哪怕你整天就是钱钱钱,为了生活奔忙蹉跎,看别人脸色、劳自己筋骨,这股中二劲依旧会时不时的从不知道哪儿冒出来,狠狠的捏你心脏一把,搞得你热血上头:弹剑对月歌一曲,明日轻骑渡关山,壶中残酒将欲醉,不灭豪强不回还。
《小虎墩大英雄》就是个让你带着孩子一起中二一把的机会。这个片子主要讲的是一个一名叫虎墩的少侠的成长,一个镖局里长大的孩子,如何在与险恶的江湖搏斗中解开身世的谜团,明白责任、担当与坚持的故事。在这个故事中你能看到自己的过往,孩子能看到无畏与闯荡,在回味和憧憬里与孩子一起构建侠义的梦想。
侠,是平凡之中的孤傲,穷则独善其身,在平凡之中坚持自己的价值观而绝不会随随便便同流合污,在平淡之中坚持正道之光。如“独孤九剑”,我自巍然不动,你自己会往上面撞,平平无奇却又大巧不工。
侠,是辉煌之中的凌厉,达则兼济天下,在辉煌中践行自己的价值观去周济所有人,路见不平拔刀相助,让正道之光照亮昏暗的现实。如鲁提辖的三拳,你问“与我何干?”我说“行侠仗义!”光天化日朗朗乾坤,岂容鼠辈横行?
侠,是绝望之中希望的火苗,即使看不到前路只好随波逐流,但是总有星星点点的火苗昭示着可能的方向,一旦忍无可忍,总能立即奔赴。如“金蛇郎君”夏雪宜之于袁承志,看不见摸不着,却总能在绝望中点燃一点点希望,撑着苦旅中的人走下去。
侠,是只可内求不可外寻的修养,师父只能教你武功,却不能教你侠义,那个得你自己拿着剑去寻找,在仗剑走天涯的过程中一点一点去捶打。有人的地方就有江湖,有江湖的地方就有恩怨厮杀与尔虞我诈,至于是沉沦还是坚持,那是你自己的事情。正如《七剑下天山》,各有各的际遇,还得在江湖中飘荡捶打,最终才能成就完善的自我。
看一个少侠的成长是个饶有兴味的事情。
关于《小虎墩大英雄》中虎墩这个少侠的成长,电影里讲得非常明确:见证、历练、顿悟。虎墩一开始就是个莽撞的小子,在亦师亦友的杨总镖头的引导下,在邪恶势力的追击下,迅速成长,逐步成为一个少侠。见证是见证江湖的险恶,人心的叵测,正义的坚守;历练是参与其中,身体力行,将学到的东西化成现实的行动;由此迎来顿悟,刹那之间融会贯通,明白了侠之所以为侠,不是只有自我牺牲,而是明白担当与责任的真正含义。
同时也讲了一名大侠的回归,因为经历了一些打击,原本威风凛凛的杨总镖头一蹶不振,多年来只会用酒精麻痹自己,直到他跟虎墩一起压了这趟凶险异常的镖,在虎墩身上杨总镖头找回了自我也找回侠义,在人情练达的中年重新寻回年少时候的梦想。
总之,成长、成熟,少年、中年,不是什么一成不变的东西,而是一个镜子的两面:镜中人与世中人。
以人为镜可以知得失。
少侠的一个片段,固然是精彩绝伦,所谓“仓朗朗宝剑出鞘,哗啦啦马踏连营”,高光时刻令人目眩神迷。高光时刻的少侠威风八面、辗转腾挪、上下翻飞、兵不血刃,白衣白袍七进七出,旁边观看的你不由得惊叹,“人生当有此一回!”
打底的却是漫长刻苦的磨炼,冬练三九夏练三伏,起早贪黑夙兴夜寐,一个招式一个招式的学,一点力气一点内功的攒,七星桩踏成朽木渣,宝雕弓挽成上弦月,把师父的看家本领都学到手哪有那么容易,无非是一天一天的打熬筋骨,一夜一夜的冥思苦想。
却也有迷茫蹉跎的时候,初入江湖,手足无措,敌众我寡怎么办?技不如人怎么办?少不更事怎么办?这都需要少侠您自己去琢磨,师父?师父在山里呢。江湖上多得是迷魂汤,江湖里也多得是混不吝,吃亏吃苦遭罪遭打,那都是少侠您必经的路程。
最终这许许多多的片段才能组合成为一个连贯的过程:一位少侠的成长。
灿烂如夏夜星辰的中国武侠群星,其实都只讲了一个故事就是少侠的成长,也是作者的成长,也是你和我,我们普罗大众的成长。我们在这些武侠故事里,追寻着自己成长的脚步而已,或者自己做到了的,或者自己没做到却梦想过的,或者期待自己孩子做到的,或者极力要避免的,总之,侠是心中刀,剑是梦里影,刀剑如梦之中编织出来的是中国人的情结。
绝望中,侠客是比神更为亲近的存在;
沉沦中,侠客是比神更为现实的救赎;
危险中,侠客是比神更为贴身的护佑;
迷茫中,侠客是比神更为清晰的明灯。
我们热爱武侠,是因为我们都是武侠。
这个片子,观众能够从里面品尝原汁原味的侠义情结,那种从骨子里带出来、流淌在血液里的热血情怀,跟自己孩子一起去看是最合适的,看着孩子身上自己的影子。也让孩子品味侠义的滋味,它是中国人“家天下”思想的最终落脚点,是以天下为己任的救世情结,是亲手掌握自己命运的世俗情怀,是功成方能身退的隐士精神,丰富多彩却自然而然。
金庸、古龙、梁晓声会离去,侠义精神却永远不会离开。
《小虎墩大英雄》的亲近感是我们中国人才能理解的一种自得其乐与自我满足,倒也不需要搞得正经八百跟上课似的,侠客一直都在我们的生活中从未远离过。他实际上替代了一部分神的职能,以其传奇色彩和现实意义编织成中国人精神世界的一部分,大过年的哪有那么生分呢?这不就跟走亲戚是一回事么?
我现在也在打造一位“少侠”,也就是我儿子,长得帅不帅那个不重要,白衣白袍、武艺高强那是可以努把力的事情,而且行侠仗义、兼济天下,那是中国文化里的必修课,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每个中国人或多或少总得来那么一点吧?
毕竟,侠之大者,为国为民。
一旦上升到这个层面你就会发现一个奇怪的现实:中国电影总是逃不过侠义。严肃板正如历史战争片,小清新如甜甜蜜蜜的爱情片,很难扒拉出一部跟行侠仗义完全没关系的片子,因为这是最普遍的基因之一,怎么逃得过呢?
带我家少侠去电影院看《小虎墩大英雄》这样一部极具国风武侠气质的动画电影是再正常不过的事情,跟大过年的走亲戚是一回事,回访一位老友,看望一个亲戚,阅读一下自己的文化基因。
少侠,去不去一趟江湖?
聪明人靠统计数字和洞察来得出结论。
平庸的人仅依靠统计数字来获取信息。
笨蛋成天看个案小作文来悲鸣或自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