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科问答小站 logo
百科问答小站 font logo



有娃的那天就想着孩子健康快乐就好,可孩子上学后似乎没有不想孩子优秀的父母,但优秀只有「鸡娃」一条路吗? 第1页

  

user avatar   kanyundenghuakai 网友的相关建议: 
      

身在传说中的“鸡娃重灾区”——北京海淀,任教于高中。

想说说我三十多年来见过的最成功的一例“鸡娃”。

那是我前几届的一个学生。

在这个孩子还特别小的时候,大概三岁左右,父母就发现他对历史小故事有特别的兴趣(因为孩子的姥姥姥爷很爱讲)

这个男生的父母都是高知,但都是对历史并无特别爱好更谈不上擅长的工科生。在偶然发现了孩子对历史故事的“偏爱”之后,他们夫妇开始一起读史书。

在读的过程中,他们把书中的一些历史事件、人物传记,一点一点改成孩子能听懂并且会有兴趣听的故事,讲给孩子。

这件事说起来简单,但做起来,工程巨大,第一道难关就是“古文翻译”。为了保证准确性,也为了自己理解得更深入,以便能更好地改成故事讲给孩子,他们并不直接看译好的白话文,而是自己借助古汉语词典,加上请教单位里汉语言文学专业的同事,一点一点译。白天要上班,下班也要工作及陪孩子,所以他们做这件事大多是在夜里。边读,边译,边改,边讲……男孩的爸爸有一次和妻子说:“咱俩现在可以再去考个古代文学方向的研究生了。”

孩子上小学后,他们开始带孩子逛博物馆。

带孩子去之前,爸妈先去。有时一起,有时是谁有时间谁就去。

他们带着笔和本,一件展品一件展品的记笔记、请教工作人员,从开门到闭馆,能记多少就记多少。

回家后,再根据笔记,一点一点查资料,再转化成孩子能听懂的语言,背下来。

孩子第一次去博物馆是七岁,而这件事,在孩子五岁那年,他们夫妇就已经开始做了。

包括皇家园林或其它有历史意义的景点,也是如此。

不止北京,还有外省市。别人出差,闲暇时间都是休息或逛景点、寻美食。而他们夫妇,每一次出差所有的空余时间,以及每年一次的“二人旅行”,基本都是带着笔、本儿,泡当地博物馆或历史性较强的景点。

如此,带着孩子去的时候,他们就可以从容地一点一点讲给孩子听。每一个博物馆,每一处景点,孩子都去过很多次。因为每一次去都只能讲一部分,孩子当然听不够,于是就需要反复去。

这里插一段题外话。有一次出差,在当地一所博物馆,遇到一位带着厌学的儿子出来旅行的父亲。父亲细致地给儿子讲解每一件展品,甚至吸引了一些陌生人“旁听”。当时大家都觉得这位父亲肯定是历史专业的,我想起那个男孩的父母,心里觉得也不一定。不一定是历史专业出身,但一定是一位用心的父亲。

说回我的学生。

在同龄人大多都在上课外班、兴趣班的时候,他跟着父母泡博物馆、看人文景点。他被父母讲的内容吸引,在向父母不断提问的过程中,爸爸妈妈会推荐一些相关书籍给他,然后三个人再一起读书,一起查资料……

他在一次作文中讲到这些经历,他说:“爸妈讲的每一个故事,每一次“解说”,都让我觉得这个世界太有意思了。”

学习的过程是有紧密联系性的,并不是说,他喜欢历史,就只一门心思学历史。爸爸妈妈注重兴趣的引导,也不是完全不关心其它科目的学习。任何事情都不能单一、极端地去思考。最关键的是,这个保持并追逐热爱的过程,让他真正意识到学习的意义,也不知不觉给予了他学习的态度和能力。

后来这个孩子考上了某名校历史专业,目前的志向是读博士,一生研究历史。

人,一定是对生活、对世界,有足够的兴趣和热爱,才会愿意主动去学习、去探索。而学习的目的,则是为了让我们更好地了解和热爱生活,以及我们生活的这个世界。

你可以说“我做不到这样,我没有时间,没有能力……”,但作为父母,你有没有尽最大能力支持和保护孩子的热爱,或者为此去不断努力呢?

