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句话,不带她玩咋连成“原应叹息”这句话啊!!!就好像为啥香菱一定要叫真应怜啊,作者设定好的嘛!!!
如果按东西府排(祖先长幼):惜大妹妹。
然后按父亲长幼排:迎大姐姐————元大姐姐、探二姐姐。
按照两府分的明细了,你也好记了,人那么多,你也不会把爹和女儿傻傻连不清楚了。
但是,这还咋叫原应叹息???乱了次序啊,乱了套了嘛。
按现在这么排,就按年龄,原应叹息,朗朗上口啊。
你虽然理解不好,但是作者乐意啊。
作者为了凑这句话,好好的宁府嫡亲小姐惜春(在有长嫂和亲哥哥的情况下)都养荣府了,好好的长房小姐迎春(在嫡母活着的情况下)都跟王夫人住了(7回、79回),这还有啥不满意的?
要啥自行车??????
不仅“原应叹息”是这个待遇,作者为了凑齐“金陵十二钗”,姑舅亲戚林妹妹一小死了爸妈,无依无靠,寄人篱下,姨表亲戚宝姐姐明明在有自己家(还有自己的舅舅家)不住非得住贾家(甚至薛蟠娶妻都没回薛家自己家买的的房子),甚至贾母娘家的史湘云,不仅父母双亡了,还得天天做针线活到半夜啊,就连八竿子打不着的妙玉从小不得不出家,长大非得去长安,师傅死了还非得去贾家(的大观园),因为她师傅说那地方有她的缘法。
这些是为啥?还不是为了让男主认识熟悉十二钗,给男主开外挂?
(为了给男主开外挂,作者写了多少个父母双亡/单亲家庭的女孩子啊,人家有爹有妈,有钱有势,有依有靠,谁乐意来你贾家住一辈子啊)
作者设定的,咱看书的纠结那么多干啥?
要啥自行车啊!!!!!
还有呐,那些听说有情榜,就非得知道是谁,眼巴巴地亲手排108个情榜的(爱好者/红学家),一个个咋没累死他们,纯闲得慌。
宝玉说过一次话的乡下妹子二丫头啊,也进了情榜,宝玉yy过一次的袭人的两姨妹子啊,也进了情榜,就连宝玉没见过的,宝玉的干儿子贾芸(其实是宝玉的后廊上的五嫂子的儿子)的舅舅的女儿卜银姐儿啊,也进了情榜。
你说这是不是闲得慌?
好像还有人把刘姥姥编的鬼话里的茗玉小姐也整进情榜了,他咋不把女先儿说书的那个李雏鸾也整进去呢?????他咋不把西厢记里的崔莺莺整进去呢,他咋不把长生殿里的杨玉环整进去呢?他咋不上天呢??????
闲得慌,纯闲得慌。人家书完结以后不管是108回还是110回还是120回据说有个情榜,这群人就可劲儿在80回里倒腾捣腾捣鬼。敢情好,后面无论多少回都不出新鲜角色了呗?就算有新鲜角色也没有什么二丫头、什么袭人妹子、什么卜银姐重要吗??????
闲得慌的人多了去了,咱们还是老老实实地看书吧,省的用咸鸭蛋敲脑壳——咸的蛋疼。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分割线。(以上是吐槽式回答,下面讲道理式回答)
1.女儿不重要,连起来排没问题。
这个不重要是相对于自己家儿子的。贾母的女儿孙女再不重要也不会和贾喜鸾、贾四姐排一起。(我的意思是族里姊妹可能也有个排行,但是喜鸾、四姐在正常的情况下是不会跟原应叹息排个123456的,为啥呢?她们资格不够呗。)
举个例子,贾家男丁有各自排行,但是在可卿丧礼啊,家里祭祖啊,贾敬葬礼啊都是有顺序(按每一房)排行的,大多数姓贾的男丁在这里打打酱油就完事了,比如贾敦贾琼贾芳贾芬贾藻,没哪个傻子会凑上去说,贾政/贾宝玉/贾兰啊,我是你族里排行的十八弟弟啊,当然也不会凑上去说我是你爷爷的第五个大孙子啊。
他们都是很淡定地说,你们三房里的老四(贾芹),后廊上五嫂子的儿子(贾芸),宁府嫡派玄孙(贾蔷)。一家一户,分的很清晰明白。
至于女儿,也跟着他们爹爹(哥哥)的路线走,不介绍他们的排行,介绍他们爹爹/哥哥是谁,其余人就知道他们家的姑娘处于家族的神马层次。【拼爹果然是传统啊】
目今你贵东家林公之夫人,即荣府中赦,政二公之胞妹,在家时名唤贾敏。——2回
政老爹的长女,名元春,现因贤孝才德,选入宫作女史去了。二小姐乃赦老爹之妾所出,名迎春;三小姐乃政老爹之庶出,名探春;四小姐乃宁府珍爷之胞妹,名唤惜春。——2回
因贾㻞之母也带了女儿喜鸾,贾琼之母也带了女儿四姐儿,还有几房的孙女儿,大小共有二十来个。贾母独见喜鸾和四姐儿生得又好,说话行事与众不同,心中喜欢,便命他两个也过来榻前同坐。——71回
2.那么贾家的哪些女儿能一起排行呢?
