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科问答小站 logo
百科问答小站 font logo



俄乌战争最后结果会怎么样,俄罗斯会失败吗? 第2页

        

user avatar   chang-fei-85-47 网友的相关建议: 
      

如果俄国失败了,那也是了不起的失败。历史上陈胜吴广失败了,瓦岗寨失败了,红巾军失败了,李自成失败了,太平天国失败了,可是他们其实也成功了。俄国打响了反抗美帝国全球统治的第一枪,就冲着这个勇气和决意,中国是万万做不到的。问题在于,中国是不是想做司马懿杨坚,毕竟这两家的最后下场并不好。想要取而代之,最终还是要靠自己,就像汉高祖的垓下,李世民的虎牢关,朱元璋的捕鱼儿海,皇太极的松锦。你不能依靠自己葬送美帝国的主力,诸侯们是不会承认你地位的。


user avatar   xuanjing 网友的相关建议: 
      

这场战争的结果,大概率类似历史上的苏芬战争。

苏芬战争,这次战争不太出名,不过性质和过程非常像这次的俄乌战争。芬兰也是属于前沙俄帝国领土,一战后分裂出去的。苏联发动战争的目的也都是获得缓冲区——毛子习性永远不改。不过斯大林是提议过交换领土,但是被芬兰拒绝了。前期苏联过于轻视芬兰,结果进展不顺,屡屡受挫,打得非常难看,后面总结经验加派军队才最终惨胜。整个战争持续三个多月,时间不长但是非常惨烈,苏联伤亡了三四十万人而芬兰伤亡十多万。一场几个月的小规模战争有这么大伤亡真的令人惊讶。

苏芬战争的潜在影响也很大。

首先苏联声誉受到了极大的损失,本来苏联是想建立理想国的,结果怎么因为缓冲区就去侵略他国?全世界许多国家的人民因此对苏联大失所望。

其次是德国压力大为减轻,纳粹得以毫无压力的在西线肆意进攻。苏芬战争(1939-1940)恰好是德军在西线狂飙突进的时候。

最后就是苏军表现不佳,勾起了希特勒对苏联的贪欲。出于对苏军在苏芬战争中表现出的战斗力极为轻蔑,希特勒有一句名言(flag):苏联就像个破房子,只要踢上一脚,就会整个垮塌。

巴巴罗萨计划的前期的确进展非常顺利,德军几百万几百万的包围歼灭苏军,百万平方公里的土地收入囊中,乌克兰人还夹道欢迎,然而后来的故事结局我们都知道了。

至于这次的俄乌战争,大概率也会打成苏芬战争了,俄罗斯最终惨胜,达成最低战略目标(乌克兰非军事化和中立化,承诺不加入北约,乌东以某种特殊地位名义上留在乌克兰)后撤退。唯一进步的地方大概是毛子伤亡数据没有这么难看——现代战争如果搞出三四十万伤亡那就有点过于夸张了。


user avatar   erika-46-70 网友的相关建议: 
      

我实在是想不到德日合法扩军的理由居然是普丁给的。

以前这俩是骗美帝的钱,反正我扩了也是在你3万驻军眼皮子底下扩,有啥意思,扩了也白扩。

现在好了,光明正大地扩,美帝也得“拍手鼓掌”。


user avatar   ga-ga-ga-54-72-23 网友的相关建议: 
      

新闻联播

第一天(2.24):普京大帝刷新速通记录,忠诚的基辅回归俄罗斯!

第二天(2.25):无敌俄军正在猛攻,基辅市中心俄军稳步推进!

第三天(2.26):车臣精锐已开服前线!基辅郊区俄军直升机有所斩获。

第四天(2.27):俄军攻势无比迅猛,幻影穿插直击利沃夫。

第五天(2.28):俄罗斯战略导弹部队已经就绪,欧美各国高呼俄军不可战胜!

