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生信任感的理由因人而异,就我个人来说,我比较看重细节。
1、语言精确。
律师行业普遍有怕担责任的毛病,经常会讲一些似是而非的话,导致他给你讲的事情你还要人工过滤。
比如,这个除斥期是多久?
有的人说,一年。有的人说,一两年。一两年是一年还是两年?那后面这个律师就比前面那个,不靠谱。还有的人说,法律规定是一年,但是,我要回去看一下你的合同。
更有的律师会说:虽然法律规定是一年,但是咱们合同约定是15天,11月19日就到期了。
那这个答案就更可靠。
如果、可能、大概、我觉得、我认为,这是我们律师讲到法律问题的时候常有的情况,但是,如果你能去掉这些如果可能大概,就会让我觉得很专业。
这里提一下 @王逸然 ,我带着我的朋友(遇到一点刑事上的麻烦)去委托,前后大概花了四个小时。有个小细节,就是客户办了手续之后,王逸然准确地告诉我朋友怎么给犯事的亲友看守所打生活费。我从来也没去过看守所打生活费,没想到还有这件事。律师能告诉我精确的时间,精确的地点,精确的数字,精确的路径,就显得特别专业。
2、有效率。
比如你问他个事情,他说,回去研究一下,回头给你答复,那回去、回头是多长时间?如果他说,下班前,然后没到下午下班,可能中午就给我材料了,我就很舒服。(更多的情况是给你说完就没下文了)
3、复述案情。
我最常问律师的问题是,XX案子现在怎么样了?多数高年级律师能立刻告诉我这个案子的情况,以及未来的计划,而且说得基本就是重点。而多数年轻律师就说不到重点,甚至讲不清楚案情。
无论律师案子多寡,一般都能凭脑子记忆几十个案子的细节(但是超过一定时间的还是会忘,比如一年前)。虽然我们要求100%的工作都有工作记录,但是律师通常是不需要查工作记录,就能告诉你每个案子此时此刻的情况和进展的。
有个别年轻律师,你问他参与的案子,他能做出和项目主管一样的回答,你就能在一群年轻人中发现人才——态度决定一切——或者说,你想成为什么样的人,你就会成为什么样的人。这句话说起来好像很鸡汤,但是只要你挨个问一遍,XX案子怎么样了,你就发现这话特别有道理。
4、有规划。
和第三个问题一样,律师基本都能做到对他未来至少两周的时间安排心中有数,这是为了避免遗忘,无论开庭、出差,一旦忘掉就是事故和灾难。在同时有多个案子(项目)同时开展工作的时候,每个项目都有无数个子任务,一个律师却一次只能做一件事,这就决定了他必须知道每个不同任务的deadline,而不依靠别人。
每个律师解决这个问题的策略是不一样的,有的律师是手写。律协每年都会给律师发本子,这个本子前面会有一个日历(如下图),律师就在这上面勾勾画画,这个本子随身携带。
有的律师是使用手机日历,有的律师会使用苹果笔记本里面那个备忘录,有的律师会用印象笔记。有的律师什么也不用,全靠记忆。这个事情大家都需要做,那么使用工具和不使用工具就是差异性。你可以想象,当所有人都会用工具的时候,一个律师在我这表示自己全靠脑子记,我就不信任他。
但是用笔记和用手机记,差别不太大。有些律师在办案工具这种细枝末节的事情上特别下功夫,但是就我个人的经验,好律师里面不擅长研究办案工具的数量相当的大,擅长研究办案工具的人里面,嘴上说的比实际做的强一些的比例颇高。
从律所的角度说在律师里面推广办案工具是明智的做法,但是律师痴迷于办案工具并且以此为卖点,并不是这个律师业务能力很强的标志。
5、不撒谎、不迟到、不马虎。
作为客户,你没办法在第一面就知道律师是否撒谎、迟到和马虎,但是作为律所负责人,因为长期的相处我就可以很容易知道哪些律师有这些问题。因为这些问题很难改正(迟到相对有可能改变),那么这些律师就不可信任。
撒谎是最破坏信任的,哪怕是只对你撒一次谎,作为合作者就不得不面对一个问题:每次他无论给你说了什么,你也不敢信。
