。由于“舆”字在宋本、元本《吴志·周瑜传》里已经变成了“兴”,取材于正史的小说家当然可以就此展开想象的翅膀,创作出令“诸军众将无不骇然”的神奇故事。
(五)因不明衍文及“五百”所虚构的施刑方式
小说在第一百十五回《托屯田姜维避祸》中讲述了蜀汉建兴十二年刘琰挞妻的故事,此事在全国轰动一时,因为这是最高统治者涉嫌淫乱而引发的恶性案件:
却说后主在成都,听信宦官黄皓之言,又溺于酒色,不理朝政。时有大臣刘琰妻胡氏,极有颜色,因入宫朝见皇后,后留在宫中,一月方出。琰疑其妻与后主私通,乃唤帐下军士五百人列于前,将其妻绑缚,令军以履挞其面数十,几死复苏。后主闻之大怒,令有司议刘琰罪。有司议得:“卒非挞妻之人,面非受刑之地:合当弃市。”遂斩刘琰。自此命妇不许入朝。
看了小说,不能不为刘琰挞妻的方式感到奇怪:第一,受刑者只是一个被“绑缚”的贵夫人胡氏,而施刑者却安排五百个军士。第二,刑具不是常用的鞭杖,而是每个军士所穿的臭鞋。第三,胡氏的受刑过程长得离奇:每个军士“以履挞其面数十”。以每人施刑一分钟计,则完成刑罚至少需要五百分钟,也就是八个半小时!
看了正史,才明白小说家虚构是在误读的基础上形成的。宋本《蜀志·刘琰传》云:
十二年正月,琰妻胡氏入贺太后,太后令特留胡氏,经月乃出。胡氏有美色,琰疑其与后主有私,呼卒五百挝胡,至于以履搏面,而后弃遣。胡具以告言琰,琰坐下狱。有司议曰:“卒非挝妻之人,面非受履之地。”琰竟弃市。自是大臣妻母朝庆遂绝。
据此可知:第一,施刑者不是五百个兵卒,而是一个“卒五百”。清代学者潘眉认为“卒五百”的“卒”是衍文,而“五百”就是一个小卒,极有见地。[3] 汉魏六朝时期,人们把服役于官府的士卒叫做“伍伯”,又写作“五百”,其日常工作是充当车卫前导或手执鞭杖行刑。三国时代的学者韦昭曾经从语源学的角度解读“五百”,他在《辩释名》里说:“‘五百’,字本为‘伍伯’。伍,当也;伯,道也,使之导引当道陌中以驱除也。”(见《后汉书·宦者列传》李贤注)在这里,韦昭对“伍”、“伯”二字的释义是否符合语源事实并不重要,重要的是说明了“伍伯”在三国时代的主要任务是官家出行时“使之导引当道”,说明了“伍伯”是役卒的俗称。刘琰对胡氏施以刑讯,旨在逼胡氏供出她与后主的关系,当时执鞭行刑的人理当是号称“五百”的役卒。第二,在逼供过程中,胡氏所受的刑罚主要是“挝”,即鞭打;“至于以履搏面”的现象只不过出现于刑讯的某个高潮时刻。第三,刑讯的主持人是刘琰,即使他鼓足干劲,也应当经过一两个时辰就告一段落,不可能废寝忘食地搞上八九个小时。
关于正史“卒五百”的误解,至今不但没有结止,似乎还有新的发展。比如说,红旗出版社1992年出版的《现代文版三国志》把“呼卒五百撾胡”译成“便喊了很多士兵来拷打胡氏”,这种译文跟小说一样,把“卒五百”理解为五百个兵卒。又如中央民族学院出版社1994年出版的《白话三国志》的译文是“便喝令兵卒击打胡氏五百下”,这种理解更加离奇,译者竟然把“五百”看成鞭挞胡氏的次数。
(六)因多重误解而虚构的场景
孙权临死的前一年,吴郡受到台风袭击,宋本《吴志·吴主传》载:
太元元年……秋八月朔,大风,江海涌溢,平地深八尺,吴高陵松柏斯拔,郡城南门飞落。冬十一月,大赦。权祭南郊还,寢疾。
唐许嵩《建康实录》载:
八月朔,大风,江海溢,平地水一丈……是月,风拔高树三千馀株,石碑磋动,吴城两门瓦飞落。
以上述史料为基础,参考《晋书》、《宋书》等有关文献,可知这次台风不但把吴郡高陵(孙坚墓)上松柏树连根拔起,而且使吴郡郡城南门上的瓦片全部飞落到地上。
这就是说,宋本《吴志》“郡城南门”后面脱落了“瓦”字,《建康实录》“吴城两门瓦”的“两”是“南”的讹字。[4]
既然宋、元时代的《吴志》已经脱落了“瓦”字,而其中“吴高陵”的“吴”(指吴郡)字又容易被后人误解为东吴的国名,所以《三国演义》第一百八回《丁奉雪中奉短兵》述及此事时就有了下面一段文字:
太元元年秋八月初一日,忽起大风,江海涌涛,平地水深八尺。吴主先陵所种松柏尽皆拔起,直飞到建业城南门,倒卓于道上。权因此受惊成病。
在小说家笔下,正史的“吴高陵”变成了“吴主先陵”;这个“先陵”地点也从正史的“吴郡”(在今苏州地区)转移到首都“建业”(在今南京地区);从吴郡南门上面飞落的瓦片则变成了倒立于建业南门道路上的松柏,并且这些松柏都是从遥远的陵墓上飞来的。
通过小说与正史的对照,可见郢书燕说乃是历史小说的一道十分有趣的风景线。

