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科问答小站 logo
百科问答小站 font logo



姓氏在地域分布上有什么特征吗? 第1页

  

user avatar   lutugen 网友的相关建议: 
      

谈谈身边常见的姓氏:

分布图主要来自《中国姓氏:群体遗传和人口分布》,书中未列出的,采集自大中华族谱网。左为某姓氏的分布密度,是指单位面积上有多少某姓人口数量;后为某姓氏的分布频率,是指单位人群里面,有多少比例的人姓某姓。

前者通常能表明我们对全国范围内,哪些地方某某姓氏比较多的印象,后者则表明我们身处本地时候,身边哪些姓比较多的印象。

江南篇

这里指的江南,主要是苏南浙北皖南上海环沪地区,有时也包括浙江大部,江苏中部。江苏中部因为江南移民的关系,和江南姓氏结构相对更加接近。

陆:“江南四姓”之一。

基本就在江南常见,吴郡四大家之一

电影《罗曼蒂克消亡史》中,之所以要将葛优饰演的旧上海黑帮老大设置为陆先生,也是因为这个姓代表了江南的地域特色。

另外还有反映上海文革动荡的电影《归来》的原著,即叫《陆犯焉识》。

古代名人,有绍兴人陆游,铭记着他和表妹感情的地方沈园,就在绍兴;近代则有陆小曼(常州人),另外当代有作家陆文夫(泰兴人),大导演陆川(新疆知青,原籍江苏海门),著名演员陆毅(上海人)等。

广西一带的陆姓,最典型的则是近代军阀陆荣廷(广西武鸣人)了。

沈:“江南四姓”之二

同样也是江南姓氏,但和陆不同的是,沈姓在南太湖地区,如嘉兴、湖州等,几乎是数一数二的国民姓氏。

古代沈姓最有名的是沈括,浙江杭州人,写有《梦溪笔谈》,近代,嘉兴作家茅盾也姓沈,原名沈雁冰,还有徐志摩的表叔,新中国第一任高法院长,同为嘉兴人的沈钧儒。

除此之外,还有著名的军统大特务沈醉,他虽然籍贯湖南,但其实祖籍扬州,因此姓沈也并不奇怪。

今演艺圈人士有沈殿霞(祖籍上海)。

沈姓发音绵软好听,又是江南大姓,故言情小说中使用频率很高。古龙《萧十一郎》里的大家淑女沈璧君也姓沈,不知道是不是受到了这种影响。

近代“沈崇事件”中,女当事人沈崇为晚清大臣沈葆桢、林则徐后代,这里的沈家便是福州“三坊七巷”的沈家,祖上来自杭州。

顾:“江南四姓”之三

顾姓和陆姓比较相像,都是只在江南地区才有的姓氏,且也为吴郡四大家之一,但和陆姓一样数量不太多。

古代最有名的当属明末思想家顾炎武(昆山人),近代有名的人物,比如电影《我的1919》中主角原型,外交美男顾维钧(嘉定人),历史学家顾颉刚(苏州人),还有长者的老师,文理奇才、大师顾毓琇(无锡人)。

江苏中部也常见,如国军将领顾祝同(涟水人),旧上海江北青帮大佬顾竹轩(盐城人),台湾老演员顾宝明(原籍江苏大丰)。

顾姓也是言情小说中常用姓氏,如张爱玲《半生缘》中的顾曼桢、顾曼璐姐妹。

钱:“江南四姓”之四

钱姓是江南四大姓里最有名的,这是因为他是吴越国时代的国姓,至今吴越国的都城杭州,依然有钱王祠,来纪念当年的吴越国开国皇帝钱镠。

据说,成书于宋代的《百家姓》,之所以将钱列为第二位,也有这方面的原因。

钱姓名人,在近代是最为璀璨的,近代物理学家钱三强(湖州人)、钱学森(杭州人),钱伟长(无锡人),俗称“三钱”,还有历史学家钱穆(无锡人)、著名作家钱钟书(无锡人),另有蒋介石心腹爱将,曾任上海市市长的钱大钧(昆山人)。

