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科问答小站 logo
百科问答小站 font logo



如何看待联发科全新发布的天玑 8100 和天玑 8000 芯片,对比骁龙 888 表现怎么样? 第1页

  

user avatar   pansz 网友的相关建议: 
      

870的最有力竞争对手!

888与8gen1可能因为架构方面的原因,一直控制不住功耗。

而870(其实就是865的马甲)却一骑绝尘。得到了一致好评。

8000系其实是采用的870类似的架构。所以具备更好续航的优势。

从跑分上来说,它确实不是对标870的。但从市场定位来看,它不可避免的会被与870比较。有870作为一款「高性价比次旗舰芯片」作为价格锚定,他的确需要抢占这个生态位才能很好地出彩。

在888旗舰时代,870的位置就是作为一款具备旗舰性能但功耗比888更好的处理器。

而在8gen1时代,8000的位置也同样是一款具备旗舰性能但功耗比8gen1更好的处理器。

而上代旗舰呢?以高通的风格,一旦过时的旗舰就淡出市场了,市场上现在只有8gen1跟870,870就是作为次旗舰的定位。

而对联发科来说,9000对标8gen1,8000对标870是很正常的事,对标888就很莫名其妙,因为888作为过气旗舰,根本就不会作为主力去推。所以8000当然是对标870的。除非各位觉得能够对标8gen1。

至于具体如何,能不能完胜870,就看实际搭载的机型的产品力吧。


user avatar   lulueh 网友的相关建议: 
      

经过这两年安卓旗舰SOC的教育,大家应该也能了解到:能耗比才是手机SOC的立身之本!

要我说,今年骁龙8G1甚至天玑9000的机型大家都别看了,根据极客湾在8100工程机(散热一般)跑出的结果,一句话总结:888的性能,865的功耗,持续游戏性能轻松强过旗舰。

3年了,865终于后继有人了。

天玑8100前瞻上手:今年最强性价比芯片来了!_哔哩哔哩_bilibili


user avatar   maomaobear 网友的相关建议: 
      

谢邀,天玑8000系列不应该视为一个单独的产品,而应该视为是发哥天玑战队的主力。显然,发哥要开始发力高端旗舰市场了。

去年底发布的顶级旗舰天玑9000就是一个信号。今年则是大张旗鼓,直接甩出了轻旗舰天玑8000系列。大小王炸,组合出击,于是天玑9000、天玑8100、天玑8000就组成了发哥进击高端旗舰市场的天玑战队,往后高通骁龙的日子怕是不好过了。

一、台积电工艺+全局能效优化的降维打击

众所周知,目前除了苹果,各个手机SOC的CPU核心都是ARM的公版核心。区别只是缓存用多少,在工艺相同的情况下,功耗应该差距不大。

然而,当高通骁龙使用三星4nm,联发科使用台积电4nm的时候,同样的ARM公版核心却显示了很大的差距,加之联发科自研的全局能效优化技术,天玑9000的能效表现堪称惊艳。这一点可以从此前极客湾对天玑9000工程机的实测中看出来。(感兴趣的朋友可以去B站看下

当然,联发科的能效优势不仅体现在天玑9000这一款产品上面,轻旗舰天玑8000系列同样继承了这一“优良品性”。从联发科实验室数据来看,天玑8100的CPU和GPU性能、能效都是超过同级竞品的。

咱再来看天玑8100的工程机实测。在极客湾今天发布的天玑8100实测视频中,我们可以看到天玑8100工程机的Geekbench 5多核分数达到了3801分,这个成绩和骁龙8Gen1不相上下,同时天玑8100 CPU多核测试的功耗只有6.9W,比起骁龙888和骁龙8Gen1分别低了约22%和38%。

GPU方面,天玑8100的性能基本和骁龙888打成了平手,但功耗却直接比骁龙888低了将近33%。

这就是我一直在说的,在同样性能级别下,工艺优势不仅会带来更好的性能功耗比,也有更好的持续性能。更不用说联发科这边还有全局能效优化技术这个大招,天玑8000系列在起跑线上就已经赢了。

再来看游戏实测。天玑8100工程机在640P的画面下跑30分钟原神,帧率能够达到平均57帧,前15分钟的表现十分稳定,整体体验远远超过了骁龙888和8Gen1终端。更让人惊艳的是,天玑8100工程机的原神整机功耗只有5.8W,比骁龙888的6.2W低了6%,既有持续性能,还能保证低功耗,天玑8100这波真的是猛。

二、全方位的高能效优势

除了台积电4nm制程和全局能效优化技术在能效方面的助益,联发科在芯片设计等各方面都融入了“高能效”的理念,力求实现更加完美的终端体验。

在天玑8100的设计上联发科机智的采用了4+4八核CPU架构,包含4个Cortex A78大核,CPU主频最高为2.85GHz,同时4MB三级缓存拉满。

在GPU上,天玑8100用了6核心的Mali-G610, 在AI计算模块上,天玑8100使用了MediaTek第五代AI处理器APU 580,作为移动芯片中的独立的AI处理器,这个APU 580能够实现高能效算力,即做AI计算时既能保证高算力还能控制功耗。

