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科问答小站 logo
百科问答小站 font logo



为何似乎很多博士生对教职的执念这么强?教职真有那么香? 第1页

     

user avatar   zhang-zhu-12 网友的相关建议: 
      

就拿北京大学来说,作为一所综合性大学,北大共有40多个一级学科博士点:

哲学、理论经济学、应用经济学、法学、政治学、社会学、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学、心理学、中国语言文学、外国语言文学、新闻传播学、考古学、中国史、世界史、数学、物理学、化学、天文学、地理学、大气科学、地球物理学、地质学、生物学、科学技术史、生态学、统计学、力学、电子科学与技术、信息与通信工程、计算机科学与技术、测绘科学与技术、核科学与技术、环境科学与工程、生物医学工程、软件工程、基础医学、临床医学、口腔医学、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中西医结合、药学、医学技术、护理学、管理科学与工程、工商管理、公共管理、图书情报与档案管理、艺术学理论

知乎上的理工科毕业生多,自然会觉得去业界也是一种选择。但如果看一下北大的这40多个博士点,就会发现能跟业界对接的,其实也就是电子科学与技术、计算机、软件工程等十来个左右。

当然,医学类的那些专业,对口的是医疗机构,马哲、法学等专业去当公务员、进事业单位也不错,但剩下的诸如心理学、地球物理、地质、哲学、考古学、图书情报、科学技术史、艺术学理论等专业,除了高校或者对口的科研单位,真的是很难找到合适的工作了。

实际上目前哪怕是欧美国家,大学中的大多数博士专业,也是难以找到对口的业界就业单位的。很多专业读到博士,方向其实就已经偏学术,而与业界的关系不大了。好比说新闻学,如果去业界,招聘单位最看重的肯定是采写编能力,这个需要几年甚至更长时间的实践锻炼。一个新闻学博士也许论文写的很好,但对于单位的价值,未见得比一个有十年工作经验的本科生高。

当然,从另一个方面来说,在博士群体中,很多人之所以选择读博,本身也是对学术或者高校的环境有好感。我不能说所有的博士都有对学术的兴趣,但大多数对学术没兴趣的人早在本科或者硕士阶段就放弃了。如此一来,对于博士生来说,除了一少部分本身就偏向业界的专业——比如医学——之外,大多数人对教职感兴趣也是正常的。


user avatar   veritata 网友的相关建议: 
      

因为读书读傻了。


user avatar   kana-nagato 网友的相关建议: 
      

这话说的。

和有百万年薪都不乐意挣似的……


这咱别的不实在是不会嘛→_→


user avatar   yestreet 网友的相关建议: 
      

一、传统原因

这个情况首先是由我们传承三千年的文化基因决定的,三百年的资本主义和百余年的科学主义不过云烟轻绕,何况这些东西真正进入日常才刚刚四十余年。

1、劳心者治人,劳力者治于人;万般皆下品,惟有读书高。

中国人不到万不得已是坚决不去干体力活的,包括但凡孩子文化课有戏家长决不允许孩子艺考,包括研究生考试人数完全不受生育率就业率影响年年破纪录,包括生化环材科研的学院派潮流也已经越来越多地朝着仿真模拟分析预测方向跑去,包括身边所见材料分不清每天气味都闻不出的材料教授和化工博士比比皆是,连医学院药学院也出现越来越多的从未看过病配过药的医学教授和药学大牛,更不要说广大文法经管艺教门类那些原本就只动嘴不动手的岗位了。

2、文人相轻,自古而然;僧多粥少,马瘦毛长。

所有形式的内卷比之我们的文人相轻传统,连小巫都算不上。何况我们从幼儿园到大学已经亲历僧多粥少千态百战,即便有心置身事外,无奈家庭(族)马瘦毛长数代,怎能不打点精神卷他女良地!内卷意识和能力在求学期间的现实与传统文化骨血滋润下更加内敛、充盈和敏感。更何况高校相对于公务员系统有很多潜在条件和广泛可能,可以从内卷中合理合法地卷出万贯家私、高官厚禄、名流专家、国家功臣。既然具备这些中国文人最强大的内卷能力储备,博士们为什么要轻易转移阵地?

