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科问答小站 logo
百科问答小站 font logo



世界最大运输机安-225 被摧毁,以现在的技术条件,为何没能重新生产? 第1页

  

user avatar   saturn-v 网友的相关建议: 
      

因为An-225最早就不是为了当传统运输机来用的,现在那些网上做纪念An-225的用苏联旗帜是最搞笑的,按照苏联最早的设想,这架唯一的An-225都飞不了。

An-225诞生的目的只有一个,那就是给苏联的暴风雪号航天飞机和能源号火箭背配件。

而暴风雪号是政治项目,及"美国有航天飞机我也要有",所以完全参照STS轨道器的比例设计,导致超过苏联铁路运输的尺寸,只能换空运。苏联没有747,时间限制又不能从新设计一款飞机,那么唯一的选择便是在已有的An-124基础上加大扩展。

这就导致An-225是没有后部货运舱门的,为了加固机体结构承重和减轻自身的质量,An-124上的后舱门直接移除了。

暴风雪号作为政治项目取消后An-225就没了意义,苏联1991年解体后俄罗斯根本没管,唯一一架造好的就在基辅放着。后来是1994年安东诺夫公司向欧洲国家出租An-124,发现买家不少用得不错,这才有资金重建了An-225,更换引擎和内部航电等。An-225第一次商业飞行,是从德国飞也门给那里的美国驻军送了187吨的食物。但注意一点的是An-225只在没有其他飞机能运的时候才出场,比如需要发电机,地铁车厢等等有体积或质量限制,且有时间要求不能陆路或海路运输的。

这主要是因为An-225对机场的要求很高,单独跑道长度一项就有至少3.5千米的要求,这什么概念,A380满载也只需要3.2千米,747诸多型号也都在2.3-3千米之间。这还没考虑到符合长度的跑道宽度,滑行道和海拔不一定符合要求,光这一项就严重限制了能使用的民用机场数量。

而且单纯运货拼质量运托盘An-225也不占优,因为一般的大型货机都是有两个舱门,比如747的正面舱门和侧面舱门,方便托盘的进出。An-225只有一个正面舱门,装货卸货都不方便。

所以这也是2006年就说要恢复第二架An-225,但是这么多年过去了却没有实际成型的原因。An-225只是为了在特定机场之间执行特定任务才诞生的飞机,过去20年的商业化与其说是科技创新,不如说是废物再利用。的确在特定条件下的运输只有An-225能完成,但显然远没到能支持量产的地步。


user avatar   b-h-618 网友的相关建议: 
      

我把我前几天发在微博的转过来,很适合回答这个问题。

一架飞机,或是一种飞行器,哪怕是一件普通的家用产品,必须有其生态地位才能量产。安-225大部分的子系统都来自于安-124,而安-124生产持续到2004年,2013年准备复产因为俄乌关系破裂无疾而终。总之以现有的技术条件强行复产安-225并没有不可逾越的障碍,所以搞清楚安-225究竟是用来干什么的才能回答为什么没人想要它。


安-225是一款开发周期极为紧张,用现成的安-124重型运输机临时凑出来的飞机,在今天可以看到的型号决议中,我们可以知道安-225的研发目的一共有三个:

1、制造一款可以在舱内或外置悬挂(也就是所谓的“背负”)达到250公吨的超重型运输机

2、运输能源-暴风雪火箭航天飞机系统的超大型部件

3、作为АКС载机使用


我们来分析一下这三个需求:

首先250公吨的载重量尽管十分惊人,但它不是一个非常实用的需求。安-124的载重能力在安-225诞生之前已经是世界最强,可达120吨,后来的改进型更是高达150吨。需要安-124这种负重的整件运输就已经较少了,大部分都是一些尺寸超标的货物却等不及走海运的货物,质量并不重,比如嫦娥五号探测器这样的。真正又重又大又急需的,还无法分割的货物,比如当年广州地铁的整车厢空运,少之又少。所以安-225的250吨载重几乎没啥用武之地,因为完全可以切成小件用更低成本的安-124甚至更小的运输机空运。250吨则是120吨的简单翻倍,几乎可以肯定是苏联人专门为了创造世界纪录搞得指标。

