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科问答小站 logo
百科问答小站 font logo



2021 年台湾地区人口出现负增长,全年出生人数创史上新低,这意味着什么?会对两岸经济造成什么影响? 第1页

        

user avatar   unknown-96 网友的相关建议: 
      

怎么生得起?生来花二十年劳力费财给民进党政客免费培养实现个人野心的工具还是当作养一帮莫名其妙“邦交国”的人肉电池?民进党当局为了政客的脸面,牺牲岛内民众的福利,大量援助没有共同利益基础的“邦交国”和可能与之建立关系的第三世界穷国,甚至出钱资助其国民到台湾留学,在日常事务上给与其在台侨民高于普通民众的地位。这种行径是对岛内民众的背叛,是对国家利益的出卖,它无法换得真正的盟友,无法惠及岛内民众,只会进一步加大岛内民众的经济负担,加速台湾企业外流,降低民进党当局的公信力。奉劝台湾当局停止此等卖国买办行径,把更多的开支花在改善岛内民生上。

虽然台湾的人均GDP已经达到接近3万美元的发达经济体水平,但是由于社会财富大比例向军事和维持“邦交”倾斜,长期花费巨资对那些贫穷落后的“邦交国”进行援助和援建,并采购美国武器以求“军事均势”,与同等发展水平的韩国等经济体相比,台湾的税负长期偏高,社会福利和居民收入长期偏低。高企的税负导致台湾企业成本畸高,只能依靠压榨劳动力才能维持运作,因此台湾的平均工作时长也远长于韩国日本。台湾在同等经济体中贫富差距非常大,社会保障也很糟糕。台湾的农民在2020年才正式获得养老金,此前一直存在老年农民还需要干农活和进城卖菜才能维持生活的状况。台湾山区的原住民一直面临种族歧视,他们的儿童受到的教育很难和城市相比,而且营养状况也是靠芋头野菜之类的充饥。台湾宣称医疗保障世界第一,然而除了部分医疗项目由于政客宣称功绩的需要而基本免费外,大量高新技术的医疗项目是自费的,总体自费项目为36%,比韩国更差。对于患癌症等严重疾病需要新药的患者而言,负担还是非常大。

台湾的公共服务如能源、交通等行业的公有制企业大量向与政客关系密切的关联企业输送利益,导致价格高昂而且连年亏损,需要使用财政予以补贴。台湾当局采购的基建项目也是一个利益输送渠道,台湾很多公共开支的去向无法查清。作为回报,这些关联企业再去以其中很小一部分不当收益收买选民,向政客输送政治利益。由于政客和企业形成了稳定的利益同盟,政客自然会在劳动法之类问题上睁一只眼闭一只眼,在韩国等地屡屡允许大规模罢工维权,屡屡对剥削行为予以巨额罚款甚至追究刑事责任的情况下,台湾当局竟然公开为台积电等严重违反劳动法超时工作的企业站台,使用各种方式阻碍罢工的审批,去年台湾罢工次数为发达经济体中最少的。当然,台湾当局默许企业违反劳动法的另一个原因在于如果严格执行劳动法,那么用于军事和维持“邦交”的高昂税收将导致企业毫无竞争优势,就会导致企业的外流和失业。民进党当局对于民众法无禁止即可为,公权力法无授权不可为的原则也不能遵守,大量大陆企业成为其政治秀的代价,被强行驱离,这无疑会造成投资信息的下降和失业。就这样,民进党当局竟然妄想把民众的子弟当做炮灰和人肉铜墙铁壁,要求他们与岛共存亡来维护其私利。

与之相反的是,台湾当局对“邦交国”和一些不知名的第三世界国家却非常慷慨。在台湾,你只要不是大陆人,任何一个国家的人都是高人一等的。巴拿马的留学生到台湾留学,每月奖学金为一千美元,一年大概八万人民币,而且如有违法犯罪一般得以从轻发落。台湾当局各部门对于这些外侨也是另眼相看,十分关注其评价,一般都会尽力满足其要求,即使疫情期间入境隔离也是专人服务。即使是来自穷国,外侨在台湾仍然能够凭借肤色获得女性青睐,台湾当局对此默许甚至鼓励。外侨在台逆向歧视本地人的事例屡见不鲜,然而最后往往无疾而终。台湾外交经费达到295亿新台币,在财政中占比百分之2,仅对一个洪都拉斯就大方提供三亿美元无息贷款。

