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集癖大概算是人类的一个天性吧,钱币恰巧是有(或曾经有)价值、有趣味性、种类比较多样的一种可收集物。收集古币的行为不止近现代有,古代也存在。七十年代陕西西安何家村出土过一个窖藏,里面除了部分金银外,还有很多不同时代、不同国家的钱币,比如中国春秋时期的齐刀币,汉代以来多种五铢钱,南北朝各国钱币,萨珊波斯银币,东罗马希拉克略的金币,日本和同开珎,西域高昌国的高昌吉利等,陕西历史博物馆为这些文物举办过特展。
这些钱币除了金银类,其他在唐代的中原无流通价值,只能理解为窖藏主人出于兴趣收集的。
无独有偶,古人收藏钱币的行为在国外也有不少记录。比如罗马的屋大维有时候会收集异国钱币,作为自己功业的见证送给朋友。小亚细亚还出土过一个窖藏,包含一百多枚不同的古典希腊和希腊化时代银币,来自五十多个城邦或地区,也很可能是窖藏主人有意收集的。
到了稍晚的时代,比如文艺复兴后,或中国宋明以来,收集钱币慢慢成了上流文人雅士的一大爱好。宋代藏书家董逌(you)著《钱谱》(已亡佚,只以摘录形式零星存在于别人的著作里),南宋博学鸿词科状元洪遵著《泉志》,这些人本身也是研究古钱的大家。
在欧洲,十五六世纪开始贵族和国王普遍收集钱币,某些名家经手过并流传至今的钱币可能卖到正常价的几倍。比如北意大利豪族Gonzaga家族既收藏又著述,他们会在自家收藏的钱币上打一个微小的徽记。
近代之前,受限于社会发展水平,收集这类东西成本很高,非普通人可以承受。但现在如果不追求珍品,普通人也完全可以承担得起收集古钱币这一爱好,玩的人自然越来越多了。
话说,百度贴吧里的古币吧是目前存活的部分兴趣爱好类贴吧之一,有早期贴吧遗风,想学习古钱知识的朋友值得去看一看。
门槛低,这是最主要的一点。
其次,同等花费的藏品,如果用来买钱币,包含的信息量或者满足感相对其他类目要大。无论是单纯对某些历史事件或者历史人物感兴趣,还是对艺术史、经济史,甚至冶金铸造史等专门史感兴趣,都可以通过钱币来感受。
怎么讲呢,书画瓷器之类大项可以理解为硬菜,钱币类大多是街边摊小吃,或者说外卖比较合适,能填饱肚子,花不了几个钱,有的还挺好吃的。硬菜再好吃,也没法天天吃,钱包招架不住…当然钱币里硬菜也不少,但总体还是平民收藏。大部分币商到后期钱包招架得住,就转型去搞铜镜、青铜器了。
记得90年代几乎全民集邮,当时邮币卡市场的火爆程度是如今无法想象的,其实就是这些类目门槛低…大家找个乐,还能稳定升值,花的不少,但不至于亏钱而已…
现在邮币卡市场越来越冷清,电话卡基本没人用了,也没人收藏了…邮票嘛,还是有人玩的,不过新玩家越来越少…也就钱币依旧保持坚挺的行情,相比之下还是钱币收藏的底蕴相对深厚一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