第六天(3.01):俄罗斯军队稳步推进,发誓消灭乌克兰衲翠。

第七天(3.02):俄罗斯空降兵精锐抵达哈尔科夫,乌克兰东线部队不日将会覆没。

第八天(3.03):俄军顺利克占赫尔松,乌军惨败首城终于丢失。

第九天(3.04):普京大帝热爱和平,同意开展第三次和谈。

第十天(3.05):俄军短暂进入静默状态,稳固战线暂时停止推进。

第十一天(3.06):俄罗斯少将之死其实无伤大雅,乌克兰军队小胜难掩致命漏洞。

第十二天(3.07):只要乌克兰承认东乌两国,热爱和平俄军立刻撤退。

第十三天(3.08):俄乌前线激烈火并争夺,事实证明优势依旧在俄。

第十四天(3.09):前线战局状似稳定僵持不下,俄军坚称人道主义暂不进攻。

第十五天(3.10):俄军发现乌克兰“顿巴斯攻击计划”,实锤此乃卫国战争只为反对衲翠。

第十六天(3.11):俄军围而不攻是为王者风范,股市卢布跌停本质依旧赢麻。

第十七天(3.12):俄军围攻毫无进展,但是责任全在北约。

第十八天(3.13):俄军围攻毫无进展,如果没有北约……

第十九天(3.14):俄军围攻毫无进展,如果早知道……

第二十天(3.15):俄军围攻……基辅没被包围,如果包围了基辅……

第二十一天(3.16):量子态的泽连斯基从波兰穿过基辅包围圈开会,忠诚的基辅时隔两旬还在乌克兰手中。

第二十二天(3.17):乌军小规模反击赢小不能麻,俄军仍坚守阵地无胜已先麻。

第二十三天(3.18):俄罗斯发动静坐战体现军事大智慧,绍伊古朱可夫在世暗蓄力量准备大招。

第二十四天(3.19):俄军保持静坐战……中将不过团长……少将区区营长……清理库存%*@Ψ♞豸

第二十五天(3.20):俄军基辅城下修防御阵地,乌军尼古拉耶夫局部反攻。

第二十六天(3.21):俄罗斯军队继续静坐,军队多部被斩首但责任全在北约。

第二十七天(3.22):俄罗斯静坐,乌克兰基辅局部反攻,俄军即将回到第二忠诚的马里乌波尔市。

第二十八天(3.23):俄军大规模布雷逐步转入战略防御,马里乌波尔厮杀激烈暂无进展。

第二十九天(3.24):马里乌波尔无进展,两艘登陆舰是耗材。

第三十天(3.25):俄军进入马里乌波尔市中心,基辅乌军反击击退俄军。

第三十一天(3.26):马里乌波尔激烈交火,俄军伤亡巨大彰显战斗民族精神!

第三十二天(3.27):乌军持续反击收复部分地区,俄军继续鏖战马里乌波尔。

第三十三天(3.28):乌军收复伊尔平,俄军基辅战线包围战略基本破产。

第三十四天(3.29):俄军不日克占马里乌波尔(迫真),基辅乌军持续反击。

第三十五天(3.30):基辅地区俄军部分被调往后方,马里乌波尔不日将被俄军占领。

第三十六天(3.31):马里乌波尔……基辅俄军继续反攻,卢甘斯克州和顿涅茨克州俄军进攻被挫败。

第三十七天(4.1):俄军攻占伊久姆,基辅乌军大规模反攻收复大片失地。马里乌波尔不日……

第三十八天(4.2):马里乌波尔……不日……

第三十九天(4.3):基辅战役结束,俄军基辅方向全面撤退,乌军称其秩序混乱是溃败。马……

第四十天(4.4):马里乌波尔……乌军赫尔松地区局部反击,俄军苦心经营伊久姆。

第四十一天(4.5):马里乌波尔……俄军全部撤出乌克兰东北部,伊久姆地区俄军试探进攻。

第四十二天(4.6):俄军伊久姆攻势有限无进展,乌军赫尔松小规模反击有所斩获。马……

第四十三天(4.7):俄军伊久姆攻势再次被挫败,马里乌波尔……

第四十四天(4.8):




















user avatar   sywx 网友的相关建议: 
      

波兰对乌克兰完全放开边境,现在过去的还不到一百万人。

四千四百万,才跑了一百万。


user avatar   twinsen 网友的相关建议: 
      

家里有祖辈,率部打过朝鲜战争,隶属第9兵团(27军80师)。

稍微了解历史的人,听到第9兵团,必然会紧接着想到长津湖战役,或者用美国人的说法,“朝鲜水库之战”。那次战斗中,志愿军战略战术都大体正确,但凡双方的海空保证和后勤装备在“一个数量级” - 差距能在十倍之内 - 最终也不会以第9兵团实质失去战斗能力的代价,才换得惨胜一场。