3、光宗耀祖、衣锦还乡,鸡犬升天、生荣死哀。

为别人活着才是真正活着。让碌碌无为一生的父母有圈可晒、有逼可装、有人恭敬,是博士们的共同业余爱好。虽然官途是我们三千年的一贯正途,无奈限制颇多,并不适合内卷能力强大外部沟通稚拙的博士们直接跟进,而高校与研究院所是最近四十年的最佳超车弯道,如今已成就数百部省级和无数厅局级官员。早期手头的论文成果顺便可以帮忙解决相关亲友中介的中高级职称问题,一稿多用、一奖多挂、差旅报销就是博士们的茅台支票,毕竟拎着东西送礼太费力了,不合劳心者惯例。

二、现实影响

  1. 官府不好进
  2. 大厂进不去
  3. 小厂看不上
  4. 拉车没力气
  5. 教书没口才
  6. 只能水文章

user avatar   divinites 网友的相关建议: 
      

执念的来源应该至少有三个:沉没成本、风险规避和同侪压力。

第一个是沉没成本。从高考之后选专业开始,就业之路都是越走越窄的。高中毕业之后,没有选专业之前,可以说人生是无限可能的,根据自己选择的学校和专业的不同,之后可能是数条乃至于数十条完全不同的轨迹。

专业是你对市场发出的一个非常强的信号,一旦选择了专业,那么之后再去「跳专业」,去试图对市场发出不同的信号,那就需要付出额外的努力和成本。

高考选专业的时候,你对专业A更偏好,是因为的:

(专业A的未来收益)-(读专业A的成本)>(专业B的未来收益)-(读专业B的成本)

但是如果本科已经读专业B了,那么只有当:

(专业A的未来收益)-(读专业A的成本)>(专业B的未来收益)

才会去转专业。因为读专业B的成本已经花费出去了。所以只有当A足够好的时候,才会转。


注:以上所有的未来收益都是自己的主观预期,包括「个人兴趣」,并不必然代表客观真实

第二个就是风险和不确定性的规避。在一个专业读了好几年之后,不管如何,信息还是有一些的,比如哪个实验室比较优秀,哪个老师人比较好,哪个老师是坑等等。这一点信息优势,在人做决策的时候往往就起到关键的作用。

比如说保研。每年都有一些成绩很好的同学明明可以申请到海外的名校,但是就提前的签订了保研的协议。除掉个人和家庭的原因之外,申请的过程终究还是有风险的,不怕一万就怕万一轮空了呢?但是在本校保研是一个确定的,甚至于对老师、未来的研究方向都相对比较了解的稳妥道路。

所以一旦本科确定了专业,很多人确实就非常忠诚的硕士、博士这样读下去了,博士之后自然就是卷教职。每一次选择,都是风险最小,确定性最高的路径。有人说养蛊式的淘汰不是风险很高么?但是这种风险是已知的风险,和这条路径上之外未知的不确定性相比,依然可能是有吸引力的,哪怕未知的路径所带来的金钱收益可能是更高的。

人类对确定性的渴望,就像灰烬对余火吧。

第三点就是同侪压力。从读硕士开始,周围的人从老师到学生,一般都会和你说,教职是非常清贵的,多少师兄、师姐、前辈是坚决的拒绝了业界某某公司的邀请,坚持做学术来寻求自己人生意义的。

时间长了会觉得学术道路高于业界。这个会掩盖两者之间的真实的权衡:学术研究本来就是拿『有用性』换取『观点自由』,拿『兴趣』换取『报酬』的。

业界更偏重于实用性,所以自然研究和开发的方向就不能做到非常自由;而学术界虽然也有文章和基金的指挥棒,但是相对来说对方向的选择上自主权还是更大的,但是就不一定是实用的;而兴趣和报酬也是一对权衡,兴趣是自己的,报酬是市场给的,如果自己附和市场多一些,那么收入就高一些,如果自私一些偏向于自己的兴趣,那么收入就低一些。

如果能认识到这个权衡,自己选择自己想要的,可以说是各得其所也没什么;但是很多时候被同侪压力所影响,往往就容易两不沾:一方面自己做的研究也不见得多么有兴趣,没有吃到兴趣的红利;另一方面因为别人告诉自己「我在追求兴趣和自由」,也没有勇气真的去满足自己内心深处对物质的渴望。

这种状态就是徘徊其间的不满状态了。

彼之蜜糖,我之砒霜,世界上没有绝对的好职业,关键还是要排除干扰,让职业尽可能的贴合自己内心的欲望。


user avatar    网友的相关建议: 
      

