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贝蒙斯坦 说得已经很明白了。略微补充一下。
今本《三国志》存在某些明显违反避讳原则的情况,应当都是传抄的锅。
举个例子,《文帝纪》中大书司马懿名讳:
癸丑,宣告群寮。督军御史中丞司马懿、侍御史郑浑、羊祕、鲍勋、武周等言
想不都用想,铁定是后世人传抄时给改了回去。原本《三国志》这旮旯必定妥妥称“司马宣王”,除非陈寿嫌命长。
又如因避讳司马师,我大晋改军师为“军司”:
隗嚣军中尝置军师。……晋避景帝讳,改为军司。
因此,诸葛亮的军师中郎将、军师将军,估计在原本《三国志》中应作军司中郎将、军司将军。
但架不住后世亮粉铺天盖地啊,你司马师算哪瓣蒜,于是乎统统给改了回来。
可是,某些军师就未必有这待遇了,譬如那位便当不领,卧龙不出的宇宙战神本传到现下还是司空军祭酒,摊手。
避讳刨去音同,通常考虑同义或近义字代之,但改吴懿为吴壹……陈寿的漫不经心可谓跃然纸上,再想想这位对几乎同时代的东州大佬国舅爷以“失其行事”的借口不予立传,品,细品。
古人传抄未必出于一人之手,有的对司马家不感冒,遵从史实改变了《三国志》,有的又改了回去,再加上啥都没想,纯粹手滑的,于是乎越来越乱。遵从避讳的大原则,不纠结于文本方为正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