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科问答小站 logo
百科问答小站 font logo



骨头是生的硬还是熟的硬? 第1页

  

user avatar   yue-li.sun 网友的相关建议: 
      

这篇回答可能完全违反了你的直觉。作为骨科医生,尽管我每天都在和骨头打交道,但这次的实验结果却和我的预期……

完!全!相!反!

无意中看到这个问题,好像一下子也难以给出明确的答案,理论再多不如实证,正巧学生取材了一批大鼠,就留了一些大鼠大腿骨下来。

是的,为了回答这个问题,

我煮了一份“大鼠筒骨骨头汤”,

相信当你看完这篇实验报告,可能会比任何时候都了解骨头。

那就进入正题,多图预警!


在实验之前,先要明确一下“硬”的定义。

硬度,物理学专业术语,材料局部抵抗硬物压入其表面的能力称为硬度。固体对外界物体入侵的局部抵抗能力,是比较各种材料软硬的指标。

这是狭义的“硬”,这种参数集中于表面,和材料性质基本是绑定的,比如木头、钢铁、钻石,都有各自的表面硬度。

而另一种广义的“硬”,我觉得用刚性来描述比较恰当。

刚性,是指两个物体相碰撞不会发生变形,因此两个刚体就不会占据同一个空间,微粒、原子就是这样的物质。

木头被加工成木板和木桩,让它们断裂的受力是不一样的,这就是刚性在其中所反映的特性。

生骨头和熟骨头哪个更硬?

在这次的实验中,我采用“刚性”测试来比较,其实也是受限于没有足够敏感的硬度测试仪。

为了保证可比性,我把正值壮年的健康大鼠的左右腿配对,一条水里煮熟,另一条保持湿润新鲜

通过观察,熟骨头冒着香气,颜色发灰变暗,手感比较“韧”;生骨头还很新鲜,颜色呈淡粉色,还能看到表面细微的小血管,手感比较轮廓分明。

第一步:表面划痕“硬度测试”

我用镊子在骨头表面划压,熟骨头上可以看到淡淡的划痕,生骨头上没啥印记。

起初我还以为熟骨头不如生骨头硬,一划拉就出印迹了,我把老鼠骨头炖烂炖酥了。

可用镊子继续刮拭之后,发现熟骨头上的压痕逐渐消失,一坨胶体物质被我从骨头上挂下来了。

我才意识到,高温炖煮,让骨头表面的骨膜变软了,骨膜是覆盖骨头表面富含蛋白质的滋养层。

硬度测试没有看出差别。

第二步:三点弯折动态疲劳测试

一般成年大鼠骨头最大承重能力约为60N,我就用20%-40%之间的压力,对骨头施压并放开,2秒钟一次循环,1分钟完成30次循环。

动态疲劳测试的同时会画出滞回曲线。

这个椭圆就是循环加载下骨头的受力-变形曲线。

如果循环次数足够多,每次椭圆形状会发生细微的差别,椭圆变得更“瘦”(耗散能减少),说明材料正在“疲劳”。

这次试验没有做到上万次的材料疲劳。

只是用这样的测试,来比较生骨头和熟骨头的「耗散能」(滞回曲线面积)和「刚性」(长轴斜率)。

按照公式:

长轴斜率

k=

滞回曲线面积

S=

从斜率来看,熟骨头是0.009,生骨头是0.02。

在同样的受力下,生骨头的形变更大。熟骨头不太会被外力改变形状。

那不就表示熟骨头更“硬”吗?

具体原因还得看「耗散能」,上面的两个不同的滞回曲线,很明显可以看到,熟骨头的耗散能更大,也就是说骨头炖熟之后变得反应慢了。

受力引发形变,撤掉力恢复形变,熟骨头都比生骨头慢半拍,这也反映在椭圆的面积上。一般而言,这种反应变慢的特性更加不容易断。

冷知识:动物年龄越大,骨质疏松不可避免,骨头的椭圆曲线会越小,骨头受力后的缓冲能力会衰减,在突然的冲撞暴力下,更容易骨折——

上图这种暴力的实验就是「压断实验」,机器以固定的速度(0.01mm/s)很慢很慢的往下压骨头,直到骨头断裂,实验结束。

压下去的同时,传感器会把骨头的受力反馈在电脑里。就可以得到一整段曲线,详细地描述骨头受压时候的“挣扎”

绿框里的线就表示骨头受压到断裂的整个过程,从右上一直到左下。

生骨头受压时几乎是一根直线,熟骨头受压时是一段弧线。

直线表示线性形变,内部结构比较简单,给一分钱干一分活,没钱给了,就罢工了。

弧线是非线性形变,内部结构已经不是常规的弹性介质,对于外界的压力会变得迟钝,不容易马上给到反馈。

生骨头受到61N就断了,但是熟骨头因为反应慢,等到外力达到67N时,才反应过来——

于是,也应声而断。

从断端也可以看到,熟骨头有明显的藕断丝连,这也是造成受压断裂“反应更慢”的主要原因。

初步测试下来得到结论,生骨头相对比较脆,熟骨头相对比较韧。在同样的受力下,生骨头会先断。

第三步:高精度CT扫描

CT的原理就是用X射线把身体结构“切成”一层一层,结合计算机计算重建,可以更精准的定量。

和传统CT扫描相比,microCT扫描可以做到每一层更薄,因此精度和分辨率也能更高,适合用于实验动物的骨头。

放射线可以穿透软组织,但不能穿透矿物质。所以可以进一步定量生骨头和熟骨头的骨矿盐(钙、磷)含量。

结果显示,把骨头煮熟并不会让骨头里的钙流失,熟骨头和生骨头的含钙量没啥显著差别。

分析可能的原因,骨头其实是一个蛋白质纤维构成的网络,钙和磷附着在支架上,让它同时保持足够的刚性和韧性。

水煮之后,大量的水分涌入骨骼中的空隙,蛋白质结构受热卷曲缠绕变得更粘,钙质并不那么流失,进水里,所以水煮的熟骨头会变的更粘更不容易断。

冷知识:水煮骨头,钙质不容易进入水里,骨头汤不补钙

如果把骨头放在油锅里炸,烤箱里烤,大量的水分从蛋白质里析出,即使变性卷曲,却失去了粘性。骨头就会变的更酥脆。

所以,硬度方面:水煮的熟骨头>生骨头>油炸火烤的熟骨头




  

相关话题

  如果孩子可以任意冠母姓或父姓(长辈不干预,夫妻双方自行商量),男女在生育上就平等了吗? 
  女子再婚拒绝生育,丈夫索赔 15 万被法院驳回,如何从法律角度解读? 
  国家鼓励生二三胎,为什么不鼓励没有结婚的年轻人结婚生子? 
  如何看待在产房门口医生推着宝宝出来男方只是迫切地询问宝宝的性别,而不是产妇的安全? 
  为什么西方主要国家的生育率在1970年前后快速下降? 
  如何看待网民造谣元旦上海仅出生7个宝宝一事?可能承担哪些责任? 
  如果男人可以生孩子会怎么样? 
  为什么全网说生育率下降,而鄙人周围的人结婚生子都有条不紊地进行呢? 
  请问过来人,到底要不要生孩子? 
  为什么以前女人生四五个娃都好像没什么事,现在女人生一个像大病一场? 

前一个讨论
你觉得同事之间工资应该是透明的还是相互保密的?
下一个讨论
从现行法律的角度来看,劳动者可以拒绝值班吗?





© 2024-06-30 - tinynew.org. All Rights Reserved.
© 2024-06-30 - tinynew.org. 保留所有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