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科问答小站 logo
百科问答小站 font logo



怎么看待东芝大连公司宣布解散并将撤出中国? 第1页

  

user avatar   li-jian-qiu 网友的相关建议: 
      

其实国内新闻我不太去评价,但是看到几个唱衰的,尤其是觉得“外企纷纷出走”什么的。有几个事实注意了:

东芝2015年业绩不佳,财务造假,早已经分拆了。其中

家电卖给美的。

电视卖给海信。

个人电脑卖给夏普,顺便说一句,夏普属于鸿海集团。

东芝旗下是没有消费类电子的。

而且甩都不是今年甩的,而是2016年就甩了。

原新闻里面的“2015年开始,东芝大连开始逐渐陷入经营困境”,晓得为啥了吧,东芝财务造假导致的。

国内电器打着洋招牌这已经是平常事了,所以你以后要看到“东芝进军东南亚家电”之类的新闻,建议还是往前看看新闻,东芝家电部门现在借助美的的采购渠道和机制,在东南亚活的风生水起的,而且已经开始进军欧洲了。

洋招牌好使,什么三洋的AQUA现在属于海尔。

国内家电市场内卷的比较厉害,换个地方也没什么。

非要唱衰的话,那就是他们给的遣散费不错,值得各大企业学习。

海尔现在拿着AQUA的牌子死命往日本渗透,还渗透的不错。

其他的,没了。

多说一句,现在中国经济的这个点,家电竞争能力是很强的,所以别说家电的问题,没什么意思。真的那么喜欢看衰,说点别的,比如说半导体什么的,不然的话看的人很膈应


user avatar   dan-ren-xing-23-72 网友的相关建议: 
      

01


不知道大家有没有留意,这几年来,日本企业正在光速走下神坛。


有往海里倒核废水的东芝,有哭着喊着要卖身的日本显示器公司,有各种财务造假、数据造假的小林化工、曙光制动。


像日本著名四大财团之一的三菱商事,2021年营收1215亿美元,比1995年还减少了600亿美元。


更不要提什么工匠精神,什么日本酒店的马桶,洗完可以直接喝,都成了鞠躬道歉下的笑话。


大众对日本企业从过去的仰视到平视,到这几年来的俯视,也让我在思考。


同为东亚地狱房的国家,同样是内卷的代表。


从外循环中走向世界的日本百年企业,怎么就越经营越差了?他们衰落背后的原因,能不能给我们的企业带来一点启示呢?


02


我用大家比较熟悉的东芝公司,作为众多日本企业当中的一个缩影。





因为就在前几天,东芝向外界暗示,经过长时间的变卖家产,自己实在没什么好卖的了,打算拆分业务,分成两个独立公司上市,准备一鱼两吃。


他们的总裁,那个老小子纲川智说,东芝不是在解体,其实我们是在进化。





你看家产都快卖没了,还把拆分上市,一鱼多吃竟然说成进化。


老祖宗估计听了都能气活过来,因为翻开人家的祖谱,确实过去强的不讲道理。


曾经的东芝有多强,用“显赫一时”来描述都不太准确。


它的历史可以追溯到1895年,中国还是清朝政府的时候,东芝就已经生产电器发家,后来更是横跨工业制造、化学、半导体、咨询、照明多个领域,并且都取得了不俗的成绩。


东芝曾经开发了世界上第一台彩色电视,世界上第一批4百万位的只读存储器,连续七年蝉联全球个人电脑的销量冠军。





东芝在工业上同样厉害,它开发了只需要转一周,就能够捕捉心脏和脑部完整图像的320层动态CT,它生产的五轴联动数控铣床,跟光刻机一样,不允许卖给社会主义国家。


这样的高光一直持续到一桩跨国收购的出现,被大家认为是东芝走向衰落的开始。


2006年,东芝以当时41.6亿美元的三倍溢价,买下了美国西屋公司,本以为买下来就能躺着赚钱了。


结果就遇到了一连串的危机,2008年金融危机,2011年承建的福岛核电站出现严重事故,2015年东芝财务造假被曝光。


为了求生,东芝疯狂变卖家产,2016年把传感器业务卖给了索尼,把医疗业务卖给了佳能,把白色家电业务卖给了中国美的,2018年又把东芝存储一半的股权卖给了美国贝恩资本,改名成了今天大名鼎鼎的闪存巨头铠侠,笔记本电脑业务也没留着,卖给了夏普。