最终统计,双方减员大体上是5万:1万8。其中,因低温和后勤保障等原因,志愿军一方非战斗减员近3万人,很多都是生生冻死的。

连同第一、第三次战役,朝鲜战争前三次战役整体,是我国近代以来(等同于有史以来),面对西方工业国家(包括日本),第一次取得战役级别的全面胜利

相信对于经历过、了解过这些历史,并把这些历史当作自己国家民族史不可分割的一部分的人,以下的那些歌词、旋律,确实就如龙应台在这次活动中所说,“所谓的经典,它一定是超越所有假造的规范跟强制的压迫,而能够触及到你最普遍的,人心深处最柔软的那一块的,一定会成为经典”

-----------------------------------------------------------------------
“为什么战旗美如画,英雄的鲜血染红了它; 为什么大地春常在,英雄的生命开鲜花”

“越过高山,越过平原,跨过奔腾的黄河长江; 宽广美丽的大地,是我们亲爱的家乡。 英雄的人民站起来了!我们团结友爱坚强如钢。”

“好山好水好地方,条条大路都宽畅。
朋友来了有好酒,若是那豺狼来了,迎接他的有猎枪。
这是英雄的祖国,是我生长的地方; 在这片古老的土地上,到处都有青春的力量。”
-----------------------------------------------------------------------



后来来了美国,一个可能在不少“龙应台们”的眼中,灯塔一般的存在。这么多年下来,借用龙应台的那句话,“你或许在乎大国崛起,我只在乎小民尊严”,那么美国的真实状况恐怕就是,“我们既在乎大国统御,也在乎大民福祉,且互为保障,且互为天然因果”

我不愿做一个在美国生活个几年就开始高谈阔论“美国怎么怎么样”的“公知”笨蛋,但姑且允许我用类似的文体表达:

在来美国之前,我并不知晓,
几乎每个大学里,都有“战争纪念碑”;
几乎每个城镇的小广场,都有“战死烈士纪念碑”;
重大体育比赛国歌仪式末尾,常会安排军机通场飞过;
每当有阵亡士兵归乡时,车队规模和迎接民众都类似国家元首一般;
......
绝大多数美国人,对其国旗和国歌的热爱,相比普遍的中国人,有过之而不及。

我想,这些“表征”背后的“情感”,必然也是基于对特定历史的经历、了解和认同,并把这些历史当成自己国家民族史不可分割的一部分,铭记于心。而正是因为这种“情感”,特定的艺术作品,才能“超越所有假造的规范跟强制的压迫,而能够触及到你最普遍的,人心深处最柔软的那一块”,成为经典:

-----------------------------------------------------------------------
“哦,你可看见,透过一线曙光,
我们对着什么,发出欢呼的声浪?
谁的阔条明星,冒着一夜炮火,
依然迎风招展,在我军碉堡上?
火箭闪闪发光,炸弹轰轰作响,
它们都是见证,国旗安然无恙。
你看那星条旗,不还在高高飘扬,
在这自由的大地,勇士的家乡?”

-----------------------------------------------------------------------

之后机缘巧合,在聚会中见过朋友家的祖辈,二战末期入伍的马润,打过太平洋战争和朝鲜战争。老爷子坚持认为朝鲜战争是平手,同时表示,没想到中国人比日本人还能打(可能是因为二战他打酱油为主吧,但他也确实对当时的日本人用了“animal”一词来形容)。同时他表示,美国现在如果选择和中国对着干,将是最大的愚蠢。不知这是来自于他对历史和现状观察后的系统思考,还是只是基于个人经历的,对“伟大的敌人”的惺惺相惜。不禁想到之前听家中祖辈谈起,对曾经的敌人,曾经在名义上战胜过的敌人,字里行间,总是多少充满敬意


好,说回龙应台。我个人非常认同她在末尾做的一个比喻:“歌,它就像一棵树,树需要有根,根在土里头,非常地要看它是附着在什么样的土壤里头...”

