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浒传》的主要人物的起点都太低了,比不得《三国演义》的人物。
刘备的祖父是涿郡范县县令。因为父亲未出仕又早亡,导致幼年刘备没有生活来源,只能与母亲搞手工业维持生活。“织席贩履”说明生活困难,但不代表起点低。
事实上少年刘备就已经表现出人格魅力,得到族叔资助出外访学(族叔待他比待亲儿子还好,婶都不乐意了)。刘备的向下结交能力与宋江类似,收拢了一批富商与边地武人,并与其中最优秀的二人结兄弟之义。但他的向上结交能力是宋江不能比的,拜大儒卢植为师,与公孙瓒同学。
凭借这些资本,刘备拉起一支队伍,立下军功,兜兜转转地当了一些县尉县令什么的。期间保护毌丘毅,甚至很可能此时就认识了曹操。
在此之后公孙瓒混整了,刘备投奔他,最终当了平原相。平原相是与郡守平级的职位,在水浒传的北宋时代相当于知府。此时刘备三十岁出头,应该比宋江出场时岁数小。这就是向上结交起的作用,宋江拼搏一生都不可能得到这种机会。
陶谦去世后,刘备领徐州牧,时年三十三岁,仍然可能比宋江岁数小。东汉的州牧,在北宋时的平级官职应该是经略使,也就是种师道(小种经略相公)那个官职。
与此相比,宋江自杀之前,最终的官职是武德大夫、楚州安抚使兼兵马都总管。楚州安抚使大约与平原相级别差不多······
什么叫别人的起点是你的终点啊!
宋江是很有野心的,也深恨自己出身不好只是个小吏,考不了科举当不了官,而刘备用人是不看出身贵贱的。
所以,宋江为什么要把刘备手底下的人都挖过来啊?不赶紧跑到刘备那里去供职,算宋三爷大脑短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