宁府的(宁府嫡枝都快一脉单传了)加上荣府当家的(包括当家的时候子孙)。
【这里的图画宽了截图成左右两张了,先勉强看吧,我画的也很累】
【先男后女,女儿都是后补的,因为冷子兴演说的时候女儿也是后补的,好多女儿没有的就不画了。】
具体来讲呢。
首先,我们看荣府自己的女孩子:元春、迎春、探春都是袭爵的这家的最高的长辈贾母(荣国公夫人)的亲孙女。
(贾代儒辈分也高,但他不是荣宁两府的袭爵的人,光辈分高没钱没权,没有用啊,他就算有孙女也没法进这个排行)
(看红框里的,都是袭爵的这家的最高的长辈贾母的亲生的孙子、孙女)
然后如果贾母死了,贾赦邢夫人(袭爵以后)是荣府最大的了,下一辈排行就是贾赦(邢夫人)的亲孙女了,巧姐老大,以后贾琏和贾琮的其他女儿跟上。。。。。。
那贾政的亲孙女,也就是贾宝玉和贾环的女儿咋整呢?那时候他们就已经是二房了,变成大树上的枝枝叉叉了,他们的女儿就回自己家排去吧。
同理可证,等邢夫人死了,贾琏袭爵,就是王熙凤的亲孙女排行啦。
这种分叉分叉分叉,分出去的都是旁支啦,只留下当家人的亲孙女的来排行。
【当然,这是按照袭爵给贾赦而且没有抄家的正常情况下的图图,抄家了绝户了神马的,算是不可抗力了。】
【当然,如果某个分叉突然当了大官,出人头地光宗耀祖手里有钱权了,他们的女儿也自然水涨船高。】
然后讲宁府。
咱们假设贾珍生了一个闺女,无论是尤氏的,还是文花偕鸾佩凤的,反正是贾珍的女儿。他们可以自己排行,也可以跟贾琏的女儿们一起排行(巧姐和她姐妹们)。
为啥呢?
