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科问答小站 logo
百科问答小站 font logo



三次炸水门桥的意义是什么?为什么要拼尽全力炸掉水门桥? 第1页

  

user avatar   zhong-jun-ai-guo-hong-cheng-chou-8 网友的相关建议: 
      

给美军撤退制造点麻烦,延缓美军撤退速度。志愿军没有拼尽全力炸桥,真要拼尽全力不派齐装满员89师去阻击,派200多人去炸桥+阻击?这岂不是瞎指挥?

东线“水门桥”不是西线的武陵桥。

89师由真兴里社仓里迂回五马里,就是知道“水门桥”根本挡不住美军。

1801高地不是最后的战斗,五马里阻击战有些人总是装瞎,美三师北上接应陆战一师有些人更装瞎。


user avatar   lin-zuo-liang-72 网友的相关建议: 
      

因为美军南撤途中的必经之路是水门桥,对于美军来说,水门桥就是他们的阳关道。

我志愿军就是要把‘阳关道’变成‘鬼门关’。

炸了水门桥,才能迟滞或者切断美军的归路,因为美军没了这座桥,只能靠双腿走啊!这在极低温度下简直要了老命。

为此,志愿军和美军围绕水门桥展开了三次惨烈的较量。

志愿军曾派出敢死队8天内连续三次炸毁水门桥。

然而求生欲强大的美军,硬是在古土里架设了一座载重50吨的钢铁桥梁……


1.「圣诞节攻势」

1950 年 11 月 23 日,正值美国国内最盛大的节日之一——感恩节。

对于美第 10 军的战士们来说,这个感恩节跟以往大不一样。

朝鲜战争爆发后,朝鲜人民军一路高歌猛进,仅用了 3 天就攻占了韩国的政治中心汉城,并在随后的两个月里势如破竹,将韩军压缩在洛东江以东仅一万平方公里的狭窄区域内,此时,朝鲜半岛已经有超过 90% 的领土和 92% 的人口被朝鲜控制着,只要再发动一此战役,金日成就能完成他统一朝鲜半岛的宏图大志。

但巨大的转折在 9 月 15 日发生了,这一天,在麦克阿瑟的指挥下美第 10 军在仁川登陆,朝鲜人民军腹背受敌,一溃千里,占领不久的领土陆续被吐了出来,美第 10 军一路高歌猛进,10 月 1 日,越过了当时的临时国界北纬 38 度线攻入朝鲜境内,10 月 19 日,朝鲜首都平壤沦陷,但这支部队并未停止脚步,打算一举统一朝鲜半岛,11 月 21 日,其先头部队甚至进至到鸭绿江边,并狂妄叫嚣:在历史上,鸭绿江并不是中朝两国截然划分的、不可逾越的障碍。在这种情况下,被短暂胜利冲昏头脑

的美军置周恩来的严词警告于不顾,公然派飞机越过国界侵入中国领空,并轰炸丹东地区,将战火直接烧到了中国境内。

此时美国国内的声援浪潮也持续高涨着,《纽约时报》称:民主的力量正冲刷残余的抵抗。朝鲜的部队已穷途末,美国海空军飞行员控制着天空,甚至在前线的士兵也开始享受即将到来的盛大节日。

感恩节这一天,尽管前线条件艰苦,但美军后勤还是尽了最大可能为士兵们提供了丰盛的佳肴,火鸡、肉馅饼、南瓜饼、红梅汁等全套特餐,火鸡虽然是冷的,但士兵们总算过了一个还算不错的感恩节。他们乐观地认为战争即将结束,麦克阿瑟甚至对士兵直接说道:我希望你们这些孩子能在家过圣诞节。

从普通士兵到当时「联合国军」的总司令麦克阿瑟,全军上下都洋溢着一种异常乐观的情绪,除了战事进展得过度顺利之外,还有一个原因是他们手上拥有的王牌部队——美第 10 军。

第 10 军中,美第 7 师组建于 1916 年,曾先后参加过一战和二战,因执行任务一向准确无误而被称为「滴漏器师」,而陆战一师更是大名鼎鼎,其前身是 1775 年组建的海军陆战队第一连,是当时美军中少有的全职正规部队,随后经过几次扩编,终于在 1941 年 2 月组建成型,他们的座右铭是「没有更好的朋友,没有更糟的敌人」。

