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科问答小站 logo
百科问答小站 font logo



如何看待中国男高音外国音乐会「救场」实为「即兴助唱」?这样的行为是否符合欣赏音乐会或者歌剧的礼仪? 第1页

     

user avatar   jiang-lu-xiang-27 网友的相关建议: 
      

这肯定不是救场,使用这个词只是做新闻的一个噱头而已。就算是返场演出也不符合歌剧的礼仪。

从对方的评价来看,刘先生并不是专业演员,所以“中国男高音”这个词好尴尬。(如果他是专业演员,被评价为非专业人士那就更尴尬。)

如此看来这就是个追星行为,但确实追得比较高级,是那些追机场的,堵马路的,求合影的,粉丝们不能比的高级。

而且巧合到可以称为天赐良机的,是歌唱家返场真的唱了这段有男声又没安排男声的唱段,这才给了他机会,而且他唱得不拉垮,不至于破坏演出氛围。这也是所有人都没反感他的很重要的原因,大家乐于见到一场意外并有些小美好的花絮。

如果没唱这段,相信他不会在其他唱段去盲目加入,那就不是花絮是骚扰,这种情况下就比较好理解为什么说这种行为不符合歌剧礼仪。被不懂事的粉丝盲目学了去就惹大麻烦了。这就是他后来反复强调下面这段话的原因:

“别学我”,“这个行为我本人包括所有学声乐的老师还有歌唱家们都是非常不提倡的,因为会影响到台上歌者”,并表示以后绝对不会再做这样的事。

因此,这是个有分寸的粉丝,是个值得所有粉丝学习他这种分寸感的粉丝。他这段经历是天赐,不会再有了。


user avatar   phobos 网友的相关建议: 
      

这几十年来,整个西方都在逐步地平民化,很多规矩都没那么在意了,就别在那里主子没在意,小厮端意气了。


user avatar   huo-v 网友的相关建议: 
      

原视频我看了

女高音唱完以后需要男高音接的,但是没有男高音,这个男生还等了一个Pa,确定了真的没有,才救场的,而且他唱的也很不错。

这个男生是意大利一个音乐学院的,喜欢这个女高音艺术家几年了,这部歌剧也基本上背下来了,所以人家很完美地救了场。

台下女艺术家也对他表示了感谢。

不应该对这个男生的应变能力感到佩服,反倒讨论这些有的没的。

正儿八经需要礼仪的时候不见你们这么积极

加更

统一纠正一下:这不是救场,是即兴演唱,这个机会是百年一遇的,巧合中的巧合,借用高赞来说就是天赐良机。

其实很完美地完成了,结果是皆大欢喜的

但是,总的来说,他本人也强调这个行为,是非常不提倡的。


user avatar   leon-3-75 网友的相关建议: 
      

从行为上来说违反礼就是违反礼,这没什么好说的,不因为你唱的好礼仪问题就有别的解释。所以从性质上来说的确违反了相关礼仪,只是演员并不介意。

不存在媒体所谓的救场问题。女生唱完了并没有安排男高音,但并不意味着需要你去救。演出本来就是这么安排的,难道演出方会不知道后面需要安排一个男高音而贸然的让女声上台去演出吗?所以后面本来就没安排男的,不存在需要你救场的问题。

之所以能被接受,只是因为这是偶然出现的现象,而且这位观众水平听上去也还可以。你换个水平差的观众,或者即便水平高的观众,然后每次演出都有人在台下接,你看演员会不会每次欣然接受?

其实逻辑很简单,你如果唱的不好,把拍下买了票的其他观众往哪儿搁,你如果唱得太好,那让台上的演员往哪搁。相同的道理就好像你是个厨师,有别的厨师来餐馆吃饭,非要到厨房跟你切磋。你是个司机,上来一个乘客说你让开让我开一段…………其实这是挺是被忌讳的行为。

所以当事人自己发视频反复强调不要学他。


user avatar   yang-xie-long-fei 网友的相关建议: 
      

差不多得了

那么多人在这时候上纲上线,自己也不怎么懂,这时候就化身键盘音乐家指点江山了。本身返场就是大家娱乐娱乐唱着过瘾就好了,没有那么多“条条框框”束缚。

把“古典音乐”或者“歌剧”当做什么不得了的事情也只是因为国内这种资源少而已。国外别人每周都能听歌剧,每个城市不论大小都有个歌剧厅,这件事真没那么重要。唱着开心听着开心,就可以了。哪需要键盘音乐大师们在这里指手画脚?