附注:
[1]《三国演义》版本很多,为便于寻检,本文暂用最近五十多年来流行较广的一百二十回本,即人民文学出版社1953年初版、1973年再版的本子,这虽是清初毛纶、毛宗岗在旧本基础上修订的,但大体上保存了明代刊刻的《三国志通俗演义》的面貌。
[2]关于“舆”字,拙文《〈三国志〉斠议》曾有校证,见《文史》2000年第2辑。
[3]关于“卒五百”的“卒”是衍文,《三国志集解》引潘眉曰:“‘卒’字当衍。……‘五百’即‘卒’也。《传》言‘呼卒五百’,既云‘卒’,又云‘五百’,于文为复。”中华书局1959年出版的校点本《三国志》删掉了“卒”字,即采用潘说。
[4]对于“南门瓦”的讹脱问题,拙文《〈三国志集解〉笺记》曾有校证,见上海古籍出版社2000年出版的《三国志丛考》。
(载于《中文自学指导》2006年第04期)

然后我自己来列一些演义的硬伤。这些硬伤不是艺术加工,而是罗贯中确实没怎么深入研究三国史。

一、制度

1.某州太守

《三国演义》第一回《宴桃园豪杰三结义,斩黄巾英雄首立功》:

幽州太守刘焉,乃江夏竟陵人氏,汉鲁恭王之后也;当时闻得贼兵将至,召校尉邹靖计议。
次日,接得青州太守龚景牒文,言黄巾贼围城将陷,乞赐救援。

《三国演义》第二回《张翼德怒鞭督邮,何国舅谋诛宦竖》:

督邮归告定州太守,太守申文省府,差人捕捉。

《三国演义》第五回《发矫诏诸镇应曹公,破关兵三英战吕布》:

第四镇,兖州刺史刘岱。……第十二镇,徐州刺史陶谦。

《三国演义》第六回《焚金阙董卓行凶,匿玉玺孙坚背约》:

兖州太守刘岱,问东郡太守乔瑁借粮;瑁推辞不与,岱引军突入瑁营,杀死乔瑁,尽降其众。

《三国演义》第十回《勤王室马腾举义,报父雠曹操兴师》:

道经徐州,太守陶谦,字恭祖,为人温厚纯笃,向欲结纳曹操,正无其由;知操父经过,遂出境迎接,再拜致敬,大设筵宴,款待两日。

《三国演义》第十五回《太史慈酣斗小霸王,孙伯符大战严白虎》:

却说刘繇字正礼,东莱牟平人也,亦是汉室宗亲,太尉刘宠之侄,兖州刺史刘岱之弟;旧为扬州刺史,屯于寿春,被袁术赶过江东,故来曲阿。

很显然罗贯中不懂东汉的州郡制度。刘岱和陶谦的州刺史时对时错,有点怪异。


2.左将军府

《三国演义》第六十五回《马超大战葭萌关,刘备自领益州牧》:

