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科问答小站 logo
百科问答小站 font logo



三家分晋的时候秦国楚国齐国能不能约好一起出兵瓜分了晋国? 第1页

  

user avatar   jiu-dou-62 网友的相关建议: 
      

瓜分三晋?想什么呢。怕是不知道公元前400年前后的三晋是个什么怪物吧。

魏文侯时期的规矩就是天下只有挨三晋打的份。你能忍就忍,忍不了也得忍。

三家分晋前后正是“晋”国对外扩张期,魏斯领导下的三晋同盟可谓是盛极一时。

楚悼王前期叫三晋联军打的鼻青脸肿,大梁、榆关等中原重镇丢失。只能“厚赂秦”,让秦国进攻三晋才平息此事。

秦国的河西之地就在这一时期丢给魏氏的,吴起担任西河守一度压制秦人退守到洛水以西。从此秦魏围绕着这一地区展开了七十多年的反复拉锯,一直到秦惠文王时期才完全收回。

齐国就更不用说了,齐康公本人都叫人家俘虏了。堂堂齐侯被三位卿大夫绑去见周天子,还得主动请求天子册封三晋为诸侯,这还来灭人家?

而实际掌握齐国的田氏,此时正和魏氏眉来眼去呢。田氏的诸侯身份都是魏文侯上表请封的。

其余的宋国国君叫韩国俘虏了;

郑国在韩魏的打击下已经是朝不保夕;

中山国想趁人家进攻时偷袭赵国,转手直接被魏赵联军灭了……

三晋:听说有人想灭我们?


题外话1:广义上的“晋国”从晋文公称霸一直到秦始皇拉开统一大幕之前,都是非常强大的存在,霸权基本无中断。

题外话2:对于齐、燕来说,在秦始皇之前外部的主要矛盾是晋人。


user avatar   larrynonelson 网友的相关建议: 
      

苏联解体了,谁敢动俄罗斯!!!

晋国虽分解了,魏武卒谁不怕?

开上帝视角读历史,要不得!!!


user avatar   rootkitchao 网友的相关建议: 
      

不能,因为这三个国家都有各自的麻烦,无法实施如此大规模的协调军事行动,但是三家都趁火打劫捞到了不少好处。

三家分晋始于晋出公时三家灭智后晋出公欲联齐、鲁两国攻三卿却反为其所败,三卿共立晋哀公(昭公曾孙,等同于灭公室大宗立小宗),导致晋国公室彻底大权旁落;成于晋幽公(哀公之子)时瓜分晋国领土(晋国公室仍保有国都新绛、故都绛、宗庙所在的曲沃,以及端氏等地),幽公反朝三卿(此时名义上仍是三卿之君);终于晋烈公十三年周威烈王册封三卿为诸侯,三家正式独立;尾声则是晋孝公(烈公之子)时新绛、曲沃被夺取,孝公被迁到端氏,最终晋静公(孝公之子)时晋国被灭。

三家灭智之前,虽然晋国公室已经衰弱,但是仍享有晋君的地位,诸卿并不敢独自僭越于晋君之上,晋国仍是一个整体,即使智伯仍是以晋国执政的身份行事。此时秦国、楚、齐即使联合起来也不是晋国的对手(晋国的盟友宋、鲁、卫会站在晋国一边,而越国很可能也会支持晋国)。

三家灭智后,齐国正处于田氏代齐的过程中,田氏正在积极夺取齐国公室的权力,此时若和晋国大战,一旦遭到挫败会严重损害田氏的威信,而齐国公室也将借机反扑。并且早在齐景公时齐国就趁着晋国内乱(范、中行二家与韩、魏、赵、知四家开战),在较为有利的外部环境(郑、卫支持齐国,鲁、宋、楚、莒等国皆中立)的情况下支持晋国内战中的一方(范、中行)却依然战败;此时齐国内部稳定程度远不如齐景公时,外部环境也更糟糕,直接大举进攻晋国风险极大。不过齐国趁机攻占了数座晋国东部的城池,又攻打原先依附晋国的鲁国。显然对执掌齐国大权,正在积极篡位的田氏来说,趁机夺取一些城邑比直接和晋国大战更符合其自身利益。

此时的楚国之前经历了楚昭王时被吴灭亡后又复国,之后数次为吴国所败,楚惠王前期又爆发了白公胜之乱导致多为卿士被杀。白公胜之乱平定后楚国则在西部和巴国交战,又向东进攻取代了吴国的越国。三家灭知后楚惠王趁机灭掉了蔡国,又跑到山东千里迢迢灭掉了原先依附晋国的杞国,并压迫宋国和郑国。楚国不去大举进攻晋国的原因是之前被吴国重创的影响仍在,并且此时避免越国成为下一个吴国那样的心腹大患显然比越过郑国和黄河直接攻打晋国本土更重要。之前楚国虽然多次和晋国大战,但是争夺的都是郑、宋两国的土地,双方的本土并不接壤。

