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科问答小站 logo
百科问答小站 font logo



如何评价今年姜昆的相声节目《欢乐方言》? 第1页

        

user avatar   duo-duo-82-2 网友的相关建议: 
      

学语言类的相声,比较著名的有侯大师的戏剧与方言,以及传统段子里的学四省、山西家信、茅房话等等。

这种段子跟普通的倒口、怯口活还不太一样,有些怯口是为了进入人物,比如扮演一个刚进城的外地人或者表明某个角色的身份,比如二他妈妈,你轧我脚了。

这种类型的相声有着比较统一的特点,一般都是明确告诉观众,我要学习某种方言或者外语,然后一般是先说一些比较正确的语言,之后开始说一些荒诞或者胡编的词汇,明确让观众明白逗哏的在插科打诨,或者讨捧哏的便宜(你可是我的二大爷)——这种段子有一个共性,就是一定要有比较简单直接的包袱能响,所以扁嘴子马哈以西就能炸,虽然观众都知道逗哏的在胡扯,也不会有人真的在意”蒙古人是不是这么说话“。

一句话,学语言的相声,不在你学的多像,而在你编排的是否有趣,是否有笑料,包袱如果不响,就会造成和姜昆老师一样的结果:观众会开始研究你学的像不像,你教的广东话对不对。好好的一场相声,陷入了学术讨论的泥潭……

而我们又明确的知道,姜昆老师北京出生,这意味着他就算穷极半生研究粤语也不可能说得比越秀区某个退休大爷说得更地道。而对于粤语的在音韵学和发音方式上的论述,也一定会被人喷成翔。因为观看直播的几亿人里研究粤语音韵学的大哥成千上万,随便谁都会比姜昆更专业更明白。

所以我的意见是,如果把他当成相声看待,就不要纠结他在普及粤语知识上的谬误了,没有意义。我们应该问的是,为什么包袱不响呢?

我的看法是,这个节目从选材到内容编排都是完全失败的,这个题材根本就不适应当下观众的口味,而它的内容到表现手法完全是春晚式的四平八稳,毫无乐趣可言,一言以蔽之,这是个21世纪新时代春晚特色的作品,它充满了春晚的特征。相比之下,姜戴二人的表演反而没什么问题,包袱全泥并不是表演导致的——甚至在上台之前以这二位的江湖阅历来说就应该有泥的觉悟了。

只不过,管事的不在乎,姜昆也不在乎。

其实我也不在乎,春晚实际上我是当新闻联播的副刊在看。

回到段子本身。

这个段子并非新编,而是一个十几二十年前的老段子,大山说过,姜昆也说过,谁原创的不知道,但显然这个段子属于不经编排的,他既没有当前的热点,也不属于久经考验的传统段子,他是个过时的段子。虽然他的政治很正确——一般学方言的段子都多少有些歧视性,或者逗哏自黑,或者沾点伦理哏。

方言类的段子不太适合当今的情况,因为笑料的政治很难正确,而为了政治正确,就只能抛弃笑料。

我们可以想象,还是学粤语,姜昆编排一堆屎尿屁,擦边球,讨戴志诚便宜,或者发明一个干炒大犄角河之类不存在的粤语词汇,可能演出效果会好一些,观众会笑,但这种节目能上春晚么?显然不能。

我悲观的认为,在政治正确的前提下,聊搞笑,说到底是个扯淡的事情。在这个场合下,想要喜剧效果,就很难不刺激到谁。但春晚目前是谁都不能刺激。不敢刺激。

不刺激别人,就是中国最大的政治正确。

并不是姜昆的问题,是春晚节目都是这个问题。尤其搞笑的事,姜昆的相声已经把包袱的刺激程度跳到最低了——所有的笑料几乎都是出自逗哏的学粤语的夸张表现方式——虽然这也并不怎么好笑——但他还是刺激到了别人,刺激到会说粤语或者以粤语为母语的人。