正如这句话,陆战一师高傲无比,但战斗力也在美军中鹤立鸡群,自组建以来无一败绩,瓜岛、冲绳岛等战役都成了它荣誉的注脚。

拥有这么一支强大的部队,第 10 军军长阿尔蒙德踌躇满志,对麦克阿瑟的计划充满了信心。该计划令陆战一师从元山出发,11 月 15 日到达长津湖地区的下碣隅里,随时准备越过长津湖向江界、也就是当时北朝鲜劳动党政权败退平壤后的临时政治中心进攻;美第 7 步兵师主力则由长津湖地区新兴里出发向北进攻,第 7 师之 17 团沿丰山、惠山公路向惠山攻击,以侧应陆战一师的正面进攻。

但在当时的美军部队中,还有一个人对这场战役并没有抱着盲目的乐观情绪,这个人就是陆战一师的师长奥利佛·史密斯少将。出身海军的史密斯一向认为,陆军不是极度乐观就是极度悲观,很少有中间状态可言,例如这一次第 10 军的行动就太过于冒进,不仅对朝鲜北部冬天的寒冷气候和山地的崎岖道路准备不足,还无视了来自志愿军的威胁。

在建议不被采纳后,他不惜抗命,对阿尔蒙德全速前进的命令置之不理,要求士兵们缓慢行军,甚至还在下碣隅里修建起了简易的机场。

11 月 24 日,陆战一师已经全部进入到了长津湖地区,此时的气温已经骤降到了零下 30 度,美军许多士兵患上了严重的冻疮,一些士兵因为医生无法给他们输血而丧命,因为血浆也会被冻结在瓶子和软管中。直觉告诉史密斯,这次行动应该被停止,但当时的所有客观条件都显示没有任何问题。

几日来,驻守在柳潭里的第 7 团抓到了几名中国俘虏,从他们单薄的衣物来看,中国部队的后勤补给简直让人难以置信,这样的装束即使一动不动地在这里趴上半个小时,都会被冻死,想凭借这种装备与美军战斗,在理论上是不可能的,但不知为何,一股莫名的不安情绪让他没来由地总是十分烦躁。

11 月 27 日傍晚,驻扎在长津湖水库两边的美军正安排向鸭绿江攻击前最后一夜的休息,他们的御寒衣物虽然比中国俘虏丰富得多,但应付起这样的严寒仍然显得捉襟见肘。多年后一位当时的陆战队员回忆说:我用铲子挖了一些树枝铺在地上,把睡袋放在上面,晚上才能好好休息一下。

入夜后,气温变得更令人难以忍受,呼啸地寒风在帐篷外肆虐,雪花像砂砾一般拍打着帐篷,发出「沙沙沙」地声音。疲惫的美军士兵大多进入了梦乡,只有这时候他们才能感觉稍微好一点。

但就在这时,外面突然传来了「邦、邦、邦」的声音,紧接着,刺耳的军号声在空旷的雪原上回荡了开来,喊杀声、枪炮声震耳欲聋,美军士兵从梦中被惊醒,匆忙提起武器钻出帐篷,眼前却出现了令人难以置信的一幕:

阴云遮挡的夜空漆黑一片,零星的照明弹映得雪地忽明忽暗,就在乍明乍暗之间,美军士兵看到在不远处的山丘后面,数不清的敌人正源源不断地从四面八方涌过来,漫山遍野,根本不知道有多少,他们这才绝望地发现,自己被包围了……

2.奔赴雪国

1950 年 11 月初,一列满载着士兵的火车在沈阳车站稍作停留,装载了一些军需品后就一路北上,驶向了冰天雪地的异国他乡——北朝鲜。原本只是接到例行换防任务的战士们这才知道,自己接下来的任务是进入朝鲜,抗击「联合国军」,并接替 42 军担负起东线的作战任务。

这支部队隶属于中华人民志愿军第九兵团,兵团司令宋时轮。时年 42 岁的宋时轮在解放军中可算是一员名将,他出身黄埔五期,又于 1927 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先后参加过长征、冀东抗日暴动、孟良崮战役、济南战役、淮海战役等著名战役,之后又率部解放了上海,并短暂担任过上海警备司令,是三野粟裕手下的得力大将。他领导的第九兵团继承了粟裕的半个家底,一直在东南沿海驻防,原本计划是作为解放台湾的主力,但突然爆发的朝鲜战争彻底打乱了中共中央原本的部署。