再看5G通信模块上,天玑8100引入了MediaTek 5G UltraSave 2.0省电技术,能够让5G通信功耗大幅降低,这个也算是“祖传”大招了。


游戏也是一样的,天玑8100有HyperEngine 5.0游戏引擎,能够做到智能调控降低功耗,具体功耗的优化大家可以参考下图联发科实验室的数据。

当然,除了高性能和能效,在影像方面,天玑8100也都给到了硬料,譬如ISP的图像处理速度达到了每秒50亿像素、最高支持2亿像素摄像头、支持4K60 HDR10+视频录制……基本是应有尽有,各方面与骁龙888的对比,大家可以直接看图↓

直接点说,相比竞争对手,天玑8100各方面基本都是压倒级的存在。

三、联发科的春天来了

联发科做手机SoC的历史其实比高通更久。当年高通还没有芯片的时候,联发科在功能机手机SoC上已经大杀四方了。进入5G时代后,联发科的天玑系列芯片更是异军突起,尤其是去年底发布的天玑9000,一举站上旗舰市场的顶端,打响了发哥冲顶的第一枪。

如今到了2022年,联发科脚步逐渐加快。天玑8000系列无论在性能、功耗上、功能上,都算得上是一款好产品,它补足了天玑9000旗舰和天玑高端平台之间的版块,这样的细分布局对于市场来说是有积极意义的。

一方面,在次旗舰或者说主流市场,安卓手机品牌集体冲击高端,天玑8000系列无疑是第二借力点。天玑8100的性能超越骁龙888,同时在功耗上大大低于竞争对手,在工艺上、设计上都占尽优势,这种优势也会体现到产品中,左右消费者的选择。

再者天玑8000系列是2022年高端市场的首款新品,且树立了标杆表现,有助于行业将更多的资源和精力投入,打磨高端市场的产品,从而升级这个层次市场产品的体验。满足消费者的需求。

2022年可以视为联发科在高端旗舰市场崛起的元年。在旗舰市场,天玑9000出色的表现,已经受到了众多消费者的关注,如今随着天玑8000系列的上市,联发科在高端旗舰市场的步伐会愈发扎实,目前红米、OPPO、Realme、一加已经官宣会采用天玑8000系列。发哥的春天,来了。



user avatar   ke-da-ya-er-hao-ji 网友的相关建议: 
      

过去两三年里,无论是产品素质、市场出货量还是用户口碑,联发科一年一个台阶地重回安卓 SoC 竞技场,并在2021年成为中国智能手机 SoC 出货量第一。

进入2022年,除了天玑9000 这个还未进入市场就已经被很多人期待的顶级产品线,联发科还在今天带来了两款次旗舰级别产品:天玑8100和天玑8000——我们甚至可以说,这两款产品才是今年“发哥”在中高端市场上攻城略地的主力。

这个判断并非空穴来风——2021年高通的双旗舰 SoC 策略下,次旗舰的骁龙870以出色的产品素质(不错的性能和优秀的能耗比)和极高的性价比(搭载产品手机切入 2000 价格段)出现在了多家厂商的各路产品线上。在我看来,今年的天玑8100/8000,无疑也希望复刻这种成功,在市场出货主力的2-4k价格段,拿下更多的市场。

这一切的基础自然是产品本身需要有过硬的素质,而在这方面,天玑8100/8000 的参数也的确能够给人以信心。

在性能方面,天玑8100 和天玑8000 使用了相同的CPU和GPU架构,CPU 均为 4 个 A78 大核和 4 个 A55 小核,GPU 则均为 6 核 Mali-G610,唯一的不同在于天玑8100 的大核频率为 2.85GHz( 天玑8000 为 2.75GHz ),且GPU频率比天玑8000 高出 20%。

这套 CPU、GPU 配置很难不让人联想起骁龙888,后者同样为 A78 + A55 的大小核,只不过采用了 1+3+4(大核 2.84GHz,中核 2.4GHz,小核 1.8GHz )的三丛集架构。

从联发科官方披露的跑分情况来看,天玑8100/8000 的 CPU多核、GPU跑分相比同级竞品( 我个人推测为骁龙888 )均略胜一筹,游戏实测表现也毫不逊色于同级竞品;更重要的则是在能效比上天玑8000系列的两颗 SoC 可以说是遥遥领先——而这,也恰恰是我认为天玑8100/8000 能够成为中高端“真香” SoC 的关键原因。

SoC 功耗直接影响着手机的续航,同时由于发热也会左右手机的使用体验( 无论是厂商的调度策略,机器的散热堆料还是消费者的实际手感 ),可以说一颗性能和能效比都很出色的 SoC,既给厂商留出了更多配置调整的空间,也能优化消费者的使用体验。在相对均衡的频率设置和TSMC 5nm 工艺的双重加持之下,实现了出色能效比的天玑8100/8000,自然也值得期待了。

