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科问答小站 logo
百科问答小站 font logo



(从客观史书进程来看)汉人是否已经注定衰弱了? 第1页

  

user avatar   chi-ban-zan-san-lang 网友的相关建议: 
      

你汉人口有十一亿人,我不知道前十里面后面九个民族加起来有没有这么多,你还要发展。

我的天哪。


user avatar   tommaxmim-18 网友的相关建议: 
      

对中国历史有一定爱好的人群里,有这样感受的人会更多。

个人很早就有这种感受,并且在几个类似问题中有分享自己的想法。

文化方面的主要原因是我们历史文献继承带来的错觉。先人在社会竞争中展现出来的惊人能力,后人往往达不到。尤其是离我们越近的朝代,越感知到当期的古人各种低级错误。

上述的现象源自于历史文献的长尾效应,即离我们越远的历史,细节保留的越少,于是历史事件更多的集中到少数人身上,导致我们错误的认为先人强于后人。对历史有一定了解的人,多处能看到古人自己也有崇古的倾向。

个人更相信这种衰弱的历史感来自物质论:气候变化+地理限制导致我们的海洋文明发展不足。

气候变化就不多言了,中原地区、西北地区的气候变化是我们都熟知的。重点讲讲我们的地理限制,这个宏大描述。

我们所在的这片东部大陆相对是比较年轻的地质结构,因此这片土地在必要的地理资源方面是有先天不足的,在古代因为大家的改造物质世界的能力都比较低下,这些差异性在结果上的表现不是那么明显,等到工业化出现后,我们的地质资源不足的情况就凸显出来,明显的如石油资源的不平衡,但是煤炭资源相对丰富很多。

由于年轻的地质构成,我们的海岸线所拥有的深水良港不多,在工业化之前大家都没有维护深水港的能力,只能硬吃现成的深水港资源,并且需要在深水港、造船材料两个关键资源过渡消耗之前完成必要的文明发展关键节点:造船技术与毁船技术、远洋能力、匹配的社会管理机制。这三样东西在我们的历史书中有意屏蔽,社会管理上更是进一步的压缩海洋文明的发展,因为中央政权视海疆为政权的风险,导致人口、税收的流失,甚至对内湖、内江的水上人口,进行特殊化标签管理。这是内陆文明与海洋文明的冲突,这一影响现在都还影响我们跟海洋文明国家的政治与外交,美国、英国、日本、东南亚岛国等等,甚至在4v的判断上也是有很大的失误。

小结就是不要忽视地理对文明的塑造,也不要刻意拉远地理差异导致的文化差异。




  

相关话题

  河南历史上曾是中华文明的发源地和核心区域,为何在近现代会衰落? 
  2015最权威的大学排行榜有没有? 
  战国时期鱼像熊掌一样稀有吗? 
  为什么大部分中国人承认元清为中华,而不承认神罗为罗马? 
  为什么古代女性少于男性,还能允许男人纳妾,这不就加剧了社会矛盾吗? 
  外国民众对中国人的印象是什么? 
  有没有哪位名人可以在两个领域或多个领域都可以做到历史前十? 
  如何评价《没有信仰的中国人很可怕》这篇文章的这一段内容? 
  假如国外真有战略忽悠局,那么他们是如何忽悠我们的呢? 
  现在的小康生活水平,在古代的地主阶级或者是贵族看来是怎样的? 

前一个讨论
随着汤普森伊戈达拉的回归,如何评估和定位 21-22 赛季的金州勇士?
下一个讨论
2021年8月15日,德国传奇球星盖德•穆勒逝世,如何评价他的一生?





© 2025-02-21 - tinynew.org. All Rights Reserved.
© 2025-02-21 - tinynew.org. 保留所有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