而这个相声的本意显然是针对珠三角原住民和深圳河以南地区人民的善意释放。

你说这个吊诡不吊诡。

10年前就已经不好笑了。

去年都说不好笑,被认为是史上最不好笑的一次春晚。

今年刷新了去年的记录。

但明年一定会再创辉煌的。


反正是面向基层,为广大工农兵服务嘛。昨儿呢,有穴头儿到我们团来抟这事儿,想让我们给出个底儿包,看了我的大鼓说我这活儿还能单挡楮儿,每场制点黑杵儿总比干拿份子强啊,虽然没腕儿那么嗨吧,可也念不到哪儿去……
喂,喂,喂,昆儿哥啊,我是平妹啊。
喂,不是咱昨儿下午不是刚抟完么,你也甭跟我谈挡楮的事儿,这穴就算咱俩一块组的,好不好?北京的腕儿归我找,东北的地归你打,咱俩就二一添作五是赔是赚咱俩共同承担了,好不好?唉,你说找谁我找谁我都熟啊,阿敏阿玉阿英,阿东阿欢阿庆,尖楮尖窑儿还愁他们不来么?唉咱可得先说下啊,我可得比他们多拿,哪怕多拿一块钱呢,我得争这口气啊我……

user avatar   UntW 网友的相关建议: 
      

这个相声除去前面的引子(相声里叫“垫话”)以外,全是姜昆、戴志诚在《曲苑杂坛》(2008-05-06 深圳特别节目)上表演过的,内容几乎一模一样:

其实更早还有,1987 年姜昆、唐杰忠两位老师就表演过相声《广东话》(背景是那一年广州举办第六届全运会),虽然主体部分和现在不一样,但结尾(相声里叫“底”)是一模一样的《军港之夜》:

把 2008 年甚至更老的相声几乎原封不动地搬上 2022 年春晚吃老本,岂止是没有诚意,简直是有点无耻了

没想到,和照搬的操作相比,相声的内容更恶劣,甚至可以说是胡说八道


在进正片之前(相声里叫“瓢把儿”),姜昆老师说“这个广东话啊,我还专门研究过”。后面在正片部分(相声里叫“正活”)“科普”了 4 个概念:

  • 入音
  • 闭唇音
  • 气音(“从肚脐眼儿使劲”)
  • 多元音

里面除了“闭唇音”以外,都是他瞎编的概念。他先提到广东话有九声六调(这个没错),然后马上就来第一回合(相声里叫“第一番”):入音。但是他哪怕真像瓢把儿里说的“广东话还专门研究过”,稍微查一查广东话的九个声调都叫什么,他就会发现广东话里本来就有叫入声的声调。结果,他这儿编了个名字——“入音”。很不巧,他这个“入音”实际上指的是广东话的阳去调,压根就不是入声

第三番:气音,这个说白了就是指广东话的声母 h。广东话的 h 跟英语的 h 一样,是从喉咙里直接呼气出来的(语言学里叫喉清擦音,国际音标是 [h])。汉语拼音的 h 则是在舌根之前有个阻碍,不是直接呼出气来的(语言学里叫软腭清擦音,国际音标是 [x])。这个其实就是个普通的呼气音,他这么夸张地拿这个当笑料(相声里叫“包袱”),还“从肚脐眼儿使劲”,也是够尴尬的

第四番:多元音。这个可就丢人现眼了,他指的是广东话的元音 œ(这个元音汉语拼音里没有,但其实接近北京话 üe 的结尾发音,语言学里叫前半低圆唇元音,国际音标是 [œ])。这在标准广东话里可是一个单元音,他不仅说这是多元音,还用汉语拼音 ü + a 来强拼这个音,güang,太丢人了

姜昆老师的广东话发音当然也一言难尽。作为北方人,学广东话是有困难,我们可以理解,但相声里广东话发音可不仅仅是学走形了的问题,而是有些字音是凭感觉生编硬造的,根本不是在模仿广东话发音。这就不一一说了。但别忘了,当年侯宝林大师在相声里模仿上海话、山东话,那可都是惟妙惟肖,甚至相当标准的