玄德自领益州牧,其所降文武,尽皆重赏,定拟名爵。严颜为前将军,法正为蜀郡太守,董和为掌军中郎将,许靖为左将军长史,庞义为营中司马,刘巴为左将军,黄权为右将军。其馀吴懿,费观,彭羕,卓膺,李严,吴兰,雷同,李恢,张翼,秦宓,谯周,吕义,霍峻,邓芝,杨洪,周群,费褘,费诗,孟达,……文武投降官员,共六十馀人,并皆擢用。

很显然,罗贯中不知道刘备这时候还是左将军,更不知道这时候刘备的政治中心是左将军府。

《三国志·诸葛亮传》:

成都平,以亮为军师将军,署左将军府事

《三国志·许靖传》:

十九年,先主克蜀,以靖为左将军长史

《三国志·伊籍传》:

益州旣定,以籍为左将军从事中郎,见待亚于简雍、孙乾等。

《三国志·董和传》:

先主定蜀,徵和为掌军中郎将,与军师将军诸葛亮并署左将军大司马府事,献可替否,共为欢交。

《三国志·刘巴传》:

俄而先主定益州,巴辞谢罪负,先主不责。而诸葛孔明数称荐之,先主辟为左将军西曹掾

《三国志·杨仪传》:

建安中,为荆州刺史傅羣主簿,背羣而诣襄阳太守关羽。羽命为功曹,遣奉使西诣先主。先主与语论军国计策,政治得失,大恱之,因辟为左将军兵曹掾

《三国志·杨戏传》:

(马)勋,刘璋时为州书佐,先主定蜀,辟为左将军属,后转州别驾从事,卒。


3.生前用谥号

《三国演义》第九十一回《祭泸水汉相班师,伐中原武侯上表》:

却说邺城门上,忽一日见贴下告示一道。守门者揭了,来奏曹睿。睿观之,其文曰:骠骑大将军总领雍、凉等处兵马事司马懿,谨以信义布告天下:昔太祖武皇帝,创立基业,本欲立陈思王子建为社稷主;不幸奸谗交集,岁久潜龙。皇孙曹睿,素无德行,妄自居尊,有负太祖之遗意。今吾应天顺人,尅日兴师,以慰万民之望。告示到日,各宜归命新君。如不顺者,当灭九族!先此告闻,想宜知悉。


4.北伐时诸将官位

《三国演义》第九十一回《祭泸水汉相班师,伐中原武侯上表》:

孔明受诏归府,唤诸将听令。前督部镇北将军领丞相司马、凉州刺史、都亭侯魏延,前军都督领伏风太守张翼,牙门将裨将军王平;后军领兵使安汉将军领建宁太守李恢,副将定远将军领汉中太守吕义,兼管运粮左军领兵使平北将军陈仓侯马岱,副将飞卫将军廖化,右军领兵使奋威将军博阳亭侯马忠,镇抚将军关内侯张嶷,行中军师车骑大将军都乡侯刘琰,中监军扬武将军邓芝,中参军安远将军马谡,前将军都亭侯袁琳,左将军高阳侯吴懿,右将军玄都侯高翔,后将军安乐侯吴班,领长史绥军将军杨仪,前将军征南将军刘巴,前护军偏将军、汉成亭侯许允,左护军笃信中郎将丁咸,右护军偏将军刘敏,后护军典军中郎将宫雝,行参军昭武中郎将胡济,行参军谏议将军阎晏,行参军偏将军爨习,行参军稗将军杜义,武略中郎将杜祺,绥军都尉盛敦,从事武略中郎将樊岐,典军书记樊建,丞相令史董厥,帐前左护卫使龙骧将军关兴,右护卫使虎翼将军张苞。──以上一应官员,都随著平北大都督丞相武乡侯领益州牧知内外事诸葛亮。

这段很明显是从废李严的表文抄的:

亮公文上尚书曰:“平为大臣,受恩过量,不思忠报,横造无端,危耻不办,迷罔上下,论狱弃科,导人为姧,狭情志狂,若无天地。自度姧露,嫌心遂生,闻军临至,西向托疾还沮、漳,军临至沮,复还江阳,平参军狐忠勤谏乃止。今篡贼未灭,社稷多难,国事惟和,可以克捷,不可苞含,以危大业。輙与行中军师车骑将军都乡侯臣刘琰,使持节前军师征西大将军领凉州刺史南郑侯臣魏延、前将军都亭侯臣袁綝、左将军领荆州刺史高阳乡侯臣吴壹、督前部右将军玄乡侯臣高翔、督后部后将军安乐亭侯臣吴班、领长史绥军将军臣杨仪、督左部行中监军扬武将军臣邓芝、行前监军征南将军臣刘巴、行中护军偏将军臣费禕、行前护军偏将军汉成亭侯臣许允、行左护军笃信中郎将臣丁咸、行右护军偏将军臣刘敏、行护军征南将军当阳亭侯臣姜维、行中典军讨虏将军臣上官雝、行中参军昭武中郎将臣胡济、行参军建议将军臣阎晏、行参军偏将军臣爨习、行参军裨将军臣杜义、行参军武略中郎将臣杜祺、行参军绥戎都尉臣盛勃、领从事中郎武略中郎将臣樊岐等议,輙解平任,免官禄、节传、印绶、符策,削其爵土。”