除了CPU、GPU 性能,作为消费者我对天玑系列更大的期待其实在于 ISP 和影像支持能力了。去年我也体验过多部搭载了天玑系列芯片的产品,一个非常明显的感知就是天玑平台的影像表现确实还有待提升,这一方面受制于芯片本身的 ISP 算力与影像处理管线,另一方面也有赖于厂商对天玑平台影像能力的持续调教。

今年的天玑8100/8000 系列在这两方面似乎都有一些进展:ISP 方面,全新的 APU 与 ISP 带来了更强的数据处理能力,而得益于联发科市场份额的提升与产品迭代,厂商们对天玑平台的重视程度也在提升。比如这次的发布会后,国内主流厂商就都抛出了相应的产品规划,足见大家对天玑8100/8000 的重视。

进入3月,很快我们就将迎来搭载天玑8100/8000 SoC 的产品,比如红米最核心的产品线之一 K50 就将首发天玑8100。到底天玑8100/8000 实际体验如何、能否承载起“发哥”的高端梦,厂商们又将如何用好天玑8000 系列、为消费者带来出色的手机,我们不妨静待产品给我们答案~


user avatar   fu-chi-35 网友的相关建议: 
      

一句话介绍版:

天玑8100和8000是联发科5nm制程的旗舰芯片,性能直追骁龙888及870,且功耗表现优秀。

一图介绍版:

详细介绍版:

天玑8000系列有以下这些关键特性,下面我以8100为例,一一说明。

  1. 超高效能的台积电TSMC N5(5nm)技术,能效比上一代天玑芯片至高提高25%。

2. 高达2.85GHz的八核CPU、最新的4x Arm A78,并搭载Mali-G610 MC6 GPU。

Mali-G610 MC6 GPU在GFXBench曼哈顿基准测试中取得了离屏170fps的成绩,完全达到了骁龙888的水平。这意味着8100跑GPU重度负载已经不输888这颗高通真正的旗舰SoC。

3. Imagiq780全新影像ISP支持双摄像头4K60 HDR10+录制并实现每帧3次曝光,配合AI-NR/HDR,以及联发科最新的暗光降噪技术和AI-Motion去模糊,200MP像素支持、2倍无损变焦,可能是同级产品中最强大的5Gpixel/s ISP。

搭载Imagiq780的机器,只要不是真的没有余力,不然还是很容易(相对)实现强大的HDR摄录和暗光优化的。

4. 天玑9000同款HyperEngine 5.0游戏技术可以提供一整套与游戏相关的优化,包括智能网络聚合切换、独家AI-VRS、智能显示同步2.0、双链路真无线立体声蓝牙LE音频等等,给各家手机做游戏体验铺平了道路。

5.联发科5G Ultresave2.0 内置R16 5G调制解调器和SCell Dormancy,可以实现2CC载波聚合(200MHz)以及双5G双卡双待,并提供最高4.7Gbps的下行链路性能。

5G峰值下行速率规格上稍弱于骁龙888的集成X60基带,强于骁龙870的外挂6800基带。

6. 联发科Intelligent Display Sync 2.0技术支持120Hz WQHD+(也就是原16:9 2K屏拉长版)及168Hz FHD+(原16:9 1080P屏拉长版),相比上一代天玑系列提升了25%。

全新的HDR10+自适应配合4K AV1媒体解码,机器的视觉体验相当好做。

7. APU580 AI处理器可以与AI-ISP、AI-Video等协处理器一同工作,端到端的设计升级,最大限度提高各链路的运算效率,给手机厂商展现更强的动效、更精准的学习能力提供了很大的便利。

8.WiFi 6E,也即WiFi 6增强版。

相较于WiFi6有更大的频谱范围,且新增了6Hz频段,提供高达1200MHz的附加频谱,通过4个额外的80MHz 通道和7 个额外的160MHz 通道在6GHz 频段上运行,提供更高的容量,带来更大的频宽,同时亦能有更快的速度及更低的延迟。

蓝牙5.3相对于5.2提高了可靠性,降低了时延,增强了省电能力,但是目前蓝牙5.3的设备还很少。

相较于支持WiFi 6E2x2、蓝牙5.3甚至北斗III-B1C信号的天玑8000系列,888仅支持到蓝牙5.2,870更是无缘WiFi 6E。

在网络规格上,天玑8000系列整体更胜一筹。


总结:天玑8000系列在显示、影像、游戏、下载等方面十分均衡强大。

天玑8000与870打的有来有回,而8100功耗优秀,堪称低功耗版888


这里是赋离,祝大家笔耕不辍,共勉。


user avatar   gaoyilun 网友的相关建议: 
      

