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言学其实不研究这个。你说的——我觉得哈——应该是社会语言学方面的东西;研究语法的NLP系语言学中比较基础之部分,而且整个语言学都是在研究语言们的特性(feature);社会语言学其啊——我似乎听语言学家朋友说过——系在研究语言的面貌(LOOK)。
这方面研究之主要——似乎唯1——的样本(Sample)系德语。记得的是,德语获得过士兵的语言、农夫的语言、半宫廷语言、革命的语言、哲学的语言、科技的语言:历史伸展地依次都获得过来。都留下了很多的语料。以及、上述的每个LOOK几乎都可以扯1大篇坡。
发育良好的语言——2如英语and中文——反而没有如此之际遇。
在你模糊地觉得俄语跟C++很像论断之前……我觉得,应该系你突然接驳到Cpp编程语言这样的历史有关。如果你像我这样事后复盘也就是说并非绝对时序地认知
①三极管物理性表达;②门电路逻辑基础;③指令码到汇编助记符;④C(B)语言下接“内存抽象”上通“尽力向人思靠拢”;⑤Cpp尽力在对象化方便and少写ing代码两个方面努力……
你应该很容易理解自己对Cpp的感哙着实偏倒向了一个偏差(bias)因为、the looks of cpp are made from人——面貌如此清晰如此以致你将其作为了参考。
编程语言地说,cpp现在相当式微:unpopular more than自然语言的德语。
非语言学专业,整理一下相关资料,估计错误很多,仅供抛砖引玉:
语言是社会特有的产物,对于个人而言,语言是思维的工具;对于社会而言,是社会发展到一定阶段才会产生的现象。所以感觉个人的思维能力与方式、社会结构复杂程度也会与语言有关系。
从最广泛的意义上来说,所有单词都是符号。语言作为符号的集合,也充当着沟通的媒介,夹杂着太多的社会、文化、宗教、历史等方面的内涵。每个人都会有不同的表达方式,对应着不同的内心逻辑结构和思维方式。每个社会也有着独特的表达方式,对应着不同的社会结构与形态。
语言组成的符号体系,也和语言所表达的个人思维与社会结构体系存在投影关系。
根据维特根斯坦的语言的图像理论,语言表达和逻辑结构存在的投影关系可以总结如下:
而语言与许多文学方面的投影关系,可以表述为“一种符号将文字和感性质量与抽象或暗示的方面结合起来”。
语言与社会结构之间也应该存在着显著的对应关系,比如东方和西方分别形成了汉藏语系和印欧语系,两个语系在语音、语素、语法等方面都有着显著的差异。
构词是指语素构成单词的方式,可分为分析语和综合语。分析语几乎没有词形变化,往往一个词仅包含一个语素,透过语序、助词、句法等方式来传达多元的意义;与分析语不同的是综合语,有词型变化,一个词可包含多个语素。综合语可再细分为两类:黏着语和屈折语。黏着语单纯将多个语素以黏着的方式构词,较容易分析语素之间的关系;而屈折语使用不规则的方式构词,或将多个概念的语素融合在一起构词,因此有时较难分析出原始的构词关系。黏着语的一个子类型是多式综合语,允许极端高程度的黏着法构词(agglutination)。
分析语包括汉藏语系,其中有汉语及东南亚、太平洋、西非,和一些日耳曼语言。屈折语包括印欧语系的大多数语言—例如,法语、俄语、印地语—以及闪米特语族和乌拉尔语族的一些语言。世界上的大多数语言是黏着语,包括突厥语族、日本-琉球语系和班图语支的语言,以及美洲、澳洲、高加索、非斯拉夫语族的俄罗斯的语族。
随着时代的进步和社会的变化,语言体系也会发生显著变化。比如中国的汉字从早期的表意、会意(甲骨文)变成了既表意又表音,现代汉语的形声字占总汉字的96%左右,这些形声字是既表音,又表意的。
汉语也是在民族大融合过程中不断优化升级,尤其是到了近代,通过借鉴西方语言的表达逻辑,推出白话文的普通话,进一步增加汉语的易学性,准确性,高效性。否则,我们继续用文言文的方式交流会异常困难,也不必在似是而非的听书呆子们之乎者也的胡扯。
因此,所有语言都是向分析语的进化,而汉语是进化到最高级阶段的人类语言。
https://www.zhihu.com/question/22935571/answer/799915291
不同语言体系的信息编码率存在显著差异,比如中文相对英文编码率更高。整体感觉汉语相比英语更精炼。
自然语言与计算机语言也存在着很多相似之处。自然语言经常会提到词法、句法、语法、文法。而计算机语言编译原理也会提到词法、语法等等。
感觉两种语言都是为了沟通而存在,只是两种语言沟通的对象不同。计算机语言比自然语言更加严格,对错误的容许程度更低。这是因为人类语言具有显著的内置冗余机制,容许我们使用上下文来消除歧义,而计算机语言几乎没有冗余。所以自然语言需要从统计的角度来自下而上进行理解,而计算机语言几乎已经消除了歧义,可以直接通过逻辑的角度自上而下进行解析。
对于题主的问题:“各国语言和他们的教材或文学写作风格、科研(思维)的风格,有关联吗”
感觉这种关联肯定存在:每个人几乎都是都在自己的语言边界内进行表达,无论是想要表达不理解、不存在的现象,还是语言体系中不存在的内容,都是非常困难的。不同文学、科研风格的人,肯定用语习惯不一样;不同国家的人,文学、科研风格也差异巨大,比如经常听说的法语浪漫、德语严谨等。
但是个人感觉这本质上是一个社会学问题,到底是社会环境导致文学、科研风格的变化,从而反映在语言学的差异上,还是语言学的差异导致了社会表达的差异,从而影响到文学、科研风格?或者是兼而有之,相辅相成?这种先有鸡还是先有蛋的问题,只能等待进一步深入研究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