罗贯中自己编的部分充分暴露了他头脑中混乱的官制。

二、古代汉语

1.鬼在山

《三国演义》第八十回《曹丕废帝篡炎刘,汉王正位续大统》:

许芝又奏曰:“臣等职掌司天,夜观乾象,见炎汉气数已终,陛下帝星隐匿不明;魏国乾象,极天察地,言之难尽。更兼上应图谶。其谶曰:‘鬼在边,委相连;当代汉,无可言。言在东,午在西;两日并光上下移。’以此论之,陛下可早禅位。‘鬼在边’,‘委相连’,是‘魏’字也;‘言在东,午在西’,乃‘许’字也;‘两日并光上下移’,乃‘昌’字也:此是魏在许昌应受汉禅也。愿陛下察之。”

《三国志·文帝纪》裴注引《献帝传》:

辛亥,太史丞许芝条魏代汉见谶纬于魏王曰:“……易运期又曰:‘鬼在山,禾女连,王天下。’……”

如图,当时的“魏”字写作“巍”。罗贯中不知道,就直接把“鬼在山”改成“鬼在边”以契合“魏”了。

三、基本史实

1.江夏八俊

《三国演义》第六回《焚金阙董卓行凶,匿玉玺孙坚背约》::

却说荆州刺史刘表,字景升,山阳高平人也:乃汉室宗亲;幼好结纳,与名士七人为友,时号“江夏八俊”。那七人:一一汝南陈翔,字仲麟;同郡范滂,字孟博;鲁国孔昱,字世元;渤海范康,字仲真;山阳檀敷,字文友;同郡张俭,字元节;南阳岑晊,字公孝。刘表与此七人为友;有延平人蒯良、蒯越,襄阳人蔡瑁为辅。

可见罗贯中不了解党锢之祸。


2.孙坚与二袁

《三国演义》第六回《焚金阙董卓行凶,匿玉玺孙坚背约》:

谁想数中一军,是袁绍乡人,欲假此为进身之计,连夜偷出营寨,来报袁绍。绍与之赏赐,暗留军中。次日,孙坚来辞袁绍曰:“坚抱小疾,欲归长沙,特来别公。”绍笑曰:“吾知公疾乃害传国玺耳。”坚失色曰:“此言何来?”绍曰:“今兴民讨贼,为国除害。玉玺乃朝廷之宝,公既获得,当对众留盟主处,候诛了董卓,复归朝廷。今匿之而去,意欲何为?”坚曰:“玉玺何由在吾处?”绍曰:“建章殿井中之物何在?”坚曰:“吾本无之,何强相逼?”绍曰:“作速取出,免自生祸。”坚指天为誓曰:“吾若果得此宝,私自藏匿,异日不得善终,死于刀箭之下!”众诸侯曰:“文台如此说誓,想必无之。”绍唤军士出曰:“打捞之时,有此人否?”坚大怒,拔所佩之剑,要斩那军士。绍亦拔剑曰:“汝斩军士,乃欺我也。”绍背后颜良、文丑皆拔剑出鞘。坚背后程普,黄盖,韩当,亦掣刀在手。众诸侯一齐劝住。坚随即上马,拔寨离洛阳而去。绍大怒,遂写书一封,差心腹人连夜往荆州,送与刺史刘表,教就路上截住夺之。

《三国演义》第七回《袁绍磐河战公孙,孙坚跨江击刘表》:

却说袁术在南阳,闻袁绍新得冀州,遣使来求马千匹。绍不与,术怒。自此,兄弟不睦。又遣使往荆州,问刘表借粮二十万,表亦不与。术恨之,密遣人遗书于孙坚,使伐刘表。其书略曰:前者刘表截路,乃吾兄本初之谋也。今本初又与表私议欲袭江东。公可速兴兵伐刘表,吾为公取本初,二雠可报。公取荆州,吾取冀州,切勿误也!
坚得书曰:“叵耐刘表!昔日断吾归路,今不乘时报恨,更待何时!”聚帐下程普,黄盖,韩当等商议。程普曰:“袁术多诈,未可准信。”坚曰:“吾自欲报雠,岂望袁术之助乎?”

