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们真以为大老爷听戏摇头晃脑听个乐呢?
画着妆戴着头饰一丝不挂那才是正统保留节目,边X边唱那才是保留节目
也不想想人民的名义里面高小琴吃饱了撑的去学京剧?
当年民国袁姓公子绝对是爱好戏剧不是搞基是吧?
骂人家低俗,我真笑不动了,比低俗谁玩得过你们这帮大老爷啊
要是唱的难听就要全网封杀,那么艺术院校新生也别入学了,直接劝退吧。他们肯定没有吃皇粮的曲协艺术家们懂传统文化,那他们还学什么学?退学吧。
小潘潘只要没有在直播唱黄梅戏的时候脱光衣服,或者穿旭日旗,那么她唱的再难听也不应该發动这么大的舆论攻势攻击她。
这似乎是告诉年轻人,别碰传统文化,你们不配。那传统文化还是快点死吧。那些凑热闹的也别叫好,铁拳明天就到你家门口。哪天要是他们规定只有正处级以上才能唱黄梅戏,你们可能连单机游戏都不能玩了。
我是觉得这件事情的处理方式很低级,明明可以是“喜欢黄梅戏的网红抖音演唱惹来专业老师亲身指教”这种要里子有里子,要面子有面子的解决方案。甚至你们商量好过一两周热度稍散还可以再和人家合作到某某剧院或者某某曲协一日游录个vlog,正经介绍一下黄梅戏的发展和历史,最后再录个合作视频再炒一波热度。
甚至黑一点,反正央视都下场了,你大可以直接下场给人家强行认证一个“xx曲协认证抖音黄梅戏普及员”,你就得给我写在抖音个人面置顶,我就要全网以后刷到你就想起黄梅戏。
以后隔三差五你就得听我安排和我们这个老师那个老师一起合作拍黄梅戏宣传。
只要小潘潘不凉,你就永远有一份我黄梅戏的流量。什么?想要加钱?别忘了当初是谁在风口上推了你一把。
是不是要里子有里子,要面子有面子,还展现了一波传统艺术的气量和老艺术家的肚量?
现在呢?“小网红歪唱黄梅戏?官方下台打脸?”
我是真的觉得你一个什么官方,直接代表某种传统艺术下台打脸一个小网红本身就跌份。听起来就像是:“鲁迅第x代后人代表鲁迅打脸某高中生的阅读理解,称其’扭曲鲁迅先生本意’。”
至于结果,小潘潘凉没凉我不知道,但我刚刚特意翻了下,她每条视频下总有人就这黄梅戏diss她。
你说这算不算砸人饭碗?
黄梅戏凉没凉我也不敢说,怕被大师锤。但当天我确实刷到了五六个大师唱黄梅戏的视频,但从那之后就再也没有了。
诈尸了,但又躺下了。
黄梅戏赢了么?赢了,但又好像啥也没赢到。
而且说实话,网红是个什么性质大家都清楚。黄梅戏这么一搞,我很担心以后各大网红再选题上会特意避开戏曲甚至某些传统文化。哪些本来有意向做类似视频的人会不会望而却步?
不要讲什么“诶呀,传统曲艺振兴还要靠你个小网红么?”
传统文化在现代就是处于弱势地位,现在还愿意花钱去听黄梅戏还真就未必有愿意在网上骂小潘潘的人数多。
小潘潘这种唱法肯定说不上是弘扬文化,但这种处理方式肯定不高级。
大众渴望优秀文艺作品的愿望是正确的,对文艺工作者的监督、激励、批评也是正常的。不过我们可以批评一首歌的歌词低俗、不符合语法规范,可以批评曲乐抄袭、难听,唯独对唱腔应该多一些宽容。其实类似对唱腔的争论,古已有之。
比如我们现在提到昆曲,满脑子都是“高雅”,但昆腔诞生之初,明代人对它的批评堪称刻薄:“愚人蠢工,徇意更变,妄名余姚腔、海盐腔、弋阳腔、昆山腔之类,变易喉舌,趁逐抑扬,杜撰百端,真胡说耳。”[1]因为元代及明前期,社会流行的是北曲,这些新唱腔的出现被很多人认为是“糟蹋经典”。但民众毕竟听了几百年“经典”,难免厌烦,所以新唱腔在明中叶迅速流行起来,正如我们刚听到邓丽君,刚听到周杰伦,才知道歌还可以这样唱。到嘉靖后期,曲学家魏良辅改革昆腔成功,使其在音乐和文学上皆以当时最高的水准出现于“曲坛”[2],今天我们熟知的昆曲正式定型。昆腔在当时也是“流行歌曲”,不过到现在也成了“古典戏曲”,成了所谓的“传统文化”。如果有人翻唱昆曲,一样会引来批判。
举这个例子并不是说该歌手对黄梅戏的声腔改造堪比魏良辅的改革,但我们应当容许这种改变出现,否则诸多“古典戏曲”的受众群体只会不断萎缩,直至消亡。不改,旧腔在,不过最后可能只剩下音像资料;改,旧腔依然在,还可能引起更多人对某一剧种的兴趣,延续它的生命。再回归到明代,其实明初北曲就已经不是普遍可歌、普遍爱歌的曲体了,如果不允许改造出现,那么也许就不会有后来的昆曲以及其他剧种了,而北曲自身也会消亡。但这是不会发生的,中国自古以来的歌唱传统就是一个不断改变的活动进程,这和语言、习俗、文化乃至生产关系都有联系。黄梅戏自诞生至今,就没有改变过吗?我们今天听到的黄梅戏就和清代完全一样吗?就算后人听不到我们今天听的黄梅戏,又会怎么样呢?我们现在不是也听不到元杂剧吗?
