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科问答小站 logo
百科问答小站 font logo



中国互联网公司员工平均年龄出炉,平均年龄最低 27 岁最高 33 岁,反映了什么问题? 第1页

     

user avatar   tai-cheng-liu-92 网友的相关建议: 
      

说明这个行业无需积累,只需要简单叠加。


user avatar   eric314 网友的相关建议: 
      

和“建国以来出生的人平均年龄低于70岁”反应了一样的问题。。。


user avatar   wang-rui-en 网友的相关建议: 
      

快速增长的行业,容易出现平均年龄较低的现象。

这里先做个类比 -- 快速发展的城市也是如此:

以上数据来自深圳市统计局发布的《2017 年深圳市社会性别统计报告》,其中显示,深圳市人口年龄中位数不到 32 岁,65 岁及以上人口占比 3.24%。 而根据七普数据,中国整体人口年龄中位数约 38 岁,65岁及以上人口占比 约 13.5%。(虽然有两三年的差距,但说明的问题是一样的)。

一个行业,和一个城市一样,如果不断在创造新的就业岗位,吸引新鲜血液注入,就容易出现人口年龄偏低的现象。

从工信部发布的《2020年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统计公报》来看, 2013 - 2020 年间,软件行业从业人数从 470 万人增长到了 704 万人,增长了约 50%,其中最重要的来源自然是校园招聘(毕竟半路转码还是不容易的),大量年轻人的涌入,自然拉低了平局年龄。

另外,一些行业现象也在从正反两方面发挥作用:消极的层面,漠视劳动法、恶性加班的工作规律,劝退了一部分大龄从业者;从积极的层面来看,近年来互联网公司踩上风口成功 IPO 的过程,也让一些从业者早早「退休」,套现期权后转向更加自由或者稳定的行业。

别着急,等行业增长放缓,薪酬优势不再显著,行业年龄也会渐渐和其他行业趋同的。


user avatar   mali 网友的相关建议: 
      

很多人对中国互联网产业的发展不了解。从2010左右开始,中国互联网(主要是移动互联网)迎来了新一轮爆发,今天很多如日中天的互联网公司都是在那一波爆发中崛起的,也吸引了非常多的人才从事互联网工作。随后的十年里,互联网产业一直在快速发展,人才持续涌入。虽然之前的一些年互联网也一直在发展,但是都没有过去十年那样的大规模增长。

一个人本科毕业22岁,如果是2010年毕业就开始进入互联网工作,到今年(2021年)刚好33岁。

类似的逻辑,可以想想为什么平均年龄都不是太大。

因为本来大家就应该是这么大年龄。

像我这样的,就年龄而言,都已经在行业内算得上前辈了。而如果在其他很多行业,可能还只是个小年轻。


user avatar   sean-yenan 网友的相关建议: 
      

报告一出,就看到有人说「35岁的人去哪里了,是不是被淘汰了?」。

一看到平均年龄低,就高喊35岁被淘汰。

在我看来,看一份报告,首先要看数据来源,而且要看分析方法。

目前公布的这份榜单,我没有找到数据分析的来源,如果仅仅是脉脉用户的数据分析,作为商务社交平台,肯定是年轻人愿意刷脉脉啊,也没有几个CFO天天在脉脉里职言区抱怨CEO吧。

分析方法,没有选择更合理的中位数,却有省力但明显更不合理的平均数(众所周知,马云资产4000亿,我和马云平均资产2000亿)。

回到互联网公司员工的年龄分布上,我想分享几个观点:

1)互联网有35岁+的员工

首先我们要承认,互联网,尤其是移动互联网的企业,是更受年轻人欢迎的。这些企业寿命不足10年,很多公司早期招不到资深员工,都是应届生顶着用,结果踩着移动互联网的红利成为了巨头。35岁+这波人在10年前刚毕业的第一选择一定不是字节(2011年刚成立),拼多多(2015年成立)……

分享一个我老东家的一个老数据:

2016年,互联网公司缺的是资深人才(I4),不缺应届毕业生(I1);相反以华为中兴为首的高科技公司,缺的是年轻人(I1),而不是资深人才(I4)。

你知道当时的华为HR普遍为招应届生竞争不过互联网公司而困扰吗?