我发现这个问题下面几个非计算机领域的大V对各自领域的博士出路不乐观的样子。好奇怪啊,计算机领域确实企业里比高校挣得多。其他传统包括生化环材领域,高校里挣得不比企业少啊,待遇上来说优先选择学校也很正常。

补充一下 @微调 的官网挂AP的说法,很多大佬的主页上学生去向那里,去混高校圈的那批也是放首位的。

所以还是分开领域看吧。答主背景属于 北美+青椒+计算机领域。

答主周围很多小伙伴在湾区财务自由的混日子中。所以在毕业前的一两年,答主针对毕业后的去企业还是高校详尽做了一番调研,几乎遍历所有互联网大企业。然后做出了还是在高校发展的决定。目前的情况来看,生活上比当年幼稚的自己想象的要爽太多。

待遇上来说,比企业少了一半,但看一看时薪,不要太高哦。每学期就那一门课,其余时间你爱干啥干啥。只要别有学生去complain,其他时间消失也没人管你。自由而灵活地时间,能让你去做很多事情。

一般来说,绝大部分高校的地方都不是消费高的区域,高校的工资能让你在当地很富裕。同样,房价也不会高,银行也喜欢给高校老师贷款。我在的地方属于典型的大学城,高档的中产阶级小区,大house大草坪(草坪其实对Asian家庭是个负担),不吃不喝不交税暑期工资发满,一个AP两年全款买房。当然考虑现实情况,攒一攒钱两年工资贷款买房是很轻松的。对于房价高的地方,高校通常有福利政策,比如那种专门给老师可以内部交易的福利房什么的。总之物质条件上会让人很舒服。

发展上来说,peer pressure有的,非升即走的压力没那么大。毕竟tenure track不是tenure trap……这个其它问题里讨论很多了不展开。研究方向上来说,奉劝大家不要太迷恋企业里的研究而贬低高校。不是他们不好,而是他们跟学校不在一个频道上,相互可以互补的。确实,企业里有都是博士在干活儿,有更好地经济基础和设备,学校里的研究企业看起来像玩具。但这个玩具企业他玩不了,别问,问就是历史的包袱。高校相对企业自由很多,毕竟非盈利机构,PI想干啥自己说了算。所以说各取所需嘛,高校的研究,至少计算机领域的研究,捏出成型的原型机来就可以待价而沽了。

所以,高校里的老师这么一次把自己卖掉的机会,好好把握。卖不掉回去躺下打理草坪也不错。


user avatar   liu-xiao-ming-20-35 网友的相关建议: 
      

作为一名冲着当老师才读博、现在确实也当了老师的博士,我跟你说说:

你最大的问题就是大而化之

1.高校教职僧多粥少内卷严重,tenure track之路也充斥着坑

首先,很多地方高校甚至硕士生都可以去当任课教师

其次,大量高校没有非升即走,或者不是所有学科都非升即走

你不能拿少数顶级高校的情况来衡量所有高校

毕竟我国有2000+高校,211才100出头

2.待遇福利也不尽如人意

工资低是真的。。。

不过考虑到工作时间短,时薪并不算低

我同事的老公在华为,一年收入大概是我的四五倍,代价就是我同事睡觉前基本上没见过自己老公

给钱卖命是普世的,但要不要卖到这种程度,不同的人确实看法不一样

另外有些福利你可能没有考虑到,比如学校往往自带附幼附小,有的还很不错。饭卡虽然没多少钱,但教工食堂收得更少,如果不考虑吃腻的问题,吃饭就解决了。

(这些福利公务员更好,我姐单位一顿饭2元随便吃,娃可以直接上省委机关直属幼儿园,那幼儿园择校费是30万但她可以直接进)

3 .至于人生价值

绝大多数高校和公司都不能实现,真的

4.公司晋升路线明确

助教——讲师——副教授——教授,十二级梯子还不明确吗?