另外,我虽然主治词曲之学,但向来反对将各种戏曲神圣化。戏曲是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不假,我国素有“乐教”传统亦不假,但戏曲自诞生以来的主要功能是娱乐,能“载道”当然更好,但这不是它的主要使命。曲文学是俗文学,戏曲也是通俗文艺形式,它是为大众服务的。昔日的流行可以成为今日的经典,今日的流行也可以成为明日的经典,无论是流行还是经典,都是要“用”的,而不是“供起来”。一种戏曲真到“不可用”的地步,就会成为学者案头的文献材料,这种戏曲也就“死亡”了。
按照传统观点,戏曲和“正统文化”其实是没多大关系的,在古代士大夫往往“耻作词曲”。今日自然不同,但改变一下唱腔仍然算不上侮辱传统文化,但也别提什么弘扬传统文化,改编就是改编,这一行为的直接目的就是为了娱乐。我们反对“娱乐至死”,但是我们不反对娱乐。对于新唱腔,我们可以因为不好听、不喜欢而不去听,也可以因此批判它,但不能不让它出现,因为总有人觉得它好听、喜欢听。对于流行文化,接受和评价的权利在大众手中,如果它真的优秀,自然会广泛、持续地流行下去,最终成为经典;如果它不够优秀,自然很快就会被抛弃,会消失,不必担心它会对传统文化造成什么影响。
修改
韩国那些女团、还有国内的一些,都不叫暗示了,也没见央视批评、舆论反感呀
我不喜欢,不代表我支持你们网暴她,还拿着道德大棒。
呸
只能说,国人素质有待提高。
九年义务教育,都教出来了一群什么玩意。
封建社会,戏曲就是消遣的乐子,戏子更是下九流行业,简称不入流。什么时候听个戏变得这么高大上了?那会的戏曲搁现在,不就相当于流行音乐吗?犯的着死揪着不放,打着传统文化的大旗,就为了抨击一个网红改编?老祖宗要知道你们这么不务正业,非得从棺材里跳出来掐死不肖子孙,什么玩意?那么多经史子集不读?为了一戏曲掰扯?袁隆平老爷爷让你们吃太饱了。
还有说小潘潘唱的媚俗,又骚。扯这些就过分了,某音里秀身材秀大腿秀扔的一大把,各种扭腰热舞的视频数不胜数,诸位看破不说破,这种就不觉得卖骚了?合着平时卖骚没事,扯上“传统文化”卖骚就不行了,牵强不牵强?更何况挤眉弄眼就算卖骚?这类人是刚刚睁眼看世界吗。
非要扯艺术,艺术是个锤子。曲高和寡有什么意思?
艺术就是美,能给人带来愉悦感,舒适感,就算好的艺术表现形式,非要说听的要吐,说人小潘潘改编的不行,那就关掉别听。听不惯还非得喷,就像看毕加索抽象派油画,看的别扭还非要骂,你是给自己和别人都找不自在,何必呢?
