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我们生活的直接目的并非受苦,那我们的存在就是世界上与其目的最不相符的东西。
痛苦和不幸是生活的常态,而非特例。
历史向我们展现了列国的存亡,但除战争与骚乱以外别无可述,和平年代只是偶尔出现的短暂间隙和插曲。同样,个体的生命也是无休止的斗争,不仅是与譬喻意义上的欲求和无聊的斗争,更是与他人实实在在的斗争。环顾皆是敌人,争斗永无止息,他至死仍剑不离手。
这样如影随形、无穷无尽的悲苦不但充斥人生,而且毫无意义,它具有纯粹的偶然性,没有必然的原因,不任允诺何必然的结果。
更要命的是,你于苦难,如一苇叶于旋涡,没有躲避的资格。
疫情、经济危机、失业潮,像一把把斧钺,从外部敲碎你平静的生活。
在纠缠我们的种种苦恼中,时间的逼迫是重要的一个。时间从不容我们喘息片刻,而是执鞭追赶,有如监工。除非我们被交付给无聊,否则时间不会停止迫害。
二十岁身无分文,三十岁一无所成,四十岁华发已生。
稚子鸣啾,父母白头,时间流逝带来的焦虑扑面而来。
弱冠之时,我们坐在未来的人生前,如同孩子坐在戏院的幕布前,对将要发生的一切满怀欣喜,充满期待。幸而我们并不知道上演的究竟会是什么。因为对知道的人来说,孩子有时就像蒙冤的罪犯,被判处的不是死刑,而是终身监禁,而他们对刑罚的内容还毫无察觉。虽然如此,每个人都渴望活到老年,到那时候他就可以说:“今天很糟,还会一天天糟下去,直到最后糟得不可救药。
即便是认为生活尚可忍受的人,活得越久,越会清楚地了解,生活就整体而言是一个挫败,不,是一场骗局。如果年轻时的好友多年后重逢,过去时光犹在眼前,那相见时两人心中涌起的最强烈的感觉就是对人生彻底的失望。
在青春岁月玫瑰色的黎明下,人生曾多么美好,它曾许诺很多,如今却鲜少兑现。
要有效地指引我们的生活方向,最有用的是调整自己,把世界当作赎罪之所,流放之地。
世界是地狱,人一方面是受苦的灵魂,另一方面又是地狱里的魔鬼。
这样的观点能让我们不再愤慨地看待大多数人所谓的弊端,如道德和智力的缺点,以及由此表现出来的奇怪景象。
相信世界本不该存在,因而人也不该存在,这事实上会教会我们彼此宽容:置身我们这样的处境,又能对他人作何希求?因此真该考虑一下,人们见面时的问候不应该是“先生”,而应是“同病相怜的兄弟”。
这听起来虽很古怪,但切合现实,让我们看清他人,提醒我们最必要之事:宽容、耐心、忍耐和慈悲,这些是我们每个人都需要也都应当给予的。
平静是人与绝望达成的约定。
引文出自叔本华《随笔集》
我理解里,因为中国发展太快了。
这说起来你们可能觉得离谱,但是事实就是这样。大量引入外资和外来技术开始后经济发展太快,在这种高速发展下做技术导向企业就是不可能的,你做技术带来的增长率远远赶不上加了外资杠杆的竞争对手的增长率。
哪怕企业真的技术强壁垒高能活过竞争,企业里的员工也必然要被大量挖角,因为员工在这种环境下理性选择也是赚快钱。2000年赚了1000万的和2000-2020每年100万收入的在2021比资产时前者几乎无悬念完胜的背景下,没人会有心思在一家公司搞什么技术的,必然都是想着快,抄,上,做出影响力,跳槽,收入翻几倍,下一轮。
等中国也一年增长两三个点,利率接近0,普通搞技术的可以30混到60的时候,这种公司反而会更容易生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