你说这对儿父母“鸡娃”吗?也可以算。因为竭尽全力地支持并鼓励孩子热爱自己的热爱,也可以算一种“打鸡血”。

只不过这种“打鸡血”,以尊重和适度为前提,大人不焦虑,孩子不痛苦,双方都很快乐。

做父母,最忌讳的,就是把“学习”和“快乐”放在对立面,无论是以任何形式。

不当的“鸡娃”是一个误区,但一听家长重视学习就立刻炸毛,同样是一个误区。

快乐成长,并不等于放任自流。

我总是和我的学生说:“无论如何,学习还是重要的。如果你们觉得,好的父母,好的老师,就是可以随便你们玩儿,完全不管你们的学习,那可真错了……”

人生的路有很多,这没错,但这并不意味着学习不重要。天才当然是极少数,但如果我是一个妈妈,我所能接受的“普通”、“平庸”,是你尽力之后的自然结果,而不是你每天玩儿、根本不学的自然结果。

学习不好没关系,但前提是要努力认真地去学。

而作为父母,作为老师,我们应该让孩子们知道的是,学习是为了丰富自我,是为了探寻热爱,是为了让我们更好地认识和了解这个世界,更自由地选择生活。

这才是能够让一个人愿意去努力学习、努力探索的最大动力。他能意识到,学习是为了我自己。

为了自己所热爱的事情,不断努力,不断坚持,不断探索,克服困难,一路向前……这个过程中产生的快乐,才是相对深层且持久的。而每天玩儿的那种快乐,是肤浅的,短暂的。人在成年之后,角色多了,身份多了,各方面压力都逐渐变大,这时候可以适当追求一些简单的、肤浅的快乐。但在年少时,如果过度贪恋这些眼前的快乐,则可能会阻碍我们的成长。

而这些,是要让孩子自己真正意识到的,不能是单纯由大人们去说教。

如何让孩子意识到这些,如何观察并让孩子自己也看到他们的“热爱”,如何支持、鼓励、引导孩子为了自己的热爱不断向上向好……这些才应该是“鸡娃”的重点,是父母要根据实际情况并结合对孩子的了解,自己去做的功课。

每个孩子都是不一样的,没有人能手把手给你一个教程,也没有任何人的育儿经验可以完全照搬。如果你说“那我做不到”,那也别要求孩子。

总结前文——

“鸡娃”的误区,一是对孩子缺乏尊重,二是不适度,忽略了孩子的感受。

我们对孩子的一切支持、鼓励、引导,都应该建立在他们自身兴趣与热爱的基础上,并在这个过程中,充分重视和保护孩子的感受。孩子尽了努力之后的结果,无论好坏,父母都应该欣然接受。而不是说,孩子的能力只能到85分,父母一定要100分。

我从出生到工作都没离开过海淀区,如果我以后成为妈妈,也会是“海淀妈妈”。我一定会是个重视孩子学习过程的妈妈,但是我希望我的孩子一路长大的过程中,不会因为爸爸妈妈“重视学习过程”这件事而感受到压力。但愿我们父母子女一场,彼此都能快乐,都无悔相遇。

不过,如果我的孩子以后兴趣在理科或者地理,那恐怕作为理科白痴和地理白痴的妈妈,就得“挑战极限”了。但愿我的孩子也能欣欣然地从容接受妈妈尽了最大努力之后的结果,毕竟也是生死之交,大家都不要对彼此太过严格。


user avatar   xiao-xiao-yi-98-74 网友的相关建议: 
      

保守治疗吧。




  

相关话题

  如果教师拿一批批学生当做教育试验品,后将研究成果转嫁到自家孩子上是否可行,能培养出天才吗? 
  为什么很多中国人习惯引用名句并以之为真理,而不是好好讲逻辑? 
  2021 年武汉事业单位预招 3573 人,比往年增加一倍,为什么现在很多年轻人倾向于选择事业单位? 
  面对隔代育儿的「吓唬式教育」,该如何与老人沟通尽量避免这样的表达? 
  北京中小学上课时间调整,小学不早于 8 时 20 分,中学不早于 8 时,对学生和家长将产生什么影响? 
  吃透厚黑学的人在社会中真的混的开么? 
  从哪些方面可以体现出国人的友爱? 
  大学生如何度过暑假的无聊生活? 
  如何评价上海大学宿舍“桌上不让放电脑”新规? 
  如何评价杨永信? 

前一个讨论
如何看待学而思网校 2022 春季课程取消一事?
下一个讨论
有哪些颜值不高在音乐领域十分厉害的人吗?





© 2024-12-22 - tinynew.org. All Rights Reserved.
© 2024-12-22 - tinynew.org. 保留所有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