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科问答小站 logo
百科问答小站 font logo



如何反驳自称汉语言专业的群友骂原神《神女劈观》的文案狗屁不通? 第1页

        

user avatar   zhang-zhu-12 网友的相关建议: 
      

以格律来评价现在的歌词,本身就是一个挺无聊的行为。毕竟写这个歌词的人,也从来没说过自己写的是古诗词,或者是按照传统戏曲的折子来写的唱词。基本上,现代歌曲对词的要求就是一个:押韵。能做到押韵,差不多也就够了。

但仅就歌词来说,问题倒的确挺大。或者说,整个歌词比较尬。尽管歌词作者尝试着用很多典故以及意象去写一个带有古韵的歌曲,但却没有注意到典故与意象之间的关联性。

我们一点点来看。

首先看第一句:

秋鸿折单复难双
痴人痴怨恨迷狂

这里用“秋鸿折单复难双”,以单飞鸿雁而表示人物丧妻,句法上“折单”这个词看着就比较别扭。而在中国文学传统中,“秋鸿”的确是个常见的意象,但一般多用秋鸿代表别离。此外,又因鸿雁飞翔的高度很高,所以也常用来表示人的志向远大,比如“燕雀安知鸿鹄之志哉”(有人认为鸿鹄指天鹅,但大体上鸿鹄是一类雁科动物是能确定的)。此外,鸿雁因是候鸟,也常用来指代思乡。

但在中国古代诗词中,极少有(之所以说极少而不说没有,是因为我也不能保证看过所有的内容)创作者用“鸿雁”来象征爱情的忠贞,反而是鸳鸯、比目鱼、比翼鸟、并蒂之类的意象用的多些。比如,“得成比目何辞死,只羡鸳鸯不羡仙”。

当然,元好问倒是也写过《雁丘词》,但也只是写“雁”而不是“秋鸿”。加上了“秋”这个时间限定词的“鸿”,是几乎没谁用过的。

接下来的“痴人痴怨恨迷狂”想表达的意思大概能理解,但无疑太啰嗦了。特别是这个“痴人痴愿”,四个字中两个“痴”毫无必要。

在不改动前两句歌词意思的情况下,将这两句词改成“鸳鸯/比翼复难双,痴人怨且狂”也就够用了。

再看下面:

只因那邪牲祭伏定祸殃
若非巾帼拔剑人皆命丧

这里大体上倒没什么问题,但是所谓的“伏定祸殃”表达也是非常奇怪。首先,“伏定”作为一个词组没有惯例可循。其次,若是将其中的“伏”理解为“暗地里”、“背后”的意思,那倒不如直接说“暗引”、“暗定”更恰当些。

凡缘朦朦仙缘滔
天伦散去绛府邀
朱丝缚绝烂柯樵
雪泥鸿迹遥

这几句歌词,意思倒也还行,但基本上就属于很多人吐槽的“为了押韵什么都能写”了。

一句一句看。

先说“凡缘朦朦仙缘滔”这一句,按照一般的修辞习惯,若一句话前后部分意思相反,则用词也应该是对应的。比如说一个人参禅悟道有成就,可以说他“尘缘益浅佛缘深”。而这里,“朦朦”的意思是朦胧,而“仙缘滔”里的“滔”字,一般理解就是泛滥、肆虐的意思,比如“罪恶滔天”之类,这在中国文字中并不算一个好词。何况,“滔”跟“朦朦”也对应不上,纯属为了押韵而硬凑出来的。

接下来,“天伦散去绛府邀”——“天伦散去”的说法也感觉别扭,因为“天伦”一般代指亲属之间的人伦关系,一个人告别父母或者被迫离开父母,用“天伦散去”来形容感觉还是不太对。至于说“绛府邀”勉勉强强还说的过去吧。

下面一句“朱丝缚绝烂柯樵”,虽然用了“烂柯”的典故,但却出了洋相。“柯”的意思是斧柄,所以“烂柯”的意思是很明确的,就是斧柄烂了,用其来指代世事变迁。但后面的“樵”字并无必要,按照现代汉语的释义,“樵”一般是两种含义,一是作动词指砍柴,二是做名词指砍柴的人。假如说用“樵柯”组词,还可以认为是樵夫的斧柄,但用“柯樵”组词则无疑让人不知所云了。

如果不能理解这个说法的尴尬之处,我们不妨换个思路。渔民的渔网跟樵夫的斧子一样,都是生产工具。那么,如果说“烂渔网”,我们可以解释为“渔人的网烂掉了”,可要说“烂网渔”,又是什么意思呢?

在下面的“雪泥鸿迹遥”,也是“雪泥鸿爪”的化用。但“雪泥鸿爪”的原意,指的并不是所谓的前尘旧事被遗忘,而恰恰是有些事还没有忘掉:

人生到处知何似,应似飞鸿踏雪泥:
泥上偶然留指爪,鸿飞那复计东西。
老僧已死成新塔,坏壁无由见旧题。
往日崎岖还记否,路长人困蹇驴嘶。

接下来是这样几句:

鹤归不见昔华表
蛛丝枉结魂幡飘
因果红尘渺渺烟消

但这几句歌词同样用错了典故。

所谓“鹤归不见昔华表”典出《搜神后记》:

“丁令威,本辽东人,学道于灵虚山,后化鹤归辽,集城门华表柱。时有少年举弓欲射之,鹤乃飞,徘徊空中而言曰:‘有鸟有鸟丁令威,去家千年今始归,城郭如故人民非,何不学仙——冢累累!’遂高上冲天。”

在这个典故里,化成鹤归来的丁令威,就站在城门的华表柱上,而不是“不见昔华表”。

古人也常用“归华表”来指代世事变迁,如杜甫“天寒白鹤归华表,日落青龙见水中”。这个“鹤归不见昔华表”,恰恰把典故里最重要的“华表”给漏掉了。

下来是“蛛丝枉结魂幡飘”,这里的问题是“蛛丝枉结”到底“枉”在什么地方?一个老房子久无人住,蜘蛛自然会来结丝。蜘蛛结丝也是为了自己生活,又不是刚结完丝就来了个人全给他扫了,怎么就“枉”了呢?