其次便是它取代米亚西舍夫VM-T“亚特兰特”运输机执行能源-暴风雪运输任务的指标。安-225的确明显优于改装自米亚西舍夫M-4战略轰炸机,早已不堪重负的VM-T,但其实只要稍做分析就会发现它完全是Overkill。“能源”号运载火箭由古比雪夫的“进步”工厂生产,从别济米扬卡机场通过背负式运输机整件运送至拜科努尔航天发射场,在发射场的112号场地的试验装配大楼进行组装。

“能源”号运载火箭最大的单一部件就是其芯级,长58.765米,直径7.75米,尽管其可以容纳下600多吨的液氧和100吨的液氢,其结构质量只有72.6吨,完全在安-124的载重范围内。“暴风雪”航天飞机轨道器空重不过60多吨,安-124进行运载也完全不成问题。所以安东诺夫设计局如果仅仅为了完成该项需求,完全没必要搞一款6引擎,庞大无比的安-225,只需要对安-124进行修改满足背负条件即可。如果您对这点有质疑,不如看看美国人是怎么空运相似重量的航天飞机的,他们也没有安-225不是么?

很显然,除了硬是要创造世界最重飞机的记录外的最主要的原因,就是第三个了,成为АКС载机,什么是АКС?АКС是俄语авиакосмической системой的缩写,意为“空天飞机”。1985年,开发“暴风雪”航天飞机的“闪电”科研生产联合体开始着手下一代可重复使用空天运输系统的研制,也就是МАКС,这个М是多用途的意思。它本质上是一款两级入轨航天器(TSTO),水平起飞水平降落(HTHL),而安-225的一个重要用途就是作为其一级,在巡航高度发射火箭。这才是真正安-225一定要做这么大的原因,因为即便采用了世界上最顶级的,性能极为优秀的三组元火箭发动机RD-701,要想达到7吨(回收二级)/18吨(不回收)的设计指标,二级的起飞质量也不能少于250吨,后来这个值甚至增加到了275吨。МАКС显然不是TSTO的最佳解决方案,其一级速度太慢,导致二级起飞质量过于庞大,并不利于节省成本。相似设计,但一级换成高超声速的TSTO,可以将二级质量大幅降低整整一个数量级。

所以今天回望,安-225他有生存空间吗?答案是很显然的没有,不光是俄罗斯乌克兰不需要他,中国美国这样的航天大国也不会需要他,这就是为什么一号机这些年都是在拉拉远达不到设计载重的商业货;这就是为什么尽管传言甚多,但从来没人真正去投资把二号机建造完成的原因。它就是个情怀罢了,把飞机做大从技术上讲在当今很难称得上是航空奇迹了.......


user avatar   redwolf-luo 网友的相关建议: 
      

以前造过的东西,现在没能重新造,那显然不是技术原因限制。

只能是人们不再需要它了,或者不愿意花那么多钱去制造它了——归根结底是经济性的原因。


实际上,安225不是只有一架,而是有两架。

只不过第二架受苏联解体影响,没能最终走下生产线——但也没被抛弃,而是封存起来了,等待未来的大买家。

这些潜在的买家中,有俄罗斯人,有中国人,但最终也没人真的掏钱把这第二架制造完成,它的进度条始终卡在60-70%这个阶段了。





上面两图:同比例下(1/500)几款主流大运的模型对比。

包括安225、安124、C5、C17、A400、伊尔76、C130、空客318。里面缺少运20。

这里面,最小的那架飞机是空客318,是咱们常坐的空客320系列飞机中的一款,在上图中是作为对比参照物出现的。

由此可以想象其它飞机之大。


user avatar   TigerfromSiberia 网友的相关建议: 
      

传闻:之前乌克兰打算将安225产线和图纸转让给中国。中国显然不是奔着商用、利润去的,这么大的家伙一年都接不到多少商单。中国瞄着安225,是为了发展自家的航天事业。