总的来说,整个相声都充斥着对广东话的错误解释。假如这个相声放在上世纪,还有情可原。但现在是 2022 年了,不论是网上还是书店里,广东话教程都是唾手可得的。姜昆老师自己说“这个广东话啊,我还专门研究过”,难道就没有上网搜一搜广东话教程吗?反而是自己发明了“入音、气音、多元音”这些不科学的错误概念。我们学校曲艺队排练相声在学校里演的时候,对于剧本里有疑问的地方还会去查证呢

相声“胡说八道”是可以的,但前提是观众知道那是假的。很多相声都说得夸张到天花乱坠,那是在制造笑料和讽刺戏谑,观众明白。结果,姜昆这个相声,他是在正儿八经地“科普”这些错误概念,而且是在春晚这样一个权威的舞台上,不懂广东话的观众真的会信以为真

正活的开头还说了“广东话保留了古语”,这大概也来自网上前些年普遍流传的“粤语吹”谣言。在春晚舞台上吹粤语,有没有考虑其他方言区观众的感受呢。哎,相声标题不是叫《欢乐方言》嘛,怎么正片全是在说粤语,这不是严重的偏题嘛——这就回到一开始的问题上了,这整个相声正片都是照搬自 2008 年的《广东话》嘛

这段相声里关于方言的小包袱小笑料,搁在 2008 年或许能逗乐不少观众,那时群众们对方言的关注度和认真程度远不如现在。但是现在,对不起,不灵了

最后,因为春晚的时间紧,铺垫不够,以《军港之夜》作底显得很突兀。这就是春晚相声的通病了,跟上面的问题相比根本都不算事了

总之,不论是从偏题还是从内容上来说,这段相声瑕疵都是严重的。“学”的方面业务也很一般。内容尤其不好


user avatar   DesignerZhao 网友的相关建议: 
      

“全靠同行衬托”


user avatar   shuo-shu-44-10 网友的相关建议: 
      

(这个节目是带着任务的。)

我是整个春晚都没看。也许我可以自吹,说自己当年是头一个公开表示不看春晚的人。也许有人还记得,在另一个论坛上,我给的原因是:春晚是北方人的自娱自乐。至于具体对南方人的无知和贬损,就不想重复了。

结果自然是,春晚在南方收视率连年下跌。过了秦岭淮河一线,收视率就没有达到三成的。而收视率最高的是东北。真有一种,金国打不下南宋的感觉。

其实从现大洋的角度,问题比看上去还要严重。越是发达的地区,越是不看春晚。一个精明的广告主,会仔细研究,春晚的观众,有多少购买力。

而粤语区,即两广,是全国收视率最低的。所以,这个节目可以说是,用心良苦。

翻翻其它帖,效果似乎是,邯郸学步。一方面是对南方一如既往地无知,在粤语区也没讨到好。二是政治不正确,把过年想看富农掉坑里的戏,找点平衡的人,也得罪了。


user avatar   xiao-ye-74-28-9 网友的相关建议: 
      

事儿闹得挺大,语圈儿已经炸了。

1.古语

昨天看到《欢乐方言》这节目的时候,群里就在担心了:

“要是里面有一句说粤语存古,那就完了。”

结果今天打开电视,哦吼完蛋。

辛苦科普许多年,一夜打回解放前。

2.双元音

这个相声在某种意义上确实是绝了,因为它不仅让反对方言吹的人反感,也让讲粤语的人反感:这粤语讲得太烂了!

oe那能是双元音?念成[iɑ]我tm真的惊了。

最后小撒讲的那句粤语比姜昆好太多了。

3.入音

怎么说呢,平上去入是古四声,“入音”是什么玩艺儿,我没听说过,兴许是入声吧。

然而,“二”和“常”根本不是入声啊!