发哥这两年真的是开了挂了。我以为今年能打出天玑9000这张旗舰牌,已经够高通受得了。没想到,发哥还是拿整个中高端产品线的组合拳来缺德。



发布会一开始就充满了杀气,回顾一波MTK逐渐yes的过程。



话不多说,今天主角就是天玑8000系列,将发布天玑8000和天玑8100两款SoC。官方给天玑8000系列定位是“轻旗舰”。



天玑8000/8100均采用了台积电5 nm工艺八核CPU架构。



CPU部分,天玑8000为4个最高2.75 GHz主频的Arm Cortex-A78 + 4个最高2.0 GHz主频的Arm Cortex-A55。而天玑8100为4个最高2.85 GHz主频的Arm Cortex-A78 + 4个最高2.0 GHz主频的Arm Cortex-A55,与天玑8000相比游戏性能提升20%,CPU能效比上一代提高25%。



GPU均为六核Arm Mali-G610 MC6,但天玑8100主频提高了20%。



APU为联发科第五代三核APU 580,两个性能核心,一个通用核心,但天玑8100主频高25%。



均支持UFS 3.1闪存和四通道LPDDR5内存(6400 Mbps)。

HyperEngine 5.0 游戏引擎优化下,整体游戏表现比起骁龙同级SoC(骁龙888)更好,更稳定流畅、功耗更低、温度更低。







均为新一代R16 5G调制解调器,MediaTek 5G UltraSave 2.0省电技术加持。包括R16唤醒信号(WUS)和辅小区休眠(SCell Dormancy)、支持 200MHz Sub-6GHz 5G双载波聚合、支持5G+5G 双卡双待。



支持Wi-Fi 6E 2x2 MIMO,支持三频段连接(2.4/5/6GHz)。支持蓝牙5.3、LE Audio,支持新型北斗III代-B1C GNSS定位。

全新的MediaTek Imagiq 780 ISP,处理速度高达50亿像素/秒,支持双摄像头同时录制 HDR视频、双摄均支持三重曝光,最高支持2亿像素的摄像头传感器。支持AI-NR降噪/HD照片拍摄,支持4K 60fps HDR10+视频拍摄、AI 运动抗模糊和2倍的无损变焦。







相比竞品(不说大家都默认骁龙),拍摄时发热更小。



显示支持方面,均采用MiraVision 780移动显示技术,Intelligent Display Sync 2.0可变刷新率技术加持,支持CUVA菁彩HDR vivid、HDR10+ Adaptive、4K AV1视频解码。

天玑8000仅支持最高FHD+分辨率下168 Hz刷新率,天玑8100额外支持最高WQHD+分辨率下120Hz刷新率。

官方也给出了8000和8100两款SoC的对比。



具体的产品文档如下。



如果说天玑9000对标的是高通骁龙8 Gen1,天玑8000、8100则对标的是骁龙870、888。高通目前的策略是降价补贴骁龙888。

不出意外的话,天玑8000系列的综合体验会比骁龙888更好。

得益于高通接连不够给力,如果天玑8000系列这波定价可以真香的话,那么会打的高通更难受,2022年,联发科能抢下更大的中高端SoC市场。

毕竟,高通昨天才发布过PPT,支持Wi-Fi 7的FastConnect 7800等全新技术还要等等才能落地。

目前,低端现在快被联发科和紫光展锐等厂商瓜分完了,中端7系迭代目前还不明朗,高端8系也只能等接下来台积电版8 Gen1表现。

厂商也能从中受益,两年了,厂商们忍“破芯片”两年了!高通你可知道这两年,大家是怎么忍受过来的吗?

Redmi K50宇宙直接玩王炸,全球首发天玑8100。这次还得是卢伟冰,不愧是“天玑荣誉产品经理”。



一出好戏——《打脸了,又好像没打》,把大家演了,我们先来看看他之前是怎么说的。

一周以前的卢总:“天玑8100是啥?”



昨天的卢总:“?”



结果今天直接在发布会上表示,Redmi K50宇宙将首发天玑8100。



还得是卢总你啊……直接表示8100将是“恐怖”级别的超高能效比。

之前K50电竞版让不少喊1999的朋友失望了,我当时就说,K50电竞版的定位和K40游戏增强版完全不一样,K50电竞版是瞄准各游戏手机去对标的,发布会也一直在和iQOO 9对比。

这波天玑已经发布完了,K50宇宙核心已就位,能不能给力,就看卢本伟老师的机器和价格了。

当然,我也不是完全没有顾虑,之前联发科的SoC在拍照和后续维护方面还不够给力,虽说之前的Redmi K系列在拍照上会有所取舍,无碍于K50宇宙的布局,但发哥这次既然有了冲高端的心,就要把这两块短板补上。

总之,发哥冲高端,目前对于我们消费者有益无害,也总算是有更好的安卓手机选择了。


user avatar   bao-feng-zi-16 网友的相关建议: 
      

