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科问答小站 logo
百科问答小站 font logo



孔子主张“杀人成仁”,是说在生命价值与道德价值相冲突时抛弃生命选择道德,那去救人属于道德吧? 第1页

  

user avatar   fan-fan-91-21-65 网友的相关建议: 
      

总有有一个合适的环境才能说明问题,毕竟道德对对应的是社会,属于社会学范畴。

既然是社会学

这个问题里只有两个人,这时候他们的身份就不重要。

人与人之间是平等的。

即便是平等的,也不平等

因为他们信念不同,这就和学渣与学霸差距一样

在一个只能活一个环境下,如果客观条件相同,具有信念的人生存几率一定大于没有信念的人。

比如郑州水灾,有一个困在地下车库五天五夜,被救出来时候,他自己说,在最困难时候,老婆孩子是他活下去唯一信念,最后坚持到获救。

社会是由人群构成,道德是统一文化的人所守护的公共标准。

如果不存在社会,或者是社会人群是不同文化背景的人组成,那么道德将不复存在。

如果没有道德可以存在的基础,孔夫子困陈蔡时候,不是一样给啥吃啥,哪有那么多食不厌精的穷讲究。形如丧家之犬。

作为社会学儒家学说,他的正义性存在于统一文化社会之中。

就和穿衣服是一个人基本道德认知。

如果一个人困于热带岛屿上,请问他每天穿的得体有什么用?不如赤身露体,还方便下海捕鱼,摸螺蚌。

即便是两个人,也是一样

但是三个人就不同了,至少在大家一起时候,还是要穿衣服的。

而到了三个人以上,即便是下海采集,也会穿上衣服有所顾忌。

而如果这些人都不是一个文化背景,绝大多数人都不穿衣服,你也可以从众,放弃穿衣服。

但是也会有人不从众,他坚持自己道德体系,善于领导众人找到食物。而这样的人就是君。

他公平的待每个人,你自然会听从他的领导,并且愿意为他牺牲。因为你的牺牲带来是更大的收益,你的后代会以英雄子孙而被善待。

反之,你可能就会先杀了这个君,反正他不死你也得死。既然只能活一个,那就活自己。

而这一切,都是需要有统一文化之下的人群才能实现。

如果一开始,就是对立的两个人,可能谁愿意吃人肉,谁更狡猾可以欺骗过对方,谁才能活到做后吧!




  

相关话题

  中国人强调孝顺,西方人则没有孝顺的观念,那么我们应该孝顺父母吗? 
  如果人人都把孔子说的全部做到世界会变成什么样? 
  针对道德,有没有可能建立一套类似的“法律”,就像每个人的行为受制于法律的约束一样? 
  举报行为是否正义?举报的边界在哪里?什么样的情况下才能行使举报的权利? 
  为什么大家对网上的求助信息都无动于衷呢? 
  「父母在,不远游」在当代还适用吗? 
  为什么建国初期各种破四旧,反传统文化,批判孔子等等,几十年过后,现在又开始提倡和发扬传统文化了? 
  从姚贝娜太平间被偷拍事件,你对公共新闻的看法是怎么样的?新闻可以脱离道德,独立客观存在吗? 
  什么才是真正的善良? 
  如何看待女子当街扇母耳光路人看不下去一脚将其踹倒? 

前一个讨论
同学说让冲厕所是道德绑架,该如何回复?
下一个讨论
李白未成名之前,中国最出名的诗人有哪些?李白心中最好的的诗人又是谁?





© 2024-06-03 - tinynew.org. All Rights Reserved.
© 2024-06-03 - tinynew.org. 保留所有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