秦国在三家灭知之前已经长期对晋国保持守势。自秦穆公之后秦国多次被晋国击败,晋国甚至渡过洛水攻入秦国腹地,之后两国大致以洛水为界。此时的秦国忙于征讨附近的西戎,又和蜀国争夺南郑周边。而晋国此时的体量几乎两倍于秦穆公时期,秦国却没多大发展,秦国根本无力直接面对晋国。不过晋国在黄河以西洛水以东的领土此时为知氏所控制,三家灭知后知氏的残余带着这部分土地投奔了秦国,秦国一下子把边界推回了黄河,实打实地捞了一大把好处并满足于此。

至于再之后……魏文侯时魏国崛起,拉着赵、韩把这三国都暴打了一遍……


user avatar   ren-ren-dong-hua-wang 网友的相关建议: 
      

不能的

首先,从军事实力上,三国并不占据压倒性的优势。

如果对战国时代进行一个简单的划分的话,那么在战国的初期和中期,魏国无疑是战国时期最强盛的国家,而同时期的几个大国,秦国还未经改革,正处于谷底;齐国早已没落,一蹶不振;楚国虽然实力很强,但是楚国的地理位置就决定了它的占有只有占领全部这一个选项,在楚国身上,不存在占领部分中原地盘这个选项。而显然,当时的楚国一来没有这样的能力,二来楚国后方不稳,江南地区的国家,例如越国,是楚国潜在的威胁。

其次,利益分配不均。春秋战国时期的局势一直都是一种制衡的结果,其国际关系的复杂程度较今天不遑多让。

齐国、秦国、楚国,从一开始就不属于同一个家族,也就是说,他们是三个独立的利益集团,那么想要促成三个国家共同完成一件事,就必须保证这件事对于这三家来说都有十足的利益和诱惑力。

三晋的确可以说是这样的一块香饽饽,但是三晋并不是一块完美的奶油蛋糕,在划分的时候依据面积或是重量。三晋内部,各个国家的位置也是优劣有差。

以赵国举例。。赵国位于北部,当时的世界局势并不是只有中原的国家,北方长期遭受着少数民族游牧部落的骚扰,而且因为作战方式的不同,农耕民族对上游牧民族更多是一种防御的态势,接受赵国的面积就意味着要同时承担对抗游牧民族的重任,一旦游牧民族突破防线,插手中原,那么这个防守不利的国家就是被记上了一笔永远无法擦除的黑账。

在当时的形势下,“飞地”是一个比较危险的选择,一旦操作不好,很容易被吞并,所以从赵国来说,接壤的大国就是秦国和齐国。

秦国对于函谷关、河东一带一直渴望,但是秦国不可能拿下赵国。一来函谷关是天险之地,将这片地方让出去,无疑是增强了秦国的实力,是其他国家所不愿意看到的。二来,当时的秦国实力不够。

齐国没有少数民族的威胁,但是同样不会选择赵国的土地。如果赵国归属齐国,那么实际上是切断了燕国和中原之间的联系,而这一点必然遭到燕国的强烈反对。

所以说,瓜分三晋,无论是按照面积大小还是自由选择,对于这几个国家来说都有不容忽视的问题。

第三,三家分晋是一个漫长的过程,到韩赵魏三家灭智氏和周天子正式册封三家为诸侯时,三晋内部并不存在动乱。

三家分晋并不是一场突发性的动乱,而是历经数百年,各方利益经过审慎平衡之后才完成的,所以实际上对于国家的实力并没有很严重的削弱,也就不是外国的可乘之机。

韩赵魏三家最开始来源于晋文公时期的三军六卿。因为晋国“国无公族”的特殊现象,才给了三军六卿这一共十一个卿族发展壮大的机会。而韩赵魏三家是经过激烈厮杀而来的,这个过程中,他们不断的经营着自己的封地,并侵占其他卿族的封地。在这个缓慢的过程中,其实彼此的各种势力分配、利益划分都已经安排妥当,所以进程是温和无害的。

第四,三晋的对外关系。

在三家分晋初期,韩赵魏三家还是一个松散的集团,虽然三晋内部也时长有各种矛盾,但是在遭到外部威胁的时候,三晋还是会凝聚成为一个整体。而三家分晋因为进程缓慢,所以并没有造成严重的经济人口损失,所以说,在这个时候的三晋,在对外方面,不但不会弱于晋,甚至还有可能略强于之前。

究根本而言,三家分晋并不是压死骆驼的最后一根稻草,而只是脱掉了庞然大物上外在的死皮。


user avatar   dong-dong-39-70 网友的相关建议: 
      

