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科问答小站 logo
百科问答小站 font logo



大量人工孵化繁育鱼苗投放到长江里,迅速恢复长江鱼类资源,是否可行? 第1页

  

user avatar   jing-shi-si-you 网友的相关建议: 
      

自己提的问题自己先答吧。

自问自答,为的是抛砖引玉。


长江禁渔十年,如果让长江鱼类自然恢复增长的话,恐怕很慢,恢复的鱼类品种也未必是经济性最好的。

能不能在长江边上多建立一些鱼类孵化繁育放流站,专业大量孵化培育鱼苗,等长到进入自然环境可以成活的时候放入长江,流水线似作业,一年四季不间断。

这样一来,每年,每个月都有巨量鱼苗进入长江水体,在自然界生长。长江水里具有丰富的食物,鱼类可以迅速生长,由于投放育苗数量巨大,整个长江鱼类密度也会很大,给渔业捕捞带来源源不断,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渔业资源。丰富的鱼类产品供应市场,经济价值会非常可观。

鱼类的人工孵化繁育其实很简单,不需要什么技术含量,有水源场地设施和人工就可以实现。想要多孵化繁育一些鱼苗,只要多取几条雌鱼的鱼籽让雄鱼授精,然后放水里孵化就可以了,这点养鱼户都知道。

现在虽然有一些稀有鱼类繁育基地,但我观察了一下,投放鱼苗数量太少,次数太少,感觉不到有什么显著效果,对于长江鱼类资源的增值贡献不大。

我们应该想象力更大一些,更贪心不足一些,出资多修建一些孵化繁育鱼苗的设施,专业孵化繁育投放天量鱼苗放流,让短时间里鱼满长江。

这样一来,十年禁渔才能达到的鱼类资源恢复的效果,三四年就可以达到,而且效果更好,鱼类资源恢复也更强劲有力。

这样会有很多人去打鱼,让打就行了,鱼类供应市场不好么?不论怎么捕捞都不管,禁止电鱼就行,坚持不懈源源不断给江里投放鱼苗就行了,估计捕捞的数量也比不过孵化投放的数量。多少年下去,也可以保持循环链的平衡。

这样做其实比单纯十年禁渔要好,禁渔不如增鱼。把唯一的长江当成资源真正的利用起来,于国于民都是好事。禁渔的想法太短视了,这个决策技术含量太低。

大家以为如何?




  

相关话题

  假设电鳗绝种一万年后,突然有人说从前有一种鱼会放电,靠放电捕食,人们会是什么反应? 
  鱼类要多久才能进化到知道渔线上吊着一块肉其实是一个陷阱? 
  我想知道大学水产养殖真的有这么不堪吗? 
  为什么只听说过喂鱼吃的,而没有喂鱼喝的?鱼只吃不喝会不会渴死? 
  美人鱼的下半身部分是什么鱼? 
  鱼被冰冻后再次解冻能否复活? 
  日本明仁天皇在鱼类学上的学术造诣如何? 
  肉鳍鱼是不是地球食物链最高的物种? 
  当孩子问「鱼儿用什么呼吸」该如何回答? 
  华中农业大学找到了控制鱼刺的基因,能大量减少鱼刺并保持肉质,这背后有哪些科学原理?你愿意尝试吗? 

前一个讨论
中国古代还有什么章回体小说可以比肩四大名著(金瓶梅除外)?
下一个讨论
阿塔已经控制了喀布尔了,现在去喀布尔有商机吗?





© 2024-06-01 - tinynew.org. All Rights Reserved.
© 2024-06-01 - tinynew.org. 保留所有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