以上“江南四姓”,代表了江南四个最有地域性,富有乡土韵味的姓氏。当然,除了沈,顾陆钱在总人口中比例并不高,但他们是出了江南就很难见到的几个姓氏了。

徐姓:江南姓

徐姓在江南乃至全国人数都很多,历史上的名人也不少,古代如写游记的徐霞客(江阴人),科学家徐光启(上海人),近代则有著名诗人徐志摩(海宁人)。

姚姓:江南姓

今有前国务院总理姚依林(安徽贵池人)、演员姚笛(桐乡人)、篮球运动员姚明(上海人,祖籍吴江)。

蒋姓:江南姓

蒋姓大部分都出自江苏宜兴,新中国第一任清华校长蒋南翔就是宜兴人。近代最有名的人物,自然是蒋介石(奉化人),抗战胜利后,蒋氏夫妇也曾去宜兴寻根祭祖。

除此之外,还有著名军事理论家,徐志摩的亲戚蒋百里(海宁人),民国北京大学校长蒋梦麟(余姚人),国军将领蒋鼎文(诸暨人)。

川渝一带也有不少蒋姓,当代如著名演员蒋勤勤(重庆人)。

俞姓:江南姓

也是江南姓。俞姓在绍兴一带,分布很多。著名的山阴俞家即是代表,至今还活跃在政坛上的,即俞ZS。除此之外,还有红学家俞平伯(德清人)。

当代著名演员俞飞鸿亦出生江南一带,是杭州人。

金姓:江南姓

金姓也在江南一带分布很多,古代最有名当为著名文学家金圣叹(苏州人),近代则有哲学家金岳霖(出身湖南,原籍浙江诸暨),写过《汪政权开场与收场》的金雄白(青浦人)。

演艺界人士有金莎(上海人)。

另有最近很火的小说《繁花》作者金宇澄,上海人,祖籍江苏吴江。

除了江南,东北一带朝鲜族中,金姓也较多,另外,民国后,原满清皇族,爱新觉罗族人也都改姓金,如金璧辉(即川岛芳子)。

江南的金姓,许多是吴越国时期,刘姓为避钱镠名讳形成的。

朱姓:江南姓

同样多分布在江南及周边一带,古代最有名的朱姓人物,当属出身江淮的凤阳人朱元璋了。除此之外,还有近代中研院院长朱家骅(湖州人),美学家朱光潜(桐城人,属江淮)、著名作家朱自清(出身扬州,原籍浙江绍兴)。

今天人物则有台湾前国民党主席朱立伦(祖籍义乌),演艺圈有恬妞(原姓朱,祖籍上海)

除了江南,云南一带朱姓也不少,近代最著名的就是国军将领朱培德了。

广东一带,则有近代著名将领朱执信(广州人),香港有著名女演员朱茵(祖籍广东顺德)。

章姓:江南姓

近代有著名国学大师章太炎(余杭人),今有著名企业家刘强东夫人章泽天(南京人)。

夏姓:江南姓

近代名人如作家夏丏尊(上虞人)。

戴姓:江南姓

近代有国民党高级官员戴季陶(湖州人),诗人戴望舒(杭州人),军统首领戴笠(浙江江山人),今有著名主持人戴军(上海人)。

丁姓:江南姓

近代有漫画家丁聪(上海人),物理学家,剧作家丁西林(泰兴人),今有著名企业家丁磊(奉化人)。

丁聪其夫人即沈崇。

汤姓:江南姓

近代名人如章太炎夫人汤国梨(桐乡人),国军将领汤恩伯(浙江武义人),今有著名演员汤唯(乐清人)。

郁姓:江南小姓

近代最有名当属文学家郁达夫(富阳人),另有当代台湾新党主席郁慕明(上海人)。

费姓:江南小姓

近代当属写作《江村经济》的费孝通(吴江人)最为有名。还有《小城之春》导演费穆(上海人)。

倪姓:江南小姓

当代最有名者为香港作家倪匡、亦舒兄妹,皆为宁波人。演艺圈人士有倪妮(淮安盱眙人)。

近代宋美龄家为江南大族徐光启家后代,其母即倪桂珍(余姚人),还有参加东京审判的中国法官倪徵燠(吴江人)。

施姓:江南小姓

在江北崇启海沙地比较集中。

古代最有名者为写《水浒传》的施耐庵(江苏兴化人,祖籍苏州)。

近代则有名医,高晓松祖上施今墨(苏州人),作家施蛰存(松江人),外交家施肇基(吴江人),我党早期活动家施存统父子(诸暨人)