然而,这样就能换得真正的盟友吗?这些第三世界“邦交国”与其他国家没有共同利益,他们往往有奶便是娘,谁给钱多就听谁的,有人给钱更多就会翻脸不认人。他们和台湾除了都是实行西式制度外,价值观等千差万别,根本没有任何共同语言。如果算上新南向政策,那么还有一个共同利益就是都反对大陆。台湾当局对他们而言不过就是个冤大头罢了,只要短暂承认台湾当局,就如同获得了提款机的密码。然而这些援助最后往往成为了当地军阀的豪华宫殿和武器弹药,而不是当地贫穷民众的食物。军阀们有了这些武器可以进一步争权夺利奴役民众,当地民众自然不会感念这些加重他们苦难的援助。

虽然台湾自称为民主体制,然而实质上这只是一个具有欺骗性的幌子,政客们本质仍然是把民众视为获取政治资本和经济利益的工具而不是服务于民众。最为可悲的是,台湾社会已经失去了自我反思的勇气。在台湾,大陆吃不起茶叶蛋这类迎合民众虚荣心的自我吹嘘很有市场,如果一个外国人学会表达热爱台湾,那几乎就可以躺着赚钱,相反谁要是指出台湾社会的问题就会被认为是收了大陆的钱。台湾民众普遍缺乏思考能力,用立场代替理性和道德,根本没有自己的观点,只会无脑复读绿媒的话术,而那些话术恰恰不是代表民众的利益而是民进党当局的利益。台湾人如果遇到问题,只会把它简单归因于大陆的阴谋或者是国民党应该扫进历史垃圾堆了。其实台湾经济的问题有一个重要症结就是维持“邦交”和军事的成本过大,只有把这些经费用于改善民生,台湾民众才能获得与其勤奋相匹配的生活。


user avatar   liarshere 网友的相关建议: 
      

台湾的人口下降不是新问题,2020年人口首次出现负增长,比上年减少4.2万,岛内就一片惊呼。

现在的问题是,它与岛内高房价、生活压力大等社会现实问题捆绑起来,看不到任何解决的希望。每次人口数据出来,就会刺痛岛内民众,引来一阵“生不如死”的喧嚣。

在岛内10日的社交媒体上,一片“小英政绩+1”“少子化办公室大获成功”之类的嘲讽。

还有网民搬出9年前蔡英文竞选时提出的“要解决高房价问题”的口号,对台当局进行打脸。


台湾的人口为什么会减少?最直接的一个原因是,很多人不结婚。

台湾《远见》杂志网站近期的文章说,“高房价、低薪水!七年级生宁可单身”。

台湾社会所说的“七年级生”,指的是1981到1990年之间出生的人,类似于大陆的80后。

文章说,根据台湾2020年的人口统计资料,介于30至39岁之间的人口竟然有158万没有结婚,占这一年龄段人口的45%。

“七年级们的单身大叔还有机会结婚吗?”网友的一句发问,引发一片辛酸的共鸣。

从岛内《KEYPO大数据关键引擎》热门关键词来看,许多台湾网友频频提到“房价”、“房贷”为不结婚的关键,认为高房价让“七年级生”不敢结婚生子;还有不少网友指出“月薪”、“存款”不够,再加上刚出社会就遇上“金融海啸”,还被贴上“草莓族”标签,如此压力让他们宁可单身也不愿步入婚姻。

尽管形势严峻,岛内仍有人替台当局的无能辩解,灌迷魂汤。

有“两性专家”写文章声称,“七年级生”对于生活的普遍焦虑,问题不在于经济,而在找不到人!