美军在仁川登陆后,朝鲜战场局势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为挽回局势,中共中央决定继续向朝鲜战场增兵,而这次他们派出了自己的王牌部队——第九兵团。由于保密的需要,直到开往朝鲜之前,包括部队的指战员都一直以为自己的任务只是单纯的去东北换防。

军情紧急,在沈阳火车站临时停靠的第九兵团只来得及补充些许物资就急匆匆开往了前线,他们大都还穿着温区的单薄冬装,尽管东北的部队紧急调配了五万套棉服支援给他们,但对于 15 万的部队来说,这些补给显得十分捉襟见肘,许多战士甚至只领到了一顶棉帽,随后就一路进入到冰天雪地的朝鲜北部山区作战。

11 月 7 日,第九兵团的先头部队率先进入朝鲜,对许多从小在南方长大的战士们来说,这是人生中第一次见到大雪,但殊不知这也成了这些人最后一次见到这样的大雪。长长的队伍除了行军外,一切都被冻结,首先跨过鸭绿江的第 20 军仅行军第一天就有 700 多人被严重冻伤。

更让人焦虑的是,由于没有制空权,美军飞机 24 小时对志愿军的运输线进行破坏,导致大量后勤物资包括粮食、被装和弹药等难以运往前线,同时为了按时进入作战地域,志愿军只能轻装简行,平均每个班只有一到两床棉被,入夜后,战士们将棉被铺在一起,相互抱团来取暖。

除了保暖物资严重缺乏外,就连军粮也供给不足,直到战斗打响之前,官兵几天都吃不上一顿热饭,甚至连口袋里的饭渣都要保存起来当做冲锋时维持体力的「冲锋粮」。

但就是在这种艰苦的条件下,第九军团的官兵依然保持着高昂的士气,他们晚上行军,白天宿营,躲过美军的飞机侦查,硬是赶在 11 月 21 日陆续到达了长津湖周边地区,而此时的美陆战一师还在下碣隅里修筑机场、浑然不知在他们的正北方,已经有一支十多万的大军潜伏了过来。

此前,志愿军最高统帅部已经下达了作战命令,由毛泽东亲自下令:朝鲜北部江界,长津湖地区,应确定由宋兵团全力担任,以诱敌深入、寻机各个歼灭为方针。接到命令后,宋时轮开始部署作战计划,他心里很清楚,以当时志愿军的武器装备如果与美军正面对抗硬碰硬,绝对是占不到半点便宜,那么正面打阵地战不行,还有什么办法呢?他突然想起了自己在冀东敌后作战时的老办法,这些年实力壮大后,几乎很少再用起了,那就是打伏击。

若要打伏击,就必须要选择一个合适的地方,宋时轮摊开地图在朝鲜北部江界以南的广大地区仔细寻找着,直到他的目光落在长津湖周边时,愁眉突然就舒展开来,不禁兴奋地大喊道:对,就是这里!

长津湖位于朝鲜北部长津江上游,是朝鲜的第二大人工湖,也是朝鲜北部最大的湖泊,位于赴战岭山脉与狼林山脉之间,由发源于黄草岭的长津江向北在柳潭里和下碣隅里之间形成长津湖,最后注入鸭绿江。

在长津湖以东约 30 公里,是由长津江最大支流赴战江所形成的赴战湖,两大湖泊及其附近地区就被称为长津湖地区。该地区冲山林里,平均海拔 1300 米,山上林木繁盛,山间道路崎岖,偶尔有几处村落也是人烟寥落。

这里一般从 10 月下旬开始进入冬季,到 11 月下旬时,日平均气温可下降到零下 27 度,夜晚的温度则更低,而在 1950 年冬天,这里更是经历了几十年未见的罕见低温,宋时轮考虑到极端低温会影响到敌人的行军速度,长津湖,这里无疑是设伏围歼敌人的天赐之所。

而且在当时,志愿军还有一个巨大的优势,那就是美军对这个对手的过分低估。最初,麦克阿瑟估计中国最多只会派出两个师的部队入朝作战,后来增加到六个师,这已经是他想象力的极限了。美军对第九兵团大规模进入朝鲜作战的消息目前还一无所知,这个优势最终让陆战一师彻底掉进了第九兵团的口袋中。

