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科问答小站 logo
百科问答小站 font logo



我们的教育是究竟为了教育人还是淘汰人? 第1页

     

user avatar   phobos 网友的相关建议: 
      

教育政策是劳动经济学的组成部分,属于中长期资本投入。

在劳动力过度供给的前提下,尽量教育好人,重点在于淘汰人。

在劳动力均衡供给的前提下,努力教育好人,尽量不淘汰人。

在劳动力供给短缺的情况下,全力教育好人,绝不淘汰一个人。

劳动力供给是个动态过程,不仅取决于人口出生数量,还取决于经济体的繁荣活跃程度以及人口净流入(出)速率。劳动人事部与教育部专门联合设置了一个处,每年春节前后,会在各大观测点取数,正月以内拿出报告,供各大部委制定相应政策。

所以,走过路过,说不定还影响国家政策过。每年回家的时候,注意脚姿、步态,包括仪表、服装。


user avatar   wang-you-ling-45 网友的相关建议: 
      

我们的教育当然是为了教育人,所有国家的教育都是为了教育人,只不过在我们国家,为了高度满足选拔这一功能,不得不相当程度异化了教育本身。怎么异化的大家都不是外宾,都懂。

这就是伦理性对工具性的退让。你不可能既支持高考,要选拔功能,又要它不异化教育,这是做梦。不论某些答案怎么玩情怀念经意淫,不取消高考一切都是空话。

当然,取消高考是什么后果就是另一回事了。


user avatar   yi-zhi-zhu-ding-lou 网友的相关建议: 
      

我们的教育是个不管赢家输家都不满意的系统。

能设计成这样也是不容易。

ps:教育不等于中考和高考


user avatar   leon-3-75 网友的相关建议: 
      

我们的教育当然是为了教育人,但问题是我们的教育资源相对于人口来说是匮乏的,所以到底选哪些人来享受宝贵的教育资源?我们只能选那些学习相对好的,这样他们能让有限的资源充分发挥出效能。所以我们不得不进行选拔,因此也就会有人被淘汰。

当你问出这个问题来的时候,你误解或者说混淆了教育的目的和过程。


user avatar   lao-ke-16 网友的相关建议: 
      

中国教育制度复杂之处在于,它不仅被赋予教育职能,也被赋予了选拔职能。也就是说,教育制度中附属品——考试制度,不仅作为检验教育效果而存在,也作为甚至可以说更作为选材(选拔)方式而存在。而选拔方式,必然意味着大量的淘汰。

那是不是说,我们把教育职能单一化改革就好,把考试制度的意义和功能削减,不作为选拔方式而存在。

问题在于,没那么简单,教育(教化)+考试(选拔)是千余年世俗文明塑造政治秩序的关键性要素之一,而且,因为其相对公平(没有绝对公平)而被广泛认可。

在这之前,我们的选拔制度和其他文明差不多,九品中正之类的精英选拔模式。

也不是说后来就没有改革,可见的就有两个方向,一个是曾经的工农兵大学生制度,这个也被很多人吐槽啦,一个是现在正在和欧美学习的推荐制,现在也有很多人看出来啦,到底是个啥。

所以一种游戏规则的惯性,往往是多种诉求和利益博弈之后的平衡状态,不让人满意,但要改起来也非常不容易,改之后还不一定就好。

当然,技术进步带来的知识扩散还是有好处的,在主流教育体系之外,个人求知的学习的空间和机会在增长。这种自主求知的成果和经验未必能获得一个社会性的认证——学历、title、背景啥的,变现起来比较麻烦。(比如,你在某些方面天赋不错,但是考试不行,没在考试体系里面出头,但是自己努力之后,在某些领域水平超越很多名校学生乃至学者,但是却没有得到公立机构职位的可能性,需要去高竞争环境或高市场化条件下中博出位)。不过,要是真的有一技之长,还是有不少机会的,比如真正的爱好者转型为博主或网红,自主打造个人品牌。


user avatar   kashiwagieri 网友的相关建议: 
      