你翻开任何一个学校的职称晋升文件,都写得清清楚楚


总结一句,高校和业界都涉及完全不同层次的海量组织,

TOP2对标哪个

TOP10对标哪个

TOP50对标哪个

TOP100对标哪个

双非一本对标哪个

我们这种二本对标哪个

大量三本和大专对标哪个

你得拿对标的来比,拿华为跟我们这种300名开外的二本比,没啥意思

你去比清华啊!!!


user avatar   wilhelmtian 网友的相关建议: 
      

非抬杠地稍微扣下字眼,单从题主的问法出发,同样的逻辑换一种表述,为何医学生执意去医院、为何法学生执意去公检法系统或律所、为何计算机系毕业生执意去IT互联网行业?如果把科研完全作为一个行业理解,博士生涯就像是应届生的第一段工作经验、CV上的第一行。任何一个在特定行业里积累了3-4年甚至更久经验的人,跳槽换工作时还在这个行业内,说出来应该不会让人意外吧?一直以来反而是诸如中文系大学生毕业卖猪肉之类的事件发生,才会上头条。

我还记得当年phd入学时第一堂课,graduate head很直白地跟我们讲,「希望通过几年的科研训练后,你们能具备必要的能力来支撑你们become future professor」。相信从校方院方的视角出发,绝大部份phd项目出发点都是如此。就像 @微调 大神说的,这可以看作一种中性的洗脑,因为你接触的所有老师都是最终选择了教职的phd毕业生。换种说法,这就是phd学生群体自身的echo chamber造就的职业路径依赖,这件事本身并不具备可批判性,无从讨论高低优劣。

题主在具体描述中提到的,则主要是准青椒们常常控诉的境内高校非升即走新体制、中式特色tenure-track问题。当内卷成为这个时代的显学:蛋糕做大速度在变慢,而分蛋糕的人数和每个人想分的量却在加速增长,那么如何决定蛋糕切法?以海外经历年限、发表期刊数量和水平、基金级别,以及人才帽子大小等客观量化指标来定人,当然有诸多不合理之处,但你能提出更优秀的选拔方法吗?如果增大取才的主观性因素,那么留给旧体制学阀的操作空间是更大还是更小,对所谓缺乏背景、不擅social、「踏踏实实」做科研的青椒们,局面是会更好还是更糟?尤其是对渴望迁移到资源集中的大城市、一心想着通过读博实现「阶级跃升」的小镇做题家们,此时也可以回头想想自己究竟是从高考制度中获利还是受害。随着国家综合实力的增长,中国学术圈参加国际竞争的程度也逐步加深,越头部的高校越需要按世界学术界的游戏规则去拼灌水、刷榜那一套,在毕业博士生远大于带编职位数量的条件下,引入竞争机制对高校来说是最有效的手段,而只要涉及到转型调整就会有利益分配的冲突,旧苏式体系下的既得利益群体和新竞争机制下的新青椒群体之间就会存在根本上不可调和的矛盾。如果把这个局面放大到宏观层面,是不是让人不禁想说一句「竟能如此相像?」。但在「摸着石头过河」时,部分学阀和高校行政领导们为了维持既得利益同时转移压力,搞出了所有筹码完全在学校一边的实践(比如鸭大、珈大的做法),这才是青椒准青椒们应该联合起来批判乃至抵制的。也希望青椒们多公开交流求职信息,不要对高校具体待遇落实情况、长聘考核标准及公开度等像在公务系统里一样讳莫如深,一起提升高校招聘的透明度,才有可能对当前的纯买方市场多少形成点有比没有强的制衡。(所以为了从根本上解决,知乎的各位一定要身体力行多编故事劝退后来人doge)

当然题主演绎出的博士生择业不该自我局限的观点,我个人完全支持,因为並不存在制度或结构性原因限制博士生只能找教职;反倒是既然现在科研行业市场化是明牌局,那么带编科研岗位作为一种资源未来必然进一步极化,博士生们择业时就应该顺应这种变化:如果抛开对做研究的追求,说到底还是为了一份体面且对得起自己学历、稳定而又足以养家的工作,就不可能是「我一定要去哪里」,而要执行「哪里需要人我就去哪里」的思路。好比知乎过来人们天天对本硕生们万物劝退、万业转行,宇宙终点不是互联网/金融/法律大厂就是先富地区师医公,本质是大家在当前局面下总结出的两种最高效职业发展路线:要么追求前中期高现金流来交换长远的选择空间,要么直接追求中长期稳定和WLB。如果你毕业时扪心自问,发现自己追求这些东西先于追求做研究获得的精神上的content,那么结合自身情况权衡之后,要是发现去业界、体制内或其他任何地方与自己的目标更相符,就该放下那份没必要的自傲朝对应方向稳步前进,而不要继续以「我为国家科研事业奉献,我值得更好的待遇」之名自我拉扯。