这么看起来,好像是多元化的业务和大额收购拖垮了东芝。


但是,我认为这根本没办法解释东芝和它背后一系列日本百年企业同时衰落的原因。


就拿收购案来说,东芝买下西屋的决定,绝不能简单说是个错误。





西屋不是一家简单的核电生产商,它是美国航母的核设备供应商,也是全球核标准的制定者,买下这家公司的专利,就能够看见核工业领域的巅峰之路。


何况百年历史的沉淀,让这些日本企业从国内市场一步步崛起,对外走进国际市场取得了巨大成功,并不能简单地用结果归因,去否定多元化和跨国收购在对外经营当中的正确性。


要找原因,我们还得深挖。


03


在描述日本经济的《金融战败》和《管理美元》这两本书中,作者曾经悲哀的感叹道:


世界头号的债权国像个待宰羔羊,被迫选择经济危机,拥有13个全球最大市值企业的国家,却没有国家经济的主权。


在1989年,全球市值前20大公司里,日本占了13家,美国公司只有6家。





到了2021年第一季度,全球市值前20大公司,没有一家日本企业,美国企业占了13家,中国企业占了4家。


从另一个数据来看,日立被曝出造假至少30年,三菱集团汽车油耗造假25年,神户制钢数据造假30年,小林化工造假40年。


这一串数字都在表明,在1990年前后,日本企业就开始衰落,选择大规模的造假了。


而这个时间节点,正是跟美国签订广场协议的时候。


1985年日本取代美国成为世界最大的债权国,日本的半导体协议一度把美国企业逼上了绝路,日本的产品攻占了美国人生活的方方面面,贸易逆差达到了顶峰。


在美国的压力下,日本连贸易战都没打,就签下了广场协议,日本企业强大的出口能力被日元升值挤兑利润。


最终经济泡沫破裂,从1991年开始,每一年倒闭的日本企业超过14000家,失业人口暴增百万。





从外部到内部的反噬,导致日本本土企业的生存根基被破坏,内循环被打破,日本企业在全球的竞争力逐步下降。


这是日本企业衰落最大的雷。


没有一个强大且独立的国家主权和经营环境做支撑,企业只要对外发展,就一定会受到更高层面的降维打击,就算你缩在内部市场,别人也要敲开你的门进来揍你。


落后不一定挨打,只是因为我今天不想打你。


04


除了国力的因素之外,日本企业相对封闭的家族式管理也是其中衰落的根源。


现代化企业经营是要为股东创造收益,股东对管理层有监督作用,不能赚钱就换人。


日本的百年企业不一样,法人界限很模糊,管理者几乎不是职业经理人,而是内部培养的家臣,共同扶持家主。


没有明确的股东可以对管理层进行监督与控制,大家为了企业内部的利益,围绕着家主形成相对默契的态度,有能力的人不能越过家主,没能力的家臣只要取得家主的谅解就可以了,企业内部既对抗又合作。