好多年前,我还不是所主任的时候,隔壁部门有个同事平时和我没什么交集,但是偶尔业务上交叉了一次。这个人当着我的面撒谎,给老秦说我之前答应了他可以如何如何。我平时虽然记性不怎么好,但是因为和他之前没有交集,所以非常清楚这话我从来没讲过也不可能讲。这个事情很小、很快就过去了,但是在后面漫长的相处里,这个小事就变成了一个合作中巨大的烦恼,就是我没办法相信他说的任何重要的话:他说他和客户、法官、被告谈好了什么事情,我就要怀疑是不是并没有谈,我担心他仅仅是应付我,我就要另外再想办法核实一遍。
可以这么讲,一旦他习惯撒谎,在项目中他就成为了一个灾难,有他还不如没他,你不得不所有他负责的工作重新做一遍。
一个委托通常要几个月甚至几年时间,如果律师撒谎被客户意识到了,那么接下来的合作信任就会崩塌。所以这里我有个建议,无论对谁来说,坚持不撒谎绝对是做律师的基础。
没干过的事情决不能讲干过,没做的事情决不要说做了,不懂的问题就是不懂,你可以说你回去研究一下,客户实际上是能理解的,但是如果你为了应付这次,不尴尬,不丢脸面,维持这次表面上的和和气气,那么未来一旦谎言被拆穿,就会遇到无数的麻烦。
撒谎无论大小,都是灾难,而破坏律师信任的往往都是一些微不足道的小事。
6、不夸大事实。
律师都是语言大师,在法官面前,他一定要学习如何避重就轻,讲对自己客户有利的话。有时候客户会表达对对方律师的愤怒,说这些律师“睁着眼说瞎话”,我们就劝客户理解。
但是,有些律师会把这种交流方式放到内部。你作为客户也好,作为老板也好,律师会对你“报喜不报忧”,因为他知道一些麻烦的事情,他一旦告诉你,就会引起你的强烈反应,他又不想面对,就选择隐瞒一些情况。
作为合作者,我们首先不能对“风险”太敏感,以至于律师有大事不敢给你说,同时,也要注意很多律师有夸大事实的习惯,有抬高你心理预期的习惯。比如,这次谈判对方态度很强硬,但是律师却给你说有希望,这种做法对客户或者合作者来说,会导致决策上出现错误。有一些律师总是夸大事实,那么我们合作时间长了,就要每次听他说完话再手动挤水,把他讲10分的事情当6分去听,就非常累。
夸大事实,隐瞒不利因素,和撒谎是两个程度的事情,有时候律师为了维持客户关系不得不这样做,所以和撒谎不同,夸大事实或多或少都会存在,主要是程度是否会影响客户决策的问题。
7、及时沟通。
人与人之间反馈的节奏,如果从1~5打分,1分就是他永远不找你,你找他也找不到,就像你作为舔狗和女神的那种关系(他是女神),5就是反过来,他和舔狗一样没完没了的找你。
大部分律师都在2、3、4的区间上,2就是你不找他,他就不找你,3就是大事会找你,4就是有事情他会主动找你,平时也定期和你联系。普通的律师都在2、3这个区间上浮动,好的律师是4,就是他有什么事会主动联系你,甚至可能没事也主动联系你,但是又恰到好处。
律师不愿意和客户联系的原因很简单,就是对他来说,他的舒适圈就是法律事务,一旦他在处理法律事务,他就会感觉自己正在为你提供服务——不需要你知道,只要他知道。和你联系却不是他的舒适圈,我听到最多的反馈是:“如果案子没有进展,联系客户不知道该说什么。”而对于案子的进展,往往就是“开庭”“下判决”“谈判”,这三件事在一个6个月(民事一审普通程序)的周期里总共发生三次,也就是说平均每两个月他才主动找你一回。
而但凡是这个正常的客户,值得打官司的事情往往都是一个持续数年的焦虑,甚至可能就是客户目前7*24小时夜不能寐的主要因素,我无时无刻不在烦恼,你却两个月才和我沟通一次,这样的节奏实在是对不上路子。
而且,越是礼貌的客户,往往越不能得到公平地对待,为什么,因为这些律师太忙了同时对付无数的客户,如果一些客户比较挑剔,经常找他,他就和这些挑剔的客户联系频繁,而把礼貌体面的客户丢在一旁从来不联系。
挑剔的客户虽然律师天天联系,但是依然不对服务感到满意,而礼貌的客户从来不被联系,所以也从满意变成不满意。客户满意的价值,就是客户会给律师介绍案子。客户不满意,客户就不给律师介绍案子。
然后这些律师还没事就在网上发帖子:年轻律师如何解决没有案源的问题?