收集整理、分析信息以进行推理演绎以最终形成决策的能力,这本是做phd的主线;如果在毕业求职时反倒丢了这一套吃饭的玩意儿而盲目行动,套用网上一句戏言,说句「白读了」也许真的不过分。


user avatar   breaknever 网友的相关建议: 
      

很多学校的官网上会挂出博士生的就业去向,列在排在最上面的肯定是去各大高校当助理教授的。有些学校可能会列出去工业界的人,有些甚至会直接跳过。

这无可厚非,因为博士训练的初衷就是培养学术人才,而留在高校是典型的“最优选项”,也是大家认为“最有面子”的选项。再加上大家的导师和读博期间能接触到的人都是在“教职竞争”中胜利留下来的人,自然被灌输和强化了很多次「教职是zhui好的,找其他工作只是第二选项」。

一个人在这样的环境里待几年,要是再没机会出去实习看看世界,那可不就一心教职吗?你不得不承认,这属于一种无意识的洗脑(非贬义)。

但我自己觉得读博,甚至任何事情都必须有「现实感」。教职好还是工业界棒,完全取决于你的个人情况。

只对我了解的理工科发表一点看法。对于教职我的看法是,如果你有能力在名校拿到教授,撑过最苦的那些年,自然是很棒的。教职被人诟病的钱少(相对而言),在这种环境下也不是大问题。我认识的不少明星教授在tenure前甚至都开始创业,成了就亿万富翁,没成至少还是名校教授。再加上这样的学校生源好,你有更多靠谱的学生来打粮食。最后互相成就,那么教职就成了比较划算的选项,有大概率可以名利双收。我所知道的明星组里面的硬件储备,完全不输小型创业公司。

但如果你只能去比较靠后的学校,缺少优质的生源来打粮食,那么在学术界你可能卷不过其他教授。面对对面动辄组里面20号学生的知名大组,你们文章的产出和名气的差距会越来越大,最后赢者通吃拿走所以funding和企业支持。这种情况下,除了少量一心科研不在意外界的人,绝大部分人就躺平了。所以这类情况下教职我觉得是稳定的选项,但不适合雄心壮志想要大干一番的人

其实很多实用性学科在工业界也大有可为,需求很大且回报不菲。比如计算机类的高端岗位往往有机会把自己的专长使用到一线产品上,公司能给应届的博士生开出20万-?万美元的起薪。如果你真的解决一点实际问题,从成就感上来说其实不比教职差,看钱的话更是要多。至于工作安全问题,计算机类的岗位真的很多。在最差的情况下大不了向下兼容一点,总能活下去的。

所以大方向上我觉得读博找教职是自然的选项,但不是唯一的选项。如果你能接受自己去不了名校任教的现实,也可以像我一样追求早毕业,多做有工业界影响力的项目。再退一步说,现在学术界和工业界的转换也变得常见了起来。我认识好几个先去了工业界做研究,再跳回学校当教授的例子。当然,也有更多老师放弃终身教职,去工业界财富自由。

世界那么大,你可以多看看。


user avatar   shuo-shu-44-10 网友的相关建议: 
      

绝大多数专业,读到博士已经是不归路了。你问为啥要读博士还可以。问博士为啥要教职......得饶人处且饶人吧。




     

相关话题

  如何开始写英文论文? 
  哪些人适合读博士? 
  你们在博士毕业离开学术界伤心吗? 
  老公理工科博士 想去三线城市 而我想去大城市打拼 怎么办? 
  作为导师看到研究生在实验室打游戏,你会说什么? 
  欧洲博导,近五年发表十分左右论著五篇,其中三篇同年或者过两年发了勘误,其中一篇撤稿。正常吗? 
  怎样拒绝学术“伸手党”? 
  对物理学研究而言,发一篇 Science 或 Nature 是什么水平? 
  Sci-Hub 十周年之际解封,并更新 233 万篇论文,对科研人员来说 Sci-Hub 有多重要? 
  如何看待《心动的信号》女嘉宾洪成成博士退学? 

前一个讨论
天天觉得自己考不上研怎么办?
下一个讨论
考研真的比高考简单么?





© 2024-05-12 - tinynew.org. All Rights Reserved.
© 2024-05-12 - tinynew.org. 保留所有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