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科问答小站 logo
百科问答小站 font logo



香港自2022年2月份以来的这一波疫情为何有这么高的死亡率? 第1页

  

user avatar   jadedrip 网友的相关建议: 
      

为什么疑惑?新冠的死亡率原本就是这个数字啊,最近几波宣传死亡率降低了,是因为疫苗的和感染过的人体内有抗体,有抗体的人感染死亡的概率自然低吧。

而原版的死亡率就和治疗正相关,医疗挤兑就会死亡率爆表,这也是老生常谈了。现在新冠有特效药了吗?没有啊!躺平的精髓是什么,就是轻症回家扛,防止医疗挤兑,这其实也是一种合理的政策,死人比清零肯定多点,但死亡率也被压制了,而且对政府成本相对较低,医疗支出全是民间的,所不定还能赚点。

香港这地方一直是清零策略,但疫苗接种率不够,躺平也不彻底,医疗挤兑已经发生了,所以死亡率高一点完全是正常现象。

国外一直宣传病毒迭代毒性会下降,这是为了躺平做的宣传,你真信就完了。会降低毒性的病毒有,原理是如果宿主死太快了,死前来不及把病毒传播出去,就会导致选择压,降低毒性的后代就会占据优势。可你把这事套新冠上来??什么时候新冠病人死亡影响它传播了??

而我脑洞分析了一下,现在报道都在说奥米克戎复制更快,人体内病毒载量更高,那么如果单个病毒的“毒性”是固定的,体内病毒数量更多,对人表现出来的毒性应该增加才对吧?难怪报道说现在转重症时间变短了。

所以说,要么就清零,要么就不怕死躺平,控制医疗挤兑压低死亡率,病毒只有2种状态,没有中间的空间。香港现在这种情况,清零是不可能了,必须尽全力控制医疗挤兑,轻症回家,或者弄几个鸽子楼之类的地方,让轻症全部集中起来,反正要做到不重症不能去医院。


user avatar   chen-liang-23-82 网友的相关建议: 
      

咋这么多情绪化的回答…客观来说一说香港这一波死亡率高的原因吧。这波下来香港老年人是真遭重了:

  • 香港老龄化
  • 老龄人低疫苗接种率:受黄丝媒体影响,老年人普遍不愿意接种疫苗。接种疫苗了的,还有很多为了副作用轻点接的是灭活疫苗,看过相关疫苗真实世界数据的都知道这意味着什么
  • 居住密度高、通风差带来的高传播速度–尤其以深水埗为代表的贫民窟最甚,基本一人确诊整栋楼感染
  • 医疗资源有限:香港私立医院不收新冠病人,所以只能靠着有限的公立医院力量接整个城市的新冠病人
  • GOSAR完全没有疫情大规模爆发的紧急预案:一开始指挥失误,让所有阳性的人都去急诊,这波爆发初期,病人就挤爆了所有公立医院的急诊室;后面才改成有症状的再去,再到后来才说症状轻的不用去…公立医疗体系已经快崩了

对内地的启示就是,今年基本不大可能开关

  • 内地老龄化也很严重
  • 疫苗接种的问题。这个往细了展开说这回答就没了,看点真实世界数据,懂的都懂
  • 香港(公立)医疗资源虽然在发达经济体里算拉胯的,但是内地比香港强的城市应该不多。届时内地的医疗资源挤兑问题只会有过之而无不及

user avatar   lcqaz777 网友的相关建议: 
      

这才哪到哪……

以前回答中,我曾简单分析过美国这轮奥密克戎疫情的死亡数据。

美国疫苗接种率在发达国家中不算很高,但也不低了;

美国整体地广人稀,公共交通相对不发达;

最关键的是,美国医疗资源相当丰富,人均ICU/人均床位数均居世界前列;