文章以“小清新”的笔法写道:“随着年纪增长,我并没有放弃结婚的希望,但也做好此生可能会遇不到人的准备。我开始放下焦虑,毕竟‘遇到对的人’,只是人生众多努力不一定就会有成果的事情之一。”

文章说,不婚主义者、日剧女王天海佑希过得如此帅气,没人会认为她是败犬。我们还有蔡依林、小英(蔡英文)挡在前面哪,是“最完美的全民挡婚大使”。

对此,有网民嘲笑说:别忘了,蔡英文和蔡依林都是有钱人,身体病痛有金钱做后盾。而百姓到老年真的有金钱做后盾吗?别傻了,不要写这种文章骗一堆无知的人。

就在前几天,台“国防部”抛出《中共军力报告书》,列举解放军制空、制海、制电磁权的优势,惊呼“国安危机”。然而,在岛内一些评论看来,人口负增长才是最大的“国安危机”。

台湾英文新闻的时评说,台湾人口快速减少,预估2027年18岁年轻人将首次低于20万人,10年后再减3成,大学必掀关门潮。危机不仅止于此,台湾10年之内,还有人口红利,但是2031年之后,人口红利尽失,也就是说,现在岛内各行各业劳动力勉强维持,再过10年,有工作能力的15岁至64岁人口大幅减少,不论那一个产业都将面临人力不足的窘境。至于台军如何募到充足兵源,且素质整齐,有足够能力操作精良武器,都将出现大问题。



人口减少使台军的兵源成了大问题。

台湾《今周刊》评估说,到2027年,每两个没念大学的台湾青年中,就要有一个去当兵,才能维持台军的基本战斗力。“台国防部面临的最大困境,就是先天人口限制”,“如果当局不正视台湾人口造成的国防危机,无兵可用的日子恐怕不远!”

所以,岛内社交媒体上10日出现不少“统一将至”的论调。有网友说:“哪里是‘生不如死’进行式?分明是终极统一进行式。”还有网友说:“祖国统一大业一定会记上小英的一笔。”

台军“无兵可征”,哪还有什么“以武拒统”的本钱。


user avatar   guo-ji-2-30 网友的相关建议: 
      

其实关注少子化之外更该关心的是低结婚率。我觉得大陆现在应该开始这种倾向了。

据我观察的台湾社会,结婚的人大多数还是会生孩子的,生一个及生两个的居多,有三个孩子的家庭就比较少见了。四个五个只在我听见的传说里。这也是我认为即使全面开放生育,一对夫妻也不会生太多孩子的原因。

而不生的家庭,谈论起来,没有看见一棒子打死就是因为不喜欢孩子所以不生的,多数听到的缘故皆是身体因素。

结婚率不高真的是铁打的事实。这是非常直观的。我老公七五后,他的亲朋同事中不结婚的,真的数不过来。我们婚礼的伴郎和伴娘都还没结婚,我的婚礼都过去十多年了。

给一个台湾生孩子和结婚的数据。(你看他们政府写数据,还在分台湾省和福建省,不管怎么说,还是中国啊)



其实后面还有婚生、非婚生、弃养之类以及母亲来自哪里的数据。

粗结婚率=某一时期结婚登记的对数/期中总人口数 一般用千分比

有意思的是,我查了一下中国大陆同时期的粗结婚率,随着新生人口的下降,粗结婚率也呈现下降趋势。

目前看粗结婚率大陆比台湾好,台湾2018年的时候粗结婚率还有5.67‰,现在也只剩下4.88‰。因为台湾人口是下降的,也就意味着分母变小了,所以这个数字更触目惊心。

同时我还查了一下其他国家的粗结婚率,伊斯兰教为主要宗教的国家都挺高的,传统西方发达国家欧洲那边都挺低的。东亚这边,2015年的时候日本只有5.1‰,韩国好一点5.9‰,没查到现在的数据。要知道中国2018年还有7.2‰。

那为什么不结婚呢?

台湾这边由于不结婚的太普遍了,大家都挺无所谓的,有男女朋友就谈着,没有就空着。这边的长辈大多也不太管。所以既无社会压力也无家庭压力。就这样活着吧。

回到大陆这边,我那些不结婚的朋友有男有女,他们的月薪没有低于1万人民币的,但是连固定的情侣都没有。好像就是那么一天没有情侣了,然后就这样过了好多年。他们没有和另一个人构建亲密关系的想法。也是,岁数越大,爱情的荷尔蒙自身都不分泌了。

说不焦虑,也不太可能,但是,在不缺钱及身体良好的情况下,无法突破自己一个人生活的舒适堡垒也是必然的。他们的父母不掌控他们的物质也无从影响他们的生活。

台湾倒是提供了很多物质上的奖励来刺激生育。这些政策已经运行很多年了。结果大家也看到了,现在都负人口了。

如果有人有兴趣,我可以整理一份台湾各地政府给生育家庭的补贴政策的总汇。

至于大陆,国家也许该考虑的不是刺激结婚的夫妻生孩子,而是一方面促进结婚,另一方面给非婚生子女提供上户口的便利。现在这样硬压着不让离婚,搞不好会让人觉得结婚太麻烦而不结婚。进一步降低粗结婚率。