她说的没错,所以我全文也就是在描写这种“土壤”,中国的土壤,美国的土壤。

这是一种非常底层的土壤,不会因为其他平行因素而被动摇甚至否定的土壤。

我清楚地知道,我的另两位祖上,父亲是23年的党员,儿子(我的外祖父)是大学教授,在文革中,父子二人莫名经历了那么多苦难,甚至这种扭曲的经历到今天都有影子一般的影响 -- 这也是一种土壤,一种可以长出“意识形态害死人”的“树”的土壤。相信也有一少部分中国人知道,第9兵团的宋时轮上将,生涯晚期曾经反对过某件事 -- 虽然对此我个人表示不置可否,但对一些人,也是一种土壤,能长出特定的“树”来。

美国人也清楚地知道他们的其他历史,如当年艾森豪威尔总统,直接调动101空降师来护卫最早的5个黑人孩子,安全地进入白人学校上学的历史 -- 这也是一种土壤,一种可以长出“人与人生来平等”的“树”的土壤。

俄国人也清楚地知道他们的其他历史,如当初的红色帝国,造得出上万颗核导弹,造不出不同款式的丝袜来 -- 这也是一种土壤,一种可以长出“计划经济行不通”的“树”的土壤。

但这些土壤,并不矛盾,正如“大国”和“大民”也绝无矛盾,更有可能是互为因果,互为保证一般。在追求最底层土壤的同时,我们也从未放弃过争取其他内容:自由、平等、文明、互助...吃得起茶叶蛋,买得起猪肉。

但我依然能理解龙应台的那种“恐慌”,甚至是“恐惧”,一种稍有洞察力的人,就能透过屏幕闻到的,无处不在的不自信和恐惧。这种“恐惧”其实也是“树”,而这颗“树”,也有“根”,也有“土壤”。这片“土壤”,对应的是这样的一个历史,这样的一个事实:

如果“你们”不选择和“我们”一起当“咱们”,那么“你们”就没有“国”,没有“民族”,没有“历史光荣”,没有“文明荣光”,是前朝的战败的弃民,是内战失利的败将,是大国博弈的砝码,是即将上不了台面的弃子。

说到底,如果“你们”不是“咱们”,而只是“你们”,那么“你们”连根都没有,谈何“土壤”?

美国和中国就像那云杉,而英国日本等“小国”,也必然算的上苍柏。而台湾呢?最恰当的比喻,恐怕就是松萝 -- 也有根,但是是气根。

于是,我终究也不会怪罪龙应台。毕竟,什么样的土壤,就会长出什么样的树,培育出什么样的人。台湾没有“土壤”,于是只能培养出松萝一般的龙应台来,临时依附在一颗大树上,觉得自己高高在上,然后因为附着的大树有根有土壤,就产生了自己也有根有土壤的幻觉。却不知,松萝这种植物,人称“空气质量的检测仪” -- 都不需要环境怎么腥风血雨,而只要空气质量稍稍下降,就会死掉。

而龙女士追求的,貌似不仅仅是作为松萝,一切静好地活下去,而是,不但要作为松萝优雅地凌空飞舞,而且要否定大树的根,大树的土壤,希望大树的根烂掉,大树尽快倒下去...甚至直接否定这棵树,一颗彻底摒弃了“假造的规范跟强制的压迫”,彻底由万亿人民“最普遍的,人心深处最柔软的那一块”凝练成的大树,将其描绘成“假造的规范跟强制的压迫”下的非本心产物...

那么,这可能依然无关是非,但必然有关立场。相信龙女士如果身体健康的话,有生之年必会看到,架空了国之尊严,你追求的小民之确幸,是多么地虚无缥缈,多么容易灰飞烟灭。

好在,虽然龙女士恐怕没得改变了,但她还是反复提到了一个词,“希望”,而年轻人永远有希望。这个希望,在此设定下,其实也异常简单:你要做没有根的“你们”,还是要做根深叶茂的“咱们”?怎么选,自己想,皮球在“你们”那里,“我们”真的无所谓。

-----------------------------------------------------------------------

愿这石头比人更坚强”,俄罗斯,圣彼得堡(列宁格勒),卫国战争纪念碑

无名英雄之墓,美国,弗吉尼亚,阿灵顿国家公墓

此图不解释

有些“土壤”,以及土壤上面长出的“树”,在伟大的国家间,本质上是共通的,现在一些台湾人不理解而已。这是他们的不幸,可悲,可怜。






-----------------------------------------------------------------------
偶然看到本问题下一些匿名或非匿名的答文,我自己道行不够,还是忍不住多说两句:

我对龙的评价,对“龙应台”们的评价,可以翻我的答文历史,是一贯的,是基于对这个人的作品、历史、言论的较充分了解,而下的个人结论。依然,这只是个人结论,而不是客观真理,于是人人都可以表示不同意。但这结论确实与我是否知晓此次事件,看到的是3分钟?5分钟?21分钟?24分钟?还是一个半小时的视频,没有任何关系 - 我看的视频是21分钟版本,我觉得足够充分了。