最后几句:

曲高未必人不识
自有知音和清词
红缨猎猎剑流星
直指怒潮洗海清
彼时鹤归 茫茫天地无依靠 孤身离去
今日再会 新朋旧友坐满堂 共聚此时

“曲高未必人不识,自有知音和清词”,这倒没什么问题。接下来的两句,“红缨猎猎剑流星,直指怒潮洗海清”虽说中二,倒也没什么大问题。只是,后面有硬凑字数之嫌疑。若将“直指怒潮洗海清”改成“指怒潮,洗海清”,其实韵律感会更好一些。

结尾的“彼时鹤归 茫茫天地无依靠 孤身离去;今日再会 新朋旧友坐满堂 共聚此时”,大概意思也还好,就是结构上完全可以再以对仗的方式优化一下。或者,也可以通过缩减句长的方式,来让节奏更紧凑。比如,“彼时鹤归 茫茫天地无依靠 孤身离去”,就可以改成“彼时鹤归,天地无依孤身去”,“今日再会 新朋旧友坐满堂 共聚此时”可以改成“今朝相会,新朋旧友满堂来”。这样至少看着还工整些。

总的来讲,说《神女劈观》是狗屁不通的确是过了,但这也就是个中下水平的歌词。词作者不仅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很多典故只是一知半解,作词技法也比较一般,没必要捧的太高。用百分制来打分的话,这也就是个40~50分左右的歌词。

最后的最后,关于用所谓的“古风”或者类似古风的方式来写歌词,其实是有个好的借鉴样本的,那就是厉曼婷的《俩俩相忘》。这个歌的原词关汉卿所作:

世情推物理,人生贵适意,想人间造物搬兴废。吉藏凶,凶藏吉。富贵哪能长富贵?日盈昃,月满亏蚀。地下东南,天高西北,天地尚无完体。展放愁眉,休争闲气。今日容颜,老于昨日。古往今来,尽须如此,管他贤的愚的,贫的和富的。到头这一身,难逃那一日。受用了一朝,一朝便宜。百岁光阴,七十者稀。急急流年,滔滔逝水。

而厉曼婷改成了这样:

拈朵微笑的花
想一番人世变换
到头来输赢又何妨
日与月互消长
富与贵难久长
今早的容颜
老于昨晚
眉间放一字宽
看一段人世风光
谁不是 把悲喜在尝
海连天走不完
恩怨难计算
昨日非今日该忘
浪滔滔 人渺渺
青春鸟 飞去了
纵然是千古风流浪里摇
风潇潇 人渺渺
快意刀 山中草
爱恨的百般滋味随风飘
眉间放一字宽
看一段人世风光
谁不是 把悲喜在尝
海连天走不完
恩怨难计算
昨日非今日该忘
浪滔滔 人渺渺
青春鸟 飞去了
纵然是千古风流浪里摇
风潇潇 人渺渺
快意刀 山中草
爱恨的百般滋味随风飘
眉间放一字宽
看一段人世风光
谁不是 把悲喜在尝
海连天走不完
恩怨难计算
昨日非今日该忘

厉曼婷在改编中并没有强行找“古风”的感觉,但对原曲豁达的态度却改的比较传神,并且也没有硬为了找韵脚而凑字的感觉。

其实以今天大多数人所受到的古文教育来说,是完全不具备写作符合诗词格律要求的歌词的能力的。即便是所谓的“古风”,其实细究起来也有很多错误。相比起来,我倒是觉得能写成厉曼婷这个样子,就已经挺不错。如果硬要去按“古风”来写,只能说以后这种找骂的歌词会越来越多。


user avatar   qin-pei-47 网友的相关建议: 
      

我这个真·博士古代文学专业,也有被“真·本科中文系·硕士语言学专业”的 @而今听雨 冒犯到。

简单地说,如果你是在创作律诗、绝句、某个特定词牌的词、某个特定曲牌的曲,需要按相应的平仄规定去创作,此外的题材不需要也不存在平仄的格律要求。

题材显然应为体裁,这种基本概念想必这位硕士是不会不懂的,权当打错字。重点是,讲平仄的仅有近体诗词、曲牌吗?显然不是。

讲平仄包含但不限于近体律,不是只有平平仄仄平平仄,才叫平仄。只讲尾字的上仄下平,也是讲平仄;要求不出现五连平、六连仄而失去起伏,也叫讲平仄。戏词,恰好就是这样一种讲平仄的体裁。包括京剧在内的板腔体戏词,其常格是,两句一组,上句仄收、可以不入韵但通常也入韵,下句平收并入韵。随便挑几个名段:

苏三离了洪洞县(仄),将身来在大街前(平)。
未曾开言我心内惨(仄),过往的君子听我言(平)。
哪一位去往南京转(仄),与我那三郎把信传(平)。
言说苏三把命断(仄),来生变犬马我当报还(平)。


驸马不必巧言讲(仄),现有凭据在公堂(平)。
人来看过了香莲状(仄),驸马爷近前看端详(平)。
上写着秦香莲三十二岁(仄),状告当朝驸马郎(平)。
欺君王瞒皇上(仄),悔婚男儿招东床(平)。
杀妻灭子良心丧(仄),逼死韩琦在庙堂(平)。
将状纸押至在某的大堂上(仄),咬定了牙关你为哪桩(平)。

抑或黄梅戏:

树上的鸟儿成双对(仄),绿水青山绽笑颜(平)。
随手摘下花一朵(仄),我与娘子戴发间(平)。
从今再不受那奴役苦(仄),夫妻双双把家还(平)。
你耕田来我织布(仄),我挑水来你浇园(平)。
寒窑虽破能抵风雨(仄),夫妻恩爱苦也甜(平)。
你我好比鸳鸯鸟(仄),比翼双飞在人间(平)。

甚至二人转:

我的名叫二老蒯(仄),老头子大号叫赵财(平)。
我们俩同在村中住(仄),他道南我道北中间隔趟街(平)。
他打光棍我守寡(仄),互相帮助常往来(平)。
一来二去产生了爱(仄),今天到乡政府把结婚证书开(平)。
乡亲们堵住村口不让我们进(仄),要求他把我背进来(平)。
鲜花一朵头上戴(仄),一哈腰他把我背起来(平)。
夫妻俩走进村口(仄),但只见男男女女站满了街(平)。
我这心里一高兴耍起了大烟袋(仄),一个急刹车差点把我摔(平)。

甚至太平歌词:

那汉高祖有道坐江山(平),有君正臣贤万民安(平)。
那有一位三齐贤王名叫韩信(仄),他灭罢了楚国把这社稷安(平)。
这一日闲暇无事跨雕鞍在那街前散逛(仄),他见一座卦棚儿摆在了路南(平)。
在那卦棚里坐定了一位道长(仄),那仙容道骨骨道非凡(平)。
九梁道巾头上戴(仄),有那八卦仙衣在这身上穿(平)。
那水火丝绦在腰中系(仄),这水袜云履在二足穿(平)。

总之,两句一组、上仄下平,就是我国传统唱词、戏词的一般体式。是今时今日的戏剧创作,仍然在遵守的一般规律。这种“讲平仄”,相较近体律而言要宽松得多,也有五花八门的变体(如前引太平歌词,发句入韵用平)、各种各样破体的理由(当然需要旋律的配合)。但你要说它不存在,那就是胡说八道;你要说它不存在于现代,也是胡说八道;你要说它不为现代人所感知,那还是胡说八道。它只是不被你们这些不看戏、不揣摩,不接触活生生的传统文化的人感知罢了。

既然这段中文文案自称“戏词”,而又因为平仄的关系,不太容易(也许能,要很费点脑子)置入中国传统戏曲的框架内,那说它不合平仄,何错之有?看起来,作者并非有意变体、转换、破格,而是和这位隔壁的硕士一样,根本不知道这些大致规律的存在,说它不通、不懂,又何错之有?