但到了如今,你再看各家互联网公司的员工名单,35岁的职场人都是骨干中坚力量。

即便是字节,2018年之前,字节不招35岁+的人(是的,我的简历被拒过,理由是团队Leader31岁,怕驾驭不了我这种35岁的)。

如今字节也改变了策略,我身边很多35岁以上的同仁,甚至我的40岁+的前辈都被挖进了字节。自从抖音电商来了上海,字节HR也一直给我在发私信……

请大家不要只看一两个数字就拍结论。

数据会骗人的,不信你可以搜一下「辛普森悖论」。最好的调研方式是进入公司里去看现实情况。

2)传统大企业也是年轻人为主力

作为人力资源从业者,我们很清楚一点,如果一家公司大到每年都有固定的百人级别以上的校招规模,那一定是年轻人为主力的公司。

不仅是互联网,大型民企如此,大型外企也是这样。举个例子,四大会计师事务所,他们每年招几千应届生,你说他们平均年龄能大到哪里去?

再看几组应届生校招规模的数据:
- 2022年规模:预计1000万+;
- 2021年规模:909万
- 2020年规模:874万
- 2007年规模(如今35岁+):495万
- 2006年规模(如今36岁+):413万
- 2005年规模(如今37岁+):333万

35-38岁,我们那三年加在一起也就1241万的应届生。

而近三年的应届生规模高达2783万,是当年学生的两倍多,平均年龄被拉下来,不是很正常吗?

换个思路,如果各大公司的平均年龄都在30岁+,这意味着什么?

上了岁数的人把持着岗位,年轻人找不到工作,企业缺乏活力,年轻人佛系废宅,这不是日本现状吗?这不是更可怕吗?

3)35岁的坎存在吗?

最后说一下35岁的坎。

我在去年和几位资深互联网老师们的直播中探讨过这个话题:

我们的结论是:

进入职场后,一路火箭向上发展,从此高枕无忧,是不存在的。
绝大部分职场人一定会在发展中遇到瓶颈,但这个瓶颈发生在30岁,还是35岁,还是40岁,甚至是50岁,要看个人的职业规划和发展方向。

尤其是在如今全球经济增速放缓的大环境下:

  • 我们的年龄在上涨;
  • 我们对于薪资的要求在持续上涨;
  • 但是我们的精力在下滑
  • 所以核心评估我们的竞争力的是,我们积累的经验是不是有价值。

但经验这种东西的增速是逐渐放缓的,毕竟第一年工作积累的经验最多,第二年第三年我们能学到的东西已经差不多了,开始查遗补缺,到了第十年,如果我们还是重复第一年的工作,我们基本是积累不了什么新的经验的。

所以更重要的是,我们能不能不停尝试新的项目,让我们不断积累新的经验,形成第二曲线。

举个例子,我原先在人力资源行业负责营销,传统营销工作2-3年大多就可以熟练掌握。

以市场活动为例,举办活动需要多少经验?

事实上有一张市场活动准备表格+一个备选场地表格,应届生也能做。我做了两年,到后来,老板报一个预算+会场人数,我就能把上海北京所有的合适的备选酒店给报出来,这些酒店厕所有多少坑位,我都知道。

有价值吗?有,但是配得上每年10%的涨薪吗?

不见得。

所以每年我会尝试一些新的营销玩法,最后莫名其妙自己就玩成了人力资源圈的自媒体专家。

坦诚说,我并不是人力资源圈HR知识最渊博最专精的专家,但通过不断尝试掌握新的经验,找到了一条适合自己的35岁+之路。

如今的职场已经进入VUCA时代,变化快,变化多,不确定性不断增加。在这种情况下,我们没法理所应当的认为35岁就应该一帆风顺。

事实上,如果没有好的职业规划,30岁可能就会遇到瓶颈;如果规划得足够好,我们可以把这个时间推迟到40岁,甚至50岁。

所以,回到问题本身:

互联网员工平均年龄低,很正常很合理。这和所谓的35岁危机没半毛钱关系。

35岁是不是可能有危机?