天玑8100这是赶着要去对标骁龙870的啊

8100和8000是同胞兄弟,8000是8100的降频版

8100是四个2.85GHz的A78大核+四个2GHz的A55小核,然后台积电5nm工艺制造,从已有的产品属性来推,这样的组合会有可观的能效,A78不是高功耗核心,台积电5nm制程能效很高,组合起来这不会是一个高功耗的CPU

L3居然也是对标骁龙870的4MB,不过骁龙870还多了一个3MB的系统缓存。没有给出任何L2的信息,不给信息的话就只能盲猜大核L2 256KB然后小核L2 128KB了。

没有用Cortex X系列的大核也不能算遗憾吧,说实话目前的Cortex X系列大核跑分味越来越重了,要它多干点活也不行,它功耗高,也就跑跑单核跑分的时候出来刷个存在感让人知道这里有一个大核。2.8GHz左右的A78核心对日常使用来说是够用的,对游戏来说也不容易构成瓶颈(对它这个级别的GPU来说)

要比多核跑分的话,天玑8100应该是显著高于骁龙870的,毕竟后者是1*3.19GHz A77+ 3*2.42GHz A77+4*1.8GHz A55,三个中核以及四个小核频率都更高,所以多核更强应该是理所应当,就看最终功耗会达到一个什么样的水平

GPU是六核G610,有必要说明一下,G610和G710是相同的架构,只不过相较于G710最大可以达到10核的配置,G610要求不超过7核,可能是6核GPU

具体主频没有给出来,所以也就不好用现有的成绩来推理这颗SOC的GPU性能大致在哪个区间,假如天玑8100的GPU核心频率和天玑9000的一样,那么曼哈顿3.1离屏帧数可能会达到97fps左右,这个性能和骁龙870是差不多水平的

内存是LPDDR5 6400的,那么问题来了,是32bit还是64bit呢?光给一个频率是不好参考的,如果天玑8100真的是延续天玑1200,后者倒是64bit的内存,如果保持64bit的位宽的话,那么这种内存可以提供可观的带宽供其他部分发挥,大概51GB/S左右的带宽。上代天玑1200还在用LPDDR4X 4266的内存,更高的内存带宽对CPU和GPU都有帮助,尤其是GPU,不过延迟我不知道有没有改善。

APU部分只能简单看看描述,这部分改动倒是不太容易应用起来

这俩都支持蓝牙5.3了,同时也弥补了天玑1200系列没有WiFi 6E的短板,有升级

摄像部分相比于天玑1200系列也是进一步增强,由天玑1200的32MP+16MP增强到可32MP+32MP+16MP,对比天玑9000也就宣传了32+32+32

宣传每秒处理50亿像素,一秒处理50亿像素也就是相当拍一个7680x4320分辨率(8K)同时还是150帧的视频,问题来了,真的玩得起这个档次吗?我有点质疑

总的来说,天玑8100不管是正着看还是反着看,都像是去打骁龙870的,骁龙870虽然说是7nm SOC,但是目前在中高端依旧有一定的竞争力,不过天玑8100单核跑分应该是不如骁龙870的,毕竟后者是3.19GHz的A77,并且L2给满512KB还有3MB的系统缓存,

不过一颗手机SOC好不好除了看一看峰值性能之外还要看持续性能输出,这颗SOC也许会在持续性能输出上表现可观,首先它频率不算高,然后规模也不是最大号的,用的又偏偏是台积电5nm这种经过市场检验的高能效制程,所以它的最终持续性能应该是不会差的,我觉得应该可以做到骁龙870同档次,官方的PPT我觉得还是小心点看为好,期待后续实测。

至于说天玑8000,这个东西我在想可能会不那么受终端厂商欢迎,除非联发科让它的报价显著低于天玑8100,联发科这几年不是没做过这种出货量不大的冤种老二SOC。当然这也仅仅只是我不负责任的一个猜测,这种事最终走向是无法准确预测的,如果市场还真选择了天玑8000那也行。


user avatar   to-myto 网友的相关建议: 
      

首先关于第一题,答iPhone的,全部判0分。

哪个品牌高端会突破和持续领先?

iPhone还需要突破吗?iPhone是守擂者,国产安卓旗舰是攻擂者,至于谁能够突破高端,谁能够持续领先,这明显是针对于国内厂商说的。

用销量说话就可以了,尤其是高端旗舰的销量。

去年国内华为以外的高端旗舰,卖得和做的最好的两款,应该是小米11Ultra和vivo X70 Pro+这两款极致影像旗舰。

今年国内的高端旗舰,会是谁呢?

其次关于第二题,渠道大变局,指的是什么?

翻译翻译,什么叫渠道大变局?

渠道大变局,明显说的是现在小米新推行的渠道模式。

这张图就是卢伟冰说的“渠道大变局”。

左边的渠道模式,是现有的成熟的,非常强势的渠道模式;右边的扁平化的渠道模式,是小米正在采用的模式。

再者关于第三题,2022年的处理器谁会是明星?