拟定方案后,宋时轮开始部署战斗计划,令第 20 军负责穿插包围,第 27 军负责正面强攻,第 26 军作为总预备队随时准备增援和堵截。根据美军兵力的部署,志愿军各部队将在新兴里、柳潭里、下碣隅里和古土里形成四个包围圈,争取全歼美陆战一师。完成部署后,宋时轮要求各部队迅速行动,务必在指定时间到达指定位置,并于 11 月 27 日晚上发起总攻。

27 日,长津湖地区突降大雪,西北风卷着棉球般的雪花吹得人睁不开眼,美陆战一师和美步兵第 7 师的巡逻队正沿着一条山间小路行进,当时有一个随军记者后来回忆说「总感觉有人在盯着我们」,但当时的美军还不知道,就在山路两旁甚至整个山林里,都隐没着数不清的志愿军战士,许多战士为了不暴露目标甚至在雪地里被活活冻死。

就在敌人沉沉睡去,天地间一片寂静只有呼呼的风声肆虐时,漆黑的夜空突然亮起了十多颗照明弹照得整片山谷通明,这是总攻的信号!刹那间,白茫茫的山林雪地里同时跃起了无数身影,伴随着嘹亮的冲锋号声,向山下敌人的营地冲杀而去,一时间漫山遍野响起了枪声炮声喊杀声,围歼当时全世界最精锐部队的战斗打响了!

后续完结正文,请点击下方链接:


user avatar   jackliu-lian-jie 网友的相关建议: 
      

大家有没有想过,美军东路军近10万人,虽然有一定损失,但如果锚在兴南港,靠着港口补给,志愿军能不能咬下兴南港呢?

而美军东路军原本是要切断我西线部队退路,这才有9兵团如此匆忙入朝。

zhihu.com/answer/217814

但是水门桥及其周边的战斗,让美军相信,自己是被远多于自己的中国军队包围,尤其是一而再,再而三的炸水门桥,更是让美军坚信中国人要全歼他们。所以他们就没想过要在兴南港坚守,虽然元山被占最终坚定他们撤退的信念,但这信念一定是在从长岭湖撤退下来时就有了。

我军确实也是想要歼灭他们,所以也没宣传过万一他们坚守会怎样。

抗美援朝前期我们叫做五次战役,但这五次战役其实是连着打的,第一次战役是10月25日到11月5日,第二次战役是11月7到12月24日,第三次战役是12月31到1月8日,第四次战役1月25日到4月2日,第五次4月22日,到6月10日。

其中1-3次战役总跨度两个半月,大约比国内的三大战役略长一点,看成是一个战役没有任何问题。在这一次战役中,东线美军占前线总兵力近一半,被一个9兵团干到溃退,多少还是有点说不过去。


user avatar   ying-piao-luo-jia 网友的相关建议: 
      

水门桥是美军撤退必经之路。即使炸掉水门桥的一部分,达到车辆无法通过的效果,意味着美军的机械化部队要把车辆坦克都扔了,当然也包括上面的辎重。

这还只是账面上的价值。事实上桥真的过不去了,你以为美国大兵会和坏掉的流水线上的商品一样呆在原地?人是会恐慌的。本来就顶着严寒撤退,前面的队伍突然不动了,一等大半天,你慌不慌?真抛了辎重,而我们那三个连的战士有没有变成冰雕的话,美军真有把握冲过去吗?大部队一到,美陆战一师有可能成为历史。

或者你可以反过来想想,美国为什么要连续三次修水门桥?他白头鹰到朝鲜又不是援建,真对他无关紧要,犯得着从欧洲做好零件空运到朝鲜吗?

至于这个问题描述我就看不懂了。

首先什么叫证明中国志愿军的实力?且不说中国人民志愿军这个全称怎么会错,打仗是为了证明实力是谁告诉你的?你当这是运动会呢?

至于说剿灭全部美军,这不是一直的目标吗?你觉得炸水门桥和剿灭美军没关系吗?当然,你要觉得剿灭美军就是大家站好队列排队枪毙我无话可说,否则你觉得切断敌人退路不是剿灭敌人的关键一步吗?另外你觉得阻止敌人撤退就是摆一堆人在桥上和敌人一对一拼刺刀吗?炸桥不算阻止敌人撤退?


user avatar   feng-kuang-shen-shi-92 网友的相关建议: 
      