可能有,但是不用怕,办法总比困难多


user avatar   doctorwong 网友的相关建议: 
      

首先,互联网是新行业,必定会有大量年轻人在里面。然后,互联网公司大厂主要集中在沿海城市,甚至大城市,这里是年轻人聚集的地方。不只是互联网行业,就连我工作过得日企,员工都是很年轻的,基本上都是20几岁的年轻人,行业不是互联网,而是贸易,金融,汽车零部件之类的。


只不过是年纪大了之后,员工已经不想再跟你挤地铁,吃外卖,加班了,自己找到路子就走了,我在广州,这个现象特别明显,员工自己找到了自己的小生意,单干去了,不跟你打工了。


我认识个猎头,他就有同学是腾讯的,年薪很高,一年六十万,羡慕咧?我也羡慕,他也羡慕。然后,干了三年走了,也没有在互联网行业了。这种例子还不是少数。不是因为被优化了,而是因为人是会累的。


你拿多少钱,就干多少活,有些钱你拿不动,就是拿不动。有些钱你现在拿得动,不代表一直可以拿得动。知乎上的学生很多,认为互联网行业要是没有35岁优化就可以干到退休了,或者看到这个话题,就认为互联网行业青春饭之类的。


实际上,现在的社会,很少有人一辈子干一份工作的。而且经常是,你还没到被优化的年龄,你自己都已经不想干了。或者是你工作了多年,想法变了,慢慢有了路子,可以自己独立出来了。


而且年龄上去了,很多人也对什么写字楼地铁西装革履狗牌公文包厌倦了,谁会一直喜欢快节奏高压的生活啊?有点本事的都另谋出路去了,去过舒适点的生活了。


如果真要说反应出什么问题,那就是人年纪大了,身体是诚实的,会改变思维,去寻找新的生活方式。这个世界上不只是CBD社畜这一种活法。如果你认为只有这种,那说明你要么太年轻,要么没见过世面。


user avatar   a-san-shu 网友的相关建议: 
      

排除掉什么35岁焦虑的问题,其实如果这项调查数据真实,那么很残酷的事实就是:

互联网是一个门槛很低,对绝大多数人根本没有什么提高空间的行业。

以至于,哪怕是刚从大学出来的毕业生,都可以很快上手岗位,并且迅速进入状态。

这事儿说来也有点黑色幽默的味道,毕竟通常来看互联网人才都是天之骄子,没个985背景都不好意思出门跟人打招呼的。

可实际上所做工作的技术含量,却又并不要求具备多少年的从业经验,也无需时间积累。

这和我们印象当中搞科研、搞医学甚至于搞砖瓦匠的师傅都是“越老越精”形成了鲜明对比。

也正因为门槛低,所以互联网行业可以永远优化掉年纪大的员工,不断补充刚毕业的学生进来,反正后者可以有效满足岗位需求。

而老员工们相比较年轻人,好像所谓的“经验”真就不值什么钱,多年下来到底是不是在职场获得了成长,都需要打上一个问号。

这么看来的话,互联网员工本质上也就是跟送外卖、送快递、走流水线工厂等所谓“没啥技术含量的职业”五十步笑百步尔。

35岁之后去从事这些行业,看起来是一种互联网人的自嘲,但没准更是“精准匹配”?

这不是在嘲讽,而是揭露了挺可怕的事实:

当过去那么多年互联网行业吸收了大量公认的社会精英之后,是不是构成巨大的人才资源浪费?

互联网行业是不是在浪费人才?将本可以真正改变世界的那些人,变成了35岁就淘汰的废电池?

如果是,那有没有更好的方式,改变这种情况,让互联网行业回归到应有的位置?能否将更多资源倾斜到关键领域,可以让人才们长时间发展下去?

这恐怕才是全社会应当认真思考和面对的严肃课题。


user avatar   morgancheng 网友的相关建议: 
      

在自媒体大部队入场开始带节奏之前,我抢先提醒一下大家,平均年龄的定义,是所有员工的年龄总和除以员工总数

啥意思?

就是别看和标题说『平均年龄最低 27 岁最高 33 岁』就自行脑补(或者被煽动)以为互联网行业员工年龄在27岁和33岁之间。

这个统计,是各大厂的平均年龄分布,平均年龄最低27岁的字节,平均年龄最高的33滴滴,没错,这个统计说明互联网大厂里员工平均年龄比较年轻,但是,你也别立刻引申为,超过33岁没法在互联网里混,就好像你不能认为没有27岁进不了互联网一样

恰恰相反,平均年龄不是在刚毕业的23岁到25岁之间,说明有相当一部分年龄偏大的员工存在,把平均年龄拉高到27-33岁了。

在我看来,行业需要有经验的人,平均年龄是趋于增长的,但是不断扩招,生生把平均年龄拉低了。

只要互联网行业继续扩招,平均年龄还会在这个档位徘徊,如果有一天平均年龄开始显著增长了,说明互联网行业的扩张期结束了,减少对年轻人的吸入了,那就是互联网行业衰退的开始。

互联网衰退了,这个行业里别管年轻年老都没好果子,覆巢之下安有完卵。

是,没错,互联网行业喜欢年轻人,但是也不是说没有上年纪人的活路,你看网上各个都在哀嚎互联网行业的中年危机,可是哪个行业没有中年危机?