二袁内斗的具体过程,罗贯中不是很清楚。罗贯中也不知道孙坚是袁术的部将。

《后汉书·献帝纪》:

袁术遣将孙坚与董卓将胡轸战于阳人,轸军大败。
袁术遣将孙坚攻刘表于襄阳,坚战殁。

《后汉书·公孙瓒传》:

术遣越随其将孙坚,击袁绍将周昕,越为流矢所中死。

《后汉书·袁术传》:

初平三年,术遣孙坚击刘表于襄阳,坚战死。

《三国志·公孙瓒传》:

是时,术遣孙坚屯阳城拒卓,绍使周昂夺其处。

《三国志·孙破虏传》:

初平三年,术使坚征荆州,击刘表。

《三国志·孙破虏传》裴注引《吴录》:

是时关东州郡,务相兼并以自强大。袁绍遣会稽周㬂为豫州刺史,来袭取州。坚慨然叹曰:“同举义兵,将救社稷。逆贼垂破而各若此,吾当谁与戮力乎!”言发涕下。㬂字仁明,周昕之弟也。


3.门生故吏

《三国演义》第七回《袁绍磐河战公孙,孙坚跨江击刘表》:

孙策回到汉水,方知父亲被乱箭射死,尸首已被刘表军士扛抬入城去了,放声大哭。众军俱号泣。策曰:“父尸在彼,安得回乡!”黄盖曰:“今活捉黄祖在此,得一人入城讲和,将黄祖去换主公尸首。”
言未毕,军吏桓楷出曰:“某与刘表有旧,愿入城为使。”策许之。桓楷入城见刘表,具说其事。表曰:“文台尸首,吾已用棺木盛贮在此。可速放回黄祖,两家各罢兵,再休侵犯。”桓楷拜谢欲行,阶下蒯良出曰:“不可!不可!吾有一言,令江东诸军片甲不回一一请先斩桓楷,然后用计。”

《三国志·桓阶传》:

桓阶字伯绪,长沙临湘人也。仕郡功曹太守孙坚举阶孝廉,除尚书郎。父丧还乡里。会坚击刘表战死,阶冒难诣表乞坚丧,表义而与之

罗贯中不了解州郡制度,也就顺带不了解汉末的门生故吏关系,把桓阶误认为是孙氏部下的军吏。于是罗贯中无法理解刘表“义而与之”,只能编出孙氏用黄祖换孙坚尸首。

同样,“袁氏树恩四世,门生故吏,遍于天下”是什么概念罗贯中也没搞清楚,只能照抄。

《三国演义》第五回《发矫诏诸镇应曹公,破关兵三英战吕布》:

卓然其说,唤李催,郭汜,领兵五百,围住太傅袁隗家,不分老幼,尽皆诛绝,先将袁隗首级去关前号令。

《三国演义》第九回《除暴凶吕布助司徒,犯长安李傕听贾诩》:

却说当下吕布大呼曰:“助卓为虐者,皆李儒也!谁可擒之?”李肃应声愿往。忽听朝门外发喊,人报李儒家奴已将李儒绑縳来献。王允命縳赴市曹斩之;又将董卓尸首,号令通衢。卓尸肥胖,看尸军士以火置其脐中为灯,膏油满地。百姓过者,莫不手掷其头,足践其尸。

《三国志·董卓传》裴注引《英雄记》:

袁氏门生故吏改殡诸袁死于郿者,敛聚董氏尸于其侧而焚之。

所以罗贯中在董卓诛杀袁隗后没有描写袁氏门生故吏的反应,董卓死后这段也无视了袁氏门生故吏的复仇。

又如第三十八回《定三分隆中决策,战长江孙氏报仇》:

却说孙权弟孙翊为丹阳太守,翊性刚好酒,醉后尝鞭挞士卒。丹阳督将妫览、郡丞戴员二人,常有杀翊之心;乃与翊从人边洪结为心腹,共谋杀翊。

这两位到底为啥杀孙翊?看《三国志•宗室传》:

初,孙权杀吴郡太守盛宪,宪故孝廉妫览、戴员亡匿山中,孙翊为丹杨,皆礼致之。

是为了给府主盛宪复仇。


未完待续


user avatar   liu-qi-94-24-78 网友的相关建议: 
      

我想加点内容,突然想起来的,是否这个世界上真的有"三国志迷"这个群体呢?