但即使有这些利好因素,美国奥密克戎疫情高峰期,住院人数还是创历史新高。

美国奥密克戎疫情高峰期,单周新增死亡已经超越了2020年新冠原始毒株的峰值。

具体来说,美国这轮奥密克戎疫情单周死亡峰值是17651例。

这个数据是原始毒株单周死亡峰值(15255例)的1.16倍,是Delta单周死亡峰值(23416例)的75%


反观香港,人口密度高、居住较密集的情况,疫情失控后爆发式增长也不意外。

目前更直接的问题是,香港医疗资源不甚丰富、人均床位数并不太高。

事实上,近期香港已经出现医疗资源挤兑的情况。

就目前香港单日新增确诊3万多的情况,我认为两到三周后香港单日新增死亡病例很可能突破三位数。

更进一步说,如果香港疫情继续爆发式增长,香港单日新增死亡突破四位数也不是不可能……


PS:

写之前没注意看新闻,香港过去24小时新增死亡已经突破三位数,达到117人。

按照这个速度,香港单日死亡突破四位数的时间恐怕比预期更短……


user avatar   ren-gui-xiu-wo-ai-zou 网友的相关建议: 
      

不输出情绪,直接列数据。本文采用的是JHU CSSE COVID-19数据,数据统计方式与美国类似,我们可以从中窥见“美式开放”的后果与影响。

1、死亡率

就目前公开数据来看,就总死亡率而言,截止2.26为1.3%,不高。但考虑到死亡数据的滞后性,通常而言,新冠病程大概10天。我们采用2月16日病例数(如果用7日平均值死亡率将更高)和2月26日死亡数进行计算,死亡率为80/782=10.2%,可以说已经发生大规模医疗挤兑。(考虑大爆发时检测不充分,可以认为死亡率会略低于此结果)

不过我也很奇怪为啥外网没人说道说道这事,可能已经麻木了吧。

P.S. 关于美国疫情:不说感染人数、死亡人数,仅考虑人均预期寿命。2021年,男性人均预期寿命为74.2岁,比2019年下降2.1岁;女性人均预期寿命为79.9岁,比2019年下降1.5岁。综合来说,人群人均预期寿命为77.0岁。嗯,大号流感。

顺便一提,中国2021年的人均预期寿命是77.3岁。

2.关于开放

中国2020年死亡1036万人,但人群总死亡率仅略高于1%。而据全球疫情实时大数据显示,截至2022年1月11日23时,全球新冠病死率1.8%,而我国死亡率0.017%,是全球病死率的1/94.4。如果按人群阳性率10%(够保守的了),感染死亡率1.8%算,中国大陆开放,会引起250万人死亡。其实这个人数比起2020年中国死亡人数并不算多。(不要觉得死的人数多就可怕)

但麻烦的是因此而来的医疗挤兑,此时死亡率会急剧上升,全因素死亡率都会大幅抬升。阳性率10%的背景下,死亡率不说10%了,5%就是700万人。

再拿美国举个例子。据CDC数据,2019年美国死亡人数为2854838,2020年死亡人数3358814,多死了50万人。2021年预期死亡340万。同样是CDC数据,2020年美国新冠死亡385443,你说数据是不是对的上呢?

那些鼓吹现在(2022年2月),新冠是大号流感的,我觉得也没问题。毕竟新冠也就R值是甲流的5倍,死亡率18倍,确实只大了亿圈

3、新冠容易引起后遗症,即所谓Long Covid,会导致生活质量大幅降低。此项研究还不够充分,我也不算特别了解。有一些预印本可以参考,有兴趣的人可以自行了解,我就不放链接了。

总结:中国的抗疫工作虽偶尔存在刻板化、层层加码的一些问题,例如答主本人从天津低风险区返乡就被抓去集中隔离了。

瑕不掩瑜。对比境外,总的来说还是非常成功的。

勘误:我查数据用的谷歌,之前查到的中国2020死亡人口数据可能有误,在此更正为第七次人口普查的结果1036万人。

更新:大家可以看一下一线急诊医生的回答,了解香港疫情近况。

再更新:这个链接的回答没了。。。大家自己猜猜发生什么了吧。


user avatar   sywx 网友的相关建议: 
      

