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科问答小站 logo
百科问答小站 font logo



如何看待张伯礼表示「中药治疗对奥密克戎有效,将发挥更大的作用」? 第2页

     

user avatar   bu-ting-de-zou-31 网友的相关建议: 
      

吴丹院士的face skin,你懂的。那真是非同小可!


user avatar   yue-li.sun 网友的相关建议: 
      

大多数时候,我们感染了病毒后都是不需要吃药的。

根本原因其实也很无奈,目前无论中医还是西医,都还没有针对病毒的特效药。

首先,病毒感染后吃的药,大都是缓解症状为主的,病毒的清除主要还是依赖自身免疫力。

说到免疫力,不得不说T细胞、B细胞和NK细胞,如果对这方面感兴趣,可以移步阅读——

因此,第一层关卡应该是我们自身的免疫细胞对外来病毒的无差别猎杀。

为数不多的几款杀灭病毒的药物,都是因为感染人数足够多,或者影响足够大,药企嗅到了商机,科学家们感受到了挑战,才全力研发的。

就像治疗丙肝病毒、HIV病毒、流感病毒、疱疹病毒的一些药物,屈指可数。

抗病毒药物开发难,主要是因为病毒之间的差异非常大,更别提各种变异,如果要广谱的杀灭病毒,就需要找到它们的共性才行,而各不相同的病毒很难找到共性。

2020年新冠病毒刚刚流行那会儿,瑞德西韦在各个领域都很火,它当时就是以广谱抗病毒药物开定位的,可以消灭的病毒包括:丙肝病毒、呼吸道合胞病毒、冠状病毒、登革热病毒、寨卡病毒。

实验室做出来的结果很鼓舞人心,但临床试验结果却是一盆冷水,它对丙肝病毒、呼吸道合胞病毒并没有效果,对埃博拉病毒和马尔堡病毒有效果。考虑到注射治疗方式以及昂贵的价格,还不如疫苗来得高效。

目前都是从病毒的感染、复制的机理入手,就有可能消灭病毒。在这个角度,中药西药,大家都在同一起跑线。

目前我们已经知道,一个新冠病毒接触到人体细胞后,病毒表面的S蛋白会和细胞表面的受体血管紧张转化酶2(ACE2)结合,病毒表面的膜和细胞膜融为一体。

于是,新冠病毒的RNA就进入了人体细胞内部。细胞内不明真相的群众按图索骥,就把病毒复制出来,又从细胞释放出来了,这就是一个病毒成功入侵,会造成千上万个副本病毒的原理。

从血管紧张素受体上阻断新冠病毒与细胞的结合,在这个层面上药物分子不分中西,大家都在同一起跑线上。

而针对人体细胞做设计的单一靶点药物有更高风险,如果一种药物能影响某类特定的蛋白质,那与此对应的人体正常功能也会被削弱。但有的时候会出现意想不到的好效果,只要药量控制合适,就能在得失之间找到一个平衡。

很多中药单体都较合成分子更具有这样的多靶点协同的优势,不至于按下葫芦浮起瓢。

这可能也是张院士如此肯定的原因之一。


user avatar   shui-shang-de-bo-luo 网友的相关建议: 
      

实际上,中医药很少有直接针对病毒的。

他这么讲,也不过是为了迎合“无知”的大众,来安抚他们的情绪而已。

所谓无知,并非是贬义词。主要是现在人的知识体系都是比较单一的,社会分工以后,每个人能掌握的东西都是一个门类里面的。其他的问题,只能让相关领域的专家来使用科普的语言,或者生活化的语言来解读。

他如果直接说,哎,没关系,不管它怎么变异,中医都不怕,就那几个方子加加减减就行了。

这么讲,大家会很害怕,心想,这么搞能行吗?病毒都变异了,你不重新研究,就敢拍着胸脯说行?

实际上,我们这些人,从小受到的教育都是知识迭代,知识的更新。知识越广越深越好。

有新的东西,就需要非常厚的参考资料来学习掌握。

然而,古人的方法和我们是不同的。特别是没有电脑这些知识处理工具的时候,更不可能花巨量时间来研究那些细枝末节的东西。

所以,他们着重研究“变”中的“不变”,然后以“不变”应“万变”。

人在生病的时候,什么是变的?

病毒是变的,环境是变,时令季节是变的。

不变的是什么?

不变的就是人本身。

从古至今,人体发生了多少变化?