此,其一也。

其二,格律还包括句式。七言律诗,每句七字,这也是格律的一部分。包括京剧在内的,以七言句、十言句为主的剧种,自然以二二三、三三四为常格。当然也可以通过衬字、加垛,把句子抻长,但大体仍是以三到五字为一组的节奏。比如《沙家浜·智斗》(刻意挑个现代的,给大伙儿看看现代人究竟讲不讲平仄):

想当初、老子的队伍、才开张,拢共才有、十几个人、七八条枪。
遇皇军、追得我、晕头转向,多亏了、阿庆嫂、(她叫我水缸)里面把身藏。
(她那里)提壶续水、面不改色、无事一样,骗走了、东洋兵、(我才躲过)大难一场。
似这样、救命之恩、终生不忘,俺胡某、讲义气、终当报偿。

因此,用传统戏曲的眼光看这个文案,就会非常好笑:

若非巾帼拔剑人皆命丧

看似京剧常用的十言句,实则没有遵循三三四的一般格式。如果加断的话:

若非、巾帼拔剑、人皆命丧

头一节是一个二言的虚词,你让人怎么唱呢~但凡有一点意识,至少也可以写作:

若非是、巾帼拔剑、人皆命丧

这就是戏曲的逻辑。戏曲的语言和诗词是不一样的。当然,重头戏在:

因果红尘渺渺,烟消。

这就纯是不看戏的人,照着隔壁的近体词曲,臆想出来的。然后我找了歌来听,果然“若非”听起来更像是按衬字而不是一个分句在唱。这就是为了视觉的工整,丢了真正的匀称。因果两句,纯粹是歌,和戏连本就一点不沾的那一点边也沾不上了。

以上关于句式的部分,也属于格律。如果不套用京剧、戏曲的框架,自然无所谓合不合格律。但既然说自己是戏词、又装得好像在唱京剧、京歌,那别人套用京剧的句式格律,加以批评,却也不是乱讲。(如果你们真的理解不了,“不是乱讲”和“正确”的区别,我也没有办法~)

最后,这位喷子老哥似乎从未说过,这种文案需要对仗。乃是先有人对着一段完全没有对仗可言的文案吹捧“对仗工整”,后有这位老哥阴阳怪气地“笑嘻”来表达没有对仗工整这回事。胡说八道的,好像仍然不是这位老哥。传闻学语言学,不需要懂任何一门具体的语言,看来是真的。

提请注意,这位老哥讲话的前提是,他的群友讲了这些话:

有问题吗,这次的京歌
要对仗工整,句式也对。

user avatar   li-zhi-lun-38 网友的相关建议: 
      

闲着也是闲着,去破站听,看了眼文本,随便聊几句。

事先声明,我也讨厌“格律怪”,很多中文相关专业动不动挑人平仄,在我看来是文化层面的“荡妇羞辱”,把带韵脚的句子都当成禁脔来不许别人创作,这当然是贬低别人拉抬自己的无聊行为。

我只是从路人视角,质疑下唱词中词汇还有句子不通顺的地方。也算是对动不动以汉语言文学压人又不得法的人的一种示范。


“秋鸿折单复难双,痴人痴怨恨迷狂”,折单,唱为辙单音。不好理解,现代汉语里折单应该是财务术语,类似发票的东西,如果唱成she2的俗音,即折了膀子那个意思,那大家会自然理解为“折翼”或“折翅”的意思,

“复难双”也不通,“难复双”才通顺,先复再难就不是很好理解了,且不双就等于单,没必要一句话里有单又有双,

秋鸿折翅难复双,痴人痴怨恨迷狂,就好懂得多。如果非要写出原来有俩,现在只剩一个的意思,那把秋鸿改成孤鸿,意思也差不多一样。

——

很多人评论说,不懂倒装。那我问一下,为什么要倒装?

"眉痕约略弯复弯,婢如夫人难复难。"

"南迁私自喜,看尽江南山。

孤舟少僮仆,此志还复难。"

一读就知道,为了句尾押韵,所以这么写,意思还是一个意思,

复难X的用法也有。

"君家诚易知,易知复难同。

新裁尺一诏,早入明光宫。"

复难同,明光宫,这是念出来特别顺的,长嘴的人都知道咋回事。

一日难再晨,岁月不待人,肯定比再难晨舒服多了,铿锵有力。

倒装是不是目的,音调顺畅才是目的。

道理就在上下文,你说倒装就倒装,没任何理由,只会让读者和听的人徒增理解成本,就如同一个右利手的人非要用个左撇子鼠标那么怪异。

写东西也要遵循奥卡姆剃刀原理吧,后面这个毛病一再重复。


“只因那邪牲祭伏定祸殃”有点冗,根本断不了句,唱的人听的人都糊涂,

只因那、祭邪祟、暗伏灾殃,有两下停顿,一板一眼地唱,气息音节就通畅了;

牲就是指农家乐里那些,哪怕是《幽灵公主》里山猪神乙事主变成邪魔了,也没有邪牲的用法。

而且动词放前面,祭邪祟是行为,暗伏灾殃是结果,意思就完整多了,伏定祸殃,伏和定也不对,要么是暗伏祸患,要么是早定灾殃,只有这俩用法,放一起到底是伏还是定,其实是不匹配的。


“若非巾帼拔剑人皆命丧”这个“巾帼”用得非常生硬,我不知道原剧情是什么女性打败了妖魔,

但放在唱词里一定是特指哪种人才可以,要代指明确,比如女性的僧人,那就是比丘尼,女性的道士,那就是坤道,唱戏的行当也各自有叫法,用“小姐”“女侠”都比一个过孤的“巾帼”要来的妥帖,巾帼最顺的词句,后面跟着当然是英雄,基本没有单着用的。我被一个巾帼砍了一刀,巾帼再爱我一次,我的一个巾帼朋友,这种中文感觉是留学生写出来的句子。


