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科问答小站 logo
百科问答小站 font logo



为什么读不下去《红楼梦》? 第1页

  

user avatar   xi-yun-yong-zhang 网友的相关建议: 
      

读不下去就别读。

你对一本小说没有共鸣,可能是文笔不合你的习惯,也可能是主角无法让你共情。这不是你的错,也不需要校正。也许未来一天你会发现“喜欢上”某本小说,也许这辈子都不会。都是正常现象。

而且这种大世家的事情,没法共情相当合理。毕竟咱们生活中能遇见刘姥姥这一水平的富户就不错了。所以为啥要跟王思聪们共情?

就像我家的人对乡土文学无感。我中学时还拿着小说里的问我爸,小时候在农村是不是这样的云云;然后父上白了我一眼:咱家起码6代没人种过地,我跟你舅下乡都是在生产队当装卸工/爆破手/扫盲班老师......


user avatar   hu-bu-meng-65 网友的相关建议: 
      

大部分同意 @invalid s 的看法,但觉得把读不下去红楼梦归责给垃圾书有些失之偏颇了。

不管是80/90/00后,人从来都是一样人,如果父母素质在逐代提高,自身的审美却一代不如一代,我认为这是绝不能只靠垃圾迷了眼解释的反常现象。更何况,快餐文化或许历史很短,同一生态位的傻乐项目历史可不短——快餐文化确实比需要思考、经验或一定训练做门槛的文化易得,但难道比街机、弹珠、抽烟、赌牌还易得吗?

现代人接受经典的过渡去哪了呢?十几年前还有百家讲坛(质量如何先不说),十几年后只有两分钟速读经典的短视频了,关键的引路人哪去了?是被快餐文化赶走的吗?

明明即使义务教育阶段,也有不少难度适中,趣味盎然的经典作品,是学生在主动拒绝用自己的经验、逻辑或者幻想体会经典作品,还是美育已经彻底失能,学校只能把学生逼得一切为了应试?

世界是非黑即白的不用垃圾文化灌输,小孩子的理解就是这样,但小孩子试图进一步思考,走向成熟、独立,拒绝被单向灌输的时候,我们的社会对这种成长所起到的作用是积极的还是消极的?


快餐文化在我看来,别说主犯,连帮凶都算不上,它只是这个fb社会的风向标罢了


user avatar   s.invalid 网友的相关建议: 
      

很简单:入鲍鱼之肆,久而不闻其臭。


你读惯了那些恶臭的快餐文学,你的见识自然就变得浅薄——浅薄到只剩“好人”“坏人”两层浮皮。

正因为这种浅薄,使得你只能把“大家族”和“罪恶”画上等号、见了“纨绔”就觉得只要“坏人”二字就可以说的完完整整。

于是,在你的世界里,没有灰度,只有黑白二值化:

你再也不知道左侧那幅画好在哪、右侧那幅图又有什么不好。


甚至于,在你看来,黑白分明的右侧那幅图才是优秀的、漂亮的;左侧那幅图是平淡的、无趣的。

至于这副彩色的嘛……那就是大毒草了:


但是,只要是未经戕害的自然生灵——而不是装进罐头、只有二值图像可以看、以至于被阉割了分辨力的缺陷者——他们都更喜欢彩色图片,勉强能接受上面左侧那副灰度图,无法接受右侧那副二值黑白图。


那么,我来试试,看能不能让你恢复点灰度感知吧。


季龙悲怒弥甚,幽宣于席库,以铁环穿其颔而锁之,作数斗木槽,和羹饭,以猪狗法食之。取害韬刀箭舐其血,哀号震动宫殿。积柴鄴北,树标于其上,标末置鹿卢,穿之以绳,倚梯柴积,送宣于标所,使韬所亲宦者郝稚、刘霸拔其发,抽其舌,牵之登梯,上于柴积。郝稚双绳贯其颔,鹿卢绞上,刘霸断其手足,斫眼溃腹,如韬之伤。四面纵火,烟炎际天。季龙从昭仪已下数千登中台以观之。火灭,取灰分置诸门交道中。杀其妻子九人。宣小子年数岁,季龙甚爱之,抱之而泣。兒曰:“非兒罪。”季龙欲赦之,其大臣不听,遂于抱中取而戮之,兒犹挽季龙衣而大叫,时人莫不为之流涕,季龙因此发病。
《晋书·载记第七·石季龙下》


石氏家族的统治,是我国历史上空前残暴的一页。


如果你看那些快餐小说,残暴嘛……简单,杀人,多杀人,无缘无故杀人……哇,好残暴好残忍啊。

嗯,你是不是还会有些羡慕呢?