就像索尼的相机部门可以为数十家手机制造商提供相机传感器,却拒绝给自家的手机部门提供支持。





企业之间也是如此,很多企业都是相互持股,不干涉对方管理层的决议,相互抱团严重,基本上不对外合作。


就像在光刻机领域,尼康是曾经的王者,甩了ASML好几条街。


但在技术变革中,尼康只采用日本国内的供应商,而ASML把目光转向了全球,在这场角逐中,尼康泯然与众,大家只记住了ASML的光刻机。


05


通过东芝的缩影,我们可以透视出日本企业为何会在过去三十年时间由盛转衰的原因。


这其中固然有经营的问题,但环境因素更重要。


日本企业是用自己的经验教训给我们上了一课,


中国企业的崛起,背后有广阔的内需市场和独立自主的国家主权在支撑。


近几年中美贸易战、华为孟晚舟事件、TikTok事件、亚马逊事件当中,中国政府都出面扮演了一个护航的角色。


我们的企业在内循环中锻炼核心能力,积累资本,被中国消费者喂得白白胖胖,不受外部环境的制约。


但是,双循环战略的意义,就是在于内循环的积累,是为了外循环的冲刺,走出国门参与全球竞争。


一家企业想要真正成为顶尖,必须要走出去,一个独立强大的国家作为后盾,是我们走出去的前提条件。


我们企业在内环境中修炼内功,更要背靠祖国保持开放的心态,在全球市场当中找到伙伴,和对手共同进步。


内卷是为了更好的外卷,才有意义。

责任编辑 | 罗英凡


user avatar   fu-shi-kang-a-lei 网友的相关建议: 
      

东芝撤离前,给了员工高额的赔偿金,让很多人头皮开始发麻了!难道这真是资本主义临走前,埋下的雷?

外资企业倒闭给了工人赔偿金就是好企业,富士康员工加班按规定付了加班费就是好工厂,华为按要求给工人缴纳了五险一金就是好雇主,包工头不欠薪给建筑工发了工资就是好工头,恒大的期房若能按时交付就是好开发商……。

为什么这些本来就属于企业应尽的责任和义务,在员工的评价中就变成好的了?甚至还会有人不吝言词的,再送上一句“良心企业”。

这和“不怕不识货,就怕货比货”是一个道理,因为有的企业想尽办法把员工耗走,也不愿意赔工人一分钱。有的工厂只喜欢画大饼讲格局,就是不提加班费。有的企业把市值做到了几千亿,也不舍得给员工买社保。有的建筑工人辛苦了一年讨要工资无果,反而被说成是恶意讨薪。有的业主房贷都还了两三年,到期了,房子也不一定能交付。

所以,对员工来讲,给按规矩办事、信守承诺的企业,送上一个“好”字,也就再正常不过了。

从劳动雇佣关系上来讲,不分内企和外资,只要是守信用、讲规矩、重契约的企业,都值得尊重。任何站在道德制高点,或者以讲情怀的论点,来驳斥打工人对一个企业的客观评价者,在劳动者自身的切身利益面前,都站不住脚!


user avatar   gofactory 网友的相关建议: 
      

在北上广深以外的区域中心城市,外资独资工厂最大的贡献,实际上并非是雇佣了多少工人宫酱,也不是纳税多少钱,更不是给地方名片增添多少色彩。

由于远离产业集群地区,这些区域中心城市凭着一腔热情和诚心,当年奋力引入外资工厂,长年累月下来,却意外地收获了一大堆的配套企业,包括老外带过来的,和本土培育、成长起来的!

这一大堆配套企业,雇佣了大量农民工和大学生宫酱,把他们培养成产业工人以及工程师。

数量繁多明目多样的上下游配套企业,能在本地形成整整一个产业集群!!

举一个很简单的一个道理,如果主机厂隔壁就是某个中控面板厂家,那么用驴拉板车都能直接把做好的面板拉过来装上去,有问题直接出门左转去隔壁工厂吵架扯皮,货款不按时给都不好意思下班走一条路上!

这太方便太省事了啊!

90年代到201X年之间,很多的地方用这个模式发展出一座座“XX城”了。

可是现在问题来了,东南亚各国人民也都在惦记着宫酱5K的那点工资呢,并且纷纷表示3K也能干。

外资工厂一跑路,自己带来的外资配套厂也大概率跑路。剩下的内资工厂独自一群人在风中凌乱。

设备肯定要带走,高管老外也跟着跑,顶尖的技术人员也没几个是中国人。

外资企业管理模式大多数很扁平,一个内地高管加几个行政人员可以控制一整个工厂,工厂多的还会在一线城市租层写字楼,给业务、财务、法务等团队入驻,用内地籍的更高级的管理人员,跑来跑去遥控整个国内的生产。

这些人大概率是不惧怕工厂跑路的,因为他们同时控制着国内的销售链条,本土的竞争对手又很爱挖这些高管和销售团队。

于是乎,最惨的大概就是宫酱了。

宫酱们真以为本土竞争对手一定会挖你们?

换个材料和工艺你就傻眼了。更不要天真地以为内地企业想从你们身上学老外的技术。

至于我开头重点说的一大堆内资配套厂的老板和员工们呢?