“凡缘朦朦仙缘滔, 天伦散去绛府邀” 一样是“反炼字”的例子,

凡缘朦朦仙缘滔滔, 天伦散去绛府来邀,每句多加一个字,好唱不说,意思一下就明确多了,听起来比原来好理解多少倍。朦朦,和天伦,我实在是不知道怎么理解,天伦单拎出来就是父母或者父亲的意思,天伦怎么散的,爸爸又不是一缕烟。把缘分用聚散形容是惯常的用法。

人生海海浊浪滔滔,凡缘已了绛府来邀。或者前缘散尽也行,如果我来写,会写成这样。

哪怕按照开始的,按他的来每句加一个字也好不少,

跟后面的”朱丝缚绝烂柯樵,雪泥鸿迹遥”,各8875个字,在节奏上更加错落,唱起来更舒服点。“缚绝”也好像没这种说法,我以为我孤陋寡闻了,没准真有这个词,就查查怎么造句,一搜出来“紧缚绝顶人妻……”吓得我把浏览器都关了。

丝线嘛,要么褪色,要么绷断,选一个意思重写一下也行,这句我实在是无力改到他写的那么绕,朱丝和斧子都烂完的意思我确实理解了,朱丝斧子烂,雪地爪印遥,大概就是这个意思吧。



“鹤归不见昔华表,蛛丝枉结魂幡飘”这句也难懂,孤立的词塞进去太多了,确实硌得慌,前面唱词里已经有“朱丝”后面紧跟着还有“蛛丝”,一模一样的俩字起首,写着写着已然没词了的感觉,蛛丝为什么能枉结呢?枉结是冤屈的意思,可以理解为打官司,申理枉结,就是清理冤假错案,蜘蛛是有冤情在上访吗?

就直接,归来不见白玉表,物是人非幡旗飘,也够用了,没那么显着逼格了,但起码是好懂的话。用典不是说鹤归华表四个字塞进去,配个押韵的就完事了,化得妥帖可能更好,硬邦邦的像条冻鱼插在面团里,就成了仰望星空式的黑暗料理。


“因果红尘渺渺,烟消”,就接上了上面的暗坑,“仙缘滔滔”到底是个啥意思?整个来源应是“浮世滔滔,人情渺渺”,这是《笑傲江湖》里的唱词,八个字写的又大又俊,用男声采样配在刘欢老师的高亢嗓音前面,包罗万物顿生侠气,是很经典的词。大意是世界波涛汹涌,江湖人的情分却很寡淡,和后面的歌词“英雄肝胆两相照,江湖儿女日减少”是有共鸣的。

这里化为隔空呼应的“仙缘滔和红尘渺渺,中间根本就没并列感了,听的人也许心里犯嘀咕,仙缘滔到底是个什么滔?

后面“烟销”,原视频字幕和其他答主的引文里,都作“烟消”,其实“烟销”更妥当,“烟销日出不见人,欸乃一声山水绿。”是我极喜欢的一句诗,假如全文都像他们说的那么有逼格,那这个烟销日出不见人的典故,也应该百分百得蹭上。


“曲高未必人不识,自有知音和清词”写到这就已经完型破碎了,未必怎么用都忘了。

曲高何必人皆识,自有知音和我词,才对,平添几分傲气,

曲高何须天下识,自有知音和我词,也通顺,

“未必”根本不对,未必虽然是不一定的意思,但暗含了对主语的否定意思,而非颂扬意。比如“歌星未必都识谱,自有高手在民间”。A未必B,意思就是B是优于A,全文都是对A的贬低。

一个未必,气就泄了。


最后那个对联,要当成个对联来看,那仅只是字数一样这件事做到了。

——

唱段真的不好写,

当年那些杂剧家戏曲家据说每写一句都得拍着案几打着节拍唱多少遍,才能定下来一句,那一句必是文通字顺腔调优美的,这样才有编排成戏流传后世的价值,

一部戏写完,桌子都拍出一个掌印,就这样也有后世删改优化的空间。

这就是水磨工夫,

在当下,资本赚到盆满钵满,游戏开发者年终奖动辄几十个月工资,找个能唱戏腔的,把这些“独创性太强”的词硬压进辙里唱满了,也容易,配上bgm和高水平的美工,蒙太奇一下,逼格挠挠的,没人去细扣唱词到底是个啥,大差不差能把意思讲了就行了。

只是文本角度上离好还有很长的距离,我能大致理解他想要什么,但没看到作品达成作者的目的。

麻烦那些回答里大部分是原神游戏内容或者中文专业水平太差的人不要回复哈,我教人买车买表都是兴趣爱好,但教汉语言文学确实要收钱的,别来蹭课谢谢。

——

我没义务给原神写东西,他们也没付钱让我改,只是义务劳动把文法改对了而已,至于贴不贴合人物和游戏,干我啥事?

《藤野先生》里,学医的鲁迅把解剖图里的血管按自己想法画了一下,被老师藤野先生改正,说医学并不是美术,实物该怎样是怎样的,没办法替换。

鲁迅那时候年纪还小,兀自还不服气。后来弃医从文可能是他觉得文学相对而言比较自由,能抒发自己的天性。

游戏玩家没必要牛逼症发作,强行把词汇和文法往自己喜欢的领域里带,毕竟语文还是一门学科,稍微用心一点,多学一些正确的文法,对应试乃至以后考研考公也有裨益,

不少人的口气让我觉得比鲁迅还牛逼,都可以整饬白话文,创造新文学了。

——

1.25更新,

对中文有点追求的up主,又想二创这个故事,都是自己写词的,把故事用自己看得过去的中文理顺一下,我上文随便挑出来的毛刺,人家一个都没踩,通通规避了。

为什么乔治马丁一定要告诉BHO,冰与火之歌里的龙不要六条腿的?

因为但凡有一点点生物学知识的人,也知道六条腿的龙根本没法飞起来,看着就别扭,

改成四足龙,虽然也未必就一定能飞,但起码看起来顺畅多了。

《神女劈观》的唱词,就和六条腿的龙道理一样,那么多人前赴后继找各种理由给他消bug,百度都查烂了,也不妨碍四条腿就是比六条腿看着舒服。

当然,六足龙的粉丝会用尽一切脑补出来的魔法和设定给它讲话。

我只是觉得累,玩知乎好多年了,没见过谁在一个事上那么能掰扯,评论区里天天回,同样的理由翻来复地讲,一般这种情况我大多是关闭评论区或者直接把答案删了,因为谁的时间也不是白来的,没精神去理会那么多评价。

同一个玩意,懂的人嫌不着调,不懂的人觉得真牛逼,我觉得当务之急不是讨论这词本事,而且讨论一下方差那么大背后的原因。


user avatar   liquangaoyang 网友的相关建议: 
      

我觉得写得挺好。既然你是学中文的,你写一个看看。好比你学的就是制冷,你说人家设计的制冷不好 那么你来设计一个。


user avatar   yao-zhi-kong-kong 网友的相关建议: 
      

如何反驳?