就好像知乎上就有很多人,一说帝王家就是手足相残父子相杀一样——合情合理嘛。

既然手足相残父子相杀合情合理,那么杀个岳飞,好像也没什么大不了的?


所以,你看,这些垃圾书,能教会你好的吗?

不光不能,反而把你带坏了。

不管它写的多“主旋律”多“三观正”,浮于表面的、脸谱化的善恶评价,实质上缩短了善恶之间的距离、甚至是混淆了善恶本身。

——你看,善是1,恶是0。差一点点善就是恶,屁股一扭恶就是善……

——想要挠你痒处,想要给你感官刺激,善恶之间反复横跳是不是就必须来的频繁而轻易?


二值化的人,要么疲累交加做个傻白甜;要么一撂挑子成了恶棍。

太浅薄,太狭隘了。所以再也没有你的容身空间。

或者说,你看不到世界的丰富层次。


可是,看看晋书这段石家父子的白描,多读几遍,你能否感到石季龙那种“痛到肝颤”的悲凉无助呢?


石宣是石季龙的儿子。他谋杀了自己的弟弟石韬。

虐杀。


石季龙最喜欢石韬。知道石宣虐杀了石韬,他直接痛昏过去。他拿着杀死石韬的刀箭,舔舐上面遗留的、石韬的鲜血,哀嚎声震动宫殿;又把石宣抓起来,铁环串腮,栓到猪食槽上,像喂猪一样喂食。又把石宣绑到柴堆上,拔掉头发、抽掉舌头,像石宣虐杀石韬那样,砍断他的手脚、刺瞎他的双眼、开膛破腹,点火烧死。

烧完,把骨灰洒到道路上,任人践踏;又把石宣妻儿统统杀光。

石宣有个幼子才几岁,是石季龙最喜欢的孙子。石季龙杀了石宣全家,唯独这个孙儿舍不得杀,抱在怀里不放手。

臣下知道这一家人的尿性,知道这孩子留不得。硬生生从石季龙怀中把这个孩子夺走,杀掉。孩子临死都还用小手揪着石季龙的衣服大哭大叫。

石季龙感情上舍不得,却还是知道这孩子不得不杀。

杀完,石季龙就病倒了。


你看,看完这个,你还敢尝试“残暴”吗?

极恶之人,也有人心。

你可以觉得石家父子恶心——我也觉得他们恶心——但这个恶心,因为他们残存的人性而有了厚度。


帝王家没有亲情?

不。他们也有。

只不过,身处权力顶峰,作为众矢之的,他们被置于两种悲惨选择之间。

选择一,保留亲情,然后像石季龙那样,因为爱子之死悲痛发癫、发泄在作案的孩子身上——发泄在他最爱的孙儿身上——痛到自己病倒。

选择二,割舍亲情,成为孤家寡人。天下虽大,再无一个知心人。然后孤独症上身,弄出各种疯疯癫癫、偏激极端的表现来——猴子都需要一个温暖的慰藉,何况人。


皇帝也是皇权制度的受害者。

这句话并不是为皇帝开脱。

恰恰相反,能够认清这一点,你对皇权的认知才有了厚度——才不会傻乎乎的去复辟皇权制度。


而你看的那些垃圾,就它们那单薄的世界观……

你有没有发现,他们不光早就复辟了皇权制度,甚至还变本加厉更进一步了呢?