同时我相信,但凡看过20+分钟“完整版”的人,如果对龙的立场和目的,依然表示无知无觉 -- 若你是真心的,我只能说你情商不足,辜负了龙的“一片苦心”,她要气背过气去了;若你是假意的,那么你对我来说,就只是“你们”,而不是“咱们” -- 如前所述,你愿意做“你们”,还是愿意做“咱们”,是你的事情,我无所谓。

这就引出了下一个很重要的话题,而以下的内容也是主要说给对我这篇答文多少表示认同的朋友讲的:我整篇答文,既没有对当时在场的大陆学生表示任何赞许,也没有对“香港学生”/“香港年轻人”的观感发表任何评价。这种评价的缺失,确实是我有意不为之。而我真实的评价就是:不知道、无所谓、不相关。我们也看到,本问题下面也有一些朋友提到了,在场的大陆学生“并不这么觉得”,在场的香港年轻学生“很少”,以及,“香港的年轻学生根本不这么觉得”。

于是,如果你们真的对港台真实民意有兴趣,还是建议不要因为这么一个单一的事件,而脑补出一些可能与真实状况相去甚远的想象,然后产生不必要的额外感动,最后口口声声说什么“龙应台被香港人打脸”之类的话,结果却让个别香港人跳出来说什么 “我们大多数人其实根本不这么想” 来刷存在感。非要总结一个“真实民意”的个体感知,现在的香港年轻人,对中国政权无好感的,过半大概无疑问 -- 这也无所谓;而真正重要的是,这群人之中,对“中国人”的身份有真诚的认同感的,是否过半?我还真没这个信心。

最终,正确的“姿势”只有一个,原答文也已经说过了:“你们”到底是愿意当“你们”,还是跟“我们”一起当“咱们”,皮球在“你们”那里,“我们”根本无所谓。如果“你们”选择跟“我们”一起当“咱们”,那也是“你们”自己的主观选择,“我们”可以表示“多一个不嫌多”而表示欢迎,但终究只是不置可否;但如果“你们”只想要当“你们”,乐于跟“我们”划分清楚,那“我们”一定表示“少一个不嫌少”,您自求多福;而如果“你们”不但不愿意跟“我们”一起当“咱们”,而且还轻则贬低“我们”的历史认同和现实追求,重则始终盘算着对“我们”的利益进行实质的损害,那么,“你们”也就不仅仅是不相关的“你们”了,而是“我们”的“敌人”。

所以最后真想说的是,为何一群没有血脉联系的人,愿意聚在一起当“咱们”,就是因为那些共同的历史烙印、文化脉络、意识形态设定,把我们天然地,不带任何强制和压迫地,绑定在了一起,才有了民族,才有了国家,才有了“同胞”一说。绝不是一个人,他身为“华人”,那就天然成了“同胞”,否则骆家辉也该是“同胞”了。对于那些无意与我们共享历史烙印、文化脉络、意识形态设定的“华人”,不但不该有让他们当“同胞”的强迫,甚至都不需要有对他们希望当“同胞”的期许。

21世纪,个体自由为大,一个人认同或不认同自己是“中国人”,一个人爱或不爱特定的社会符号,都是个体无所谓是非的个体核心自由。“龙应台们”愿意当无根之草,就让他们当去;一些不认同自己是中国人的香港人、台湾人,愿意在中国的土地上暂住,那就合法地暂住下去;住不下去了,愿移民就移民,也没人需要拦着。


user avatar   hua-qian-wu-que-6 网友的相关建议: 
      

卢卡申科去了莫斯科又回来了,说明还是有统战价值的,所以他依旧可以为自己的利益打一点小九九。

当然有且仅有一点而已,主要还是主子心意。

一来白俄逢独立三十年之大变革,国内动荡需要军队给他撑腰,而白俄对于俄罗斯的意义远比中亚斯坦重要,所以这个部队本身抽不得。

二来白俄本身军力非常拉胯,整个东欧可能也就是真摩尔多瓦比他弱鸡,根本派不派兵也起不到什么作用,还徒增后勤压力,就不如继续当狗腿子化身军事基地有用。

三则既然白俄出不了兵,出兵也没有贡献,那么舆论上就不如光棍点,作为政治经济上的缓冲,也凸显西方国家制裁的不合理,里子的实惠现在比白俄出兵的政治意义对于普京重要。


user avatar   kingtong321 网友的相关建议: 
      