这个问题值得展开来好好说说,这两天之前拿着联发科工程机出来大锤特锤骁龙8gen1,大吹特吹联发科天玑9000的,应该脸都肿了。

现在实测跑分出来,天玑9000的优势,真的微乎其微,可能需要体质好,抽奖,电压等等加起来,才能得出比性能强于骁龙8gen1,且功耗远低于骁龙8Gen1,能效比大幅领先的结论来。

真的希望越大,失望越大。

至于天玑8100,倒是很有可能会成为3000元价位的明星。

最后关于最后一题,哪款产品会是2022年爆款王。

2021年的爆款王是啥?我投在2021年2月份京东自营仍然有60多万销量的红米K40一票。

至于卢伟冰问的2022年的爆款王是啥?

正确答案只有一个,那就是红米K40的哥哥,红米K50!


2022年小米手机推荐?小米手机怎么选?小米手机哪个性价比高?内有小米手机推荐及选购建议。 - 王之葵托利的文章 - 知乎


user avatar   lcqaz777 网友的相关建议: 
      

本来不想在这个话题下发表什么看法。不过刚刚看到一条新闻,退下来的川普刚刚召集了一场慈善募捐,准备募集50万美金的善款,救助500条中国狗到美国,避免沦为桌上美食的命运。

爱狗人士不知该如何反应呢?

先不说这件事孰对孰错,在我看来,又是一群别有用心的人有意制造的闹剧,操控舆论而已,甚至想影响立法,时间卡的刚刚好。

熟悉的操作,熟悉的套路。

导盲犬我了解的不多。不过曾经有个立法推动我倒是非常熟悉,那就是取消食盐专营。这个是好是坏也不予评论,只说说当年是如何操作的,每年快到两会的时候,各地盐业部门都会查处一些大案要案,并请专家点评私盐对人体的危害,新闻密集报道,就一个意思,只有食盐专营才能保障人民身体健康,一旦放开,就有不法分子用假冒伪劣的假盐危害人民群众生命安全。

事实真相又是如何呢?

彻头彻尾的谎言闹剧罢了。

首先,出场的就是工业盐。专家信誓旦旦地说工业盐的主要成分是亚硝酸钠,3克就能致死。专家说得都很正确,但恰恰是故意混淆视听。因为亚硝酸钠俗称工业盐,但是它没提正常的亚硝酸钠售价在3000-4000元一吨,假盐贩子有200元一吨的工业用盐不卖,反而用赔本的工业盐来冒充,这是什么样的精神?

还有专家提到的工业用氯化钠没有精制,里面也含有亚硝酸钠,就更是笑话了。因为国家所有关于氯化钠(包括食盐)的各种标准中没有一条是关于亚硝酸钠含量限制的,这说明什么?正常的各种氯化钠就不含亚硝酸钠。

还有的就是所谓牲畜盐,专家愤愤不平,给畜牲吃的盐让人吃,简直丧尽天良。但是非常悲哀的是,牲畜盐的各项质量标准除了不含碘之外,都比食用盐高得多。这才真正是人不如畜牲。当时很多查处的案件本来想以危害食品安全罪查处,结果一检测,除了不含碘,所有指标全部符合国家食用盐标准。

拿食盐举例,就是某些利益团体利用信息不对称性,故意颠倒黑,谋取私利而已。

一条训练合格的导盲犬能不能指定地点排便,这个不懂,不讨论。

我关心的是几乎所有的有心者都在提什么国外导盲犬有多少,中国有多少?

我随便搜搜美国盲人,结果非常遗憾,在不带任何预设的前提下,我看到的美国盲人没有带导盲犬,没有一个。这里面包括美国盲人协会的所有管理者,以及盲人的精英,IT精英,普通盲人等等,全部使用的都是导盲杖,没有见一个用导盲犬的,这不科学啊!

中国有必要搞导盲犬么,反正国家不这么搞,那么就是民间的爱心人士献爱心了,都是号称免费给盲人提供导盲犬,只是,只是一条导盲犬训练成本很高,要20多万呀!

事实真的如此么?这些人宣称导盲犬要训练两年,还必须一人只能训练一只犬,所以20多万并不贵。粗略算算,除去两年的狗粮,算两万吧,天天训狗,一月工资上万,这活儿我也想干。

导盲犬真有这么高贵,比得上警犬和缉毒犬么?训练成本有警犬缉毒犬高么?如果非要有人说比它们高,那就没有必要在讨论了。

我曾看到自称专业的警犬训练人士算了一笔帐。

昆明犬幼崽 2000一只,训导员工资6000一个月。

警犬头9个月为集中训练,平均一个人带5只幼犬。

幼崽头三个月为断奶期,饲养疫苗人工等8000元。

初期训练6个月,1.8万。

经选拔后专业训练期,3到6个月。这时单人训练,工资6000,狗粮等1500,其它费用500,3个月小计24000。

所以,一只合格的警犬从出生到正式服役费用52000元。如果要求更高十万也有可能。

也有警犬培训人员称各地标准不同,最低也要四万元起。

这个可是有严格标准的,最低四万,顶天十万,那么民间自发的没有监督的训练费用号称20多万,这是在骗谁呢?