蠢,所以单薄;单薄,所以……啊,当个皇帝多美啊……尤其我还有系统,金丹晋元婴,元婴升分神,寿命无穷尽……

读读石季龙的故事吧。

沉甸甸血淋淋的残暴,才会彻底打消你的皇帝梦,才会让你发自内心的觉得那种书单薄——浅薄。

浅薄到连童话故事的水准都够不到。


而你,却沉迷在如此浅薄的东西里面。


当然了,石季龙的故事也很单薄。


因为这一家子……嗯,怎么说呢,一家子残暴、浅薄的人渣。

虽然最终虐杀其子、杀戮其孙时,终于有了点人性的厚度——足以使得后来的残暴者戒惧的厚度——但毕竟还是除了残暴什么都没有的黑白照。


那么,会不会有一些正常一些的、厚重一些、色彩丰富一些的影片呢?

有。比如三国演义。


当然,三国演义把诸葛亮写成了妖道。

这是因为,诸葛亮最强的点是他的内政能力和战略眼光;但这东西,那是万万人中都出不了一个——就是我懂,我能讲出来,你看得懂?

没办法。别说诸葛亮了,关羽张飞怎么打仗——侦察、判断、计划、出击、发现更多信息、判断出更多东西、应变、取胜……

这些细节,懂了,那就是将才。

你不是将才,写出来你也不懂。

怎么办呢?

嗯……让士兵看热闹,武将出来单挑!

乒乒乓乓打的那个热闹,你们庄稼人就喜欢看着。


没错。三国演义的战争,那就是庄稼把式。

但庄稼把式也比小白文丰富、有厚度。

尤其它背靠历史,而历史天然承载着无尽的厚度。


那,有没有更有厚度一点的作品?

或者说,不是借助历史、而是直截了当的、深入细致的描绘这个世界的真实面貌的作品?

有。

比如《水浒传》。

但《水浒传》作者所在的层级太低了,在市民-州官这个水平非常详实厚重;但描写战争或者描写省部级以上高官,那就太浅太苍白了。


当然,想看描写战争/省部级以上高官的,你可以读史书。

但史书只记大事梗概,决策过程、日常所做所思,这些一概没有。


那么,有没有层次足够高、却又详尽朴实、上写公卿下写百姓的作品?

要达到这个要求,那就太难了。目前来说只有半本——《红楼梦》前八十回。


那么,为什么题主读不下去红楼梦,原因就很清晰直白了。


因为,题主生活在这样的世界里:


这样的画题主是看不懂的,超出你的认知范围了:

而红楼梦呢,却是这样的画:

人生无常,沧海桑田。说不尽的坎坷,道不尽的苦痛;细想万事皆有因,深究一切都无稽。

深爱过,苦痛过;出豪门,入禅房。人生已淡看,伊人永难忘。


而题主你,拿着放大镜,都没法从《红楼梦》中找到你最喜欢最熟悉的……这个:


那么,怎么样才能读进去《红楼梦》这样的书呢?


1、离开限制你、愚弄你的二值世界——别再读狂拽霸酷小白文、玩表情包了。

2、走进社会,见见各色人等,品一品酸甜苦辣;爱惜你的父母家人,设身处地的为他们想一想。

当然,如果读的进去的话,也可以读一些质量上乘的文艺作品——读万卷书,行万里路,都是获得真知的可行途径。

3、当你在社会上混的如鱼得水、和各色人等都打过交道、尝遍酸甜苦辣之后;倘若仍能保留几分赤子之心,那么这本书你大概就看得下去了。




  

相关话题

  《红楼梦》中抄检大观园,那绣春囊到底是谁的? 
  怎样可以让金钏活下来? 
  王熙凤和贾蓉到底有没有不正当关系,焦大嘴里的“养小叔子”说的是他俩吗? 
  如果《红楼梦》近年才被写出来,会是什么地位? 
  宝钗喜欢黛玉吗,她是橘里橘气的吗? 
  林黛玉的父亲已经死了,按照父算已经是个孤女了,她算不算平民之女? 
  《红楼梦》从通房丫头上升到妾,需要走什么程序? 
  尤二姐怎么做才可以逃过凤姐的毒手? 
  为什么都说新版红楼梦没有老版好? 
  《红楼梦》中的哪句话让你泪流满面? 

前一个讨论
为什么索隐派在红楼梦的探索中被淘汰了?
下一个讨论
有人愿意为大学学生会正名吗,感觉所有人都在喷这个组织?





© 2024-06-26 - tinynew.org. All Rights Reserved.
© 2024-06-26 - tinynew.org. 保留所有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