教育始终有资源分配的功能,这就注定了它必然有“淘汰性”,问题在于如何让“淘汰性”持续性地向更公平的方向发展,不断调整改善,以对社会发展起到更大的积极效用。

“学历”很大程度上就是现代社会财富和权利的分配凭证,大多数物质精神财富与权力都是按“学历”分配的,日积月累,低学历者逐渐沦为事实上的“贱籍”,很多高薪实权的岗位低学历者因“门槛”原因无法参与其竞争。

而通过个人努力或家族氪金取得高学历,往往会有事实上的“抬旗”作用,方便高学历者(但未必是高能力者)进入各种待遇优厚的岗位,并获得名校“朋友圈”的光环与人脉加成,从而在学历社会里顺风顺水甚至无往不利。

当社会逐渐稳定,就会出现分配上的马太效应,位高权重家资颇丰的群体,往往更容易获得高学历,经济文化较发达地区的(个人天赋与家庭财力上的)普通人,也相对容易获得更优质的教育资源,并分到一杯羹。

反过来,低社会阶层和欠发达地区的普通人,因往往无法获得优质教育资源和随之而来的高学历,即便零星出现天赋异禀的“天才”,自身通过教育获得了高能力,并通过层层考试晋级到了比较高的位置,也未必能获得位高权重的发达地区“高学历”群体的认可(进不去圈子),以享受到(按学历和能力)同等的参与权力与财富分配的资格,这也是“寒门难出贵子”背后的逻辑。

不论是学历完全按财富和权力分配,还是财富和权力完全按学历分配,都是社会的弊病。只能说在不同的社会阶段和面对不同的历史环境与现实问题时,需要“两害相较取其轻”。

平衡矛盾和减少学历社会弊端的重点,在于强化和明确教育的“教化”“科普”与“创新”作用,并抑制学历与权力财富的相关性,使教育更纯粹一些。

然而只要教育具有“选拔”作用,学历和权力财富的相关性就无法避免,学历的“敲门砖”和“门槛”作用就会继续存在,从而大多数人也终究会在选拔性的教育体系下沦为事实上的“贱籍”,并沉浸在“朝为田舍郎,暮登天子堂”的幻梦里。


user avatar   present-is-gift 网友的相关建议: 
      

教育有两个作用

第一是,传授知识,培养人才

第二是,分配教育资源,

在教育资源充分的情况下,教育会偏向培养人才,反过来,当教育资源不充分时,教育的作用更偏向分配资源。比较极端的例子就是八股取士科举考试。

因此教育不光是教育,本身就是国家内政的重要组成部分。

这个世界不是嘴上说了“人人平等”人人就真的平等了,也没有喊喊“教育公平”教育就真的公平了。

资源配置牵扯到社会稳定,牵扯到社会发展的动力,牵扯到民族的百年大计。如果只把教育资源分配给权贵,那么就等于筑起了阶级鸿沟,最后上层阶级也因为缺少竞争而腐朽堕落,只去研究一些精巧无用的东西,譬如两晋南北朝士族的“清谈”。

倘若过分强调公平,那么权贵就会把资源投入到能够享受更多教育资源的地方。资源的损失也会引起社会缺少活力。此外,过度强调“公平”势必要把考试标准化,于是教育就会往智力游戏上标新立异。八股取士就是如此。

因此,教育体制不能左,不能右,每时每刻都要根据现状进行调整。最大限度地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维护社会稳定,培养更多人才。

这个活儿,不是废掉高考,素质教育,全国统一划线,这种简单一刀切的方式就能解决的。所以从宏观上来看,教育,高考政策其实是基于现实的一种折中和妥协。

人要想成才,唯一的出路就是玩好分配教育资源的智力游戏,然后还能清醒的知道这就是一个智力游戏,能够踏下心来真正学些有用的东西。这两条做好了,人才能成才。

许多人在智力游戏上太较真,觉得自己智力游戏玩儿的好就是天之骄子。许多人则反过来,自命不凡,不屑于玩智力游戏,觉得自己可以脱离优质教育资源独自成才。其实都不可取!