喜欢三国正史的人不少,我也算其中之一,但是我看书的时候,其实并不局限于"三国志"这一本书啊!

三国志里,诸葛亮南征一共就"率众南征,其秋悉平"八个字,不看汉晋春秋,你真的知道孟获和七擒七纵是存在的吗?真的知道原来马谡很牛逼,南征第一功臣就是他吗?

明明周瑜在江陵打赢了曹仁,为何曹仁传里,却只有曹仁救牛金,打退周瑜,被称为"天人将军"的记载?曹仁到底输了还是赢了?

还有曹魏各个传记里,绝北道的关羽都是被揍的死去活来的,为何没有任何一个人能支援曹仁?李通揍关羽还揍的自己壮烈牺牲了?

还有赤壁之战,光看三国志的话,魏书,蜀书和吴书的记载绝对会让你认为这是三场战争,甚至是不是周瑜首功都会让你起疑心,如果不看后汉书(我怕大家质疑我,所以提一句,因为后汉书提到过是孙权战胜曹操,因此吴军获胜的基调定下来了,那自然是周瑜首功)和江表传,如何能为周瑜正名?


以上只是非常小的一部分内容,这些内容三国志根本无法解答的内容,你不去看诸如后汉书,资治通鉴,江表传,汉晋春秋,魏略,傅子等史料,会一脸懵逼。

在这种情况下,真的会有三国志迷这个群体吗?难道大家不是喜爱历史,然后先看完三国志这个基础材料,再去深入研究?什么时候一个基础材料,也有"迷"这个群体了???


———————假装有分割线———————

以下为原答案:

谢邀

喜欢正史的人中,绝大多数人非常看得起三国演义,因为罗贯中对三国正史的研究绝对在99.999%以上的三国迷以上,甚至因为随着时间的流逝,史料越来越不完整,就目前这个状况,整个知乎未必能找到一个对三国史研究在罗贯中之上的人。(当然,我水平有限,也许某些大v比罗贯中强,但我没发现)

我记得一位知友曾经说过,正因为了然于胸,才可以合理演义,我觉得这句话说的非常有道理。

对于罗贯中创作的三国演义来讲,没有任何一个故事是完全他自己胡编的,基本都是根据正史,杂书(如世说新语),民间传说,元代戏曲,各地碑文等故事,进行一定量的整合,加工,删减,剧情串联,并融合三十六计等兵法元素,在保证历史进程不被改变得前提下增加剧情趣味性,悲剧性并进行思想深度化处理。

更加难得的是,三国演义是中国历史上第一部章回体历史演义小说,甚至有可能是第一部章回体小说(这个存疑,目前尚未定论),作为章回体小说的引路者,罗贯中付出的心血,更是常人所不能理解的。

更何况,绝大部分三国历史爱好者的启蒙都是三国演义,真正的历史爱好者又怎么会端起碗来吃饭,放下筷子骂娘呢?


因此,绝大多数骂三国演义的人,都是受到公众号,网络小说,自媒体荼毒,还自以为发现了新大陆的没知识,没文化的人,他们经常自称读过三国志来骂三国演义。但是当你想要和他们讨论正史时,发现他们却一口一个"郭嘉不死,卧龙不出","赵云就是个保镖","关羽是被诸葛亮害死的","刘备就是个虚伪小人","周瑜是最强谋士"等惊世骇俗又显得无比弱智的言论。


所以,知乎惯例,先问是不是,再问为什么。

是不是喜欢看三国志的人经常骂三国演义呢?答案是不是的,解答完毕。


user avatar   bai-gong-zi-32 网友的相关建议: 
      

常常把三国志挂在嘴边的人很多都没看过三国志,而且他们对三国志的无知超过我的想象。其实看过三国志的人,一般是不会看不起三国演义的,因为三国演义很多事情都有原型。真正的三国历史大佬也不会动不动就叫嚣《三国演义》是假的,你应该多看《三国志》。

1.