其实我从小到大见到的残障人士并不是很多,小时候以为是残疾人数量很少,长大了才知道是因为我们给与他们的支持可能还太少,不足以让他们可以自在地出现在大街小巷。

所以看到这个康复师在镜头前侃侃而谈的样子,我觉得很高兴,因为他自信、耐心、温和,和大多数人没什么两样。如果我是一个听障患者,我一定能从他的身上汲取到继续生活下去的力量。有他的帮助,越来越多的听障朋友才能鼓起勇气走上大街,过正常的生活。

小时候接触到的残疾人士,大多不是这样。比如我印象最深的是一个哑巴爷爷,他应该是从小听不见,所以也不会说话,日常就是默默地坐在老城小巷的一个角落,勤勤恳恳地给顾客修鞋。我上下学常常会经过他,但是没什么交集。

后来有一次,我妈让我把家里的鞋拿去给他修,修完以后要给钱的时候,他居然摆手不要。旁边一个卖菜的大妈解释了我才知道,原来是爷爷看我年纪太小,不收钱。说实话,我日常经历的更多的是看我年纪小,多收钱的(比如买菜),第一次被“免单”,对象还是个赚钱不易的聋哑老爷爷。

结果回家我和爸妈说没给钱,我爸妈还开玩笑说以后都让我去,给我整生气了,后面家里有鞋要修的时候,我都让我爸妈自己去。

现在基本上也没人修鞋了,不知道老爷爷还在不在世,愿善良的人永远被温柔相待。


user avatar   gong-bu-tang-juan-75-98 网友的相关建议: 
      

谢邀。想起什么写什么,随时补充吧

hysteric 歇斯底里

laser 镭射/雷射 (现在叫激光)

motor 马达

engine 引擎

parkour 跑酷

vitamin 维他命 (又叫维生素)

bungee 蹦极

neon light 霓虹灯

UFO 幽浮

cool 酷

DDV 敌敌畏

sofa 沙发

cement 水门汀 (现在叫水泥)

ultimatum 哀的美敦书 (现在叫“最后通牒”,勿谓言之不预也)

opiom 鸦片

penicilin 盘尼西林

clone 克隆

gene 基因

chocolate 巧克力

bus 巴士

toast 吐司

cheese 起司 / 芝士

coffee 咖啡

radar 雷达

tank 坦克

rifle 来复枪


user avatar   bo-kai-mi-wu-li-shi-ke-jian 网友的相关建议: 
      

要说对警察的记忆,最深的就是当年红遍大江南北的电视剧《便衣警察》了,再加上欢哥那一曲激昂慷慨的少年壮志不言愁,今生都难以忘怀。

几度风雨,几度春秋,风霜雪雨搏激流。

历尽苦难痴心不改,少年壮志不言愁。

金色盾牌热血铸就,危难之处显身手,显身手。

为了母亲的微笑,为了大地的丰收,峥嵘岁月何惧风流。

这一首歌词,短短几行而已,却写尽了中国公安的风采,是对人民警察无悔付出与牺牲奉献的最好褒扬。




        

相关话题

  苏联被和平演变,美国为何没有趁机彻底掌控俄罗斯? 
  没有雷达年代是怎么组织防空的,是怎样组织? 
  北约外长会将讨论新战略构想,其秘书长声称要首次考虑「中国挑战」,这释放了哪些信号?如何看待该言论? 
  对于俄罗斯与乌克兰的战争,我支持俄罗斯的做法有问题吗? 
  如何评价王树增将军的历史文学作品? 
  俄武装力量将宣布从乌当地时间 7 日 10 时起进入「静默状态」,还有哪些信息值得关注? 
  俄罗斯T-14主战坦克相较世界上其他军事强国正在服役的第三代主战坦克有什么先进之处? 
  军舰、轮船的排水量是如何测量的? 
  如何看待美国宣布对俄大型银行和主要国企实施「全面封锁」制裁,此举会带来哪些影响? 
  世界武器装备发展史上有哪些巧妙得令人窒息的设计? 

前一个讨论
波尔布特是未来的右派穿越过来抹黑左派的吗?
下一个讨论
如何看待江西一女子谎报火警后被批评教育后仍不悔改并称「我一个女孩子我又不懂法」?





© 2024-05-19 - tinynew.org. All Rights Reserved.
© 2024-05-19 - tinynew.org. 保留所有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