总之,历史的车轮就这样前进着,谁也无法阻拦。


user avatar   liu-shu-bin-57 网友的相关建议: 
      

最近3年关于提升生育率的主意非常多,可惜看一圈日韩与台湾,发现这些主意早就被打脸。

比如说社会给父母带娃多些支持,大幅降低养娃成本可以提升生育率。可日本那边已经实行了幼儿园托儿所免费,在很多车站设立了儿童接送及托管服务的保育设施。家长在上班前将孩子送到这里后,会由工作人员统一送至各个托儿所和幼儿园,放学后工作人员负责接回设施,等待家长下班。比国内专家们设计还要细致。可惜没啥效果。

比如很多网民说房价下降了生育率就上去。可日本城市圈2000年房价比1990年下跌了一半,生育率不但没上升,反而从1.68下降到1.42了。台湾房价相对于大陆也可谓低廉,然则也没啥软用。

再如说分房子能解决生育率下降,可新加坡真分房子了生育率也照样逐年下降。

或者说给母亲放假给家庭发钱,可韩国表示“子女只要是在6周岁以前的,母亲都可以有一年的照料时间,而且会获得国家补助40万-50万韩元”也没有鸟用。

——————————————————————————————

当然,一些可惜吸取的成功经验也不是没有。

比如还保留很多“终身雇佣制”传统的日本,在进入现代化后生育率是东亚各国中最高的,而且比中韩台湾新加坡的城市人口高出一个层级。

再如韩国公务员聚集区的生育率远高于平均水平。

以及我国体制内的二胎三胎率。

至少可以得出个结论,社会能够保障“终身有工资”对提升生育率远比其他办法效果明显。


user avatar   li-jian-qiu 网友的相关建议: 
      

说明台湾经济要破新高,恭喜。

绝对不是阴阳怪气,不服气,来看数据,台湾生育率低又不是一年两年,时间长了去了。

2017年的时候,根据CIA数据,台湾人均PPP:49800国际元,排名22,高于英法,日本,但是低于德国瑞典。

2019年,根据世界银行数据,台湾人均PPP第17名,超过澳大利亚,芬兰

2021年,根据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台湾人均PPP第12名,超过德国,奥地利,冰岛。

台湾生育率明明一路往下,但是人均PPP一路朝上,说明啥?

说明超过美国已经不是梦了,美国人均PPP也就第7名啊,台湾第12名,这就差5名嘛。


user avatar   yue-ru-bei-zhong-21 网友的相关建议: 
      

人口减少,对韩国和台湾来说,影响不能说太大,因为它们已经是发达或准发达地区,在全球经济体系分工中建立了自己的优势产业,人口越少,越可以往优势产业集中,而放弃一些非优势产业,韩国人口五千万,台湾人口两千多万,而欧洲一干几百万人口的国家照样过得很不错。

人口减少影响最大的,是依靠劳动力数量建立起经济优势的国家,比如印度。


user avatar   lin-xi-63-55-14 网友的相关建议: 
      