4.气声

这个气声,我琢磨着不就是送气音,普通话里也有啊,姜昆不就念得滑稽一点……还从肚脐眼使劲儿搞这么玄学……


user avatar   hei-zhi-sheng-lei 网友的相关建议: 
      

谢邀,语言学方面的内容就不重复了。不妨这么来看,如果把这个节目和其它几个像是拉祜族、鄂温克族、畲族、白族甚至大象的节目归入一类,营造一种“异域风情”的效果,那便足够了。


user avatar   tai-shan-ding-shang-yi-qing-song-67 网友的相关建议: 
      

说,郭德纲给了你多少钱,才让我们可爱的姜昆老爷子上春晚的!


user avatar   pei-shuo-18 网友的相关建议: 
      

这个相声其实是撺的,《学广东话》的底,还有一些《欢声笑语》还是《乐在其中》的头儿…

我这种爱听学方言类的相声的,原先单听那两段都觉得还行,这一撺一块儿就感觉主次有点不分了。

另一个表演状态来说,姜昆老师尚可,原先看人分析过戴志诚,他当初学的逗哏,捧的时候也就按着逗哏方式那么莽着捧,这里表现得十分明显。

凑合吧。

另外提一嘴,我看有别的答主提到看大山说过《学广东话》的内容,首先姜昆和大山是师生关系,这里不涉及“版权问题”,这一段内容大概是他们二人之中谁的创作(或者共同),其次我个人是在一两年前看的大山说这段,但看到姜昆说《学广东话》早很多。


user avatar   richard-xu-25 网友的相关建议: 
      

嗯看到大家都在吐槽广东话,我来说点别的……

@UntPhesoca 说:

这个相声除去前面的引子(相声里叫“垫话”)以外,全是姜昆、戴志诚在《曲苑杂坛》(2008-05-06 深圳特别节目)上表演过的,内容几乎一模一样。

然而,这个相声前面的垫话,也是表演过的呀……

相声 乐在其外(08)姜昆 戴志诚

08年河北春晚(我印象里《曲苑杂坛》后来也放过)的这段相声,从4分钟开始就是用各个方言说Peter。(当然这段相声本身还是很好玩的,比如把“how much”记错成了“好吃嘛”,还有提醒明早起床的那段“tomorrow morning, who gets up early, who call who 啊!”)


user avatar   zhou-xing-xiao-jian 网友的相关建议: 
      

我一直觉得姜昆是唯一能和郭德纲掰腕子的相声表演艺术家。他的陨落有自身变成曲协主席官僚主义上身的原因,更有历史和尺度的原因。当年姜昆能火,最重要的原因就是敢说、能说、极尽讽刺之能事。他最好的几个作品,郭德纲的包袱还真没他高级。

姜昆只是相声的一个缩影,相声已经从讽刺挖苦的艺术堕落成了歌颂和教育的闹剧。

姜昆老师别出来了,把观众对您的形象定格在1988年,那时的你是一个人见人爱的小伙子。

【危!危!危!据说这是姜昆当年差点被枪毙的相声!-哔哩哔哩】 b23.tv/G5jdWQ5

【【720P】没有了ZZ包袱,姜昆的纯搞笑相声《辞职以后》是什么水平?相声《辞职之后》表演者:姜昆 唐杰忠(辞职以后)-哔哩哔哩】 b23.tv/LD65wVi




        

相关话题

  如何评价今年姜昆的相声节目《欢乐方言》? 
  花钱看相声的人有多可悲? 
  为什么有些京剧名家不认为郭德纲对京剧有帮助? 
  如何评价(评书演员、相声演员、曲艺演员、曲艺伴奏)郭鹤鸣? 
  高校相声社团如何应对大量德云女孩入社? 
  为什么感觉德云社的弟子水平一科不如一科? 
  如何评价东方卫视的喜剧节目《相声有新人》? 
  如何评价相声演员郭麒麟? 
  德云社论相声功底前八强应该是谁? 
  郭德纲为什么介绍栾云平说是爱徒? 

前一个讨论
《军用飞机主动防护技术》这书是研究以硬杀伤方式拦截来袭导弹、提高战机生存力的,其内容到底怎样啊?
下一个讨论
怎样写小说大纲,每次都感觉无从下手?





© 2024-04-26 - tinynew.org. All Rights Reserved.
© 2024-04-26 - tinynew.org. 保留所有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