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科问答小站 logo
百科问答小站 font logo



做科研者可以不问政治吗? 第1页

     

user avatar   MIG29ovt 网友的相关建议: 
      

啊,这要看你做什么研究了。

如果你致力于改进抽水马桶,问不问政治都无所谓。

你改进一台终极马桶,希特勒可受益,罗斯福也可受益,但是没什么人受害。这就等同于“不过问政治”了。非说希特勒坐了你发明的马桶痔疮痊愈给世界反法西斯战争带来损害,那是杠精钻牛角尖的理论。

如果你搞飞机,怎么搞都会涉及到政治。因为飞机这东西天生是武器。投弹、运货、运兵,什么都能干。

给盟军搞,就是民主政治。给德三搞,就是纳粹政治。给瑞士搞,就是中立政治。无论何等立场,都是政治。

如果你是美国老军医,攻克前列腺疾病。蒋介石利用这个技术,把身体上的报废零件给修好了。龙颜大悦的他干预前线指挥更加频繁。你这就是为人民立功,该发勋章。

如果你的科研没搞好,把他给搞死了,导致解放战争晚胜利一年半。这倒也不算罪过,因为你的初心不想这样啊。

总的来说,想要不过问政治,就去做对大家都有益的事情吧。


user avatar   wei-jian-sheng 网友的相关建议: 
      

先把“政治”定义清楚再讨论

是学院内各层人物之间的亲疏远近,厉害纷争?

是学术界相关的基金,论文合作,项目申请的相关的沟沟坎坎,明争暗斗?

还是国家科研投入的大方向以及背后考量?

什么都不说就在这里政治政治,好像政治的定义有多清晰明确一样

这种讨论和贴吧引战或者自说自话没什么区别

自身定义都不明的概念,硬要讨论和科研者之间的关系

研究者要是这么研究问题的话,还是先暂停,多集中精力关心自己的研究方法比较好


user avatar   lbq-201539 网友的相关建议: 
      

最坏的处境是已经身涉政治而不自觉甚至以不问政治而自豪,等到你被政治关心的时候还一头雾水。

(以下非挂人)

这个回答其他方面都没问题,但是拉瓦锡被送上断头台的原因恰恰是因为他在旧制度时期对法国政治有过介入,他曾经当过旧制度下的包税人,而这个职务是旧制度下民愤最大的职务。而且拉瓦锡根本就没法为自己辩白,因为包税本身就是一种对公权力的“合法”占有并用其牟利的方式,并没有证据能够证明拉瓦锡通过包税人职务牟取了多么巨大的利益,但是包税这种形式在人们眼中就是最大的罪恶(当然这不等于把包税人送上断头台就是合理的)。

而在革命运动进入“恐怖时期”,拉瓦锡的旧账也就被翻了出来,他的悲剧不在于他不问政治,恰恰在于他自身就在政治漩涡之中。

ps:另外辟个谣,拉瓦锡真的不是马拉杀的,毕竟马拉不能秽土转生


user avatar   zhizhiwuwuminiz 网友的相关建议: 
      

记得几年前在伦敦申请美签的时候,面试官看我是做材料的,随口问了一句你知道nickel-based superalloys吗,我当时就懵了,心想着这是镍什么合金啊,哎呀妈呀大学材料科学基础这门课我翘掉了呀,这玩意干嘛用的呀,脑袋里飞速思索了半天也想不出个所以然,只能一脸疑惑地问了面试官一句:what's that?

然后面试官摆摆手说算了。

最后虽然拿到了美签但是每次想到自己被一个签证面试官在专业领域问懵就觉得很丢脸,难受了半年,有一天在看文献的时候突然看到了这个nickel-based superalloys,然后一看应用领域:航空发动机叶片。

这才反应过来,多亏我当时基础知识薄弱,否则很有可能就被拒签了。


user avatar   zhu-jing-21-38 网友的相关建议: 
      

不可以。

学术圈也是圈,有人就有政治。政治并不只是新闻里面播放的东西,它是社会多人(超过两个)互动的重要方式。

九十年代到零零年代,我们国家很多人对于政治感到厌烦,幻想国外纯粹的环境,于是移民。然后被移民国的政治吃得死死的。这就是大家常说的亚裔的上升天花板。

现代已经不是一位科学家接受一位有钱人的赞助就可以做出重大发现的时代了。尖端科学研究需要大量人力,投入大量资源,花费大量时间,才有可能做出成果。那么,募集人力,获取资源,运营管理,都是政治。

所以,自称不搞政治的科学家,要么是虚伪,只承认国家级别的政治是政治;要么是水平极高,自己再任性都有人求着做研究;要么,大概有靠祖上余荫的(欧洲某些文科研究者是这样的,家族很有钱,在一些冷门方向上钻研,地位高)。

政治并不只有尔虞我诈,官大一级压死人,踩着同僚的尸体上位这种阴暗面。它只是多人之间互动的方式,是中性的。作为科研工作者,如果能够懂政治,利用好政治,就能募集超越自己力量的人力,获取超越自己所得的资源,完成超越自己能力的工作,做出超越自己想象的科学成果。


user avatar   tommaxmim-18 网友的相关建议: 
      

naive。

不入世,焉得出世。


user avatar   gong-cheng-feng-14 网友的相关建议: 
      

1,

“魏变法强三代,秦变法强七代”,此说到底有什么出处不清楚,但严格上讲应属历史发明范畴。

这段文字暴露出了2个史盲级的误解:

一是误认为东周时期的变革是在一次孤立的变法活动中完成的;