别总拿社会普遍现象放到某个行业里来当特例,好不好?

以上。


user avatar   lykquitphy 网友的相关建议: 
      

中国大部分楼都集中在大兴土木的年代建设起来,互联网的服务器差不多都是购买于同样的时间以应对业务,这些集中性发展和建设,导致一个严重问题,如果房子塌了,那就是一起踏,服务器坏了,那几乎是一起坏。

互联网年龄一个道理,互联网看不到35岁的,并非有政策限制35岁,而是公司创立开始招聘的都是年轻人,但是大部分公司没办法在中国维持10多年的发展,导致公司职工年纪还没增大,公司就先垮了,也就是我说的,人都还没老,行业集中老死了。

而这些行业集中老化导致一个严重问题,就是老员工没办法跳槽了,因为行业性跨是没处跳槽的,参考教育。

打个比方,未来7-8年,字节跳动和快手被政策直接毙了,大多数员工差不多也35岁了,出来只会dnn推荐,那他想切换到无人驾驶,那你就会知道,人家成熟发展的行业绝对不会要你大龄而且经验不适配的人。

这就是35岁焦虑的经济学原理。


user avatar   huo-hua-de-41 网友的相关建议: 
      

先说新生代。

字节跳动是2012年成立的,抖音的上线时间是2016年9月,爆发时间是2018年。距今也就不过三年。

拼多多2015年4月上线,2018年上市。依然在发力社区团购和买菜等业务。

一方面业务扩张期必然会吸纳当年的大量应届生。可以想象拼多多抖音也就刚毕业还没干几年呢。

一方面新生代互联网公司。充满干劲横冲直撞。新业务的扩张速度也非常快。疯狂吸纳毕业生。

再说传统巨头百度,阿里腾讯。

表面上巨头这些年的业务没有巨大的改变。

但实际上这些年在云业务上,巨头们都投入了大量的人力。招聘了海量应届生。

另外一方面,虽然业务看似没有变化,但其实早已不可同日而已。

就拿我熟悉的微信搜一搜举例。最早微信搜索的功能仅仅是通讯录搜索。聊天记录搜索。

后来扩展到公众号搜索图文搜索,视频搜索,视频号搜索,表情搜索。

基于特有的微信聊天场景开发了社交搜索。即本文前加#号即可触发搜索。


现阶段,以图搜图也有了一定进展,图搜明星,图搜商品都已经上线。

未来还将继续发力,展开更多样的搜索形式和场景。如果公司战略允许,发展成百度大搜一样的综合搜索,也不是没有可能。

上面提到的每一步功能扩展,背后都需要大量的人力资源支持,所以我们也不断招聘应届生。正因为如此,腾讯的程序员平均年龄为29岁。




     

相关话题

  如何看待武汉核酸检测点,医护人员低头不动,市民以为在休息? 
  云南瑞丽一男子跳楼轻生,并非网传隔离酒店的隔离人员 ,还有哪些信息值得关注? 
  如何看待法新社利用娃娃兵宣传反塔利班被批,西方媒体在人权问题上有多双标? 
  如何看待「中国为什么没有超级英雄片,是因为中国有了武侠文化」?你对这两种电影有哪些认识? 
  为什么一些公司招前端不想要培训班出来的人? 
  如何看待拼多多个别部门投票决定是否 996,9-9-6 与 11-11-6 二选一?你会选哪个? 
  码农们能拒绝 996,医生能怎么办? 
  美媒称「美国 10 %富人持有全美 89 %股票」,如何解读这一现象?反映了哪些问题? 
  如何看待「马斯克支持员工上班听音乐」? 
  4885 份「出生证明」被盗,会对社会造成什么影响,该案重启调查是否会对寻找被拐儿童起到重要作用? 

前一个讨论
宇宙运行的规律叫天理,你运行的规律叫什么?
下一个讨论
为什么都2021年了,还有人帮着高晓松说话?





© 2024-05-12 - tinynew.org. All Rights Reserved.
© 2024-05-12 - tinynew.org. 保留所有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