说回这个视频,本身效果其实也很好。人家唱的也不错,钢琴伴奏也很快配合上他了,也没出演奏事故,节目效果还拉满了,观众听的也很开心。怎么到有些答主这里就到处是毛病,到处是问题?就仿佛是十恶不赦的罪人,影响大的不得了了?还有的煞有其事地分析什么哪里哪里没唱上去,哪里哪里有问题,伴奏为了配合他又怎么怎么了,总之就是这个男声一发声就让整个演出都砸了。甚至还自行脑补出“观众”也很不愉快的情绪。

你们怎么不想想,如果真的按照原本的安排,完全不要男声,整个一段干巴巴的只有钢琴伴奏是什么效果?可以说哪怕他唱的再糟糕,也比没有人声只有钢琴在那里弹伴奏好的多得多。要说成“救场”也没毛病——一段只有伴奏的音乐在实际效果上也和演出事故没什么区别了。该有的没了,音乐一下缺东西了,变空洞了,那不就是出问题了吗?

那些指责别人的键盘音乐大师们,觉得这个演奏家不行,那个歌唱家不行,人家好歹是留学欧洲的声乐研究生,在各位键盘音乐大师的嘴里仿佛已经成为了糟糕透顶的初学者了。这难道不是很可笑吗?我一个学音乐这么多年的听着都觉得唱得不错,各位“大师们”一听却觉得糟糕透顶,一无是处。到底是各位键盘音乐大师们真的听出了什么门道,还是被那些高赞的所谓专业答主带了节奏?不过是那些所谓专业的答主说唱的不行,唱的糟糕透顶,然后各位键盘音乐大师们听风就是雨跟着起哄罢了。

总之,千万不要把一场演出、以首音乐当做什么天大的事情。给古典音乐赋予的各种“高贵”、“优雅”、“上层社会”的标签,再以各种要求来规范听众,本身就是在摧毁古典音乐。依我看,什么时候舞台上的演奏员能穿着大裤衩上台了,才能彻底破除现在很多人心中的枷锁。


user avatar   liustein 网友的相关建议: 
      

完全合乎礼仪,古代的歌剧院里还可以聊天吃东西呢,我觉得是一个挺不错的互动,现场效果好,媒体有谈资,Lisette Oropesa也在Instagram上对此表示很激动和感谢。但这是一件只有专业水平过关的真粉丝才能办到的事,绝对不要去模仿。我相信这位粉丝应该是心中有底的,最后也是皆大欢喜。

为什么说他心中有数呢,这种事情不是对所有的演员都可以的,属于意外的突发,演员如果性格不随和一点,或者经验不足控场能力弱一点,粉丝唱得差一点,或者是观众不买账。随便一个因素不对路就会翻车,风险比较高。

但这位粉丝应该是经过了仔细考量的,首先这是加演,加演一般是表演演员特别擅长,出名的选段,都是演员很熟悉,完全掌握的曲目。这一类曲目演员一般因为技艺纯熟,有一定的发挥空间,而且演员和观众都很轻松,类似于口水歌。比如这里Lisette Oropesa演的茶花女,就是她的拿手好戏,大家可以看看她的版本:

所以演员应该不存在紧张的问题,应该是很享受地表演,为处理意外打下了很好的情绪基础。

然后很显然粉丝是有关注Lisette Oropesa的社交账号的,应该也观看过她的访谈和教学视频,比如:

大家可以拉到Lisette Oropesa授课部分,领略一下这位艺术家的风采,再去围观一下她的Instagram和Facebook,就知道这是一个比较开放,随和的艺术家。粉丝也是知道这一点的,他说Lisette Oropesa经常做直播,分享有趣的事情,就说明他对艺术家的个性是熟悉的。所以知道艺术家完全能接受这样的情况。事实也证明了,Lisette Oropesa在Facebook上也表示这是她这次表演的一大亮点,很高兴,现场看也是发自内心的惊喜和赞赏。

