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科问答小站 logo
百科问答小站 font logo



春秋时期为什么戎狄能在今河南省西部盘踞二百多年? 第1页

  

user avatar   yi-xi-74-42 网友的相关建议: 
      

中原的戎狄是两类人,一类是土著居民,但不服周礼与周朝王权——如河西白狄、上党赤狄、河北长狄、鲜虞(白狄分支),这些都是当地的土著居民,但其发展水平、社会形态等方面都还比较原始,与周边相对成熟的中原国家有着巨大的代差,故而被视为夷狄。

要注意的是,西周乃至春秋初期的生产力水平与行政管理能力,难以对广大的领土进行全面而有效的统治,因此,这时期的周王室或是各诸侯国,都是以各个城邑为中心,进行点状统治,君权辐射到城郊与附近的乡间,而对偏远的地区,是难以实施有效管理的,这与后世片状的地方管理大为不同。

而第二类是在东周之时,因为各种原因,从其他地方迁徙而来的部族,如姜戎,陆浑戎。

《左传·僖公二十二年》:“秋,秦、晋迁陆浑之戎于伊川。”又,《昭公九年》:“周甘人与晋阎嘉争阎田。晋梁丙、张趯率阴戎伐颖。王使詹桓伯辞于晋曰:「......故允姓之奸,居于瓜州,伯父惠公归自秦,而诱以来,使逼我诸姬,入我郊甸,则戎焉取之。”这说明了,在鲁僖公九年(前651年)及二十二年(前638年)左右,秦、晋两国把陆浑戎、允姓阴戎迁徙到了伊洛之地。至于陆浑戎与允姓阴戎关系如何,各家说法不一,但可以肯定的是,豫西伊洛山区的戎人诸部,不少是秦晋两国从西部迁徙而来的。

至于为何要迁徙戎部,既有借机扩张领土之意,同时,也有将失去根基的戎人,作为自己的军事力量的企图。如《襄公十四年》:“将执戎子驹支。范宣子亲数诸朝,曰:「来!姜戎氏!昔秦人迫逐乃祖吾离于瓜州,乃祖吾离被苫盖,蒙荆棘,以来归我先君。我先君惠公有不腆之田,与女剖分而食之......」。对曰:「昔秦人负恃其众,贪于土地,逐我诸戎......我诸戎除翦其荆棘,驱其狐狸豺狼,以为先君不侵不叛之臣,至于今不贰。昔文公与秦伐郑,秦人窃与郑盟而舍戍焉,于是乎有殽之师。晋御其上,戎亢其下,秦师不复,我诸戎实然。譬如捕鹿,晋人角之,诸戎掎之,与晋踣之,戎何以不免?自是以来,晋之百役,与我诸戎相继于时,以从执政,犹殽志也......」”

这里说明了两点,一是秦国扩张疆域,逼迫姜戎部族不得不离开故土。其次,晋国迁徙姜戎,是为了让其成为“不侵不叛之臣”,以达到“晋御其上,戎亢其下”“晋之百役,与我诸戎相继于时,以从执政”的目的。而晋国利用戎人作为自己的军事力量,在历史上多有体现,如《成公六年》:“三月,晋伯宗、夏阳说,卫孙良夫、宁相,郑人,伊、洛之戎,陆浑,蛮氏侵宋,以其辞会也。”晋国为了讨伐宋国,不仅动用了郑、卫的军队,还把伊洛、陆浑、蛮氏等部也一并征召起来。

除了晋国会利用戎狄,周王室也会利用周边的戎狄部落,而且,往往会有野心家借此来达到其企图。如《僖公十一年》:“夏,扬、拒、泉、皋、伊、雒之戎同伐京师,入王城,焚东门。王子带召之也。”又《僖公二十四年》:“王怒......使颓叔、桃子出狄师。夏,狄伐郑,取栎。王德狄人,将以其女为后......初,甘昭公(王子带)有宠于惠后,惠后将立之,未及而卒。昭公奔齐,王复之,又通于隗氏(即狄后)。王替隗氏。颓叔、桃子曰:「我实使狄,狄其怨我。」遂奉大叔(王子带),以狄师攻王......秋,颓叔、桃子奉大叔,以狄师伐周,大败周师,获周公忌父、原伯、毛伯、富辰。王出适郑,处于汜。”周襄王伐郑,以及王子带的两次叛乱,都是利用了伊洛地区的戎狄力量来实现的。

到了春秋中期,晋楚争霸,位于周王畿南部山区的诸戎部族,更是成为晋楚两国的缓冲区,晋人控制陆浑等部,楚人则控制蛮氏,如《宣公三年》:“楚子伐陆浑之戎,遂至于雒,观兵于周疆。”楚庄王问鼎,是为了讨伐陆浑之戎,顺道去了王畿,而讨伐陆浑戎的原因,自然就是想削弱晋国的势力。

而当到了春秋晚期,争霸战争进入了尾声,夹杂在晋楚之交的戎人也就失去了价值,《昭公十七年》:“九月丁卯,晋荀吴帅师涉自棘津,使祭史先用牲于雒。陆浑人弗知,师从之。庚午,遂灭陆浑,数之以其贰于楚也。陆浑子奔楚,其众奔甘鹿。”又,《哀公四年》:“夏,楚人既克夷虎,乃谋北方......单浮馀围蛮氏,蛮氏溃。蛮子赤奔晋阴地......士蔑乃致九州之戎,将裂田以与蛮子而城之,且将为之卜。蛮子听卜,遂执之,与其五大夫,以畀楚师于三户。司马致邑,立宗焉,以诱其遗民,而尽俘以归。”至此,陆浑蛮氏等部,悉数为晋楚所灭。


user avatar   larrynonelson 网友的相关建议: 
      

西周到春秋中期左右,华夏大地的文明其实还是城邦文明。

城邦之外的地方成为“野”,居住在那里的人称为“野人”,野人的民族成分有时候会被胡乱定义。

比如我们常说的西戎、北狄,这都是泛泛而谈的概念,中原以西的地方怎么可能只有一个少数民族,中原以东的地方也不可能只有一个“狄族”。

所以史书有时候只能看个大概,不能仅仅局限于史书的记载。




  

相关话题

  如何了解楚国尤其是早期的领土扩张史? 
  东周为什么要分为春秋和战国? 
  孔子是至圣先师,为什么不能像鬼谷子那样培养出苏秦 张仪 孙膑 庞涓四大天王? 
  如何成为公孙衍、张仪那样的人,一怒而诸侯惧,安居而天下息? 
  知乎上面有哪些擅长先秦史、商周史、以及中国上古史的大神? 
  赵武灵王不死于沙丘之变有机会一统天下吗? 
  战国时各诸侯国人口多少? 
  魏公子卬为什么号称秦国头号卧底? 
  为什么信陵君一定要救赵国,因为姻亲关系吗,不能不救吗? 
  春秋时期为什么戎狄能在今河南省西部盘踞二百多年? 

前一个讨论
李自成占领北京后发生了什么?
下一个讨论
波斯是怎样丢掉中亚和阿富汗的?





© 2024-06-03 - tinynew.org. All Rights Reserved.
© 2024-06-03 - tinynew.org. 保留所有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