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关注的信息是康明凯两次来中国的不同掩护身份。
一般来讲,一个国家向国外派遣的间谍可按照掩护身份分成两大类。
一类是有外交身份掩护的,公开身份是驻外使领馆工作人员,有外交豁免权,不受驻在国司法审判,甚至不能正式逮捕。即使在实施间谍活动的过程中被抓获,也只能在简短讯问后释放。
一类是没有官方身份掩护的,一般叫NOC(No Official Cover),也可以叫Illegal,即非法间谍。这种的没有外交豁免权,可以被驻在国逮捕、审判、入狱甚至处以死刑,要比有外交身份掩护的间谍危险得多。
一般来讲,同一名间谍被派往国外时,可能每次都是有外交身份掩护的,也可能是每次都是没有官方身份掩护的。
如果同一个人有时候在国外有外交身份掩护,有时候没有官方身份掩护,那大多数情况下都是先以非官方身份到国外工作,以后再派出时再用外交身份做掩护。
而先以外交身份掩护,后来却又以非官方身份掩护驻外的情况要少得多。
道理是显而易见的:你第一次来时没有官方身份掩护,驻在国也没有发现你,那你再来时有了外交身份掩护就比上次更安全了。
而反过来讲,你第一次来时有外交身份,第二次来时没有,那显然是这次比上次要危险得多了。
有时候有的间谍实际上第一次到驻在国时就已经被发现了,但由于他当时有外交豁免权,所以没有被抓。这次来时如果没有外交身份掩护,那危险系数更是翻了倍。
更不用说你第一次来时是以外交身份,那所有人都知道你和你国政府有关系了。那即使你下次以非官方身份来,还是很容易被怀疑。
所以,一般的规律都是先秘密再公开,先没有官方身份再有外交身份(不包括一直有外交身份掩护和一直以非官方身份为掩护的那些人)。
比如2018年英国神经毒剂袭击案的主角Skripal,他以前是前苏联和俄罗斯总参谋部情报总局的间谍,先是以秘密身份在国外工作,后来以外交身份先后被派到俄罗斯驻马耳他大使馆武官处和和俄罗斯驻西班牙大使馆武官处工作:
而康明凯的情况正好相反。
先是以外交身份掩护来,再以非官方身份来,显然危险系数要大得多:
不得不说,这是一种高危的派遣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