云南中部一带也有分布,今有施一公(祖籍云南大姚)。

屠姓:江南小姓

当代最著名者为医学家屠呦呦(宁波人)。

邵姓:江南小姓

近代最著名人物为宁波电影大亨邵逸夫、邵醉翁兄弟。

许姓:江南小姓、台湾大姓

江南一带的近代许姓名人有许寿裳(绍兴人)。

褚姓:江南小姓

古代最有名者为书法大家褚遂良(杭州人),近代有国民党高级官员褚民谊(湖州人)。

钮姓:江南稀有姓

暂无分布图,江南地区湖州一带较多,近代名人有钮永建(上海人)。另外,满族钮钴禄氏也在民国后改为钮姓,如当代台湾导演钮承泽(北京人)。

奚姓:江南稀有姓

暂无分布图,近代有台湾演员乐蒂(原名奚重仪,江北黑帮大佬顾竹轩外孙女,上海人),今有著名演员奚美娟(上海人)。

竺姓:江南稀有姓

暂无分布图,宁波奉化一带较多。近代名人有浙大校长竺可桢(上虞人),蒋介石外甥,国军飞行员竺培风(奉化人)。

童姓:江南稀有姓

暂无分布图。近代名人有生物学家童第周(宁波人),当代有著名作家苏童(苏州人,原名童忠贵)。

斯姓:江南稀有姓

暂无分布图,主要集中在诸暨。近代名人有黄埔将领斯烈、斯励兄弟,今有著名律师斯伟江。

恽姓:江南稀有姓

暂无分布图,常州较多,近代名人有革命家恽代英。

申屠:江南稀有复姓

略。

端木:江南稀有复姓

近代如著名报人储安平夫人端木新民(苏州人)

毛姓:浙江姓

在浙西衢州一带十分集中,典型如近代军统“三毛一戴”中的毛人凤、毛万里、毛森,皆为衢州江山人。毛zd祖上也是从江山一带迁往湖南的。

楼姓:浙江姓

在金华一带较为集中,当代名人有前财政部长楼继伟(义乌人),著名企业家楼忠福(东阳人)。

梅姓:浙江小姓

在江苏南部亦有分布,近当代比较有名的都是江苏一带的,有清华大学校长梅贻琦(祖籍常州),梅兰芳(泰州人)、今还有著名女演员梅婷(南京人)

汪姓:徽州姓

天下汪姓出徽州,汪是古徽州地几大姓之一,伴随着徽州人迁徙到江南延伸至全国各地,因此,汪姓也是江南地区较多的姓氏。

近代最著名当为汪精卫(出身广东,原籍浙江绍兴,祖上为徽州婺源),杭州也有汪姓徽商近代建造的园林汪庄。

当代演艺界名人汪明荃、汪峰、汪涵皆为祖籍江南一带人,分别是上海人、常州人和苏州人。另有作家汪曾祺(高邮人)。

闽粤客篇

林姓:闽地大姓

林姓在福建,属于国民姓氏之一。

近代爱国政治家林则徐、建筑学家林徽因,皆为福州“三坊七巷”的林家大族。写《京华烟云》的林语堂,也是福建人,但来自更南面的闽南(龙溪人)。除此之外,还有国民政府主席林森(福州人)。