辞藻堆砌李清照

网红写手诸葛亮

不够古风曹雪芹

稍显做作李太白

———————————————————

2022年1月16日更新

请观赏,评论区理解大师一位:


user avatar   inversioner 网友的相关建议: 
      

我没有玩过原神被推了这个问题,,,无意评价原文,不过“汉语言文学”的人能说出“渺渺”是“渺小”也是够生草了,你说“渺远”我都觉得没什么问题


user avatar   Alwaystayu 网友的相关建议: 
      

泻药。

不过我觉得,没必要为这个人涨热度啊。

这个炒作的玩意我看过,有朋友发给我看了,邀我去怼他。

可我都懒得理会。

以我的档次,他没个学术认证的证书摆在我面前,值得我去搭理吗?

当然,我不是说我档次高,

而是说,就我这样的低水准,都不会去搭理他。

汉语言专业个蛋啊,我认识的汉语言专业的老师都是推崇原神的。

他算个鸟!

总之一句话,这垃圾的言论,都不配我去讨论他。

郭德纲:“比如我和火箭专家说,你那火箭不行,燃料不好,我认为得烧柴,最好是烧煤,煤还得精选煤,水洗煤不行。如果那科学家拿正眼看我一眼,那他就输了”。


user avatar   nsyncer 网友的相关建议: 
      

他但凡敢亮出自己的学生证我都证明他是个勇士。

可惜他真的没有学生证。


user avatar   xian-sen-zi-huan 网友的相关建议: 
      

(今天是一月六号,过去了三天,最后把主答案大改一下,其他就不改了,就算留个纪念,大伙凑合着看吧,多担待。)

我删掉了自证学历和专业的证明,除了评论区提醒和其他答案的参考,以及一些善意的批评,我也觉得首先这作品本就与中文关系不大,作为一个游戏宣发作品,自然他的表达的大众化而非专业化的,并不需要专业化的分析,而且这截图里面的孩子的发言也并不需要专业解释,我想大家心里本来就有数,留下通俗说明即可。

所以我对主答案进行了大规模修改,只留下单纯的回答这个问题的核心部分,我觉得这样可能要好一些。

首先,我不分析这份文案怎么着,写的怎么样,因为这是一个宣发文案,基本目的是游戏宣发和经济盈利,它的商业性大于文学性,不太试用于纯文学分析,以一个文学作品的角度去看它很不合适,我只是反驳一下那张截图中说的一些点。

1,在中国只有少数高校在文学院下同时设有本科类的汉语言文学(中国语言文学)专业与语言学专业,比如北大,北外,上外复旦本身就是语言类的强校,更不用说一些师资优秀充足的双一流学校。

但是普通高校为了节省教学资源或者教资不足一般并不会在本科教学计划中特意设语言学专业,一部分只有汉语言文学专业,或者将语言学里的相关教学内容融入到汉语言文学中。

研究生院一般会有语言学类门科,狭义上一般是指语言学和应用语言学,该学科同仁一般自称语言学或者文字学,也就是说自称语言学没啥问题,推理下去是一个语言学研究生。

但是您觉得能说出这些话他可能是吗?

我相信您心中本来就有答案。

就像大伙的分析那样,他甚至可能与中文并不沾边,估计想说自己来自汉语言文学,但是这个逼装漏了。

他很有可能只是年轻气盛想逞一时口舌之快,不了解中文专业的黑话,把简称很外行的搞错了。

一个系种里面有若干专业,他这样应该叫中国语言文学系(一级学科)汉语言文学专业(专业名称),如果他念的是独立学院或者三本院校,那么他的名字应该叫文学部汉语言文学专业。统一简称汉语言文学,或者直接叫汉语言。所以说叫语言学就显得很不严谨,这也不得不让人怀疑这位“天才”的身份是否属实。

也纠正一下,如果这位“天才”以后装逼,其实可以这么说。

—你学啥的?

—我学汉语言的!(或者学中文的)

这才对嘛,这才是是苦逼中文人的黑话。

啊,扯远了,我们把思维再拉一拉,拉回来再说说题目。


2,我们先看一下这个歌词,再强调一下因为这个作品属于宣发作品,基本目的是游戏宣发和经济盈利,不太试用于纯文学分析,那我们就基于曲词进行一下对应与截图所提出的观点的通用分析

个人感觉这段曲词配上那段视频(重点是配合视频)是很有意境的,而用了李寄斩蛇的典故,而且按照范式和大家的解释,这段文本应该是基于曲种创新下的一种现代文体虽然曲词的文字运用表现力并不强,甚至单看文字并没有太过于出彩,但是他的可贵之处不在于写的多好,而是正好嵌在那段视频里,很合适很舒服。

原视频评论区有,我只单独列一下词。

可——叹——

秋鸿折单复难双

痴人痴怨恨迷狂

只因那邪牲祭伏定祸殃

若非巾帼拔剑人皆命丧

凡缘朦朦仙缘滔

天伦散去绛府邀

朱丝缚绝烂柯樵

雪泥鸿迹遥

鹤归不见昔华表

蛛丝枉结魂幡飘

因果红尘渺渺 烟消

《神女劈观》到这里本该接近尾声,但今日我再添一笔——

唱与——诸位——听——

曲高未必人不识

自有知音和清词

红缨猎猎剑流星

直指怒潮洗海清

彼时鹤归 茫茫天地无依靠 孤身离去

今日再会 新朋旧友坐满堂 共聚此时


乍一看可能跟大家想的那种什么平仄,包括他也在说什么格律,什么押韵,什么对仗有些不同,那么我们要搞清楚曲体需要格律和对仗,乃至于什么平仄押韵吗?