二是误认为变革的红利期可以简单到用伦理辈分概括。

客观上讲,上述误解很大程度上来自于中学历史课本的章节划分——并不是说课本有大错误,而是由于内容过于精炼及特定章节划分因素让一部分中学生产生类似的误解——除此之外,也有一些文学作品、影视作品刻意迎合,使这一误解进一步加深。

具体的结果大家也看到了,在低龄的朋友当中,有一部分学习能力比较强的朋友在进一步学习历史知识后会有颠覆性的认识,另有一部分不大喜欢学习或中枢神经系统尚在发育阶段的朋友会极力排斥和自己臆想有冲突的客观事实,最终形成了网络上“秦教徒”的普遍亢奋及普遍被嘲弄的现实。

2,

有关“魏变法强三代”的说法,提出这一观点的朋友大抵没有认真看过年表。

李悝变法正式执行的时间节点在魏文侯最末期,如果真要捅到“三代”的话,那应该是魏武侯、魏惠王、魏襄王三朝。

即使纠正一下,矫正为魏文侯、魏武侯、魏惠王三朝,也有大问题:

一个是魏文侯一朝整体在李悝变法之前,而魏国的衰落事实上正是在李悝变法之后的魏武侯一朝开始的;

另一个是魏惠王一朝在中期就已一落千丈,强势期根本凑不到一朝。

总之,“魏变法强三代”是不成立的。

3,

“秦变法强七代”也有大问题。

其一,秦公室作为周代古老封建主(或奴隶主)之一,最迟在秦武公也已经开始了变革活动,且在东周时期一直都是绝对意义上的强国,显然超过了“七代”;

其二,战国前期的秦国虽整体处于“被动挨打”的态势(林剑鸣语),但相比于齐、楚两国而言,秦国在与魏国对抗时的处境明显好太多,秦灵公、秦简公对魏国还有强有力的反击,说此时的秦国不“强”无疑是荒谬的;

其三,秦国在秦献公时期就已经摆脱了被动挨打的地步,在秦献公末期,秦军对魏国的攻击已经相当凶狠,但凡稍微查一查地名,也能看出当时秦军的攻势绝不亚于秦孝公一朝,把秦国“强”的时间节点定在秦孝公一朝也是不合理的;

其四,秦二世一朝其实也不能说不“强”,当时秦军打到赵地被纵军击败,其实和秦昭襄王一朝、秦庄襄王一朝的情况也差不多,秦被灭这是在秦王子婴——从这个角度上看,应该一直捅到“强八代”才对。

总之,这一观点和“魏变法强三代”一样都是错误的。

4,

客观上讲,秦魏两国之间的此消彼长有多种因素,变革只是其中之一。

在这里,我们必须要肯定一点,秦国的变革应确比列国更为彻底,具体原因当于秦国本土士人并不兴盛、朝中多由外籍士人充斥有很大关系。

但即使如此,我们也不应忽视其他因素,比如魏国地缘环境的绝对劣势,比如特殊外交环境下的大势所趋,等等。

从目前已知的情况来看,秦国在战国末期也并不比其他诸侯国先进,当时仍在吸取中原的变革经验。

当然,你非聊某些影视作品或某个不太负责任的纪录片里的一些内容,那当我没说。

打个岔,《韩非子》那段说的是军功赏罚的落实情况的区别,不是军功系统有或没有的区别。

5,

不过,你要非站在“老秦人”或者“秦吏”的角度,那肯定是另一个结论。


user avatar   sleepsoft36 网友的相关建议: 
      

我理解里,因为中国发展太快了。

这说起来你们可能觉得离谱,但是事实就是这样。大量引入外资和外来技术开始后经济发展太快,在这种高速发展下做技术导向企业就是不可能的,你做技术带来的增长率远远赶不上加了外资杠杆的竞争对手的增长率。

哪怕企业真的技术强壁垒高能活过竞争,企业里的员工也必然要被大量挖角,因为员工在这种环境下理性选择也是赚快钱。2000年赚了1000万的和2000-2020每年100万收入的在2021比资产时前者几乎无悬念完胜的背景下,没人会有心思在一家公司搞什么技术的,必然都是想着快,抄,上,做出影响力,跳槽,收入翻几倍,下一轮。

等中国也一年增长两三个点,利率接近0,普通搞技术的可以30混到60的时候,这种公司反而会更容易生成。


user avatar   timexplore 网友的相关建议: 
      

说实话.......视频开头那老和尚刚一开口,我就有了一种yes indeed的既视感......


user avatar   yu-kun-25-50 网友的相关建议: 
      

这是我看到的最准确的总结。

总的来说,就是中国的高考相对公平,所以性价比极高,所以其他活动都可以适当让步。




     

相关话题

  2017年中科院院士增选名单出炉,你认为谁有可能成为院士? 
  为什么经常会出现导师和学生抢论文第一作者署名的情况? 
  研究数学花钱多吗? 
  如何看待 2019 年诺奖得主塞门扎 30 多篇论文涉嫌 P 图造假、学术不端,是真的翻车了吗? 
  如何评价耿美玉在 Cell Research 回复饶毅,称其知识储备不足,质疑非常「荒谬」? 
  三个审稿人,两个同意,一个不同意,最后被录用希望大吗? 
  为什么日本人能得十多次诺贝尔物理学奖?日本的物理科研有哪些值得借鉴的地方? 
  苏联的科研力量为什么一直没能碾压美国科研? 
  为什么人们习惯用 "paper" 而不是「论文」? 
  科学家遇到的思维瓶颈与普通人有何不同? 

前一个讨论
抗日战争时期,我军是否用过弓箭?
下一个讨论
看到中国的龙的图片或电影里的特效在水里的在天上的都害怕的不能呼吸怎么回事……?





© 2024-05-15 - tinynew.org. All Rights Reserved.
© 2024-05-15 - tinynew.org. 保留所有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