我们看这两行被框起来的人物,他们是两府的每一辈当家人(理论上)。按照正常的一母所生,贾演和贾源哥俩的子孙,到了第四代关系已经不那么紧密了。
但是,金钱权力和 地位是比血缘更有用的黏合剂。
【贾琏、凤姐、宝玉他们一口一个珍大哥哥,叫的很欢】
【这个紧密是相对的,宝玉和贾珍的关系比宝玉和贾琮的关系亲近多了】
【从前有个笑话说,同样的学哥毕业以后,成功的那批是校友,而不成功那批只能叫毕业生,这里也是同理。】
这个紧密的原因:
1.宁荣两府在京互为帮手,当家人各种事情合作紧密。
2.宁府是族长,荣府靠近,在很多地方也要听族长的调配。
3.宁府宁国公死了,袭爵被降级了,靠着还活着的贾母(荣国公夫人)的支撑“(故去的国公府的)”荣光,生活上与贾母联系紧密。
4.以上观点都仅供参考并不成熟。
【具体事例:1.修建大观园,拆了宁府花园。贾珍出钱出力,贾琏出钱出力,贾政出谋划策出力。
2.贾母生日,宁府出地方、人力,大观园出地方,贾政出地方、人力,贾琏出人出力累成狗还得跟鸳鸯商量偷东西】
当家的男子来往紧密的同时,当家的女人也来往紧密。
比如王熙凤操办可卿丧事,尤氏可以给王熙凤操办生日,老太妃死了以后大家报了尤氏产假管两府事情。
同理可证,他们两个当家人的女儿也来往紧密。(紧密到贾敏这一辈四个姐妹,可能是贾代善生了四个,也可能有贾代化的亲生女儿一起排行的)
紧密到说惜春的来历的时候,虽然是宁府的小姐,也直接算贾母的孙女了。(当然不是亲孙女,但是也当亲孙女养了)
紧密到迎春探春惜春,一起养在贾母屋里,其钗环裙袄,三人皆是一样的妆饰。
紧密到王熙凤说林妹妹像贾母的嫡亲孙女的时候,(夸林妹妹的同时也夸了元迎探惜),大家都习以为常。
紧密到,贾母嫌弃孙女儿多了,都推给王夫人、李纨,王夫人李纨也都很正常的接受了。
紧密到,迎春出嫁回门都哭着跟王夫人说心里话,然而邢夫人不管不顾。
这些是引文:
子兴道:“便是贾府中,现有的三个也不错。政老爹的长女,名元春,现因贤孝才德,选入宫作女史去了。二小姐乃赦老爹之妾所出,名迎春;三小姐乃政老爹之庶出,名探春;四小姐乃宁府珍爷之胞妹,名唤惜春。因史老夫人极爱孙女,都跟在祖母这边一处读书,听得个个不错。”雨村道:“更妙在甄家的风俗,女儿之名,亦皆从男子之名命字,不似别家另外用这些‘春’‘红’‘香’‘玉’等艳字的。何得贾府亦乐此俗套?”
子兴道:“不然。只因现今大小姐是正月初一日所生,故名元春,余者方从了‘春’字。上一辈的,却也是从兄弟而来的。现有对证:目今你贵东家林公之夫人,即荣府中赦,政二公之胞妹,在家时名唤贾敏。不信时,你回去细访可知。”雨村拍案笑道:“怪道这女学生读至凡书中有‘敏’字,皆念作‘密’字,每每如是,写字遇着‘敏’字,又减一二笔,我心中就有些疑惑。今听你说的,是为此无疑矣。怪道我这女学生言语举止另是一样,不与近日女子相同,度其母必不凡,方得其女,今知为荣府之孙,又不足罕矣,可伤上月竟亡故了。”子兴叹道:“老姊妹四个,这一个是极小的,又没了。长一辈的姊妹,一个也没了。只看这小一辈的,将来之东床如何呢?”——2回
不一时,只见三个奶嬷嬷并五六个丫鬟,簇拥着三个姊妹来了。第一个肌肤微丰,合中身材,腮凝新荔,鼻腻鹅脂,温柔沉默,观之可亲。第二个削肩细腰,长挑身材,鸭蛋脸面,俊眼修眉,顾盼神飞,文彩精华,见之忘俗。第三个身量未足,形容尚小。其钗环裙袄,三人皆是一样的妆饰。黛玉忙起身迎上来见礼,互相厮认过,大家归了坐。丫鬟们斟上茶来。不过说些黛玉之母如何得病,如何请医服药,如何送死发丧。不免贾母又伤感起来,因说:“我这些儿女,所疼者独有你母,今日一旦先舍我而去,连面也不能一见,今见了你,我怎不伤心!”说着,搂了黛玉在怀,又呜咽起来。众人忙都宽慰解释,方略略止住。——3回
