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问题的根源不在于审批的流程多么魔幻,流程要怎么样才算合理,毕竟时代在变,他们一直不变大家都知道。问题的根源在于,这个前置审批的流程是否真有必要存在?
从2012年起,国家开始深化行政审批制度改革,取消和调整了大量的审批项目,把很多项目的事前审批转向事中事后监管,确实也改善了很多,所以实在不理解在这样的背景下出台这种更加严格的app审核规章的依据和意义是什么。
以游戏来讲,真有什么情色政治问题,发现依法处理就完了,做游戏有为情怀有为赚钱的,但真没几个敢玩火的,所以这种事前审批除此之外能解决什么问题?对行业几乎没有益处。就因为这种非常小概率的风险把全国上万个团队无数从业者拖进这种很难合理化的流程的泥潭,真的挺不明智的。
关于审核,我们在专栏里更新了一篇文章,有兴趣的可以阅读:
新规不新——关于游戏审查的那些事儿 - 游研社 - 知乎专栏我个人并不是很看好。
html5,js以及类似的技术替代原生大家喊了很久了,就是大热的react native目前看来也依然很不完善。微信的应用应该都是运行在腾讯浏览器的X5内核里,这东西怎么样大家心里也都有数。我感觉还是只能做一些低交互的应用,大概也就是比网页快捷方式高一级别,要利用os的炫酷特性,原生还是跑不掉,而且目前原生开发很成熟了,框架库很多,门槛也很低。
对于不用下app省空间我不是很理解,只不过是把app浪费的空间挪动到微信里而已。
微信所倡导的用完即走的理念也只有腾讯有资本装b才会这么说,其它公司无论如果始终还是会想办法更多的占用用户的时间。
腾讯现在原本就掌握了渠道,现在连app的审核等生杀大权也都掌握,你说苹果恶心,但他起码还勉强算公平,而腾讯可以随便打着为了用户(和你妈说为了你好)进行系统抖动,非腾讯系全都会抖,想怎么搞你怎么搞你。
结局都是类似的,中小型公司都很激动,以为有了小应用他们就有了腾讯爸爸的几亿用户,这种幻觉很美好,但他们可能会面临更加惨烈的竞争,变成临时解决用户欲望的千斤顶,以及腾讯渠道那可怕的推广分成费用。大公司肯定都很不情愿的跟进,又没办法,估计会简单开发一些应用,然而尽可能的往自己原生的app上导入,心态很微妙,不过短期内肯定会先爆发一波星座血型算命起名你的前世今生颜值计算能活多少岁等一些QQ空间喜闻乐见的低质量辣鸡应用,目前也不知道腾讯审核时是否会做一些限制。
微信也许已经不是聊天软件了,我朋友偶尔用了一下QQ,惊叹的说,QQ真好用呀,聊天记录都能自动存下来! 微信当初也许吸引大家的是我们只想要一个广聊天的QQ,现在已经要变成微信os了,是不是以后也要走和当年QQ一样的路?整个腾讯系全压在这款app中? 我不知道,在集团利益,业绩增长的车轮下,什么张小龙王小龙,什么鬼的用户体验,什么产品经理说不的坚持,有多少碾碎多少。
仅是个人一点感悟和粗浅看法,不太对请见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