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科问答小站 logo
百科问答小站 font logo



天天觉得自己考不上研怎么办? 第1页

  

user avatar   zhang-zhu-12 网友的相关建议: 
      

不管是考研还是考编、考公务员,你都会发现一个很有意思的事。

比如说,假如一个考场有30个人的话,第一场考试可能就会有几个空位。考完第一场,一般走的人不多,但到考完英语,有些考场直接可以走掉三分之一的人。而到第二天考完第一门专业课,很多考场甚至可以走掉一半的人。

现在研究生考试整体的报录比也就是3:1~4:1左右,少数热门专业才可能出现10:1以上的报录比。这也就意味着,只要你认真复习并且心态摆正,选择好合适的目标院校,最后坚持到考完试,能考上的概率其实并不低。

另外,当年我自己考研的时候,也的确出现过类似于你的这种暗示,特别是很多知识点记不住的时候,会下意识的认为考试就会考到这个知识点。但是,后来当我变了一下思路的时候,就意识到了这个想法的问题所在。

一般来说,大多数人面对考试,总是会下意识的查漏补缺,也就是在每一遍的复习中针对那些自己还不会或者记不牢的东西反复加强记忆。但这种做法的错误之处在于,非常容易错过那些最重要的考试内容,而考试却有另一套规则。

比如说,通常情况下,一本教科书如果一共有10章的话,核心的两三章可能就占到了60%~80%的考点。这也就是说,如果你能把这两三章的知识掌握牢固,那么你基本上就能拿到60%~80%的分数。在这个基础上,针对剩下的七八章内容,再分析一下哪些内容相对重要,再进行重点记忆,再拿下20%~30%的分数也非难事。复习完了这些再有余力的话,可以记一些边边角角的内容,这样就更有把握拿高分。

这个策略大体来说,就是先抓核心考点,再抓次要考点。主要考点无论如何要记牢,而次要考点如果记不住也不必勉强。但现实中大多数人的问题是,核心考点与次要考点同等用力,甚至因为次要考点更偏一些而花更大的力气去记,反而浪费了大量的时间。

类似的方法,后来我也给我的家里的弟弟妹妹介绍过。比如说有个今年要高考的弟弟,去年成绩相当一般,我见面的时候跟他这么说:你想一下,我们假定算一个题目对应一个知识点,一个知识点算5分的话,那么150分对应的也就是30个左右的知识点。而一个高考科目,从小学到初中你学到的知识点可能成百上千,那么要从中选出30个知识点考你的话,你觉得出题人会选哪30个知识点?

我的弟弟说,那肯定是最重要的30个知识点,就是以前考得最多的那些。

我说,你看,你不是挺聪明的嘛。既然你都知道,那你就不要纠结那些做错的“小题目”,因为有些题目本来就是为了拉分才设置的,你还没到那个程度。你就先把科目里最重要的百八十个知识点牢牢掌握住——只要把这个学透了,150分的卷子拿下120分问题不大,这个成绩足够你上普通的211或者末流985了。剩下的那三四十分的题目,你根据情况查漏补缺,能做多少做多少,真的不会也没关系,那个是给要考清华北大的人准备的。

最后的情况是,经过一年的复习,我的这个弟弟成绩涨了100多分,学校也从最初想的普通二本到了一个中流的211。

其实这个道理往细了想一点都不难理解。假设说你是一个考官,想考察一个人的能力,你会怎么出题呢?通常而言,你肯定会首先考察专业内的基础知识——一个人如果基础知识都不合格的话,那就是水货无疑。在基础知识之上,会考察相对深度的专业知识。当你对这个满意的时候,则会更全面的考察他对专业问题的个人理解。但是对于考研来书,如果你的目的只是为了“考上”,则不必纠结于此,毕竟你就是最后一名考上的,也是实实在在地考上了。

所以,考研这事不必纠结,按照合理的战略老老实实的复习,并且坚持考完全场,能考上的概率其实是很大的。


user avatar   tvoz 网友的相关建议: 
      

你这就是典型的“学生思维”而不是“职业思维”——

什么是学生思维?学生思维就是觉得一件事必须按照普遍标准去完成,比如18岁就必须要上大学,不上就是垃圾人。一旦自己走到标准外,就觉得自己掉队了,被环境抛下了。于是无限恐惧,害怕失败。

这种思维的形成,是因为我们的教育强调“高度的服从性”,从来不强调学生的个人主动性。于是学生在认知层面会认为只要自己是最符合标准的,自己就在舒适圈,有世界保护我。只要我掉出了标准,我就完了。

实际上,客观环境中反复失败反复尝试才是“正常”的,一口气按部就班的就成功了才是“少数”。

你将来上班,很可能一个做了三年,天天加班的项目,最后白干。这不是什么稀奇的事——能怎样呢?该干嘛干嘛,继续努力呗,生活就是不断尝试,失败再试。职业思维就是说把“问题本身”当成目标,而不要把“解决问题的过程是否潇洒”当成目标。

二战就二战,三战就三战,四战就四战。

怎么着,你以后做行政工作,一个自己设计的方案在执行之后效果奇差怨声载道,你就自绝于天下吗?不用的嘛,还不是重新开始设计。

人生无所谓“完成得是否潇洒”,人生只要步履不停的跟着目标走就行了。最终是一定会实现的,考研又不是新闻上的“颠覆性科学发现”,没有那么难嘛。




  

相关话题

  普通二本学校,毕业应该选择考研还是考公? 
  研究生学历真的重要吗? 
  22考研总感觉看不进去书怎么办?如何克服焦虑心理? 
  2020年了,你们学校各学院的对外推免(保研)果真是那么自由么? 
  听说今年肖爷爷翻车了,孩子23考研,政治应该怎么复习啊,敢不敢只背肖四肖八? 
  学习历史学的你现在工作如何?对高考志愿填报相关专业的同学有什么建议? 
  22 考研的你现在都复习到哪里了? 
  跨专业自学是一种什么样的体验? 
  考研不报班考上的几率有多少? 
  如何看待浙大研究生复试中,倒数第一学生逆袭成功,413 分考生反被刷这一现象? 

前一个讨论
如何看待字节跳动取消大小周后的第一个发薪日,薪资普降 17% ?公司需要补偿吗?
下一个讨论
为何似乎很多博士生对教职的执念这么强?教职真有那么香?





© 2024-12-18 - tinynew.org. All Rights Reserved.
© 2024-12-18 - tinynew.org. 保留所有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