你以为没人想过干这事吗?不仅有人想过,还真有人干过。

早在栾氏之乱时,就是齐庄公把栾盈偷偷送回曲沃发动政变。栾盈不仅差点攻陷晋国国都,齐庄公还真发动大军攻入晋国境内大打出手。不可谓不牛逼吧。但结果呢?等晋国平定栾氏之乱后,反手就对齐国进行反攻倒算,吓得齐国权臣们亲手把齐庄公杀了,以平息晋国的愤怒。

若干年后,当晋国发生范氏中行氏与赵魏韩三家的六卿内斗时,这时候的齐景公学乖了:不公开支持范氏中行氏,改做台面下暗通曲款的出枪出粮。但总是如此,在后来面对赵鞅的兴师问罪,还是战战兢兢如履薄冰。

所以经过这两次失败的干涉晋国内斗后,但凡脑子正常的人,都不会再去自讨苦吃了。超级大国就是超级大国,只要摆平内部矛盾,对外都是毫无悬念的碾压。至于三家分晋后的三晋联盟正式破裂,那是多少年以后的事了,谁能预见到会发生这事?所以做事后诸葛亮容易,别开了上帝视角把前人都当傻子,最后会发现自己才是才疏学浅的纸上谈兵。


user avatar   mo-lu-wei-ma 网友的相关建议: 
      

三家分晋一般公认有两个节点,前一个是公元前453年三晋灭智,后一个是公元前403年周威烈王正式封三晋为诸侯。

在前一个节点,晋国内部动乱,赵襄子说服韩、魏反水,把智伯瑶给灭了,然后自己当了晋国的一把手。秦、楚、齐这几家当然是很想趁虚而入,有样学样,再策反一下韩、魏,把赵襄子直接做掉的。不然,为什么楚国收留晋出公,秦国收留智氏余孽?这还不是等同于宣战吗?至于齐国,早就成了流亡反赵势力的大本营了。

而且齐、楚也确实准备出兵了,只是最后没打成。

(张孟谈)耕三年,韩、魏、齐、燕负亲以谋赵,襄子往见张孟谈而告之……张孟谈乃行,其妻之楚,长子之韩,次子之魏,少子之齐。四国疑而谋败。——《战国策》

后一个节点,本身就是因为秦、楚、齐已经快被三晋同盟打垮了,所以三晋才大摇大摆地去朝见周天子索要诸侯身份,当然更别提被瓜分的事情了。


user avatar   wang-lao-yu-88 网友的相关建议: 
      

1、

有关晋卿火并前后晋、秦、楚、齐三国之间的动向,我们可以简单地先捋一遍年表。

公元前464年,越王勾践逝世,此后虽有“八代称霸”之名,但越国的霸权已经有了明显的衰退迹象。

同年,晋执政智瑶率军伐郑,此举应与晋廷有意重新夺回霸权有关。在攻坚战时,智瑶命令赵孟攻坚,被后者拒绝,智卿与赵卿之间的矛盾更一步公开。

公元前463年,晋、楚均对秦廷尝试拉拢,此举应与晋、楚均有意向填补越国的霸权有关。

公元前462年,晋智瑶于一个名为“高粱”的地方筑城,具体位置笔者并未查到。

公元前461年,秦廷对晋河西发兵,攻取了当地的大荔王城,并对庞戏城进行修补。

公元前461年-前458年,晋卿之间的关系应趋于白热化。

公元前458年,晋智、赵、韩、魏四氏瓜分了范氏、中行氏的领地,范氏、中行氏被彻底逐出了晋卿之列。

公元前457年,晋智瑶攻击中山,此举应与压制赵氏有关。

同年,秦国则在西北方面发生了战事。

公元前456年,晋军攻取了潼关以西的武成,秦国则在河西西侧的频阳置县,晋廷似乎有意将秦国的势力从河西逐出——不过这一计划应被内部的火并而搁置——从之后秦、晋在少梁、籍姑等地的冲突来看,秦军在之后逐渐攻取了河西全境。