自由教的教义里,老人只会消耗养老金。


user avatar   noah-xu-70 网友的相关建议: 
      

引:

2007年,FBI公开了恋童癖圈子的符号。恋童癖通过这些符号来分辨性取向,用来沟通在哪里可以找到对方或者找到“猎物”。这些恋童癖符号经常堂而皇之地出现在人们视野中,他们自作聪明地以为人们会永远被蒙在鼓里,没有想过有一天人们会觉醒,而这些象征主义符号就会导致他们自己的失败。



这是一张江南布衣线下活动的宣传照。

如果说是我们不懂西方文化,无法理解图片是有多诡异,那笔者今天就借这篇文章给大家普及普及。(注:笔者在他们删微博前,存了那么一点图片。)

01

9月19日,有家长发文称,家里的一件“jnby by JNBY” 童装上印满了“Welcome to hell(欢迎来到地狱)”



“let me touch you(让我摸摸你)”等诡异图案和英文开始。



到众多购买过江南布衣的家长们开始自发讨论退货。

除了文字,网友晒出的衣服上还配有一个魔鬼形象的人作势要砍掉一只脚、另一个男人把手伸向旁边的男孩以及疑似车裂酷刑等诡异图案。

随后的9月23日,江南布衣发布了致歉信,全文如下:



但道歉有用吗?你的危机就能解除吗?从网友反馈来看,大多人对这份声明的态度并不满意。

02

因事件不断地冲上热搜,而后又经过网友的不断发掘,这才发现出问题的衣服不止一件Welcome to hell。

多名消费者也纷纷晒出自己购买的童装照片:

比如“七窍流线”的锈色兔子图案,

这玩意别说穿在小朋友身上,穿在成年人身上也会做噩梦呢。



还有乱箭射死的图案,屠杀印第安人血淋淋的历史。



断肢、爆头的诡异设计



而且在官网宣传照上,也明目张胆的宣传。



这些让人引起不适的设计被网友痛批,现在看来一点也不冤枉。



在童装产品中,有一款服饰的印花图案取自艺术画作《人间乐园》,花苞和蛇的图案设计,印上女孩的裙子上。尽管这一画作的艺术价值很高,但凑近了仔细看才能发现这是一个倒立的裸女半身,双手盖住敏感部位,下体还有一坨巨型红色水果。






性元素应用于儿童服饰上明显不妥,也在很大范围内引起人们的视觉不适。而这件服装是江南布衣2017年的产品,至今已有5年时间。

03



据企查查显示,江南布衣集团成立于1994年,但其品牌的主公司——杭州江南布衣服饰有限公司工商信息显示为登记于1997年9月4日。



赴港上市后,总市值一度拉升至百亿港元以上,号称“中国设计师品牌第一股”。



其创始人李琳更是被外界贴上了诸多标签:“浙大学霸”“山本耀司拥趸”“不计回报的环保主义者”……

此后江南布衣正式推出jnby by JNBY童装品牌,主打“纯粹、自然、趣味”的设计风格。



为了打进“中高产阶级家庭”的心里,江南布衣对新开拓的品牌配备了对应的设计师团队。

从首席创意官到主设计师再到摄影师,每位均在集团工作超过16年,以保证“出品高质”。



但问题在于,这些天马行空的创意官、设计师、摄影师真的就懂艺术吗?真的以为从骨子里默认西方元素那就是艺术吗?

笔者也在江南布衣摄影师袁xx身上又发现了一些特殊的嗜好。



为某男朋友系列拍的耳环饰品照片。



一个小男孩的摆拍,向wolfgang tillmans致敬!












再到给江南布衣拍摄的照片!