最后就是选段本身了,这次应和基本只对这个选段有效,换一个选段估计都不行。因为这一段是少有的男声部比例小,却有一定存在感的选段。一般加演都是演纯女声部。而且这一段的原版,男声本来就被设计为是来自很远处的,平时演出这一片段一般都是在幕后唱,营造很遥远的感觉。粉丝本来就在观众席,位置绝佳。这个选段是少有的机会,换成其他男声部多的,会安排专门的男演员,粉丝不会有机会。

总之,我觉得这位粉丝说的很对,这个不值得提倡。只有对各种情况了解得很到位,对演员也很了解,才可以做到。这看起来是冲动的冒失行为,其实并不是,不是所有的粉丝都能粉到这个程度的。


user avatar   neopeking1943 网友的相关建议: 
      

完整看了下视频,肯定不是事先排练好的…难道排练故意卡错拍子?

再说了,那句grazie的情绪也不可能是预先安排好的。


user avatar   xiao-chun-chun-97-9 网友的相关建议: 
      

返场阶段,基本就是不严肃大家一起娱乐的部分。

女歌唱家听见有人接唱,表情看的出来是意外又惊喜,而且后续也很顺利。

后台还见面合照了。

歌唱家,小伙子,一帮观众,都玩的很开心

唯一不开心的都在评论区

有点迷·······


user avatar   wang-yan-37-54 网友的相关建议: 
      

先说个故事:拉德斯基进行曲观众拍手的传统从何而来?

1987年的维也纳新年音乐会,在卡拉扬指挥拉德茨基进行曲的时候,部分观众情绪高涨跟着节奏拍掌,于是老卡深受感动,指挥起鼓掌

这个传统来源于开始于1848年的奥地利。这首乐曲第一次为奥地利的官员们演奏的时候,他们听到乐曲的明快节奏,情不自禁在副歌(chorus)部分一边鼓掌一边跺脚。于是这个传统就由此延续了下来,此后了解这个传统的观众就会在《拉德斯基进行曲》演奏中,同样用鼓掌来相和。

传统是什么?传统就是用来打破的。我从来没见那哪个国内音乐人批评1848的奥地利人无理呢?

下面是写给部分音乐人的,特别是持负面评价此事的。

现在是二十一世纪,各种媒体演出早已进入新时代,欧美年轻古典音乐家们就这个早已经是共识,因为类似中国京剧和曲艺,古典音乐在年轻人的受众在流媒体压制下越来越式微,亟待新的模式出现。

在欧美,很多一线歌唱家,演奏家现在开始打破舞台界限,经常出现街头快闪,取得了很好的效果。应该说街头就如同剧院,并非古典的地盘,非得挑剔的话,你可以理解为跑shopping mall突然几个人唱起京剧,也是对商业区的一种冒犯?

问题来了,为什么国内音乐人对欧美街头快闪都异口同声赞不绝口,偏偏部分”圈内人”碰到一个中国人在返场时自然流露的投入表示不满呢?

国内古典音乐圈请好好认真反思,为什么在欧美明星街头快闪,拉德斯基进行曲鼓掌和这件事上双标?自己真的懂音乐的本质吗?那不是说教,那是真正的上下融合的快乐,不是让你把它当鄙视链去diss民众的。国内古典音乐的教育缺乏最基本的哲学跟进,导致大批意识还处于封建等级,醉心贵族的国人只接触了音乐的等级却忽视了音乐对人性的解放才是更底层的意义。产生了大批封建主义古典音乐迷,一听音乐就以为自己到了路易十四的宫廷,喝着葡萄酒睨视众生。

古典音乐好东西,和中国根深蒂固的封建家长思维一结合,就出现一堆伪音乐家,伪乐迷。满脑子程式,保守,规矩,却忘了音乐来到世界不是当等级工具,是为了解放人类心灵,为此音乐形式并不重要。

特别是这件事当事双方都很满意,男高音满足了追星梦想,Lisette Oropesa要不是这件事的优雅处理,终老都很难在中国媒体里上热搜,收粉无数(考虑古典的圈子的规模,估计知名度扩展几倍未可知,唱片也会大卖),古典音乐,包括这个曲目都大大在民间普及一番。这次介入明明是一件ends good all's good的事情,硬要在里面煞风景,在二十一世纪,作为中国人,捍卫两百年前的欧美都已经维持不下去的体系,有意思吗?