同年,晋智瑶对韩、魏进行勒索,韩、魏向智氏屈服,但三者之间的矛盾也有加剧的趋势。

应是在当年或次年,智瑶尝试对赵氏勒索,被后者拒绝,于是晋卿内部的矛盾再度进入白热化。

公元前454年,智、韩、魏三家将赵氏围困在晋阳,并对其使用水攻。

公元前453年,韩、魏突然反水,同赵氏杀死了晋执政智瑶,并瓜分了智氏的领土。

此时,赵氏在晋廷最具权势——从之后魏氏的上位来看,晋廷在之后的状态也不会太平和。

公元前452年,晋智开被秦廷接纳,晋出公被楚廷接纳(一说奔齐,死于路途中),秦、楚(齐)方面似乎有着干涉晋廷内部以扶执政或晋侯上位的意向。

公元前451年,秦国在南郑筑城,秦、楚两国之间的通道更为通畅。

公元前449年,秦、越联姻。

公元前448年,晋智宽也被秦廷接纳。

公元前447年,楚国灭蔡。

公元前446年,魏文侯即位。

公元前445年,楚军灭杞,又与秦廷进一步确认联盟关系。

同年,公输班为楚水师提供了一些新装备,致使越水师陷入劣势。

彼时,原霸主越国已无力对抗楚军在淮河流域及泗上一带的扩张。

公元前444年,秦攻义渠,俘虏了义渠王。

公元前443年,秦厉共公逝世。

公元前441年,南郑叛秦。

公元前439年,楚廷有攻宋意向,公输班还为楚军涉及了新式的攻城机械,此举因墨子的活动被终止。

公元前434年,晋卿对公室的瓜分基本完毕,晋公室仅占有绛、曲沃。

从六晋火并到三晋最终将公室瓜分殆尽,大抵就是在这一段历史时期。其后,魏氏基本控制了晋廷或者说三晋联盟,列国也就不再后趁机瓜分的条件。

2、

晋廷内部从六卿火并到三家分晋总共持续了30年左右。

在这段时间内,秦国的动作最为频繁,大抵利用了晋廷内部火并的窗口期而攻取了河西一带,还顺势打击了北、西、南方面的敌人。

楚国的动作虽不如秦国频繁,但效果非常惊人。就蔡到杞的攻势而言,楚军基本打穿了泰山以南的大片地区,并把原霸主越国狠狠地压制在了沿海一带。

从墨子的活动来看,楚军对蔡、杞的吞并应为全面攻宋作准备,以此完全控制泗上——假设这一计划成功的话,那么郑、鲁也基本成了楚国的囊中之物——虽然这一计划并未得以实施,但宋廷在事后多少也得表现出对楚国的恭顺态度,这应为之后楚国在郑国东部的扩张提供了重要的基础。

由于楚人在淮北、泗上一带的活动,当时齐执政的田氏当然不敢乱动,所以齐廷不见太大的动作倒也不奇怪。

下图为晋卿火并期间秦、楚的主要动向。

如图所示:

黄箭头为楚国灭蔡、杞的大致形势;

黄圈为目标,即宋国抑或是郑国东部地区;

白箭头是秦攻河西的大致形势,白圈即河西全境;

红箭头是秦国对周边的攻击。

注意,秦、楚在这一时期基本处于联盟状态。

3、

从秦、楚两国的行动来看,双方的诉求都非常明显。

秦廷方面的诉求在于:

夺取河西,清扫周边威胁,将秦国的国势恢复到晋国称霸以前。

楚廷方面的诉求在于:

压制越国,夺取郑、宋、鲁的控制权,将楚国的国势恢复到晋国掌控中原霸权以前。

秦、楚联盟本身并没有瓜分晋国本土的意思,但秦国的诉求在于夺取晋国长期控制的河西之地,楚国的诉求在于夺取晋国曾长期把控的中原控制权,从广义上讲其实也是对晋国边缘地区的瓜分。

4、

至于为什么秦、楚联盟为什么不拉上齐国一起完全瓜分晋国领土——就像五国伐齐时对田齐的瓜分一样——原因其实特别简单:

因为齐、楚都不和晋国接壤,齐、楚两国如果想跳过当时的郑、宋、鲁、卫、中山去占领晋地又不现实,所以这个议题根本没法谈。

最终的结果,也只能是秦、楚联盟对晋国的边缘地带及传统势力范围进行攻略。




  

相关话题

  战国时期的赵国有多强呀? 
  长平之战后,奄奄一息的赵国,为何还能吊打来犯的燕国? 
  为什么信陵君一定要救赵国,因为姻亲关系吗,不能不救吗? 
  秦国统一天下的根本原因是什么? 
  三家分晋后,晋国宗室去哪里了? 
  春秋战国时期,楚国的条件也是不错的,几乎占了整个南方,那为何不是楚国统一中国? 
  孔子终其一生,也不及管仲、张仪成功,为什么后世不学管仲和张仪,而要去学孔子? 
  为什么老是有人质疑战国动不动出动几十万大军?巴巴罗萨德军550万把多少后勤非战人员算进去了? 
  屈景昭三家在楚国是怎样的存在?为啥楚王出不出兵要问过屈景昭三家是否出兵? 
  春秋战国的豆器 到底是有什么用处? 

前一个讨论
《大宅门》里白家为什么敢和詹王府正面对抗?
下一个讨论
如何看待C罗点赞球迷怒斥梅西言论?





© 2024-05-20 - tinynew.org. All Rights Reserved.
© 2024-05-20 - tinynew.org. 保留所有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