黛玉正不知以何称呼,只见众姊妹都忙告诉他道:“这是琏嫂子。”黛玉虽不识,也曾听见母亲说过,大舅贾赦之子贾琏,娶的就是二舅母王氏之内侄女,自幼假充男儿教养的,学名王熙凤。黛玉忙陪笑见礼,以“嫂”呼之。这熙凤携着黛玉的手,上下细细打谅了一回,仍送至贾母身边坐下,因笑道:“天下真有这样标致的人物,我今儿才算见了!况且这通身的气派,竟不像老祖宗的外孙女儿,竟是个嫡亲的孙女,怨不得老祖宗天天口头心头一时不忘。只可怜我这妹妹这样命苦,怎么姑妈偏就去世了!”说着,便用帕拭泪。贾母笑道:“我才好了,你倒来招我。你妹妹远路才来,身子又弱,也才劝住了,快再休提前话。”——3回
一时,周瑞家的携花至王夫人正房后。原来近日贾母说孙女们太多,一处挤着倒不便,只留宝玉黛玉二人在这边解闷,却将迎春、探春、惜春三人移到王夫人这边房后三间抱厦内居住,令李纨陪伴照管。如今周瑞家的故顺路先往这里来。只见几个小丫头都在抱厦内默坐,听着呼唤。迎春的丫鬟司棋和探春的丫鬟侍书,二人正掀帘子出来,手里都捧着茶盘茶锺。周瑞家的便知他姐妹在一处坐着,也进入房内。只见迎春、探春二人正在窗下围棋。周瑞家的将花送上,说明原故。二人忙住了棋,都欠身道谢,命丫鬟们收了。——7回
所以,回到我们开始的话题。金钱权力和地位是比血缘更有用的黏合剂。咱们假设贾珍生了一个闺女,无论是尤氏的,还是文花偕鸾佩凤的,反正是贾珍的女儿。他们可以自己排行,也可以跟贾琏的女儿们一起排行(巧姐和她姐妹们)。
到了这时候,当家的是贾珍和贾琏的时候,只有圈起来这两家关系是靠权利维系的。至于贾琮,一直就是没有存在感的酱油,他的孩子分家后也会削弱了存在感,变成基本没有用的分支【前提是贾琮没有当官神马的,按照正常情况】。
3.为啥让他们排一起呢?
作者设定,为了凑原应叹息,为了凑“金陵十二钗”,为了让男主(和读者)熟悉和了解姐妹们的生活,这里不再重复论述。
我画的这图片我实在不会截全,留两张半边的,也许以后还能用。
如果你能阅读到这里 ,谢谢你听我唠叨。以上仅供参考。
(对了,这图我保存了代码,有没有人愿意帮我转成一个完整版的图图呀?)
我把图图缩小后截全了,然而相对较糊。O(∩_∩)O~
没有紧密联系的,放在一起排序没有意义。
有紧密联系的,即便不是血缘很亲近,放在一起排序也是很正常,显得是一家人,也容易区分大小,便于称呼分辨。
就你那五百里乡下的亲亲堂兄弟,有必要和你一起排行么?
就你们宿舍来说,来自天涯海北的人排个一二三四不也是很正常么?
从亲缘上讲,连刘关张这三个八竿子都打不着关系的人,在一起还要论齿排序,以辨大小。
更何况贾家四姐妹,虽然不是亲姐妹,但是在一处生活,自然需要一个排序论齿,便于区分。比如下人在背后讲到主子的时候,总不能直呼其名吧?宝钗可以叫薛姑娘、黛玉可以叫林姑娘,那叫迎春、探春、惜春时,总不能都叫贾姑娘吧。最好的办法就是叫二姑娘、三姑娘、四姑娘。贾琏小厮给尤二姐介绍荣国府情况时就是这么叫的,区分的一清二楚。
总之,论齿排序有两个重要意义:
1、排大小、序长幼、明礼仪、显情谊。
2、区分彼此,便利生活。
最浅显的例子,假如你有兄妹6人,排序是大哥、大姐、二哥、二姐、三弟、三妹。
论齿排序时是老大、老二、老三、老四、老五、老六。兄弟姐妹一起排序是为了序长幼、明礼仪。
平时称呼是大哥、二哥、三弟、大姐、二姐、三妹。称呼上的顺序不需要男女一起排,因为男女有别,可以清楚的从哥姐弟妹上区分开,不会混淆,并且能明确性别。所以老二可是是大姐,二哥可以是老三...
所以,惜春和元春、迎春、探春一起生活时,很有必要一起排序;如果惜春在宁国府生活,自然就不是四姑娘了。你看,尤氏和李纨都是大奶奶,而不会混淆。而宁国府里贾蓉和贾蔷虽然分开好几代了,但是在一起生活,所以就需要排序为蓉大爷、蔷二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