说句不好听的,艺术是什么?打奴隶主那时候到现在,通俗了就是给人娱乐的,人沟通的媒介,没有听说艺术玩人的。主体客体都分不清,和一个娱乐项目有交集就高雅了?这东西能帮华为得到芯片吗?能让灾民不挨饿吗?皇帝不急太监急,人家Lisette Oropesa都不介意,你比她强?和你有关?看来还是吃的太饱了,出门关心一下煎饼果子涨价没有都比这个有意思。

~~~~~~~~~~~~~~~

光听古典音乐,还要了解古典哲学,从哲学角度理解音乐的意义,音乐只是手段而已,解放心灵,放下束缚,人与人之间的快乐交流才是实质。就像贝9里面的歌词一样,各位批评的古典乐迷们,请重新哼唱一下,这个欢乐颂,再想想贝多芬在最后想告诉你什么?

啊!朋友,

何必老调重弹!

还是让我们的歌声汇合成欢乐的合唱吧!

欢乐!欢乐!

欢乐女神圣洁美丽灿烂光芒照大地!

我们心中充满热情来到你的圣殿里!

你的力量能使人们消除一切分歧,

在你光辉照耀下面四海之内皆成兄弟。


user avatar   gong-dao-zheng 网友的相关建议: 
      

有的人明明是“吃地沟油的命,却操着美国白宫的心”岂不更可怕?

美国原驻华大使洪博培在中国积极推销美国制度,中国就有许多人是他的信徒。当年,就有一帮人跑到王府井,准备复制阿拉伯之春,洪大使、西方媒体早早跑去站街助威。这些人没有得手而已,如果得手,就是香港的曱甴,就是美国全程操纵的乌克兰反对派,香港、乌克兰被祸害的还小吗?

洪博培在竞选总统电视辩论时说,为了重振美国经济,要借助中国亲美网民扳倒中国(经济)。

现在,许多人感受不到当年亲美网民们的疯狂,我仅仅在天涯辟一下谣言,就能被人疯狂的咒骂。

造谣者秦火火已经猖狂到叫嚣要“谣翻中国”。秦火火造了数千谣言,在当年众多热点事件中,推波助澜,甚至是起到重大作用。而秦火火的谣言就得到一干公知的鼎力转发,比如PK薛,现在侮辱烈士被抓的罗昌平等。秦火火是谣言的生产者,一干公知是谣言的批发者,公知通过转发、求证、评论等方式将谣言批发出去。和秦火火打的火热的公知,无论是当年,还是现在,都是大腕。



有人说,这些公知是“不小心”误转发了秦火火的谣言。这种可能有吗?有,概率相当于你每次买一注大乐透,连续5次中了一等奖的概率。

2010年,微博的用户已达6000多万。秦火火造谣一段时间后,ID自杀,再重新起用新ID,而这些拥有数百万粉丝的公知大腕,从6000多万微博用户中,精准关注一个寂寂无名的新ID,这种可能性有多大?




     

相关话题

  《图兰朵》的故事到底好在哪儿? 
  柏林爱乐和维也纳爱乐要开启中国巡演模式了,你会去吗? 
  中国孩子学巴赫和爵士风音乐会比较慢么?为什么? 
  小提琴演奏时断弦,是不是很严重的失误,概率大吗? 
  美声唱好了流行随便唱是真的吗? 
  有哪些好听的美声摇滚? 
  马云都指挥交响乐了,金钱真的可以任意玩弄艺术吗? 
  为什么古代演个剧就不能好好讲话非要唱出来歌词听的多累啊像中国的戏曲意大利的歌剧难道是因为正常说话太久? 
  如何成为歌剧指挥? 
  有哪些唱功称得上神级的歌手/艺术家? 

前一个讨论
墨西哥消灭毒贩、韩国消灭财阀、印度消灭种姓制度,这三种哪个难度最大?
下一个讨论
岸田文雄以日本首相名义向靖国神社供奉祭品,这会带来哪些影响?





© 2024-06-25 - tinynew.org. All Rights Reserved.
© 2024-06-25 - tinynew.org. 保留所有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