8、业绩良好。
可能这一点不太适合客户,但是很适合老板。同事反馈可以让我们掌握一定的信息,更多的时候,实打实的业绩更令人看重,比如打赢了不可能赢的官司,一次两次是运气,次数多了就是“结案率”,“好评率”,还有更简单粗暴的指标,就是这个律师获得“二次案源”的数量。
当然,这些周期都比较长,我还有个更简单的法子来评价律师的优秀程度:“橘子指数”。
律师办业务的时候,客户经常会给律师一些小礼物,最常见的是水果。这些年我们收到过各种类型的水果礼品,葡萄、橘子、荔枝、螃蟹、茶叶。一般律师出差回来回到办公室,客户送的礼物数量很可观,拿回去一个(家)人根本吃不完,就会在办公室分给同事。哪个律师给同事分的水果次数多,就说明这个律师比较优秀:还有什么比客户的反馈更说明问题呢?
这也是为什么很多律所喜欢找一面墙挂锦旗。但是锦旗不太能说明问题,因为只要以年为单位,律所收集锦旗铺满一面墙实在是太容易了。我想如果饭店愿意,他们也可以挂一面墙的拾金不昧。锦旗之所以多是因为不能吃掉,但是锦旗没有桔子频繁。
9、经验丰富。
什么叫经验丰富呢?就是当我遇到新问题的时候,我要打电话问一个我认为知道这事的律师。这个律师必然是不管我问什么都可以立刻回答而不需要研究,这就是经验丰富。有同样的资历,办同样多的案子,却不一定得到同样多的经验,就是因为有的律师办案子就是走个程序,而有的律师会认真研究。比如这次遇到一个A案子,涉及到B问题,解决B问题可能有CDEFG五种方法,而律所通常是ABC,那么有的律师就会研究DEFG,有的律师却不会。于是当你有一个a案子,涉及到b问题,却要使用DEFG的时候,不同的律师回答自然不同。
10、能谋善断
有些问题,是个完全的新问题,比如说,涉及到房产税的问题,在全国没有很多先例,纠纷也极少,既没有律师办过这方面案子,也没有判例可供研究,这就完全需要律师的创造性、智慧、决策能力来解决问题。或者有的问题是老问题,但是已知的手段都用光了,需要新的思路,这时候就很考验律师的上限。
同样资历的律师,你的经验是95,他的经验是97,在经验上很少有大的差异。但是在解决问题的能力上,差别就会比较大了。
除了少数可以简单复制的法律服务产品,律师每天都会面对他不熟悉的情况,最少客户会不停的假设各种问题来考你。被告、法院也不是死物,他们是活人,活人就会不停的有各种各样的骚操作。比如该立而不立的案子,比如意想不到的新诉讼。
面对新的问题如何应变,遇到不懂的问题如何研究,这些都比较考验律师的上限,也是行业里比较稀缺的资源。掌握这些资源,无论是对律所也好,还是对律师也好,或者说对客户也好,这都是客户花钱希望能买到的东西,而多数情况下,一般的律师提供不了。
11、办事能力
因为同一件事,不同的律师去,效果完全不同。就比如开庭。有的律师开庭客户就非常满意,有的律师开庭客户就不满意。比如谈判,有的律师可以谈出很好的条件,有的律师总是拿不到好结果。这些都是个人能力。
我讲了这么多,可能还有很多因素都没说到,但是我觉得也没必要继续说下去,这里面很多因素都是基于长期合作,对彼此十分了解和熟悉才能实现的。
如果是普通人,你不是所主任,不是律师的老板,你和他们不熟,你第一次遇到法律问题,随机的找律师的话,你基本上只有依靠印象。
每个客户的需求、喜好都不同,文化程度不同,有的客户理性 ,有的感性,有的圆滑,有的木讷,每个人对于“好律师”的理解都不完全一样,产生信任的点也不一样。
我接触的律师里面,在给客户留下“好印象”这方面,也是因律师而异:有的律师,特别擅长搞定40岁左右中年农村妇女,有的律师,就特别受男性码农的青睐。有的律师,特别受体制内人士的欢迎,而有的律师,基本只和大学应届毕业生合作。
