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益相关:做过且正在做自监督学习相关研究,认识本文的一作,并且讨论过近期发展趋势。
一句话评价:MaskFeat提供了一条新的线索,让我们能够审视手工特征在生成式模型中的作用。
但是,从整体看今年这波自监督学习的工作(包括但不限于BEIT、iBOT、MAE、SimMIM、PeCo、SaGe、MaskFeat),我感受到的迷茫比希望要更多一些。
下面简单解释一下我的观点。限于个人水平,很多看法并不全面,还请轻喷。
自监督学习,本质上就是要解决一个问题:新知识从哪里来?过去几年,业界经历了基于几何的学习方法(包括预测patch相对位置、预测图像旋转角度等)、基于对比的学习方法(包括instance discrimination、feature prediction等)后,终于开始回归最本源的,基于生成的学习方法。然而,在基于生成的学习中,我们必然面临一个核心问题:如何判断生成图像的质量?
这个问题,我曾经在之前的文章https://arxiv.org/abs/2105.13978中讨论过,文章大意可参见上面的知乎链接。我的观点是:解决图像质量判断问题,等价于解决新知识从哪里来的问题,也就等价于自监督学习本身。在我们用各种方式扰乱输入的情况下(包括我一直倡议的对图像信号做压缩),像素级评测恢复效果显然不是最佳方案。相信这个道理大家都懂,但是大家是如何做的呢?看看近期的工作:
然后重点来了:根据我们的研判,上述几种方法的效果,其实没有很本质的差别。这波工作只所以能够达到看似很高的性能,关键在于vision transformer的应用,以及它和masked image modeling任务的绝妙配合。当然,一组组优秀的参数也是功不可没的。
这意味着什么呢?视觉自监督领域做了这么些年,从最早的生成式学习出发,绕了一圈,又回到生成式学习。到头来,我们发现像素级特征跟各种手工特征、tokenizer、甚至离线预训练网络得到的特征,在作为判断生成图像质量方面,没有本质区别。也就是说,自监督也许只是把模型和参数调得更适合下游任务,但在“新知识从哪里来”这个问题上,并没有任何实质进展。
诚然,大家可以说:视觉自监督不需要学习任何知识,只需要拟合给定数据集的分布,使得下游微调更方便即可。可我总觉得,这不应该是自监督所追求的唯一目标。
道阻且长!
为了使生成式自监督预训练发挥作用,BEiT( https://arxiv.org/pdf/2106.08254.pdf)中提供的一个insight是"pixel-level recovery task tends to waste modeling capability on pre-training short-range dependencies and high-frequency details",具体到每个工作,大家的解决办法都不太一样:
基于BEiT中提出的masked image modeling (MIM)预训练任务,可以发现目前的绝大多数工作都是从上面说的这个insight去提升自监督效果。问题中的提到的MaskFeat验证了人工构造的HOG特征,也可以起到很好的效果。希望未来有更形式化的工作,去指引大家创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