这个社会绝大多数的各个领域的精英,都是智力游戏玩儿得好,自己还特别有想法。

至于考试考不好,就开始埋怨教育制度的人,大多数都是要被淘汰的。


user avatar   shuo-shu-44-10 网友的相关建议: 
      

这个问题好。应该直接承认是在淘汰人,效率还能高一点。---------- 不然你告诉我下列主课在工作中有啥用:记传类文言(上网写段子?秒没)、待定系数法因式分解(上班后除了增长率你还会算啥?)、英美报刊阅读(好像你看得到一样,不要误会,我是指付费墙)。


user avatar   wo-da-shen-hao 网友的相关建议: 
      

教育人积极适应淘汰制度,然后淘汰掉不服从教育的人。


user avatar   mai-cui-ya-96 网友的相关建议: 
      

任何教育的目的当然是培养人。不过题主既然这么问了,我想问一个问题:你所谓的受教育是考试升学拿文凭,还是学到东西呢?因为只有前者才有淘汰一说,而学东西本身,没有淘汰一说,只有“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攻”的区别。

但是以我的观察吧,很多人“受教育”的动力是比较弱的。他们不太愿意学习新东西,也没办法学习新东西。之所以说没办法,主要是学习不得法。“学习不得法”这句话,恐怕大家从小都听腻了,常听到有老师说“某人学习不得法”,也就是花了大力气,却学不明白一个东西。

那么我们就顺便讲讲如何才能“学习得法”。我们先从本意说起,何谓学?学本来是“一双手构建一个房子”的形状。也就是人类从实践活动中获得认识这个意思。习呢?是幼鸟扑腾翅膀的样子。所以,所谓学习,就是一个从不会到会、不明白到明白的一个过程。那现在好说了,你学习的根本目的是搞懂一个东西,而不是“因为考试要考”。所以,去学习的,你首先要有个明确的目标:我学这个是为了搞懂什么问题?所以其实正常学习一门学科,一开始都是讲总论、概论什么的,就是要你明白,这个学科我们是学习什么的,研究什么问题的。有些人学习是倒过来的,他不讲总论,他喜欢记一些细枝末节。为什么呢?这就是为了考试而考试,或者学校里为了升学而教学导致的。你记住总论、大框架没用,因为哪怕你理论搞得再好,你在规定考试时间里能得多少分才是重点了。这就有点像我吐槽,说我以前去学开车,学不会,结果后来自己学会了。为什么呢?因为去学开车,教练教你的是“当你看到汽车左侧A柱和第一根杆重合时,把方向盘往左打死”。这种东西,你记住了,能应付考试,却不会开车。那么以这个例子来讲,你学开车的目的是什么?当然是学会操作这种机械并在公共道路上行驶。那么是不是应该先讲,这个东西是一种什么结构,如何运行的,上面的仪表都是什么内容?等你知道怎么操作了以后,那再讲公共道路的驾驶规则。




     

相关话题

  为什么有人认为中考只收一半考生很残忍?好好学习的学生不都能考上吗? 
  中国英语课本有哪些偏差? 
  女生收到牛津通知书坐地哭了 10 分钟,你收到大学通知书时是什么心情? 
  西交利物浦大学怎么样? 
  6岁宝宝,如何培养独立阅读原版英文绘本的能力?有哪些培养原版娃的绝招? 
  为什么部分人不希望《王者荣耀》流行? 
  如果中国有霍格沃茨,会建在什么城市? 
  中文维基为什么越来越垃圾? 
  教育部平时在做什么?工作职责是什么? 
  孩子问「古人是怎么过元旦的」,该怎么用幼儿园小朋友能听懂的话,讲清楚? 

前一个讨论
有哪些原则,能够帮助大部分管理者让组织更高效地运转?
下一个讨论
名校和普通学校最大的差别在哪呢?如何克服这种差别?





© 2024-05-17 - tinynew.org. All Rights Reserved.
© 2024-05-17 - tinynew.org. 保留所有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