有一些律师可以同时处理多种不同的客户,根据不同的客户改变自己的语言和表现,给客户留下“好印象”,俗称,见人说人话,见鬼说鬼话。这类律师往往还有个特点,就是可以准确地把握客户的心理。这个技能在洽谈业务时极为可靠。
应届毕业生,几乎没有具备这个技能的。这是性格结合一定的社会阅历产生的,并且,不是100%获得的技能,就是说有很多人一辈子都没办法掌握这个技术。这个技术有一个延伸,就是通常律师可以在一次沟通后,准确地记得在场每一个人的身份和姓名,过目不忘。
很多年以前,我有一个同事,北京人,之前是做理发师的,来律所的时候,她还在实习期,三十多岁。你们可以想象,一个北京人,又是资深的理发师,她得有多会聊天。每天中午吃饭的时候,这个姐姐带着所里一群女实习律师妹妹们在办公室吃东西,你离得老远就能听到“咯咯咯咯咯”的声音,就是姐姐讲段子,把妹妹们逗得喘不过来气。
这个姑娘有多厉害呢?她只需要扫过一眼,就能把会场上几十个业主的姓名全部记下来,而且能准确地把握每个人的性格特点,心里在想什么,她给你讲的都是:谁谁谁听到律师讲那句话的时候背挺起来,谁谁谁之前一直打瞌睡,什么时候眼神发亮,都是这种细节。
反过来,客户对她就特别信任,客户会愿意讲话给她听,不需要讲什么法律,光靠人与人彼此的交流就能让客户产生信任,以至于她这个姐姐和跟她一起吃午饭的妹妹们产生了巨大的差异:Tony律师的降维打击。
年轻的同行们一定要明白一个道理,就是不要妄图培训客户,让客户去学你的思维方式。作为服务行业,律师要学会适应客户的需求,不要总想着自己很了不起,总想着表达自己的所思所想。
尤其是当你法律也不怎么样的时候——你不用讲请求权基础,法官比你更懂更专业,客户虽然没有你专业,但是如果你凭你的三脚猫功夫打动不了法官,那么你只是自我陶醉。
杨笠有句话,很嘲讽,但是很适合这种情况:他们这么普通,为什么如此自信。
客户听不懂你讲的那些事,正如姑娘们不明白你拿到五杀有什么好沾沾自喜。在高手眼里,你偶尔拿到个五杀其实普普通通,在姑娘那,也不知道你在得意什么。你自己喜欢你就觉得别人也喜欢,这是个很大的误会。
律师不能一辈子停留在自己的水平上得意洋洋,要随时保持成长性,无论是年轻还是年老,一旦你的经验锁死了,那么你的发展也就锁死了,知识和经验随着时代的发展都会快速的贬值。现在的你,能符合客户需求吗?这是要画一个大大的问号的事情。现在的这个姑娘,以后一定是你的媳妇吗?所以这不是一个我用什么话术,我怎么忽悠她,我怎么对答如流,不是你掌握了几个窍门,她就是你的人了。毕竟,我们年轻的时候,总有一些遗憾。
对于客户,你律师也曾经是个普通人,但是客户从来没有一天是个律师,所以大部分客户是无法(用你的语言)理解并读懂你的能力如何、经验如何、资历又如何。我们经常遇到的问题是,律师在能力不足的情况下,总是想给客户留下一个“专业”的印象,把一个简单的事情越说越复杂。
姑娘问你五杀能买房么?五杀能送化妆品吗?你五杀能证明你活儿好吗?
这时候你不要去解释老干爹拿了世界冠军一个人得到多少奖金,你也不用解释你的赵云的二技能是什么玩意,不用讲腾讯是多么伟大,更不用分析刚才千载难逢的五杀中你做对了什么。
你不如扔下手机告诉姑娘,五杀不能买房,但是我可以先带你下楼转转,聊聊咱俩的未来。
不要整天想着泡新的姑娘,要多回头看看自己的身边人。已经委托的客户尚且不信任你,新客户又怎么可能信任你?
主动给老客户打个电话,就是我们改变自己,建立信任的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