三炸水门桥与三修水门桥非常有看点。当然,最有看点的是四炸水门桥。

1、非特种作战方式的炸桥

以炸桥为内容的战争片有很多。南斯拉夫的电影“桥”就是以炸桥为主要内容

我国以前有一部老片子叫《奇袭》也是以炸桥为主。

在朝鲜战场上,中国人民志愿军某部方连长,率领一支侦察队,接受了上级交给的深入敌后,炸毁敌人一座公路桥--康平桥,切断敌人退路的任务。
当他们往联络地点凤仙岭进发,在穿越公路时,被李伪军运输队所阻,他们化装成美军巡逻队,吓跑了运输队,救出了联络员、朝鲜老大妈阿妈妮,从而与游击队取得了联系。然后,侦察员又化装成李伪军伤兵,夺得了一辆敌人的中吉普,骗得桥头岗哨的信任,搞清了大桥的构造和桥头的设防情况。敌人发现中吉普失踪,立即派部队追寻。在紧急关头,方勇把中吉普开下悬崖坠毁,机智地摆脱了敌人的追击。最后,侦察队在朝鲜女游击队战士朴金玉的帮助下,炸毁了康平桥,完成了切断敌人退路的任务,配合大部队,全部消灭了敌人。

金刚川也是以美军炸桥,我方修桥为主。这个片子的导演毛病很大。

同上面的三部片子不同,志愿军三炸水门桥,不是奇袭,特种作战方式。而是正经的作战方式。

2、三炸水门桥三修水门桥

志愿军的突然出现,使得美军决定撤退。按照当时的火力,志愿军完全咬不动。

当时美军在古土里有将近1500辆坦克、车辆和火炮。

美国人要往南撤退只有一个地方也就是水门桥。

水门桥如果被炸,美军这些车辆就无法动弹,美国人靠双脚,肯定走不过志愿军,而且这条路上,飞机场已经没有了。因此这些美军几乎是死定了。

对于水门桥的重要性,双方都意识到了。

当时负责穿插堵住美军的是第20军58师和60师。他们主要的任务破坏道路,炸毁桥梁,阻击美军。

穿插到最南面的是第60师第180团。(说一句,最后这个团后来到了西藏

正是这个团三炸水门桥。

12月1日 、180团首次将其炸断,美国工兵,随即搭建了一座木制便桥,恢复了交通。

12月4日、180团再次将便桥破坏,美军使用仅有的M2型钢制组件第二次修复断桥。

12月6日、180团组织突击队第三次将水门桥摧毁,在桥梁南侧炸出一个宽5米以上的缺口。桥墩也炸完了,180团差不多也打没了。然而,美军逆天的修好了桥。

3、史上唯一一次空投桥梁的修桥

美国人最后一次修桥可谓非常缜密。

上面是C-119运输机。

为了验证空投的可行性与可靠性,他们紧急试投。

美国的第61中队在永浦机场进行了一次试投,在一节桥梁组件上固定了6具直径7.32米的G-1型货用降落伞,飞机在140节(260千米/小时)速度下从240米高度投放。
结果美国人心里哇凉哇凉的,试投了6具,有5具降落伞未能打开,第6具也没有完全开伞,桥梁组件全部坏掉了。

没有办法,时间紧迫,美国人只好改进方法,直接丢到美军的阵地上。

12月7日上午,第61中队的8架C-119各自搭载一个桥梁组件,以5分钟间隔从永浦机场起飞前往古土里,由于货物超长。飞机做了改装,机尾的蚌壳式舱门都已被拆掉。降落伞也变了。

9时30分,第一架飞机抵达目标空域,将飞行高度降至240米。然后空投桥梁组件。

240米的高度,志愿军也是没有办法的。

最后空投的8个桥梁组件中,一个落入了志愿军的阵地,一个摔坏了没法用。

桥梁组件很重的,美国人各种坦克大炮等使劲朝志愿军的阵地打去,就是为了掩护美国的几辆卡车。

另外美国兵喜欢偷东西的爱好也救了一把美国。

陆战队工兵们之前从新兴里的一家锯木厂里偷来了一卡车预切好的木料。

12月9日中午,工兵偷来的木料,以及空投下来的组件开始忙起来了。当天就把桥修好了。

这桥还是能开坦克过去的。

上面是第一辆开过去的卡车。接着就看炮能不能过桥,接着试了一辆坦克。

发现都能过后,美国开始全线撤退,总共花了两天时间,使得美军全部过了水门桥。

过了水门桥后。美国兵四炸水门桥

志愿军没法追。因为志愿军修不了那桥。

以美国的重装备,他们当时完全可以反击的。不过美国人被志愿军搞怕了。同时由于过了水门桥,并且美国人又炸了水门桥。

美国鼓舞士气的说道:“向南转进!”



user avatar   mali 网友的相关建议: 
      

挺搞笑的提问啊……

斯诺登都过去这么久了,

不会还有人不知道拉登塔利班什么的一开始都是美国资助的吧?