毕竟这都是民间自称的费用,那么权威的官方费用有么?还真有。

中国警察网在2007年曾经报道昆明警犬基地实施社会化扶养训练警用幼犬,就是把经过初步喂养三个月左右的幼犬送到附近培训过的农户家进行喂养专业训练,属于初期拓展性训练,四个月后由基地验收合格后再进行专业训练。

这里面提供了一组数字,基地喂养训练四个月的成本2200元,群众喂养训练四个月的成本1500元,而且验收合格率从84%提高到92%。

只不过这毕竟是2007年的新闻了,这么多年过去,狗粮人工成本提高了不少。

又查到2020年的相关报道,这种委托饲养训练模式更加系统专业,从幼犬出生一直到专业性训练之前都有群众喂养训练,不过里面只提到了一组数字,该户喂养六条纯种母犬,十六条幼犬,一年纯收入两万元。

如果仅仅算一年就养了十六条幼犬,人工费用才1200元一条。至于狗粮防疫等按照官方标准9个月12000元,也不过13000元。如过导盲犬也交给他们训练3-6个月,专业训练人工一条一个月1000元吧,狗粮1500,我估计着一只合格的导盲犬20000元就搞定了。

那些宣称20多万才能训练出来的人,脸不红么?

嘴上说着都是爱心,让大家捐钱,心里全是生意,都是生意罢了。

至少在盲人无障碍社会福利做得比较好的美国,主流还是导盲杖,他们更多还是在各种无障碍设施,盲人便利,就业补贴等方面努力,导盲犬提都没提。这不是很让国内爱心人士尴尬么?

…………………………………………………………………………

一周前又补充了很多,结果发布的时候啥都没出来,草稿里也没,气得不想再讨论了。今天再接着说吧。

关于导盲犬在网上跳得欢各色人等,有哪一个是真正关心盲人的?

打开各大搜索引擎,输入导盲犬,首页上的相关新闻介绍赞美简直是铺天盖地,仿佛只有导盲犬才是盲人的光明未来,其它的都不能显现对盲人的关心。

再输入电子导盲杖,根本没有任何新闻媒体,网络大B关注报道过,这种首页几乎没有销售推广,和化妆品日用品比起来差得太远太远,剩下的全都是技术型说明。

从一个侧面也说明,国内电子导盲杖开发得相当差劲。不过我也欣慰地看到,有一些相关专利,还有毕业论文设计,这表明国内已经在做这方面的努力。

上网搜索了一下销售的电子导盲杖,结果不尽人意。

价位大概分为100以下,100-300,1000以上这三种区间。

100元以下的就是普通导盲杖装个警示灯,再良心点装个喇叭,告之盲人路过,众人小心,对盲人并不友好。

300元的,多了什么收音机,MP3插卡听歌听戏,更是鸡肋,正常人都应该知道在路上行走尽量少听歌,因为容易听不到外界的声音,尤其是视线盲区内,有安全隐患。

1000元以上的多了GPS定位,可以通知家属位置,可以告之方向,还有探障功能。

个人认为,这里面最欠缺的就是盲人专用导航地图了。

目前国产北斗2.0的普通定位精度已经达到了1.2米,在民用工程上配合差分定位可以到mm级,但是这个成本太高而且使用范围受到了限制。如果和移动基站定位配合,在0.5m这个精度内应该能够满足盲人的出行导航。

需要配合的就是导盲软件了。这需要巨大的资金投入,而普通电子导盲杖厂家是没有能力独自建设的。

目前国内的导航技术已经非常成熟,各大导航软件基本都有步行导航,完全可以在政策指引上对其进一步优化,主要是人行道的固定障碍物标记定位,很多城市都有盲道,但实际上落实地并不好,盲道上树木,电杆,指示牌都会成为盲人杀手,对于没有盲道的小街小巷就更不用提了,如果这些全部交由导航公司来做,人力成本巨大。是否可以由民间人士或者志愿者来进行标定,这也算是一项有意义的公益活动,具体操作细节可以群策群力。

还有十字路口的红绿灯问题,之前很多城市都推广过盲人红绿灯,但是效果很差,不久就全部取消了。

因为当时的装置都是声音提示,前方绿灯,红灯,然后是语音提示剩多少秒,或者用枯燥刺耳的长滴滴声提示,如果信号时间临近结束,会变成急促的滴滴声。

但在白天繁忙的十字路口,人声鼎沸,这种声音提示小了盲人听不到,大了就直接成了噪音,普通人听得都脑仁疼。晚上更是扰民,不久就在各种投诉中全部取消了。

现在完全可以与电子导盲仗对接,比如在红绿灯杆上装有定向特定频率广播无线电组件,将信号限制发送到对面一段指定的区域,电子导盲杖接受信号后告之红绿灯信号及持续时间,又不对其它方向等待红绿灯的盲人造成干扰,这一点应该不难做到。还有国家有关部门应提前介入,制定电子导盲杖的标准,尤其是涉及市政方面的各种信号资源频率,对接窗口等技术参数做统一规定,指导相关厂家生产。