先说答案,需要。但跟诗词有很大的不同。

首先得给大家介绍一下曲体的特点,

一,曲体在语言发挥上会有一定对仗和格律,但因为曲本身就是市民文学的一部分,它来自于民间,所以说他的口语化又比较严重,所以说又有口语自由灵活的特色。因此往往会出现曲体某一部分音节散漫化,或者说它没有那么阳春白雪,非常高雅,非常文言的情况

甚至我们可以认定那种故弄风骚,并没有口语色彩的,那就不是曲。

二,曲体在艺术表现方面,多铺陈叙述,不爱用一些对仗格式。说俗了就是大白话比较多,大家可以去看一看关汉卿的《窦娥冤》,去看他什么“有日月朝暮悬,有鬼神掌的生死权”,就特别白话,是个人都能听懂。

三,曲体的押韵比较灵活,可以通押,即不必固定的按照平仄的格式进行押韵,而且句中还可以衬字。而且衬字多是口语,比如说往里头加一个“他娘的”,让语句显得有一种参差感,更加的活泼,就像现代诗那样。不用一段儿像个豆腐块一样。

就我而言,我感觉这段曲子应该是化用了李寄斩蛇的典故,说的大概是李寄劈了一个供奉妖蛇的庙,算是破除迷信先锋了属于是,所以叫神女劈观。

而且用词比较生动,那曲子演唱的时候是比较圆滑的,唱曲的那个人,我查了一下资料,说是上海京剧院的大师级别的人物,很棒。

现在所谓古风的通病就是故弄玄虚,堆砌辞藻,而且词不达意,词曲分离,用一些晦涩难懂的调式和文字彰显所谓的高级,但他们忘了,有时候返璞归真也是一种高级,而真正高级的古风,是高级的灵魂。

至于像这种为黑而黑,不管吃几碗粉只想让六子死的人,我的回复是:

“您说的非常正确,我觉得很有道理,但我选择忽略。”——罗尔德丶达尔

行了,先说这么多吧,说多了大家看着烦。

————————————

(此后为1月15日凌晨及以后原答案后补充,大家跳过即可)





三点写完一部分(真实)赵秉文存世文学作品索引和目录和世章朝文人精神后小憩一会儿顺便跟大家说两句。

我看到大家给我的留言,我反思了我上面写的一些东西,确实也有些失水准的地方。

首先把这段词归在曲一类是因为官方说这是一段基于京剧的一种演绎,但是我本人平时是听一些京剧的,尤其是于魁智!(强烈安利),但是比起那些老票友耳朵轻了些,我实在听不细腻,能具体跟大家扯点,只能隐隐感觉这位表演京剧的大师明显是非常专业的,而且听大家分析大师的唱腔板式有很深荀派印记和功底,很厉害,隔行如隔山,也不敢妄加评论。

但毕竟你说不了他是属于小令还是套曲,是什么曲牌亦或是什么宫调,说他是散曲的一部分确实是离谱,所以说我没说他是散曲,反而提了它是一种歌词。但是毕竟脱离不出曲体范畴,用曲体通用分析还是可以的,这大概应该属于中华新韵编成的新曲调下加以流行风格的唱词再创作一种。

其次,原神玩过一段时间,但我玩游戏都是蹲马桶那种,十几分钟顶天了,原谅我对电子类文化产品的兴趣天生没那么大,所以对游戏文化理解并不是很全面,所以难免说的有些单薄,还希望大家多担待,多指正,谢谢!如果有不对的地方,也希望大家能多交流,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学无止境嘛!

——————

又看了大家的一些评论,比如这并不是纯京剧的现代化演绎而是基于游戏内容的一种特色变体,深知学无止境,我要读的和学的何止者一门一科,这哪里都有细细品读的文字和能者的分析。

就像笛卡尔说的那样,读书越多,越觉得自己愚昧和无知。

一个真正专业的人永远不会觉得自己专业,相反他会感到恐惧,会感到无知。

但是他可以有很多方式证明自己专业,但绝对不会是这样。

三更灯火五更鸡,正是男儿读书时,多读书,少说话,谨言慎行,总不是个坏事。

——————

看大家对我研究的东西有兴趣,那就简单说一说,提一嘴。

金代汉化程度应该在众少数民族王朝中算很高了,这里我主要谈一下金世宗大定汉化组和金章宗文昌汉化组,尤其是章宗,彻底实现金朝封建制,不断完善各种政治、经济制度,全面向以往中原王朝看齐,甚至直接否认女真民族本位主义,主张全盘汉化,北魏孝文帝跟他一比都算保守派。

在金朝世章朝放弃了种族制度、落后的奴隶制度,域内人民统一以金人自称,兴办太学举办科举,鼓励文学创作,到国朝文派诞生前,相比同时代的南宋文化繁荣可圈可点,在金章宗早期金朝文学达到了巅峰,甚至在赵秉文党怀英双子星出现可以与同时期南方文坛基本抗衡,只不过我们目前对塞北三朝文学研究相当少,且不够全面,带有偏见,所以不太了解。

同时金代修缮了北域的一部分长城,诞生了散曲和中华一统论,最开始我也认为同属蛮族入侵,没什么好说的,但是其实到世章朝金世宗大定汉化组出手的时候就和北魏差不多了,虽然没人家辽朝玩的花,到最后直接国姓都给改成刘了,但也是可圈可点,只不过兴起的早衰亡的也快罢了,但是值得肯定的是金朝汉化程度比辽朝总体上要高很多。

同时金朝世章两代朝廷给我的感觉就是翻着宋朝的起居注有什么抄什么,章宗朝最开始修正礼乐刑政,为一代之法,政治清明,大力发展文治,尊崇儒家思想,文化水平走向巅峰,但是军事实力日益低下。金朝人也开始沉湎饮酒作诗,朝政腐朽衰败。除了挫败南宋韩侂胄北伐,签订“嘉定和议” 别的就真没什么可夸的了,以至于被蒙古打的时候蒙古人几乎一路摧枯拉朽,这波啊,这波叫天道好轮回。

白山女真有一部分留在了长城内,加上本来金人的文字记述不成系统,女真小字甚至在章宗朝几乎废了,同时大量采用汉字教学,甚至一度放弃了女真传统服饰,采用汉服制式,前期剃发易服(没错,后来带清干的就是从这里来的)到后来就慢慢松懈,以至于金章宗最后甚至穿汉制龙袍上朝,甚至限制女真特权,推翻了金世宗民族本位思想(好孙子),直接否定本族认同,一口一个“域内无女真”,堪称女真小奉先。

章宗提高汉人士大夫在朝中地位,以至于差点引起同族兵变,而且世章二宗这祖孙俩文化水平相当高,儒学研究的都有留存,书法写的也很不错,同时爱跟一堆文人混,大多有文采学问不错,有能力的官吏和耿直的大臣都得到了任用,不苛刻的讲可以称政治清明,文治灿然了。

研究金朝历史的最大意义就是损号称他子孙的带清,东线长城有一部分是金朝人修的,清朝人为了证明所谓太祖龙兴关外,连着明朝的辽东长城一块给拆了,真是前人栽树后人狠劲砍,而清朝自然有了唯一一个大规模拆除长城的王朝的“美誉”。

