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科问答小站 logo
百科问答小站 font logo



如何看待工程设计资质改革征求意见稿,对注册证书的要求大减?以后如何保证工程设计质量? 第1页

  

user avatar   guchuanzhuren 网友的相关建议: 
      

一直认为在设计院里工作,年龄大了以后,有两条路可走:

1、走管理路线,一般要求自己能接活;

2、走技术路线的话,一般要求有注册证书。

现在看来,证书的作用下降了,改革的方向是“职称”逐渐取代注册证书,但是“职称”的评定其实很水,很可能以后的技术路,越来越难走。

职称:

哪怕只算高级工程师,还是太多。根据2021年的《中国统计年鉴》,2020年时勘察设计这个行业,有高级职称的总人数是46万。

而勘察设计这行业,有证书的人,肯定没有46万。一注结构不到3.8万人,比较稀有的注册岩土证只有1.7万人,之间还有很多是重合的。

评副高的话,部分省份的要求很低,仅仅要求2篇论文,即便花钱买,也花不了多少钱。

评正高的话,最难的省份是要求参与的项目获奖,一般是省级奖。但是,项目能不能获奖,与技术无关,而是根据所接的活来决定。某些省份,某些活划拨给指定的设计院。在某些设计院里,如果是一个大项目,参与签名的一大片,目的自然是为了评职称,谁接的活,谁排名第一。而且即便是评奖,操作空间也很大。

说到底,目前的“副高”基本上什么都不是。

即便是“正高”,也就那样。

部分省份评“正高”最难的是获奖,但是所做的项目获不获奖,归根究底还是要看“接活”。

所以,“职称”取代“注册证书”,基本上标志着谁能接活接谁就牛。

个人执业:

目前的设计院,推行弱化企业资质强化个人执业的可行性几乎没有。

特别是建筑设计院,大部分省份的省院、省会的市院,总员工数都破千,同时人员流动量大,一个项目参与的人员很多,部分人的工作时间可能还不到一年,项目从前期到后期,可能会换几批人。某些设计院,图框签名一栏甚至使用固定人员的电子签名,毕竟经常有人离职,流动量太大。

建筑设计院,哪怕是国企,在里面工作的人,往往几年就会跑掉一大片。至于民营的设计院,流动量只会更大。

要强化个人执业,首先就得保证图纸上签名的人就是干活的人,而不是挂名的。

如果要推行个人执业,最理想的模式,就是废除设计院,搞工作室。但是工作室的话,员工总数很少,注册人数又很难达到资质要求,所以,把资质废除掉。

直接废除资质,推行工作室制度,项目由工作室来接,每个项目谁接活谁负责。每个项目在招投标时,就限定各专业的负责人,而负责人都要求有注册证书,只要该专业的质量出了问题,无论“分包”与否,都得负责。而不是目前的设计院接活,谁设计谁负责。

工作室也就是事务所,一个工作室可能就十几个人,只有能接活,收入肯定比现在好。一些小众专业,比如暖通,可以有专门的工作室,可以联合招投标,谁接活谁负责,即便分包也要负同等责任。

建筑设计是龙头,项目经理自然是建筑设计人员担任,也要求必须有注册证书。

至于职称,在招标文件中,由业主提要求,与注册证书不冲突。

结构:

一注结构证书,一直都不如注册岩土,以后肯定更不如。

与很多人想象的相反,个人认为岩土的价值会上涨,之前很多中、小型设计院不做岩土勘察与设计,不是不会做,而是资质要求太高。

如果根据该意见改制后,岩土工程勘察与设计合并了,甲级资质只要有2个注册岩土即可,很多目前只做建筑设计的设计院,很可能也会申请岩土资质。

挂证费可能还会上涨,但同时考虑到岩土甲级院会大范围的增加,后果就是以后岩土的活会很难接,单价可能会更低,竞争压力会更大。

当然,岩土还有一个无解的BUG,因为只涉及到一个专业,招投标是独立的,可以自己接活自己干,结构明显不行。

至于给排水之流,烧烧纸钱。


user avatar   vegetablebird0 网友的相关建议: 
      

再次说明了我的观点:

1.理工科远远没有文科值钱,理工科分数要求又高,卷的又多,读了几年书,工作了几年的经验考出来的证,当公务员的文科生大笔一挥就可以撤销了,撤销后还有一堆当专家的理工科生出来背书说撤销得好,撤销得妙。

2.技术不重要,关系和酒量才重要,技术学得再精也是给别人打工,而只要靠关系和酒量就能接到项目,就可以低成本注册一家公司,挂靠那些图章大院的资质,用那些图章大院的章,再聘请技术人员来帮他干活。

3.学规范不如学法律,你学了规范最多就是个技术高工,出了图纸背锅的概率100%,收到钱的概率却不一定100%,因为老板会在劳动合同上做文章,只写基本工资,不写奖金,不写年终奖,最后只给你发基本工资,你还告不赢,因为法律只保护劳动合同上约定的基本工资。




  

相关话题

  你认识的热爱技术的人都有哪些特点? 
  为什么生化环材这么坑了,但招生还没崩,社会宣传也还没崩? 
  怎么看待还有人往生化环材土木水利的坑里跳? 
  互联网都在裁员,作为天坑专业还有必要转码吗? 
  为什么考研还这么多往生化环材土木水利的坑里跳的,是他们还没看见劝退文吗? 
  为什么电气领域没有像大猛子一样的up主来展示行业现状和工作环境? 
  如果生化环材的人都转行会怎么样? 
  车辆工程与能源与动力工程哪个前景好? 
  我爸有意让我读生化环材机械土木 6 大天坑,如何说服他? 
  为什么有人看好生化环材专业? 

前一个讨论
为什么金庸剧总是翻拍,古龙梁羽生的都不怎么翻拍?
下一个讨论
女生已经通过注册岩土工程师,但没有勘察经验,可以往哪个方向发展?1勘察岩土设计2检测单位技术负责人?





© 2024-06-29 - tinynew.org. All Rights Reserved.
© 2024-06-29 - tinynew.org. 保留所有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