说白了,安225的买家范围很小,没这本事的,买回来只能当一张体验卡,日常保养、维修都是个大问题——看以前的报道,安225在乌克兰手里时都故障频出,飞一次修一次的样子。至于说转让给中国这件事为什么黄了,我等屁民就不得而知了。

不是每一个梦想都可以落地。


user avatar   aaeeqi 网友的相关建议: 
      

这玩意属于苏联奇观你晓得伐,不是技术太难,这东西虽然有些难度但还远没到造不出来的地步,单纯只是不实用,所以没人造了,起降困难对机场要求高不说,哪有那么多那么大的东西需要空运,所以根本没有需求,自然就不会有重建的必要


user avatar   gang-qi-ling 网友的相关建议: 
      

整个苏联时期的重型运输机序列主要是苏联从核心区往西伯利亚和远东运各种大件用的。

西伯利亚铁路一个是速度不够,第二是运输也不具有什么灵活性——脱离铁路之后大量区域没有太好的公路连接城市,毕竟西伯利亚到远东城市可能很散,人数也很少,修建基础设施不划算,但修个近一点的机场或者直升机场还是不难的,至少地有不少。

而且有些地方比如勘察加半岛公铁都极不方便,像勘察加首府堪察加彼得罗巴甫洛夫斯克只有海运和空运两个可用项,但战略地位重要,而且俄罗斯要从核心区向远东海运,谁都知道是个极度麻烦且极慢的做法,而且海运机密物资还容易被侦察到,所以确实需要一些机队干这些活而已。

这个和毛子为啥有大量装备运输力极强的直升机,而美国没有是一个意思,那个算军民两用,米6米26这种东西平时就是吊挂或者舱内运输各种设备多。

225干脆就是拿AN-124临时凑出来背航天飞机的玩意罢了,不干活的时候,可以兼容124的任务,干一点更重的也没问题。

而且这东西起降要求又不高,常规机场随便飞的水平。


苏联解体之后一个是安东诺夫根本不在俄罗斯,然后乌克兰/俄罗斯经济又一塌糊涂了,支撑不了这种计划经济下的半民用加军用用途,局基本散了(参见an70的进度),所以独联体区这片是需求直接消灭了。

国际市场这片,太大的货物,飞机也装不下,船倒是大多无所谓。

而正常尺寸的货物民航机划算很多,真有需求的情况其实挺少,鸡肋运输需求,an124说实话国际市场上需求都不高,225需求就更少了。

做出来给谁用呢?

苏联都没了。

谁要用这玩意呢?

苏联都没了。

有啥可惜的,又不是你乌克兰的东西,你乌克兰也用不到的。


顺便就客观角度看,安东诺夫和乌克兰也没啥可惜的,TG那一揽子协议里也有安东诺夫的锅,到现在TG运输机队的战术运输机都还是只能用安12和改,乌克兰纯属自作孽,饿死就饿死呗。




  

相关话题

  晚上坐飞机不应该是满天星星么?为什么实际上很少看到? 
  为什么二战后水平对置发动机成为了活塞航空发动机的主流? 
  在飞机上观看《空中浩劫》是怎样的一种体验? 
  如何评价SR-71“黑鸟”高空高速战略侦察机? 
  如何看待2020年10月16日ZH9247在攀枝花机场提前接地,进近灯被撞坏? 
  在正副机长都失能的情况下,一个骨灰级别的飞行模拟器玩家能否安全降落飞机? 
  军用飞机飞行员完成任务之后可以随便玩飞机吗? 
  飞机的化油器会随着飞行高度自动调节吗? 
  喜欢的男生今年17岁,高二,喜欢飞机,爱拼模型,狂热那种,应该买什么牌子的? 
  东航 MU5735 客机在广西坠毁,机上载有 132 人,最新情况如何?可能的原因是什么? 

前一个讨论
图-154 飞机有什么缺陷?
下一个讨论
国内航空公司从波音、空客等订购飞机是如何交货的?





© 2025-01-27 - tinynew.org. All Rights Reserved.
© 2025-01-27 - tinynew.org. 保留所有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