由于闽人下南洋多,因此,今天在东南亚华人中,林姓亦不少,典型如当代著名歌星林俊杰。其他如台湾著名艺人林志玲、林志颖、林志炫。

浙南靠近福建一带亦有分布,如作家林斤澜(温州人)。

虚构人物中最有名的,当属金庸笔下,福州城的福威镖局少当家林平之了。

林姓在言情小说中也很常见,除了意象丰沛清新,和当代言情小说起源地之一台湾闽南族群林姓多有很大关系。

梁姓:粤地大姓

广东国民姓氏之一。

近代最有名者为戊戌变法发起人梁启超(新会人)及其子,著名建筑学家梁思成。今演艺圈人物众多,如香港的演员梁朝伟、梁咏琪、梁家辉、梁洛施、马来西亚的歌手梁静茹(祖籍顺德)。

蒙古皇族孛儿只斤氏后人也有不少改姓梁的,则不局限于广东了。近代有梁漱溟(原籍广西),今有清华学生梁植。

黄姓:粤地大姓

今演艺圈人士有香港的作曲家黄霑,已故歌手黄家驹、著名演员黄秋生等。

麦姓:粤地姓

主要分布在珠三角及周边。麦姓最有名的人物,不是人,而是猪,那就是香港人人都喜爱的麦兜了。当然,它的创作者,其实也姓麦,即漫画家谢立文和麦家碧夫妇。

邝姓:粤地姓

当代有香港演艺界人士邝美云(祖籍珠海)。

赖姓:客家姓

当代赖姓最有名者,当为著名编剧赖声川(江西人),另有香港著名导演赖水清(原籍广东鹤山)。

电影《色戒》中,岭南大学学生暗杀团的成员,邝裕民,梁润生,赖秀金的姓氏,都是典型的粤地姓,和他们的出身相符合。

与此相反,电影《无问西东》中将沈光耀设定为广东籍贯军人家庭后代,则不合理,原因是因为沈光耀原型沈崇诲本来就是江南一带人(江宁人)。

廖姓:客家姓

也为客家大姓,最有名者为近代革命家廖仲恺及其子廖承志(广东归善人)。

南方区域大姓

陈姓:东南沿海大姓

周姓:长江流域大姓

吴姓:南方大姓

胡姓:长江流域大姓

其他省代表性篇

熊姓:湖北、江西大姓

湖北方面,近代有哲学家熊十力(黄冈人),江西方面,近代有国民党高级官员熊式辉(安义人),当代有著名武侠作家古龙(原姓熊,南昌人)。

谭姓:湖南大姓

近代有戊戌变法就义者谭嗣同(浏阳人)、国府主席谭延闿(茶陵人),中共将领谭震林(攸县人)。

除此之外,广东省分布也不少,今天香港演艺圈的谭咏麟,谭耀文皆出身广东。

贺姓:湖南、内蒙大姓

近代有名人物有著名作曲家贺绿汀(邵东人),中共著名将领贺龙(桑植人)。

韦姓:广西大姓

近代如广西军阀白崇禧外甥韦永成,与蒋介石侄女蒋华秀结婚。

陆土根人文茶馆群:v:lutugen1

附录1:SNH48中来自江南地区的成员姓名和籍贯对照

一期生:

上海:钱蓓婷(上海)、顾香君(上海)、汤敏(上海)、陈丽(上海)、戴萌(上海)

浙江:吴哲晗(嘉兴)、许佳琪(台州)

苏南苏中:徐晨辰(南京)、俞慧文(扬州)、何轶琛(苏州)

皖南:丁紫妍(铜陵)

二期生:

上海:陈佳莹(上海)、陆婷(上海)、沈之琳(上海)、杨海赆(上海)

浙江:胡思奕(绍兴)、徐言雨(宁波)、吕思琴(?)、林思意(温州)

苏南苏中:黄婷婷(南京)、蒋芸(常州)