金朝最开始吃亏到没有文化上了,没有那种文论规范,自然也就没有什么文字狱类的文化专制措施,所以金朝的文化创作环境要比同时期南宋要好很多,甚至天天写亡国之痛,骂金朝是蛮夷的吴激的文章和诗词因为太过于出色在金朝统治贵族上层极其受欢迎,甚至当上了金朝早期文坛领袖,这该死的魔幻现实主义……而且人家真的女真后来习汉礼用汉文,天天跟一堆汉人清流跑论坛,一时兴起女儿都直接嫁出去,深知落后就要挨打,啥先进学啥,带清……

在蒙古全面入侵,南宋响应北伐的时候,金朝人没有割地赔款,没有屈膝投降,一路南迁,虽败仍战,金哀宗领兵守国门,不愿当亡国之君,自杀殉国,金末帝穿上先祖盔甲,和将士们站在一起,用血肉之躯阻挡蒙古铁骑,与蒙古士兵在蔡州巷战,战斗到最后一刻……

中国自古都不缺骨头硬的人,就像金朝灭亡后几十年,南宋也迎来了它的命运,文天祥和陆秀夫还有南宋十万爱国军民同样证明了这一点,甚至升华了这个概念。他们不妥协于蛮武,不屈服于强权,用生命捍卫着中华民族的尊严,宁可玉碎,不能瓦全,他们或许不想做英雄,但是毕竟他们站着死了,他们就应永远受到敬意。

捍卫尊严的将军被剥夺了民族英雄,带头投降的大臣却成了争先洗的对象……我不理解,但我大受震撼。

——————

多写了几句和专业相关的内容和自己的理解,纯属消遣,现在六点,通宵整赵秉文的文学论述困极了,睡觉去咯!

————————

首先感谢大家的发言和精彩的解释,一觉醒来,多出了五百多个赞同,顺便捞了十个关注,真的感谢大家!

也感谢大家的批评,无论这个批评是什么样的,相信我一定好好读书,增加自己的专业和文学素养,不负大家所望,做一个对国家,对人民有用的人。

因为这篇文章是面向大众,是给大家看的,所以说我没有用任何的专业语言对这个进行一些解释,导致包括评论区有一些我亲爱的同仁可能对我的一些解释有一些不同的见解。这是本身来说是我的错误,我一定下次注意,尽量的再给大家进行说明的同时,用一些专业的说法,让文章有一定的专业性。

然后我也是刚刚了解,现在有这么一种表达形式,叫做京歌,这种实际上是借助于京剧进行改良和流行歌曲编译形成的一种新模式歌曲,而且在这种情况下,所创作的作品大多带有一种和场景相容,拥有特定场景表现能力的这么一个情况。在我重新看了一遍这个宣发作品之后,也有了一些感触,比如说这首歌词唱腔走板是跟他的情节和整个的结构是镶嵌的很合理。

从某种情况上来说,它只属于一种广告文案,属于一种宣发作品,而非一种文学作品,是不能够也不合适,拎出来进行单独的文学性品评的。或者说把它当做一种文学作品,其实就本身来说是不合适的,所以说我在文中也是结合了那个视频作品说的,说他是一种曲种的表现形式,而非说他是作为一种文学作品。

这个宣发作品的目的就是达到一种广泛宣发的效果,显然他成功了,而且是非常成功,而且这个词和那个视频镶嵌的很好,包括荀派大师的的那个演绎,这对于他来说,就够了。

至于我在文中所解释的曲种那一种说法,我承认那个说法是我刻意用口语化进行不合理的一种解释。用专业的眼光研究问题,用平民的口吻解释问题,包括《董西厢》,包括《窦娥冤》。在整个元代散曲发展情况下体现的不仅是整个群体的通用概念,更是整个文学发展下,文体向着市民发展,进行人民化改造的一个重要的趋势,是去除了因为文化水平缘故所垄断的形成的一种牢笼,而更加的符合了市民文学的范畴。判处在保留了一定的格律和文学表达力的情况下,尽可能的进行口语化和表现力的彰显。从这个意义上,我认为《窦娥冤》乃至于经过《董西厢》改良后的《王西厢》都是非常成功的作品,而至于艺术品,因为他们并没有像一个老学究一样,刻意的去追求押韵和一些格律,捍卫所谓的文道尊严,相反,他的出彩之处就是融入了市民文化元素,让人人都看得懂,打破了文学垄断,这才是他真正的时代意义。

我不认为拿《窦娥冤》做例是一种比较准确的做法,只不过因为它很知名,大家几乎都知道,所以把它也拿出来,而且是作为一种口语化色彩的论证,进行一种品评。

因为北曲有北曲的规范,南曲有南曲的特色,包括从衬字来说北曲可以多衬,但南曲一般只衬三个。《窦娥冤》的其他艺术特色,包括他的一些对于格律的活用和独特运用,让他成为了一个元曲中比较优秀的作品。但是也不可否认整个大都文坛和当时全国的元曲流派形成了那种纯市民化的表现力下的那种放荡不羁的词曲编排,甚至已经开始不讲格律,纯是市民白话进行对话,再加上那种并没有相对于格律的鼓点和派别进行编排,这也让元曲说实在的水的不少。但也不可否认,这些纯市民化的曲类创作是当时曲类的主流,而例如《窦娥冤》,《倩女离魂》等等优秀的元曲作品正是因为有这些在照顾了市民化表达手法中,同时加上了极高的艺术文化性的作品从这些中脱颖而出,成为了艺术品。

但我依旧认为如《窦娥冤》等等艺术品当代价值并不是他的文学特色有多出彩,而是他们是人民的文学,他们让市民有了进行文学创作的可能。同时也保留了一些传统的因素,这是我们现代人本身值得致敬的地方。

元曲的格律有许多种,包括套曲跟小令的调式更是不计其数。现存的可考的,包括目前正在做研究的就有两百多种,这种曲律和格律被简单地说成押韵或者压所谓的平仄,这是对前辈的侮辱和挑衅,也是对这些为中华创作出锦绣文章和艺术作品的不尊重。

我不希望我的同志们能够非常浮躁的看待这些祖宗留下的财富,多踏下心来多读一读书不要让自己变得一种莫名狂妄,这是一种妄想。

用专业的眼光看问题,用平民的口语去教育,让我们的孩子们也能触碰到那个时代的脉搏,去传承,去创造。前人已经为我们栽好了树,而我们做的永远是浇水。

这是我们的本分,也是我们的责任。

而不是在网络上逼逼赖赖,说某个作品不好,没有文化素养,是所谓的无知小群体狂欢。

散曲的衰落就是因为有一群自以为是的卫道者进行去市民化和格律约束,让后期的散曲趋向于词而且慢慢消亡,前事不忘后事之师,今天的我们更应该引以为戒,文学作品的大众研究一定要以人民的角度进行鉴赏和改良,更何况对于一个宣发作品的看法呢。

一切的优越感,都他娘来自于无知。

——————

我的天,我刚发现我在后面做的补充比前面多了几倍,索性做个总结。

刚才有小伙伴儿们问为什么他并不是一个文学作品,它已经是个宣发作品了,为什么进行专业的点评?