老板早已买了几套房,大不了开心当房东去。

销售、管理换个公司甚至不去工厂也没那么难。

宫酱们吗,我就不知道啦……学技术嘛,越老越吃香,就不要在乎眼前的挫折啦。


user avatar   volunteertravel 网友的相关建议: 
      

家电行业是劳动密集型产业,利润率很低,但是美国关税很高。

三洋和AQUA牌子都是海尔并购的,但是家电工厂都在越南。

东芝的移动硬盘工厂早就开始转移到东南亚了,特别是菲律宾。

你们可以仔细看下自己购买的电子产品还有多少是中国制造就明白这背后的产业转移有多夸张了。

中国的家电企业吃得苦愿意干这种累活,规模也很大,在海外发展也不错,

但是这并不意味着对于国内普通工人是好事。

之前我就提到了我们还有数亿的劳动力只有初中学历,密集型产业转移到越南后,

他们的就业如何解决? 产业转移会不会演变成产业链转移?用工环境会不会进一步恶化

我们不能老是傻乎乎地执念于想要一直赢了的思维,而忽视了对于工人赔偿,996问题的改善。

我觉得这些东西都值得仔细分析。



user avatar   kala-38-66 网友的相关建议: 
      

unbelievable = 无法相信


user avatar   ce-lue-gui-hua-shi-zhan-lue-fen-xi-shi 网友的相关建议: 
      

DIY绝对没有死,只是会长期处于“与高价显卡卡共存”的状态。

在当下这个显卡价格飙升的时代,我们应当客观看待问题、全面认识现状,要立足当前以着眼长远,抓住机遇以应对挑战。


我认为,作为普通消费者,在应对买卡难、买卡贵的问题上,应该保持“十个心”:

对DIY事业的热心,对形势变化的关心

对逐步降价的耐心,对公平交易的真心

对抵制奸商的决心,对显卡市场的关心

对光明未来的信心,对长久斗争的决心

对艰难困苦的恒心,对忘我奉公的义心


对DIY要做到不动摇,不放弃;不改变,不妥协。

看准时机购买显卡,该出手时就出手,应当做到“十个点”:

着眼立足点,找准出发点

认清优缺点,明确轻重点

找准切入点,明确落脚点

探寻突破点,把握着重点

结合关键点,牢记中心点

扬弃优缺点,贯彻根本点


面对变化多端的市场环境,我们既要笃定坚守初心,也要勇于开拓进取,务求贯彻“十个新”:

看清新形式,抓准新要求

开创新思路,制定新方案

发展新水平,追求新境界

采用新举措,谋求新高度

探索新实践,推动新发展


我们在面对高价黄牛卡时,要保持头脑特别情形,态度特别鲜明,行动特别果断。要坚决冲破旧思想观念的束缚,坚决破除利益固化的藩篱,坚决守护人民群众的利益!




  

相关话题

  如何看待 Intel 2021 年 7 月 26 日宣布将工艺改名和代工厂保持一致? 
  如何看待 5G 700M基站集采结果出炉,华为占六成份额? 
  如何看待大连一女子不配合防疫登记,自称认识「卢书记」让志愿者放行,被志愿者回怼? 
  618入索尼a7r4a合适吗? 
  2021年深度学习在哪些应用上有实质进展? 
  如何看待华为 P50 Pro 开售就被抢购一空? 
  如何看待网传宁德时代部分员工购买了特斯拉,是否真实? 
  如何评价成都人均gdp低于大连和唐山? 
  大连通报未发现本次疫情与北京新疆病例有关,或起始于海鲜公司车间,将对后续防疫带来哪些影响? 
  如何看待小米手机系统软件部总监张国全建议用户「手动关掉5G」?(以省电)? 

前一个讨论
为什么蕾姆 cos 都像蕾姆,炮姐 cos 不像炮姐?
下一个讨论
以色列为什么不选择在自己占据优势时跟阿拉伯世界和解?不怕一旦美国衰落自己再次亡国流浪吗?





© 2024-11-25 - tinynew.org. All Rights Reserved.
© 2024-11-25 - tinynew.org. 保留所有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