你看的是新三国吧!《三国志 先主传》记载:“先主之弘毅宽厚,知人待士,盖有高祖之风,英雄之器焉。及其举国托孤于诸葛亮,而心神无贰,诚君臣之至公,古今之盛轨也。”

2.

骂别人只看《三国演义》,然而《三国志》有徐庶传?

3.

妈的智障,连《三国志 诸葛亮传》都没看

4.

《三国志 诸葛亮传》记载:“建兴元年,封亮武乡侯,开府治事。顷之,又领益州牧。政事无巨细,咸决于亮。”

5.

《诸葛亮集》记载“及备殂没,嗣子幼弱,事无巨细,亮皆专之。于是外连东吴,内平南越,立法施度,整理戎旅,工械技巧,物究其极,科教严明,赏罚必信,无恶不显” “终乎封域之内畏而爱之”

资治通鉴》记载:“诸葛亮以新遭大丧,皆抚而不讨,务农殖谷,闭关息民,民安食足而后用之”

《三国志 后主传》记载:“十年,亮休士劝农于黄沙,作流马木牛毕,教兵讲武。”

6.

《三国志 诸葛亮传》记载:“至于吏不容奸,人怀自厉,道不拾遗,疆不侵弱,风化肃然也。”

“亮自表后主曰:“成都有桑八百株,薄田十五顷,子弟衣食,自有余饶。至于臣在外任,无别调度,随身衣食,悉仰于官,不别治生,以长尺寸。若臣死之日,不使内有余帛,外有羸财,以负陛下 。”及卒,如其所言。”还连《魏略》都没看,《魏略》的诸葛亮是刘禅的太傅,感觉更牛逼。

7.

《三国志 关羽传》:“绍遣大将颜良攻东郡太守刘延于白马,曹公使张辽及羽为先锋击之。羽望见良麾盖,策马刺良于万众之中,斩其首还,绍诸将莫能当者,遂解白马围。”你倒找颜良传记证明他比关羽厉害。

8.

你告诉我姜子牙是什么时期的人,还有《司马徽传》是什么鬼!

连吕蒙都被无视,还有周瑜七渡白衣是迷路了吧

补充一下(下面答主的),诸葛亮表示已经哭晕在厕所里,因为槽点太多太多……

参与《蜀科》的工作和入川的工作,诸葛亮哪个没参与过?不仅如此,诸葛亮还依法治国,南征蛮夷,北伐曹魏,提拔人才,屯田修河。

所谓的三国志迷看不起三国演义,我就笑笑不说话!!!


user avatar   xiao-xia-yi-si 网友的相关建议: 
      

因为这些人没看过《三国志》原文(或者是大部分内容没看过),就看过《品三国》,而且甚至引用的也不是《品三国》的内容,只不过是利用了品三国带来的热潮,来发泄对演义的逆反情绪。所以就形成了经常有人提到的“秘本三国志”。

比如有些人提到的“郭嘉法正魏延李严完爆诸葛亮”,这个话题严格来说,的确可以说起源于易中天,因为易中天在节目里用比较大的篇幅介绍了这几个人。但是以我的印象,易中天应该是没说过“某某完爆诸葛亮”的,他只说过郭嘉法正谋略很厉害,魏延李严一度在蜀汉集团有重要地位,可惜没有能发挥更大的作用云云。

以上可见,易中天只是说”郭嘉也是天才“,甚至并没有说”诸葛亮不是天才“

然后问题来了,郭嘉法正在《三国志》里难道不厉害吗?这俩好歹是立传人物,原文难道不是作为一代奇才大为赞颂的?只是更熟悉原文的会知道,陈寿虽然确实很捧郭嘉,但是定位还是不如荀彧荀攸贾诩。其实真的神化了郭嘉的是演义,遗计定辽东和“奉孝死,乃天丧吾也”是演义的原创,所以光荣定能力值比较依赖演义的九十年代,郭嘉经常是97起步的智力。

只是,演义一贯被冠以“拥刘贬曹”的帽子,所以到了很多人要以曹操为中心视角的时候,就会情不自禁的拿郭嘉说事,甚至没有想到“郭嘉在曹营最厉害”其实也是演义影响(易中天也未免俗)。从这个角度来说,易中天对三国志原文研究不够深入,但他对郭嘉推崇备至,也不能说是很大的错误,顶多就是对二荀不够重视而已。