首先这并不是一种专业的点评,我在前面说的很清楚,这种所谓的点评连一种文学沙龙都不算。如果文学点评都得堕落成这个样子了,那恐怕中国文学也没什么希望了。

我的回答没有任何专业含量,这只是作为一个苦逼汉语人,跟大家以一个平和的心态聊聊天。通过一些曲种通用的概念进行一些对于那个图片的驳斥,这些东西它并不属于专业的范畴,大家自己去网上都可以查得到,都可以自我总结,大家可以看我的初始回答,里面没有涉及到任何的专业名词和专业解释,我也没有说,从专业的角度去看这些东西,所谓专业的角度,也仅仅是纠正了他那么一个自我的叫法而已。

至于为什么要摆明自己的身份?

哎,别提了,在知乎上回答的经历,让我深刻体会到摆明自己身份是一件多么重要的事情,因为如果你作为一个白身来回答的话,根本就没人鸟你,底下全是一顿质疑一顿谩骂,以至于在前些天跟别人的交流中甚至被无情的查了户口,质疑是不是正宗的研究文学的人……

那也只能拿出毕业证书,拿出专业证明,专业资质证明,获得的奖项,写过的论文,说明自己是哪个学校的导师是谁来进行一些非常别扭且无奈的证明。

至于下面还有说什么我是满遗的……我把那个评论给删了。

第一件事情我做金朝文学,是国内真的做金朝这方面的很少,但很多文学创作文体和文学精神又跟金朝有关,我们迟早需要补上这个漏洞,那么补漏洞的为什么不能是我?

第二件事情,我是个汉族人,亲,求你别再我的回答下面再挑起这些所谓愚蠢的民族争端了。

你可以看我的回答:刘备能不能三造大汉?

还有对于岳飞的那一篇论述,包括我今天在这里在扯完金朝汉化的这么一个脉络之后,谈文天祥和陆秀夫这两位英雄,乃至于最后隐晦的为岳飞鸣不平和讽刺高宗和秦桧的事情。



就像我在三造大汉的回答里面说的,

世界上最庞大的民族,用他的名字命名,礼赞他,

世界上最悠久的文字,用他的名字命名,传承他。

世界上最古老的土地,用他的名字命名,纪念他。

没有人否定汉民族和汉文化对中国大地以至于全球创造的影响,相反,作为这么一个伟大的民族,更应该拥有那种超脱于一般的自信与包容。

我不知道你那种卑微的民族自尊,是跟隔壁的那个“大民族”学的呢,还是跟隔壁的隔壁的那个“大民族”学的呢?还是因为正是这两个“大民族”出钱让你这么说的呢?

第三件事情,目前学术界还没有正式能受国家承认的证明清代所谓始祖建州女真和金代的白山女真跟有任何形式上的血缘关系和血脉传承,所谓的继承只是清代统治者自我宣称的,但是在学术和生物上面还没有取得重大的成果,您要是有能力去做这样的研究,从生物血缘证明清朝统治者就是来源于金朝的完颜贵族,并且你的说服力足以让国家承认,我相信今年的最高学术奖一定是你的,加油,我看好你。

最后一句话,还是留着吧。

一切的狂妄,都是来自于无知。

—————————

两千赞,我是相当惶恐的。

因为我不保证我的答案带有某种专业性,为了不误导大家我也删掉了对于所谓证明专业性的说明。

还是一直以来的事情,我仍觉得反驳那位少年带有偏见的激进观点就可以了,以一个对文学作品鉴赏的态度进行对这件文案进行分析是很不合适的。

它不需要分析,也不需要有什么样的内涵,因为他作为一个宣发作品已经相当成功了,作为一个中国游戏的宣发作品带有一些中国色彩和文化底蕴它也做到了,玩家们很满意,策划们也有奖金过个好年,这就够了。

它承担着大家因为理解错重点所带来的恶意,我觉得很不应该。

也许在未来一段时间,我还会进行对本答案去文学性的修改甚至删除,当您看到这里的时候,我希望您理解那张图片的观点很偏激,这就够了。

不必对中文学科有什么样的看法,这只是一门普通的学科,中文人从来不是所谓的人上人,也不是学术下水,我们一样在为我们的国家做出我们一点点的贡献,我们没有理由自负,当然也没有理由自卑

无论您的观点是什么样,我希望您看到这一条的时候就关掉知乎,放下手机,去陪一陪自己的长辈,配偶,或者孩子,您不需要因为这根本不是问题的问题浪费自己的好心情和宝贵的时间,去陪孩子一起玩些什么,陪陪精心打理小家的妻子,看看丈夫操劳奔波的白发。

如果您身处异乡,马上要过年了,记得跟家里多交流,多去几个电话,时常报个平安。三九后了,别逞强,记得多穿一点,别感冒生病让家里担心。

最后再来个不是结尾的结尾吧!

还是那句话,我觉得有必要再说一遍

(重要的事情说三遍,这回够了)

一切的狂妄和优越感

都是来自于无知


user avatar   xinsuke 网友的相关建议: 
      

永远不要和学生对线,除非你是学生




        

相关话题

  如何反驳「老祖宗留下来的是有道理的」这句话? 
  如何评价《原神》宵宫索敌机制的争议? 
  《原神》璃月七星与总务司与月海亭秘书(甘雨)的关系是啥? 
  如何看待光大证券研报称:对比《原神》,《幻塔》在画面特效、玩法深度方面占优?《幻塔》在手游中评价如何? 
  原神选一个地域而活的话,璃月,蒙德,稻妻,哪个更宜居? 
  在网上被人骂「你是屑」怎么反驳? 
  请问如何反驳这篇文章? 
  原神和李子柒,哪个是更好的文化输出? 
  如何反驳“人人都不犯法,那要法院做什么”? 
  如何评价腾讯WeTest发布的《2020中国移动游戏质量白皮书》中有关原神的结论? 

前一个讨论
有教师认为,把学生当天才教,会教出天才;把学生当庸才教,会教出庸才,你怎么看?
下一个讨论
三国时期战争为什么能持续那么长时间,三个国家的财政不崩溃吗?





© 2025-01-03 - tinynew.org. All Rights Reserved.
© 2025-01-03 - tinynew.org. 保留所有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