可见“江南四姓”的陆顾沈钱都有,俞蒋徐丁四个江南姓也赫然在列,其他如胡吴等南方姓氏也有,靠近闽地的浙南则有林姓。

附录2:电视剧《红色》中的人物姓氏和职业、籍贯对应

男主角徐天,清瘦修长,软糯温吞,从设定来看家里应为本地或者江浙一带人。

铁林,华人巡捕,个性刚毅果敢,旧上海华人巡捕基本无南方人,多来自山东等地,铁姓确多在华北一带。

陆宝荣,裁缝,獐头鼠目,胆小怕事。旧上海裁缝多为江南乡镇一带人,也符合江南小民的典型性格。

老马,理发店个体户,人高马大,火爆坦率。旧上海理发业多为扬州一带人,而江苏马姓也确主要集中在江北地区,也符合旧上海江北人爽辣的性格形象。

金爷、金刚,帮会混混,剧中提到出身江北盐城。金姓是江南姓,但在江北亦有分布。

其他如田丹、柳如丝似不够典型。

附录3:电影《色戒》中人物姓氏对应的地域

易默成:易姓多分布于湖南,易默成原型丁默邨,也恰好是湖南人。

麦太太:王佳芝伪装成的香港麦姓商人的太太。麦的确是粤地姓。

梁太太、廖太太、朱太太、马太太、萧太太:皆为汪伪政府官员夫人,梁廖为广东官员可能性较大,朱马为江浙官员可能性较大,萧为湖南、江西官员可能性较大。皆很可能来自江浙闽粤湘鄂皖赣东南八省。符合民国官场规律。

附:王奇生《近代人物的地理分布》中相关官员籍贯统计排名。可见东南八省之强势。

邝裕民、赖秀金、梁润生、欧阳:岭南大学暗杀团成员,皆为粤地姓。


user avatar   xiao-xia-yi-si 网友的相关建议: 
      

袁义达的《中国四百大姓》有一点比较有意思,就是估算了大多数姓氏在宋朝、明朝时的分布(总人数、总人数排名、按现代行政区算的第一大省)。如果找不到原书的话,其实很多姓氏网站也把该书原文差不多都摘录下来了,一般百度搜索“某姓 宋朝 第一大省”即可。


不过需要注意的是,这些数据是没有任何古籍记载的,而是当代研究团队估算复原出来的。据他本人介绍,主要研究方法是:根据《宋人传记资料》一书索引中采集统计样本,根据每一人物的姓名、籍贯或居住地、工作地区、文献表明的地点进行统计,同时还根据宋朝四次人口统计的数值,以年份间隔为加权数计算宋朝全国和各省平均人口数的比重,从而推算出当时全国姓氏的期望分布频率。

袁义达的主要研究发现是:首先,对比1000年前的宋朝时期,各个姓氏的主要分布往往并没有发生非常大的变化;其二,各姓氏的聚居地在宋朝时更集中,第一大省的人数常常占到该姓氏总人数的50%以上,随着时间变动,逐渐向周边各省散居。

可能有样本的问题,但是如此看来,趋势应该确实是时间越古,某姓氏分布就越集中。只是1000年之前的文献记载比较少,要考察某姓氏在宋朝以前的分布,主要是通过正史各传的籍贯记载。




  

相关话题

  怎么拯救 张 这个姓氏? 
  为什么波兰沿海没有像德国一样形成大城市群? 
  我国历代版图西北为什么少有以阿尔泰山为界,而多以额尔齐斯河、天山为界? 
  什么名字能拯救「南」这个姓氏? 
  亚美尼亚和格鲁吉亚之间的关系如何,两国人又是如何看待对方的? 
  国外有哪些地方发生过地名雅化? 
  如何按照「安徽」「江苏」「福建」「甘肃」的命名方式,给其他汉族省份命名? 
  各省的第二大城市究竟是谁? 
  为什么会有人觉得日本最棒的地方是妻随夫姓? 
  很多村庄的名字为什么跟村民的姓氏不一样? 

前一个讨论
当你知道斐乐是安踏旗下的品牌时,你还会买它吗?
下一个讨论
如何看待坦克300邀请杨笠作为宣传明星?





© 2024-06-26 - tinynew.org. All Rights Reserved.
© 2024-06-26 - tinynew.org. 保留所有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