台湾人口未来必然会长期萎缩。

台湾的低生育率是老问题了,但目前面临的最紧迫问题则是人口的持续流出。

2021年台湾人口数2337.5万人,较2020年减少近18.6万人。全年出生数约为15.4万人,死亡数则约为18.4万人。

台湾2021年向外移民了15.6万人

当台湾人口于2019年达到峰值之后就陡然向下,这两年间已经减少了23万人。

自1987年开放戒严以来,台湾人就始终存在大量向北美、澳洲、欧洲和日本移民的情况,目前这种趋势在不断加剧。

为了应对这种危机,台湾正逐步放开入籍限制,以吸引东南亚国家的新移民。

目前台湾境内的外裔/外侨总人数,据统计有148.7万,占全台人口的6.3%。

随着台湾持续的少子化、人口外流,未来台湾必然要引入更多新移民才能解决社会基本运作的问题,高龄化难以根治。

以此趋势预计到2030年,外裔/外侨人数在台湾总人口的占比会超过11.2%。

即便台湾社会非常排外,但面对人口结构日渐绝望的未来,也必须接受现实。

台湾将会成为真正意义上的移民社会

流向北美、澳洲、欧洲和日本的台湾移民里有许多是社会精英与中产阶层。

这些社会中坚支柱的大量外流,无疑会削弱台湾未来产业层次的核心竞争力。

而新移民的来源以越南、菲律宾、印度尼西亚、柬埔寨、缅甸和泰国为主。

基本都是体力劳工,少有高技术移民。

相对于台湾目前的经济水平(中等发达)来说,这种情况并不是最有利的。

台积电作为台湾科技层级最高的企业,目前在岛内也面临人才匮乏、招不到人的发展困境,台湾本土人才基本都跑了。

区域内还要面临日本、韩国和新加坡的人才竞争,毕竟他们开出的薪资更高。

年轻人口外流,又会进一步拉低生育率。

目前台湾的新移民及其家属、子女,构成了台湾社会一股相当庞大的力量。

高龄少子化+人口萎缩+精英外流,对经济会造成深远影响,长期来看几乎不可逆,台湾未来产业链很难再更进一步了。

到目前为止,人口问题是无解的矛盾。


user avatar   xu-ze-qiu 网友的相关建议: 
      

我大学班里读研的。

三十岁之前生小孩的一个都没有……

整个一届研究生的同学,三十岁前有孩子的基本占1/10。大多都在三十岁后生,不少还会要二胎。

基本上研究生同学结婚的时间点和本科同学离婚的时间点重合。班里现在同学的第二代占班里总人数的1/5……。

按照人均寿命75来算,以前的人大概一辈子可以撑到重孙子辈出来,四世同堂。

现在这种高等教育泛化的阶段,撑死三代。

而且我们国内从大学开始的教育质量,就不太行了,更不要说研究生和博士的教学水平。我自己top2的研,读得完全一泡屎,导师就是要么带你干活要么放你鸽子,学啥都不知道基本等于三年gap year(确实很快乐)。

只要研究生还在扩招,新生儿还在下降,体制内外的待遇差距继续拉大,我们这的总和生育率会低到叹为观止的阶段。现在一些虾米单位都是支招研究生了,下一步估计是博士泛化,一堆四十岁高龄产妇+本科生不断在职变成的博士导师,生产学术垃圾+浪费粮食空气。


user avatar   lin-xiao-63-71 网友的相关建议: 
      

到2021年,台湾、韩国、日本、泰国、大马华人已全部负增长,

一边负增长,一边移民新大陆,是东亚消除内卷的自然过程。


台湾向美国的工作移民(EB)已连涨4年,2020创下12年新高。

其他地区情况:

韩国向美国的工作移民创3年新高,

2020年虽然韩国生育率已掉到0.84,疫情又肆虐,但仍有16244人(所有类别)移民美国。

日本向美工作移民创5年新高;

越南创史上最高;

泰国创13年新高;

新马华人创7年新高;

香港则在2019年创14年新高。


user avatar   yi-zhi-zhu-ding-lou 网友的相关建议: 
      

读了几遍,才确定真的是说台湾。

那我就放心了……




        

相关话题

  袁隆平给我们留下了怎样的精神遗产? 
  河南发现唐太平公主豪宅,具有什么样的意义?还有哪些信息值得关注? 
  如何看待黄安举报周子瑜的事情? 
  塔利班称「新政府高层人员或无女性」,说明了哪些问题? 
  印尼一男子性侵幼女被判鞭刑 169 次,打到 52 鞭后昏迷,治疗后接着打,如何评价这一刑罚? 
  学校回应「安徽一女大学生辱骂外卖员致其辞职」事件,称希望给新生改错的机会,如何评价此事? 
  重庆妈妈不让 6 岁儿子进女厕险丢娃,苦恼「带怕不合适,不带又担心」,你怎么看?有没有更好的解决办法? 
  英国政府将宣布「与新冠共存计划」,允许确诊人士自由进出商店、搭乘公交工具,将产生什么影响? 
  如何看待国盛证券研究员用天干地支预测 A 股,受到证监局行政监管措施? 
  2022年,美国经济是否会崩盘?通胀是否会继续增强? 






© 2025-01-03 - tinynew.org. All Rights Reserved.
© 2025-01-03 - tinynew.org. 保留所有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