纵然是变异上有变化,但是在一个时代当中,这种变化完全是忽略不计的。甚至人类这几万年都没有太大变化。

所以,中医的着眼点在人。

用药都是在人。

人为不变的因素,然后,其他变化的因素再来叠加到人这个基本不变的因素上来。

病毒在人体内,如果要发作,则人体的免疫系统,才是真正的以变应变。有多少病原,就有多少抗体。

中医的着眼点,就是利用人体本身以变应变的能力,才能使得医生自己可以以不变应万变

正因为抓住了人这个不变的因素,所以中医的理论可以千年不变,中医的方法可以简约不繁。

万变不离其宗,指的是“宗”不变,并不是说,泥古不化,一根毛都不愿意变。

从程序的角度来类比,这个“宗”就是基类。

基类不会变,永远都是Object,任你语言怎么发展,这个是不会变的。

古人的古书,就相当于定义了很多基类。而其中的多数的方法都是虚方法,甚至抽象方法,根本没有实现。

你问它为什么这么定义,他可能会告诉你,从他的理论体系来看,这个东西不能少,但是一定要说为什么,那可能就是为了一种你们不能理解的美感和数学上的完备性吧。

后面的发展,都是在这些基类的基础上的发展。

但是,再怎么发展,核心依然就那些内容,更多的发展,不过是一些语法糖,和特殊场景下特殊目的类库。

现在人理解古人定义的基类的时候,很多时候是不理解的:

有的人,认真研究了,甚至自己尝试搞一套类库,结果搞着搞着,就会发现,原来基础类库早就有了,也就慢慢理解了。典型的像孙思邈,自己写了《千金要方》,自己搞了一套,结果,就是没读古人写的文档,后来看了张仲景的《伤寒杂病论》,当场就想把自己的代码删了,后来还是忍住了,照着张仲景的源码,把自己写的类库改了一下。现在人写类库,有时候,喜欢加上Power,加上Super之类的,显得厉害。孙思邈把《千金要方》拿来,对照张仲景的《伤寒杂病论》的源码,修改了自己里面的错误,把解决方案的名字改成《千金翼方》。翼,就是长了翅膀的意思。

有些人,不愿意做这些,凭自己一知半解,也能开发。但是要他解释什么是.Net、什么是C#、什么是继承,多态,就开始牵强附会,望文生义,断章取义,瞎说一通,反正徒弟徒孙也不太明白,一辈子只要会拖控件,有口饭吃,也不必理解。

有些人,则热衷于讨论哪个语言是世界上最好的语言,而并未深入到语言内部去真正体验。我要批判你,需要了解你吗?我要评价冰箱,还得会自己制冷了呗?

古人传道,讲究传“神”,就是要将那个“内核思想”传承下来。但是,有些人喜欢拿着用来说明“神”的“形”来当做“神”。

“神”就是当中不变的东西,“形”则是千变万化无法穷尽,无法抓摸的。

以上。


user avatar   ba-ba-luo-85 网友的相关建议: 
      

肝气郁结了五年,胆汁淤积了,又郁结了五年,胆囊结石,终于可以手术摘除了


中医认为五脏有五脏的功能视为阳,

五脏有五脏的实体是为阴

阴阳互根,

科学研究实体,肝上不长癌,肾上不结石,指标不异常不好做研究,

但是很多病只是功能稍微异常引起的不适,还没有反应到实体和指标上,只能是病的不够科学




     

相关话题

  单身者以后老了怎么办? 
  熬中药可以用电炒锅吗?就是那种学生宿舍用的。可以煎、炒、蒸、煮的那种万能锅。? 
  如何评价睡前消息第180期? 
  解放战争期间,共产党地下党愿意牺牲生命的动力是什么? 
  中医有自己判断标准,为什么那么多人一开口就是双盲实验呢? 
  中国已经到了谈枪/刀色变的时代了么? 
  3 月 17 日 31 省区市新增本土病例「2388+1742」,目前各地防疫情况如何? 
  如何看待浙江年轻夫妇因「孩子跟谁姓」闹上法院,孩子未满月协议离婚? 
  为什么很多人认为医生教师不应该多赚钱? 
  什么是梵蒂冈奇迹调查委员会,世界上还有哪些这类神秘、高深和奇异的组织? 

前一个讨论
为什么感觉不同朝代的文言文读起来都差不多?
下一个讨论
2022 春节档预售《水门桥》票房一骑绝尘,它会是今年的票房冠军吗?





© 2024-06-06 - tinynew.org. All Rights Reserved.
© 2024-06-06 - tinynew.org. 保留所有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