笔者都想问问江南布衣童装和童模图片展示出来的血腥、暴力、宗教等图案和英文表达,设计师与摄影师们是出于什么样的设计理念,希望向少年儿童传递什么样的价值观?

04

回到恋童癖标志。

2007年,FBI公开了恋童癖圈子的符号。恋童癖通过这些符号来分辨性取向,用来沟通在哪里可以找到对方或者找到“猎物”。






蓝色螺旋三角,这代表喜欢男童,而浅蓝色的螺旋三角代表喜欢男幼童。粉色心形,代表的喜欢女童,而双色蝴蝶代表男童女童都喜欢的恋童癖。



这是因为如果一个恋童癖设立儿童机构或者组织,就可以很轻易的从那些儿童中选择猎物。

江南布衣明目张胆地将三角恋童标志放在线下买家亲子照活动中,还要用兔子毛衣代替easter bunnypedo,所有兔子服饰、背包……

05

难道这个企业不去反思一下吗?



在江南布衣在道歉信中:“我们希望通过全面回顾服装设计及审批流程,建立更严格的内部审核机制,完善消费者体验。”

在我这家长看来,这样的道歉毫无诚意,不过,也就如此吧!

或者这根本不是某个或者某些设计师的问题,而是从根上,从企业文化上,从设计理念上,从垃圾员工身上,这家企业,就已经出问题了!

孩子,在他们的眼里已经不是孩子,

或许就是一个猎物,可怕么?

真的,细思极恐!


user avatar   guo-jia-biao-zhun-ji-zhu-shen-ping-zhong-xin 网友的相关建议: 
      

消极怠工是消极怠工,但是可以把国防部长丢死牢里,可以自己派税吏去刮地皮,哪个君主立宪的皇帝有这么潇洒?


user avatar   bo-kai-mi-wu-li-shi-ke-jian 网友的相关建议: 
      

要说对警察的记忆,最深的就是当年红遍大江南北的电视剧《便衣警察》了,再加上欢哥那一曲激昂慷慨的少年壮志不言愁,今生都难以忘怀。

几度风雨,几度春秋,风霜雪雨搏激流。

历尽苦难痴心不改,少年壮志不言愁。

金色盾牌热血铸就,危难之处显身手,显身手。

为了母亲的微笑,为了大地的丰收,峥嵘岁月何惧风流。

这一首歌词,短短几行而已,却写尽了中国公安的风采,是对人民警察无悔付出与牺牲奉献的最好褒扬。




  

相关话题

  国家卫健委反驳新冠最早患者来自华南海鲜市场,如何从科学的角度分析这一说法? 
  湖北黄冈的医疗水平如何,目前黄冈在新型肺炎的疫情防控下,居民生活的真实情况是怎样的? 
  港片里的「警务处长」到底是什么级别? 
  如何看待美国博主宣称美国 CDC 刻意隐瞒疫情?可信吗? 
  索罗斯如何做空的英镑、泰铢?为什么做空香港失败了? 
  全国政协委员霍启刚「建议香港学校重视国歌国旗教育」,这一提案具有哪些积极意义? 
  山东发现首例新冠变异毒株感染确诊患者,对当前疫情防控有何影响?公众应如何应对? 
  为什么疫情被美国漠视? 
  美国实际的新冠肺炎患病数估计有多少? 预计最终会到多少? 疫情何时能结束? 
  香港大学证实全球首例康复者二次感染新冠,这反映出哪些问题,会对抗击疫情产生什么影响? 

前一个讨论
3 月 3 日上海本土新增 2 例确诊病例和 14 例无症状感染者,目前上海防疫情况如何?
下一个讨论
我昨天把车停在斜坡一个小时左右,然后发现油量续航从400多公里变成200多公里一直不恢复是怎么回事?





© 2024-06-26 - tinynew.org. All Rights Reserved.
© 2024-06-26 - tinynew.org. 保留所有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