另外,电子导盲杖要有探障功能,这一点已经可以完全做到了。理想的探障要分上下两路甚至三路。下路注重前方路面的临时凸起,陷坑,台阶,中路是前方临时停靠的车辆,行人,上路是头部附近出现的树枝杂物。

曾经考虑过将手机和导盲杖配合导航,但是意义不大,也不方便,不如就把手机的安卓系统整合进导盲杖,更方便。

我大致估算了一下,这种导盲杖成本大概五百,最多一千。

普通铝合金折叠导盲杖:50-100

北斗导航模块:10-50

超声波探障模块:20-80

安卓系统:8G机顶盒便宜的100,好一点的200,这还多了高清视频解码芯片之类的,还带蓝牙语音遥控等。

加起来500,再加上一些其它电子配件,导航软件开发,售价1000,利润也很不错了。

作为一个福利产品,国家可提供税收优惠政策,采取盲人承担一部分,国家补贴一部分,社会福利献爱心一部分,一个电子导盲杖,普通盲人或许两三百块就能获得。

我设想的场景是这样的。

盲人出行,掏出电子导盲仗,对蓝牙耳机说:我要去合记烩面。

耳机里传来:根据你平时的出行习惯,已经将XX路的合记烩面作为目的地,确认请按导盲杖手柄左侧确认钮,选择下一个请按右侧取消钮。

是否为你预约店家安排座位?

现在正在为你导航,目的地,XX合记烩面,距离500米,预计十分钟后到达。

现在你位于小区广场内,右方20米为花坛,左方10米是小区临时停车位,请朝正前方前进

滴! 前方两米有快速移动物体,请暂时停止注意避让。

请直行,距离小区门口还有20米

滴! 前方两米脚下有移动物体,请注意

(奢华版:前方两米处判定大狗撒欢,按其轨迹是无人牵引,请注意避让)

你现在位于某某街人行道上,请直行。

滴! 前方两米道路有障碍物,请注意。

滴滴! 盲人出行预警,XX街道某某超市前供水管破裂,市政人员正在抢修,人行道上双向十米设有临时施工围栏,请盲人注意绕行。

(奢华版,滴!前方两米有障碍物,是围挡,请绕行)

前方五米为十字路口,马上进入红绿灯指示区

前方绿灯,还有20秒通行时间,预计你无法通过,请等待下一组绿灯

前方红灯

前方绿灯,还有50秒通行时间,可以通过

你已偏离人行横道线0.5米,请向左方回到安全区域内

(前方有店铺的促销牌倾斜)

前方两米,1米五高度有临时障碍物,请注意

前方一米,1米五高度有障碍物,请停止前进,自动为你打开声音报警

前方一米,1米五高度仍有障碍物,请绕行

目前位于盲道,是否将其实名标记为障碍并举报?

………………

你即将到达合记烩面,前方有台阶,请从左侧无障碍通道进入

你已经进入店内,因为人流较多,请呼叫服务人员为你引导。


这样看看,不是导盲犬香多了,平时就是充充电,全部自己承担的话,可能就是1000块。

……………………………………………………

当然,还可以有更高级版的,配上高清摄像头,AI识别,语音引导,再黑科技的,直接把影像换算成视觉信号倒入大脑,那就不存在导盲杖了。




  

相关话题

  为什么芯片级别多是7、14、28这样7的倍数,有什么技术原因么? 
  芯片 5nm 和 7nm 有什么差别,CPU 已经很小了,做大点不行吗? 
  如何评价小米高管:无需担心联发科 G90T 发热问题,只比友商差一点? 
  骁龙 870 可以用五年吗? 
  高通骁龙888会重蹈高通骁龙810的覆辙吗? 
  高通 22 年 898 继续挤牙膏和拉垮的话怎么办? 
  如何看待 vivo 首款自研芯片命名为「vivo V1」, 将由 X70 系列首发? 
  如何看待小米将于3月29日发布的新澎湃芯片? 
  手机处理器芯片上这么多晶体管都是研发人员一个个排布出来的吗? 
  如何看待小米预告 3 月 29 日发布新款自研芯片,有哪些已知信息,小米芯片的研制能力如何? 

前一个讨论
有什么职业能稳定月入五万以上(税后)到退休?
下一个讨论
国际品牌酒店的高级会员为什么会经常出现索取早餐等现象?





© 2024-06-18 - tinynew.org. All Rights Reserved.
© 2024-06-18 - tinynew.org. 保留所有权利