大多数人无非是跟风而已,人云亦云,毫无主见,可怜人,也挺可恨。
——偷偷更新一下回答—————-
以下推荐几首把戏曲融入流行的非常非常好听的歌曲~!什么是弘扬中国文化,什么是糟蹋,相信大家心中自有答案~
周杰伦《霍元甲》
陶喆《susan说》
Tank 《三国恋》
信乐团《北京一夜》
徐佳莹《身骑白马》
李玉刚《新贵妃醉酒》
——————原回答———————-
昨天在带孩子吃披萨的时候,我隔壁桌的妈妈给2岁的宝宝用手机放歌 :“ 让我们荡起双桨 荡荡荡荡荡 荡荡荡荡起…” 我以为卡了呢,后来反应过来这就是很火的潘式唱法呀~ 后来看过爆料,说都是一家公司出品的。
其实我觉得潘潘的短视频,改编个歌,博大家一乐,只要不碰触底线,违反道德,是可以接受的。毕竟现在的网络,火一阵子也就过去了,大家很快就忘记,马上又有新的潮流出现,多大事~错不在潘潘,现在网红都内卷成啥样了,剑走偏锋火一把,赚波流量挣钱,没啥的,不至于上纲上线。
搞笑的是很多人分不清什么是“文化” ,还“创新”“弘扬”文化,这高帽子扣的我真的无语,黄梅戏需要她弘扬吗?不需要呀~!你没听过,那是你的老师、你的父母,你学习环境问题,记得小时候的音乐鉴赏课,音乐老师会给我们放古今中外的名曲,包括很多著名的戏曲,虽然当时听不懂,但我最起码知道,那是经典,是中国的文化。
你要说她糟蹋经典,也论不上,我觉得不够格~你要说她是个歌唱家,或者是专业的音乐学院毕业的,在音乐学府里被熏陶了那么多年,唱出这样的歌,确实是糟蹋经典~但人家就是一网红,说人糟蹋经典,这也有点过份了。
说要不是小潘潘,黄梅戏都没人听了的人,也大可不必操心,毕竟经典永流传,经得住时间的考验。网红再怎么改,经典就是经典,文化就是文化。你们还是担心小潘潘如何不被淹没在网红流量的浪潮里吧,毕竟一茬接一茬的,很快别的唱法又会出现的。
罢了,我瞎操什么心啊~我教育好我自己的孩子就好了,他可以喜欢小潘潘,因为流行,但他也必须知道,什么是经典,什么是文化。
为了这事,我一度怀疑自己是不是得了精神病。为啥?因为我觉得小潘潘唱的挺好的。谁说的经典就只能一直按照看样子来唱?就不能用新颖的方式唱出来?反正我是觉得~除了革命歌曲,其他的都可以创新。
第一个故事
中国人讲文化总是喜欢调和的
你若是宣传要改良文化,他们绝迹是不肯的
但如若不改良,这文化也早的被岁月掩埋
但假若你直接讲说,将八国联军和日俄文化直接当作中国文化,他们大抵也就同意你改良了
第二个故事
当年文字普及十分困难
一因笔墨纸张不够
二因文字书写复杂
有考究派言:字繁,心简,字不可改
有新派言:字简,心亦可简,简体可书,不但要一简,还要二简,以前书写是壹,现在是一,以后就是1,没的四五六七,就直接4567
有激进派言:屁,以后用英语
于是考究派和新派文人都用起了一简字,再不敢多言
…………..
故事讲完了我再说说此事的看法
小潘潘的歌听完我哭了(是真的流泪那种)
古音曲高和寡,听者藐藐,有一种
危楼高百尺,手可摘星辰
不敢高声语,恐惊天上人
的错觉,就好像这玩意只能随着时间埋没一样
但她改编了什么?
词是人慕容晓晓改的
曲是人古曲里本就有的
而这曲子时间也不长,比秦腔时间还短,秦腔可是近几百年才活泛的!
她改了一下音色
改了,但没有完全改,只改了一点点
外行甚至说不出她改了个啥
因为那是慕容晓晓改的,你骂就骂慕容晓晓去,和小潘潘无关
当然这件事情的关键不在于她到底改了没改,而是她亵渎国歌!
以不庄严的方式演唱国歌!理应被全网封杀!
丽哥这个人太可恨了!
国歌可是……哦,不是国歌
那没事了,骂吧撕吧
反正你们也说不出来为啥自己半辈子都不愿意听,这辈子基本没听完过的歌被人改了有啥不妥,大家在网上还不能发泄一下情绪
没上网不让在家里骂娘
上了网不让在网上骂娘
这互联网不是白发明了吗!
以上
黄梅戏也好京剧也罢,说白了都是之前的艺人赚饭吃的手艺,走街串巷那么唱起来的,要么靠老百姓洒点铜板,要么靠老爷们给点银子。
怎么到今天有些人就看不明白了呢?
太牛了。
看迪迦看到自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