珊瑚礁遭到破坏确实很让人心痛。
我觉得,人类为此可以做到的事情有:
以上。
中午刚看完今天的快手和央妈合作同步的南海种珊瑚直播,来说说这个问题。
从生态价值来看,只占据海洋总面积0.27%的珊瑚礁对海洋生态有着极其特殊的价值,这片“海底热带雨林”依靠复杂的生态结构,孕育了目前已知海洋生物的1/4,数以亿计的珊瑚虫为更多的海洋生物提供食物和栖所,在动物界的34个门中,至少有32个涉足于此。
甚至许多陆生生物也在享受珊瑚带来的便利:得益于旺盛的生物生产力和密度,南太平洋岛国地区的珊瑚礁每年/每平方米的水产累计产量可以达到15吨的惊人高度,如果考虑到珊瑚礁还是许多大洋性鱼类的产卵场和“幼儿所”,那么从某种程度上,在其他水域捕捞的海产品中也有部分要归功于珊瑚礁的贡献,以此估算,珊瑚礁至少为全球近10亿人口提供了主要蛋白质来源。
珊瑚礁还有削弱海浪抵御风暴潮的能力。2014年的模型计算发现,发育成熟的珊瑚礁可以削减97%的风暴潮能量,直到今天,还有至少2000万热带岛屿、沿海居民享受珊瑚礁带来的强大保护。
而在日益受到关注的气候变化领域,珊瑚礁原本也在充当气候变化刹车器的作用。生物将自然界的碳固定下来的过程称为碳汇,森林吸收碳就是最广为人知的碳汇案例,但大多数植物固定的碳会因为木耳等木腐菌的分解重新回到大气中。珊瑚则不同,它们通过虫黄藻获取碳并以石灰质骨骼将碳固定,这些骨骼需要数百万年的时间才会重新回到大气碳循环里。和森林相比,珊瑚固定碳的效率也更高,仅占全球海洋表面积0.27%的珊瑚礁占据全球碳酸钙沉积量的四分之一。
而在今天,身为气候变化的刹车器,珊瑚却也正在被气候变化的车轮无情碾过。我们印象中的珊瑚应该是五彩斑斓的,但这其实不是珊瑚虫的本色,而是由共生的藻类——虫黄藻Zooxanthella造就的。这些藻类在珊瑚虫幼体时代就进入其体内,日光充足的时候,虫黄藻进行光合作用,间接为珊瑚虫提供能量,夜晚的时候,珊瑚虫以触须捕食,同样也滋养着虫黄藻,二者的合作是构建珊瑚生态体系的基础。
但虫黄藻是一类对环境温度、光线和酸碱度极其敏感的生物,当这些变化来临,珊瑚体就会失去这个至关重要的合作伙伴,这让珊瑚在今天的气候变化大环境下备受威胁:气候变化不仅影响大气,也在重塑海洋——在1971年到2010年间的统计表明,超过93%的累积能量增量被海洋吸收;人类活动主导的大量温室气体排入大气后,又大量被海水吸收,如果按照目前的二氧化碳排放速率,本世纪末的表层海水pH值将从目前的8.1-8.2降至7.7-7.8,下一个百年甚至会达到7.3-7.4;更不用说愈发频繁的厄尔尼诺等极端气象会带来的短期剧烈影响了。温度、酸碱度等的变化对海洋生物影响极大,一些水母为了躲避升温,甚至将栖息地向高纬度迁徙了10个纬度,但水母和鱼虾尚可以通过游动的方式暂避,完全定着的珊瑚虫却毫无招架之力。部分珊瑚在失去虫黄藻后还可以依靠自身滤食苦撑一段时间,如果是由厄尔尼诺的短期白化,它们还有复苏的可能,但是如果白化时间过长,失去了虫黄藻这个能量供给者的珊瑚虫就很难生存下来,珊瑚虫死亡后,原有的位置可能会由藻类填补,这个珊瑚生态就算是崩盘了。
根据统计,从1980年到1998年,发生了至少370次局部白化事件,这其中有相当一部分的白化程度不深,珊瑚在随后又得以自然恢复。但1998年,由于厄尔尼诺现象导致了第一次全球性的珊瑚白化,直接造成了15%的珊瑚死亡,此后一直到2010年,又发生了多次全球性的白化,以及多达3700次局部白化,可以很明显的看出,白化的频率和程度都加剧了。
气候变化并不是珊瑚所要面临的唯一威胁,近些年来被广泛提及的海洋微塑料污染,也已经在珊瑚礁显现恶果,澳大利亚疾病生态学家Joleah Lam发表于《自然》的研究表明,在缅甸到澳大利亚之间的海域,至少有110亿块塑料碎片进入珊瑚礁范围,大块塑料会缠绕在有复杂枝杈的珊瑚上,直接影响虫黄藻的光合作用,容易吸附病菌等污染物的小块塑料,被珊瑚虫吞入体内后可能导致一种珊瑚疾病——黑带病,其患病风险从正常的4%激增到89%。此外,热带地区的底拖网捕捞也会对珊瑚带来直接伤害;为满足水族需求、工艺品加工需求和食用需求而开展的活体珊瑚和砗磲(珊瑚礁生态的另一类标志性物种)开采也对珊瑚礁影响深远;而过度渔业捕捞导致的珊瑚礁掠食性鱼类骤减,也为海星和藻类的爆发提供了更大的可能,而进一步恶化的气候变化又加速了这些“珊瑚杀手”们出现的频率。
如此来看,挽救珊瑚礁,其实是十分急迫且重要的。
但和陆地上的林地、河流不同,海底的环境变化更不直观,在普通百姓脑海里的印象也更模糊,即便是珊瑚这样的明星物种也是如此,更不用提珊瑚所面临的的几大威胁——不管是气候变化、塑料或其他废弃物处理、渔业的可持续发展——往往还都是全球性的难题,这就让拯救珊瑚这个迫切需要付诸实际的任务很难操作。
不过尽管如此,我们依旧可以有所作为,在政府间层面,国际渔业管理领域对非法、不报告和不受管制的渔业活动(简称“IUU”)的打击力度正在加大,其中涉及珊瑚礁的IUU打击力度更大;在气候变化问题上,尽管前路坎坷,但也有我们中国这样的重要经济体做出了碳达峰和碳中和承诺。而对于我们个人而言,至少可以做到拒绝珊瑚制品(也包括来自珊瑚生态的砗磲制品)的购买,也可以身体力行的减少随意丢弃塑料制品入海、减少个人生活中不必要的能源浪费。
但要我说,最重要的举动其实是对珊瑚生态保持长久关注。其实近些年已经多次出现过这样的活动,只在今年,就已经有一家快消巨头在国内组织过认领人工增殖的珊瑚活动,两三天前无穷小亮探访厦门海洋三所,也和 @李琰 进行了一次精彩的珊瑚科普传播,今天上线的快手珊瑚直播落地,以及这次直播所展示的快手和爱德基金会合作的“快手珊瑚”项目,其目的也是为了引导民众对珊瑚的关注,引导大家参与到珊瑚保护活动力来。一个人的关注看似毫无力度,但全社会的关注往往是推动改变的重要一步,当越来越多你我这样的普通人开始关注珊瑚生态,对珊瑚的保护力度就可以达到更大的力度,困扰珊瑚的这些难题就可能更快的解决,珊瑚面临的威胁就可以真正消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