恐怖组织?

美国不管它们,它们发展的起来吗?

大部分恐怖组织不就是美国为了搞俄罗斯或者其他人搞出来的代理人吗?

====================

嗯,对了,不懂的可以去看这个,

神解读!姜子牙讲的其实是美国本拉登和斯诺登的故事_哔哩哔哩_bilibili


user avatar   wang-xiao-ban-er 网友的相关建议: 
      

我支持。因为匿名是网络环境差的万恶之源。


知乎做得好。与此同时,头条和抖音也上线了IP属地。


根据 @新浪财经 报道:

据悉,今日头条、抖音展示的帐号IP属地均为用户最近一个月内最后一次发文或评论时的网络位置,境内展示到省(直辖市、自治区、特别行政区),境外展示到国家(地区)。而且帐号IP属地以运营商提供信息为准,相关展示不支持手动开启或关闭。

在公告中,今日头条和抖音均提出,展示账号IP属地是为了维护真实有序的讨论氛围,减少冒充热点事件当事人、恶意造谣、蹭流量等不良行为。快手则表示是为了防止部分网友在热点事件中出现蹭流量、传播不实信息、冒充当事人等干扰正常讨论的行为。

实际上,在字节跳动和快手的产品上线该功能之前,微博已经于今年3月先行一步。3月17日,微博官方账号称,因发现个别冒充当地网友发布和传播不实信息的行为,微博将上线“用户个人资料页展示近期发帖所在地”的功能。

据悉,微博也是在个人主页中展示用户最近一个月内最后一次发布微博或评论的IP归属地,而且IP归属地显示规则与评论区此前显示规则保持一致,国内显示到省份/地区,国外显示到国家。


2、

几乎所有的网红产品,都是利用人性的七宗罪所达到的。


而匿名就是网络环境的万恶之源。


匿名,意味着一个人不需要对自己的言行负责,无论你是咒骂那个普通人去死,还是问候他的十八代祖宗。


在网络平台上,我们看过了太多这种悲剧。


为什么女权的“权”会被污名化成“拳头”的拳?


我个人是支持女权的。但是里面有人在故意把水搅浑。


为什么有人被人肉和网暴?


因为在屏幕面前可怕的那个他,不需要承担任何责任。甚至很多明星粉丝对普通人群起而攻之,所倚仗的,不过如此。


为什么微信上的环境要比微博等好得多?


因为微信是实名化的。喷他,意味着他可能能找到你的真实身份,如果他想的话。


当然,做人是需要互联网树洞的。在BBS这种场景下,所有人都可以匿名化。

而在如微博等社交平台上,我支持全面实名化。


但愿天下不再有网络暴力。


user avatar   luo-se-ma-sai-long 网友的相关建议: 
      

翻译:

这叫侮辱。




  

相关话题

  历史上真实的水门桥战役是什么样的? 
  《长津湖之水门桥》中杜鲁门为什么没有批准投原子弹计划?还是其他什么原因? 
  因为小孩学校要求不能离沪,所以不能回老家跟父母团聚。应该怎么开心而且有意义的在上海度过这个春节? 
  今年你是和谁一起看春晚的?最喜欢哪个节目? 
  战争年代需要英雄,和平年代依然需要,你想要当个什么样的英雄?你又准备做些什么? 
  朝鲜战争该不该打?战后中国是赢得了世界尊重还是世界疏远了红色中国? 
  徐克导演的电影《长津湖之水门桥》开分 7.2,符合预期吗? 
  抗美援朝战争美国用全力了吗? 
  《长津湖之水门桥》中牺牲的战士们,在生命的最后一刻在想什么? 
  孩子问:妈妈,我想把压岁钱变更多,怎么办? 

前一个讨论
乌克兰大饥荒是人为的吗?如果是,饥荒后苏联为什么不彻底灭绝乌克兰人?
下一个讨论
如何评价电影《倚天屠龙记之圣火雄风》?





© 2024-06-01 - tinynew.org. All Rights Reserved.
© 2024-06-01 - tinynew.org. 保留所有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