同理,易中天认为魏延李严很重要,因为《三国志》原文就这么写的,陈寿自己很认真的写的魏延、李严在蜀汉政权很重要,“为汉中太守,一军尽惊”“为中都护,统内外军事”原文就这么写的,相反易中天还认为诸葛亮罢黜李严在大局(安定团结,依法治蜀)角度是对的,诸葛亮也很欣赏魏延等等。所以后来有些秘本读者把诸葛亮和魏延、李严完全对立起来,这个就是自己的问题,易中天一点责任都没有。


秘本三国志人士的逻辑链我觉得应该是这样的:易中天说诸葛亮长项在内政而不是军事——诸葛亮就是个军事外行——所以易中天非常推崇的郭嘉法正魏延李严完爆诸葛亮。

这个怎么说呢,我只能说这方面易中天的错误本身就来自陈寿,诸葛亮“应变将略,非其所长”是陈寿原文就那么写的,这你得去找陈寿,易中天只不过是复读了陈寿这个错误,而且很可能正经研究三国的历史学界也难免沿袭了这个看法,谁叫人家是正史呢?只能说陈寿和易中天也不懂后勤和后方对于军事生死攸关的作用,比如陈寿在《荀彧传》中对于荀彧镇守后方也是轻描淡写,打嘴炮倒是浓墨重彩。一方面诸葛亮太树大招风了,一方面正史作者也不全是对的,单就这个话题,还真不能说是易中天对正史解读有问题。

同样的情况,易中天说袁绍是草包后来就经常被喷,这点就和有人说光荣怎么把那么多人做成了草包是《三国演义》和央视三国影响一个道理。三国志原文本来就是各种贬低黑屁袁绍,易中天根据陈寿写的三国志的内容说袁绍是个草包(当然有一个因素是他以为袁绍粉少,所以喷起来比较安全),怎么就成了易中天的问题了?


所以我对此事的观点是,现在都9102年了,知乎贴吧等地对三国的研究肯定是比以往深入,也就体现了易中天很多不足,但是别忘了易中天的节目是2006年的。那个时候连电子版《三国志》都不是很流行,很多东西不像现在随便动动鼠标就查得到的,市面上充斥着各种“刘备厚黑学典范”“诸葛亮借刀杀关羽“之类的书籍,而且当时老历史学界(比如田余庆)的三国书籍(易中天的主要参考书)也有过于注重政治集团斗争等种种不足。以9102年的资料完善程度和通行观点来批易中天6002年条件下的观点和错误,是否有点太”超前“?

此外,易中天品三国又不是国家写进了教材,要你必须学,当中的观点内容,读者自己也要判断,如果读《品三国》就读出来个”蜀国都是演义吹出来的“话,那就是标准的尽信书则不如无书。当然,正如我所说,这些秘本读者也不能叫三国志迷,无非就是利用了易中天来达到自己的某种心理而已。


user avatar   shu-jie-nu-dun-22-52 网友的相关建议: 
      

我们仔细查查克林顿当政期间对中国和世界的所作所为,就会觉得川普实际上是个挺不错的人。

长相真能欺骗人的眼睛,眼睛能左右灵魂。


user avatar   you-zi-chi 网友的相关建议: 
      

梵高生前还没卖出过两张以上的画,不佩叫大师;北斋多次把名字卖出,不佩叫大师;今敏的作品也不卖座,也不佩叫大师…手冢治虫公司经营不善,应该被拉下神坛……




  

相关话题

  《三国演义》中有哪些细思恐极的细节? 
  为什么季汉那么仁义,却不能取得天下? 
  明朝在东北的羁縻统治最北到哪里? 
  把卢俊义的武功放在三国中是什么水平? 
  张飞在赤壁之战前有什么显著的战绩,令天下人都称他为万人敌? 
  杨仪在发牢骚时说的“魏氏”指的是什么? 
  为什么诸葛亮一出山感觉就是六神装,技能全满? 
  对于“一个人降生在这片土地上,就必定要热爱这个国家”这种说法,大家怎么看? 
  印度西部沿海(古吉拉特等邦)人为什么这么少? 
  如何在千年尺度下评价一个国家的综合国力? 

前一个讨论
python是用C实现的,Java是用C++实现的,那为什么不直接用C或C++呢?
下一个讨论
如果可口可乐的秘方被泄露了会怎么样?





© 2024-05-02 - tinynew.org. All Rights Reserved.
© 2024-05-02 - tinynew.org. 保留所有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